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高校课外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
孔繁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体育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大学生实施运动处方,通过研究来探讨实施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预防及康复提供了一套运动锻炼方法。结果表明: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的调节和改善有一定作用。
运动处方;大学生;心理健康
Abstract: Though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interview,experiment,mathematic and logical analysis by this paper, the author implement exercise prescription at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college sport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f carrying out exercise prescrip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was discussed through research,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effective exercise prescription has been made for precaution and recovery through physical train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exercise prescrip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physical health of participants and plays a role in regulating and improving interrelationship, depression and anxiety.
Key words: Exercise prescripti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CLC number: G804.8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6-0123-03
近年来,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意外事件亦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学校和家庭带来了严重损害。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当今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现代医学和体育科学理论与实践证明,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增进机体的生理健康、增强体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亦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促进作用[1]。
针对大学生这一心理障碍高发群体,初步探讨了体育课外运动处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运动心理治疗有效性研究、运动对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以及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心理保健工作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同时也期望通过此研究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实证依据。
1.1 研究对象
选取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2008级学生500人(其中男326人,女174人),年龄分布为18~20岁,实验前对这500人进行SCL-90水平测试,选取总分高于160分的学生30名(心理问题组),其中男18人、女12人,他们分别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中得分高于国内常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了解国内外有关运动处方、体育锻炼与心理素质的资料。
1.2.2 访谈法 分别对专家及学生进行访谈,听取专家对制订运动处方的意见及学生在处方锻炼后的感受。
1.2.3 实验法 通过制订运动处方这一自变量,在高校体育课外活动过程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方案:将发现存在问题的学生按其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组,将学生分为强迫问题组(5人)、人际关系问题组(10人)、抑郁问题组(8人)、焦虑问题组等(12人),分别采用不同的运动处方进行干预(强迫问题组采用有氧健身操运动处方、人际关系问题组采用篮球足球等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处方、抑郁问题组和焦虑问题组采用游泳慢跑运动处方);实验前发放SCL-90量表自评并回收(得出实验前数据), 选取总分高于160分的学生30名;经7周后在进行中期用该量表进行测试(数据与实验前相比并无明显改变);经14周练习后,再用该量表进行测试(得出实验后数据)。根据实验条件及学生兴趣情况确定运动处方中的项目为有氧健身操、游泳、慢跑、球类活动。每个项目由一位教师负责监控和指导,每周进行2~3次,每次处方锻炼的时间为30~60min,通过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心率控制在130~160次/min。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相互关系及存在矛盾作为最后的分析性描述。
1.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学原理,对以上研究方法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归纳整理。
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表1可知,被选出的同学实验前后用SCL-90量表自评总分及阳性项数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SCL-90量表自评总分及阳性项数实验前后比较P<0.05。从表2可知,被选出的同学的SCL-90各因子得分与国内青年SCL-90常模相比较,他们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四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在躯体化、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六因子得分稍高于常模;但经14周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后,将锻炼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相比较,发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这三对因子值有明显的下降(P<0.05);躯体化、强迫、敌意、恐怖、偏执五因子的值实验后均比实验前降低,但P>0.05;精神病性因子前后基本没有改变。
表1 实验前后SCL-90量表自评总分及阳性项数统计分析
表2 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的变化比较(±SD)
表2 实验前后SCL-90各因子的变化比较(±SD)
注:实验前后对比:※表示P<0.05。
因子名称 实验前 实验中期 实验后 国内常模躯体化 1.38±0.32 1.38±0.12 1.36±0.50 1.34±0.45强迫 2.06±0.56 2.03±0.24 1.96±0.60 1.69±0.61人际关系 1.98±0.54 1.88±0.31 1.72±0.52※ 1.76±0.63抑郁 1.81±0.54 1.78±0.34 1.56±0.63※ 1.57±0.61焦虑 1.75±0.57 1.68±0.48 1.43±0.44※ 1.45±0.43敌对 1.59±0.58 1.58±0.43 1.53±0.48 1.50±0.57恐怖 1.41±0.38 1.40±0.49 1.39±0.53 1.33±0.47偏执 1.60±0.59 1.58±0.26 1.55±0.38 1.50±0.60精神病性 1.42±0.48 1.42±0.31 1.40±0.41 1.36±0.47
