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 建立教学实例的探讨与实践

2010-09-26 02:35:12王光源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计算机

王光源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传媒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教学实例的建立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实例的举出,帮助实现或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避免空洞的、学生想象力所不及的教学。我们可用框图说明其实现过程:

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来说,教学实例的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的建立上。教学实例的建立也应围绕解决实际问题而进行。教师通过演示教学实例,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铺垫道路。由此看来,教学实例在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建立可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以专业能力为目标建立教学实例

“什么是能力?一般可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特殊能力则是指在某种专业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的技能技巧。”[1]许多学生通过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在一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般能力。因此,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一般能力的培养可以继续,但主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的特殊能力,即专业技能与技巧。

能力目标是一个方向,是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要求达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能力目标是通过该门课程中涉及到的软件、硬件知识学习,达到掌握各软件、硬件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目的。这是一个总体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能力目标还应细化,体现在每堂课的项目训练中,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建立教学实例时,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比如,讲解字处理软件文档排版章节时,我们选择了一些制作完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实例作品向学生展示,然后提出问题:怎样在各类作品的表现形式上,进行字体、字号、插图、编排、样式及格式化等项目的设置和运用。通过这些直观实例的引入,向学生提出这堂课的任务。学生通过这堂课中学习字处理软件的知识点,自己动手做出类似教学实例中的一些作品。学生可以从模仿制作教学实例开始,到自己设计、创新制作文档材料:如个人简历、校报、招生简章、产品推广说明书等内容,教师可以规定作品中应含有的元素构成与设计。如艺术字、插图、页眉页脚、分栏、背景、边框和底纹、文本框等元素。不求千篇一律,鼓励学生百花齐放,做出有特色的作品。学生在完成这些实训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无需马上直接回答或直接动手操作给学生看,而是针对本次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比较教学实例,启发学生尝试从一个知识点到多个知识点,渐进学习与掌握应用要领,最后达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堂课下来,当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教学实例时,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每堂课都可以以现实生活或工作中代表性实例为模型建立教学实例。

以提出单个任务为要求,我们称之为“单项技能”培养;以完成整个任务进行训练为过程,我们称之为“综合技能”培养;最后,基本上达到从“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二、以任务训练细化实现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的实现必须以任务细化为基础。教师每堂课举出教学实例并讲解后,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程大家要完成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达到能力的提升。我们看到,在能力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缺少不了任务训练。可以说,能力目标与任务训练是相互依托的,任务训练是能力目标实现的具体表现,少了任务训练,能力目标只有其外壳,内里是空的。没有细化的任务训练内容,提高能力只是一句口号。任务训练细化实际上是集合了训练项目的具体表现。因此,在建立教学实例时,应以项目集合的方式引导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教学实例来源于实际工作,实例就是应用的表现。同时,每个实例就是每个任务训练单元中的典型代表,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实例,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任务训练细化有以下几种方式:(1)实例从简单到复杂。比如讲解分类汇总时,先进行简单分类汇总再到多级分类汇总。(2)实例从单项到多项。比如WORD的应用。先进行简单的文字操作讲解,再到加入艺术字、图片、表格等元素的制作,最后进行综合演练设计。(3)设计综合实例。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可以将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融为一体,建立一个综合的教学实例。在这些细化的任务训练过程中,应该多次反复地向学生强调,一切任务训练都是以“实战”进行演练,或是说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情景状态下进行训练。通过多届学生以这种方法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效果很好。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信息看,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无需再培训。

三、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实例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实例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在应用引导探究教法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的原有角色,从权威性的知识拥有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伙伴和朋友。因为教学是一种互动的活动,只有使学习和教授的双方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改变原有的固定角色,也才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往,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2]这种状态下的师生关系,无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设计教学实例,敢于发表与教师提供的教学实例中不同的想法与看法,教师积极给予鼓励和引导。或者是教师依据现实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建立教学实例框架,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内容的“填充”和解决。也可以假设几种解决方案,以学生为主体,无论解决结果如何都积极给予表扬和肯定。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结果,并指出学生在解决问题思路上的误点,让学生领悟到应当如何建立教学实例。同时,可以将每一届学生建立制作的教学实例进行班级同学选拔评比,评出优秀的实例作品,在下届教学中采用。我们看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实例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了学生们创作的潜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的教学效果。

以学生为主体建立教学实例时,教学实例的表现形式应尽量贴近学生的话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征与特点,在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下,学习的表现形式有时完全不同。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更高要求。当教师角色变得与学生角色越来越平等时,教与学的话题,教学实例的建立也将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这一观点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举几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建立教学实例一:用邮件合并制作一份学生演出晚会含有系部、姓名、坐位等项目的电影票;实例二:用字处理软件制作一份毕业论文设计;实例三: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对系、年级、专业、成绩进行分类汇总、排序、筛选等,并打印出结果;实例四: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一份篮球比赛海报。许多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例很快就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积极响应。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既是兴奋点,也是引导学生进入良性学习的切入点。由于这些教学实例的建立,既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快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产生动力,并将视野拓展到工作中去。当计算机成为一个工具,当计算机的教学实例与应用紧密相结合时,计算机也像一种文化渗透到学生们的生活与学习、工作中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院校在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时,更多愿意给教材的名称定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四、围绕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教学实例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建立教学实例,会更多地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如果对不同的专业举出的教学实例千篇一律,产生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但并不等于说需要就是人现实的行为动力,需要成为人行为的动力必须要转化为动机。”[3]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生理动机,更多的是社会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的需要。而心理性动机其中最有表现力的动机就是兴趣。不同专业的学生,兴趣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在建立教学实例时,举出教学实例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对报刊传媒系的学生,讲解字处理软件时,教学实例建立应倾向于电子版的报刊、校报编排等内容。而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讲解字处理软件时,则以文字及段落格式化处理为主建立教学实例。面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建立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函数类教学实例。针对不同的专业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例库,可以大大丰富教学资源。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例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浅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3:40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