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张微微 张永根 林 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刘春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李忠秋
甜菜渣具有柔嫩多汁、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消化率高、价廉等特点,是一种优质非常规饲料来源,但其含水量高(90%以上),在高温下不易贮存,容易变质。而通过高温挤压可将其制备成颗粒粕,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成本限制不适宜作为饲料的长期供应来源。青贮是一种比较好的贮藏方式,与农作物副产品组合青贮,可以发挥农作物副产品含水率很低,可作为良好的吸附剂来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养分随汁液的流失的优点(Fransen和 Strubi,2006)。 本研究拟利用二者含水量互补的特点,进行青贮,研究农作物秸秆和麸皮作为吸收剂对甜菜渣青贮品质的影响。
1.1 材料 甜菜渣来源于黑龙江省某糖厂;稻秸、玉米秸、豆荚、麸皮均来源自本区域农村。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单因素设计。往湿甜菜渣中分别加入20%(占鲜重)的干玉米秸(C组)、干稻秸(R 组)、干豆荚(B 组)和麸皮(W 组)(计4个处理组),混合均匀后水分含量70%左右,分别装进聚乙烯袋(塑料袋规格为550 mm×450 mm),每袋总重1 kg,抽真空后封口。设对照组T(甜菜渣直接青贮,含水量82%)。室温条件下放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1.3.1 原料和青贮料化学成分分析 干物质(DM)含量、Ca和P的含量测定参考杨胜(1991)方法。粗蛋白质(CP)含量测定采用FOSS定氮自动仪进行。采用纤维分析仪(美国ANKOM Fiber Analyzer)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用硫酸-蒽酮法测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杨胜,1991)。
1.3.2 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 根据 《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1996),从气味、色泽、质地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
1.3.3 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开启青贮袋后,将青贮料取出,混匀后,每个样用四分法取3个平行样,各取20 g,然后加入140 mL的蒸馏水置于4℃冰箱内浸泡24 h,不断摇晃具塞三角瓶,以保证浸没完全。将青贮饲料进行过滤。所得滤液用EA940离子浓度计测定pH值,所用电极为8135 BN-RO SS环氧树脂壳体复合pH电极。另取一份上清液采用苯酚-次氯酸钠的方法测定氨态氮含量(杨胜,1991)。 0.45 μm 的滤膜过滤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定乳酸(卢定强等2007),用日本岛津GC-2010气相色谱分析仪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刘丹丹,2008)。
饲料的发酵品质评分 采用V-Score评分体系(日本草地畜产协会,2001)。根据这个评分,将青贮饲料品质分为良好(80分以上)、尚可(60~80分)、不良(60分以下)3个级别。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AS软件中的GLM模块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1 原料的营养成分 甜菜渣与其他4种农作物副产品具体养分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料的养分分析 %
2.2 感官评定 各个处理组均无异味,具有芳香的酸味。从感官上看,对照组和玉米秸处理组有轻微的发黏现象,5个处理组的糖渣颜色呈现亮黄色或者是褐黄色,色泽、气味和质地方面,除了对照组和玉米秸处理组外,其余3组青贮品质都属于优等。
2.3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的营养组成和流失影响 见表2。从表2可见:甜菜渣直接青贮组pH值低于各混贮组,与稻秸组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3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甜菜渣与不同农作物副产品混合青贮,可以降低氨态氮/总氮,且与甜菜渣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麸皮组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最小。各处理组间的乳酸和乙酸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丙酸含量各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甜菜渣组与玉米秸组和麸皮组的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稻秸组和豆荚组未检测到丁酸。
表2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的组成和流失损失影响
从表2可见,60 d后各处理组的干物质损失率差异极显著(P<0.01),甜菜渣组干物质损失率达到20.76%,而麸皮处理组只有1.59%。这说明添加农副产品有较好的保存作用。5个处理组间的WSC的损失率差异显著(P<0.05),甜菜渣直接青贮损失最为严重,高达92%,这也说明添加添加农作物副产品可以减少WSC损失。
2.4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的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分 由表3可以看出,稻秸组和豆荚组的青贮品质较其他组要好。
表3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的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定
2.5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营养成分的影响 结合表2和表4可知,青贮之后甜菜渣组的CP含量增加;甜菜渣组与各混贮组的NDF含量降低,ADF的含量升高 (单一的甜菜渣组除外)。农作物副产品添加并未影响甜菜渣青贮质量。尤其是麸皮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贮的CP含量,降低了NDF和ADF的含量,增加了青贮料中P含量。
表4 不同农作物副产品对甜菜渣青贮营养成分的影响 %
添加不同农作物副产品(稻秸、玉米秸、豆荚和麸皮)使水分达到70%,能更好的提高青贮品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态氮的产生,保留干物质和CP的含量,减少WSC随着汁液的流失。从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农作物副产品来源和经济方面综合考虑,本研究以添加20%的粉碎干稻秸的甜菜渣青贮为最佳,其次是添加20%干豆荚、粉碎干玉米秸和麸皮。
[1]刘丹丹.不同浓度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对青贮水稻秸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8.
[2]卢定强,徐蓓,李晖,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乳酸及乳酸甲酯[J].精细化工,2007,2.
[3]日本草地畜产种子协会粗饲料的品质评价[A].自给饲料品质评价研究会编[C].2001.93~94.
[4]杨胜.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
[5]Fransen S C,Strubi F J.Among Absorbents on the Reduction of Grass Silage Effluent and Silage Quality[J].J Dairy Sci,August 1,2006,89(8):3122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