2.1 有氧健身操运动特点及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有氧健身操是按照有氧训练的原则,将舞蹈和体操中的简单动作组编起来的一种大众化健身操,其每节动作的运动负荷都在有氧运动的心率范围,比较科学地安排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采用交换负荷法,即在连续运动负荷的基础上,短时间加大负荷强度,使机体的呼吸能力和血液循环能力产生良性刺激,提高机体有氧代谢水平,增强人体最大吸氧量[2]。这一运动特点能使大学生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2.2 有氧运动特点及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长跑、游泳等这类有氧活动多属单独的运动,不会带来情绪的过于波动,有助于调节神经功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实验也证明了这些项目能有效地降低焦虑的心理状态(P<0.05),这可能与这些运动能使大学生有效调节紧张情绪,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关。有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些运动还可以引起体内生物化学的某些变化,如血浆中内原性和拟吗啡类物质含量升高,这些物质的增加与情绪愉快有关[3]。
大量的研究证明,运动能有效降低抑郁程度,是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手段[4,5]。实验表明,抑郁因子实验后比实验前的值明显下降(P<0.05),这说明经过14周有规律的锻炼后,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境,减轻抑郁程度。
2.3 球类运动特点及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
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集体项目需要伙伴之间的配合才能获得比赛的胜利。在活动中,每个人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注意、情绪等可以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同时运动给个体提供了体验到控制感、成功感和竞争感的情境,增加了相互间的交往,从而有助于个人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正确认识,有利于自我评价的形成与发展[6]。实验也证明了这些项目能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P<0.05),这可能与集体式的运动强制性增加了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强了自我效能感,通过自身的认识、调整和改造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变化的结果。
2.4 运动处方的负荷强度
运动处方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个体的情况和运动项目的特点,更要考虑练习者的运动强度。实验表明,中等强度的运动量,具有较好的心理效应。过大的运动量会导致心脏、肠胃、肌肉、骨骼的不适,使人感到极度疲劳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适,出现厌恶情绪。而运动量过小,则不能满足身体发展的需要,达不到通过体育锻炼身心的目的。只有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才能对人体的机能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7]。通过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平均心率控制在130~160次/min之间。
3.1 结 论
(1)经过14周的科学锻炼,可以得出:练习者练习前后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指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人际关系的差异上最明显;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运动处方在改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确具有显著的功效,但也有其专项的局限性。
(2)中等强度的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明显,过大的运动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而过小的运动量则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3.2 建 议
(1)为了更大程度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教师应充分考虑在运动处方中的强度、时间、频率等综合因素的控制。
(2)课外运动处方教学在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应当积极地、有效地开展,利用不同项目的特点和优势,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宏观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课外体育活动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课外体育活动与其它健心手段和方法搭配合作,并使之与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紧密配合,从而为解决某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创造条件。
[1]李 薇,陈宝玲. 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的心理效果研究[J].体育学刊, 2000, (4) : 16-18.
[2]沈勋章.全民健身处方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3]Morgan WP. Affective beneficence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1985, 17 (2) : 58-62.
[4]Martinsen E W. Benefits of exercise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 Sports Medicine, 1990, 9 (6) : 48-49.
[5]Farmer M E,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NHANES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988, (2) : 21-23.
[6]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 1997, 17 (3) : 75-80.
[7]刘永峰.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J].体育学刊, 2002, 9 (4) : 57~58.
Research on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of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of College Sports to In fl uence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KONG Fan-wu
(P.E Department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80, Heilongjiang China)
G804.8
A
1008-2808(2010)06-0123-03
2010-10-15;
2010-11-18
孔繁武(1963-),男,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