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现状调查

2010-09-23 11:23杨士宝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防灾突发事件灾害

王 强,杨士宝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42)

江苏省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现状调查

王 强,杨士宝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部,江苏 南京 210042)

文章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防灾意识、灾害理论知识、应急行为能力以及对防灾教育的看法等内容,了解了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匮乏,应急救护能力亟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需求较高。大学教育应确实加强培养学生的应急救护能力和防灾意识。

大学生;突发事件;应急自救;救护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 the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from students which they concern to respond to emergencies, disaster prevention, disaster theory, emergency behavior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view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educa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students lack the knowledge for self-aid,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re must be awarenes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but most students have a higher demand for self-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University education should really strengthened to cultivate students'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on disaster prevention.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Emergency; Self-aid; Rescue

CLC number: G80-0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0)06-005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目前科学家和管理者一致认为灾害管理不能只注重灾后的反应措施,更要重视灾前的预防工作。开展灾害认知水平的调查,是开展有效的防灾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学校是集中进行灾害知识学习和防灾技能培训的最佳场所,加强学生的防灾意识教育是实现全民自觉地防御和减轻灾害,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在校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状况,包括防灾意识、有关突发事件的认知水平、大学生掌握的应对技能和基本的行动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理论基础与调查问卷设计。健康促进的理论和模式中的“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模式[2]。以此为理论基础从知、信、行三方面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基于研究目标和上述基本理论,主要调查内容包括:1)调查者的个人资料;2)灾害关注程度;3)灾害意识(主要是防灾意识);4)灾害理论知识;5)应急行为(个体的体能、应对技巧)。

(2)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金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三江学院的学生各100名进行调查,采取当堂调查当堂回收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5份(93.1%),其中男生338人(45.4%)女生407人(54.6%)。

1.2.2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和统一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基本知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

表1 对相关灾害和急救措施的了解程度

通过表1得知,大学生对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各种较常见的自救互救措施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选择“了解一点”的大学生的比例是最高的,这“中庸”式的回答说明大学生对各种急救措施的理解上只达到“一知半解”的程度,选择“非常了解”的学生的比例没有超过10%。通过被试者的自我评价,说明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不佳。“相关知识获得途径?”调查得知学生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网络等媒介获取相关知识,缺少系统、科学地学习和模拟性的实践练习。

通过调查学生参加各类防灾的疏散逃生演习的相关经历来说明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开展情况,调查发现只有16.1%的学生有参加过疏散演习经历,反映出当前学校开展逃生疏散演习的情况不佳。而95.6%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该定期开展针对火灾、地震等的逃生疏散演习。

2.2 大学生的防灾意识和急救技能运用能力(主要是自我评价)的调查

调查显示学生的防灾意识“强”和“一般”的为38.2%、58.3%,国家的宣传使大学生防灾意识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是高度认可(见表2)。有82.3%的被试学生希望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反映出大学生对应急自救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和掌握应急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

表2 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程度

“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必需具备的能力?”有87.6%的人回答是肯定的。83.8%的大学生认为学习地震、火灾、溺水、交通事故、中暑、昏迷等急救知识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是有帮助的,能够更有效的躲避危险、挽救生命。从上述的调查可知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关于急救技能运用能力的调查,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的内容,分别包括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上的间接评价两个部分组成,因为绝大部分受访者并没有相关经历和实际经验。行为方面,由于多数学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实践经历,调查到的是行为知识,而非实际的行为和能力。从调查结果看有66.3%的大学生回答“能,但不熟练”这实际反映两方面的问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在实践中准确运用的问题(见表3)。

表3 运用急救技能的能力

2.3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构成因素

应对突发事件需要一定的体质,心理素质和应对技巧,只有这些素质处于良好状态下,才能使自己脱离危险,还能救助他人。调查发现有83.4%的大学生认为较好的身体素质(如耐受力、灵敏性、力量、速度)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更有效的逃生、躲避危险、摆脱困境、困境中自救、坚持等待救援有着积极的作用,身体素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事实上身体素质因素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往往是那些较好的身体素质者能更有效的进行自救和救他,能更有效的躲避危险。因此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泅渡、奔跑、攀援、爬行、忍耐……),经常地参加体育活动,不断地促进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并使其强壮,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长远的意义[4]。

通过设计调查问题“哪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需要提高?”应对技巧(逃生技巧、自救互救技能)和体质(基本活动能力),这两项的选择频度较高(见表4)。值得注意的是有66.8%的被试者开始关注体质因素(基本活动能力),认为较好的体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身体保障。

表4 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自救能力的构成因素

3 应对突发事件所采取措施

3.1 建立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校园组织管理网络

应急救护能力在开展教育过程中,要建立起了合作的网络(见图1),使之在组织方面得到保障。

利用高校丰富的教育资源,采取定期出急救知识专栏、图片展、观看录像以及邀请专家进行急救知识专题讲座和给新生发放急救知识手册等措施来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加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防灾意识的教育。建议教育部门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指导。

3.2 把培养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体育教学相结合

把应急救护能力教学引入体育课程中,教师应本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的视角,把应急救护技能教学与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有机结合,把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应急救护能力与体育教学有着共同点和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应急救护的能力能通过体育教学得到提高和发展。

图1 培养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的网络结构图

体育教学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教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是教学理念的延伸、扩展,是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是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总之,如何将应急救护、逃生避险的教学内容融入体育课堂是对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全新的要求与挑战,也是体育教育者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陈 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 2001, 16 (3) : 92-96.

[2]甄志平,等.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育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实施评价[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4 (6) : 10-13.

[3]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www. gov. cn, 2007-08-30.

[4]吴红豫. 5.12震后反思学校体育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1 (6) : 125-127.

The Status Quo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apacity of Self-aid of Undergraduates for Emergency of Jiangsu

WANG Qiang, YANG Shi-bao
(Base Courses Dept. in Nanjing College for Population Program Management, Nanjing 210042, Jiangsu China)

G80-05

A

1008-2808(2010)06-0050-03

2010-03-03;

2010-05-24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9JXGGB23)。

王 强(1975-),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防灾突发事件灾害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