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川朱家新
(1.莆田学院体育系 莆田 福建 351100)
影响莆田市体育科技发展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曾建川1朱家新1
(1.莆田学院体育系 莆田 福建 351100)
采取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体育科技对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重要性,分析莆田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学因素对当地体育科技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莆田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科技;因素分析;莆田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遵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发展体育事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体育的科技含量。近些年来,莆田市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而在科技方面,加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LCD特色产业基地、中俄科技合作基地等六大科技示范基地全面挂牌[1]。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持续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认真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把实施“项目管理年”活动、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作为提升科技管理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科技发展新路,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莆田市体育科技响应冷淡,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影响莆田市体育科技的发展一些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根据“振兴体育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体育科技工作必须面对体育运动的发展”的体育科技方针,我国体育界积极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在组织科研时,努力做到基础研究面对应用研究,应用研究面向开发研究,开发研究面向体育实践,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提高力,直接推动我国运动水平提高。
2.1 体育科技已经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今天,世界竞技体育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运动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只靠天赋和刻苦训练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更高、更快、更强”是奥运会的口号,我国体育界深刻认识到,要振兴体育就必须加强科技工作。现在有些新技术已经在奥运会上崭露头角,如基因筛选、神奇跑鞋武装“田径王”、“鲨鱼泳衣”和足球中的“聪明球衣”等。
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世界冠军数量逐年增加,在奥运会上不断摘金夺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显著成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美国金牌数为35枚,奖牌总数为103枚;中国的金牌数为32枚,奖牌总数为63枚;俄罗斯的金牌数为27枚,奖牌总数为92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数为51枚,奖牌总数为100枚;美国金牌数为36枚,奖牌总数为110枚;俄罗斯金牌数为23枚,奖牌总数为72枚。从这两届的奥运会来看,我国的奖牌数在不断地增加,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体育科技的进步、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和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体育领域同样得到了充分肯定。
2.2 体育科技为全民健身战略服务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活动的社会需求不断旺盛。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身的效率,需要把全民健身运动引入科学化的轨道。大力开展科学锻炼方法、手段的研究,以及各种健身器材的研制工作,不断提高群众体育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同时积极开展有关基础理论和软科学的研究;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网站,实施监测制度,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
2.3 体育科技为学校体育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 GDP的4%。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的加大,学校体育获得了政策性的重视,投入也相应地增大,学校体育将不再是一个篮球、两个沙坑,一些新颖的体育科技应用到学校体育中去。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昂贵的塑胶跑道的价格也日益下降,现在各省市市区的中小学已基本铺设塑胶跑道;随着泳池水处理技术的革新,大中专学校的游池的清洁和安全程度日益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在学校体育中已广泛应用多媒体进行运动技术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科学检测手段、学生体质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体育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支持,科学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科研个人和科研集体的活动,而是社会层面上的行为,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3.1 政策因素
3.1.1 莆田市为引进人才提供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鼓励技术创新,表彰和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推动莆田市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结合实际,莆田市人民政府设立“莆田市科学技术奖”。“莆田市科学技术奖”分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个类别。
莆田市为科技人才在创业方面提供优良的环境。提高科技人员物质待遇,完善科技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修订《莆田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给市内高层次人才发放生活津贴的通知》、《莆田市引进海外留学人才若干规定》等文件,对引进人才在人员编制、户口迁移、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就业、职称评聘、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和科研启动经费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政策。“用环境吸引人、用事业激励人、用政策留住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观,建立“柔性”用人机制,促使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为项目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3]。莆田市的莆田学院体育系在2003年根据修订后的《莆田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政策,为增强体育科研和教学力量曾从内地引进过1位教授和1位副教授。目前该系有教授5人,副教授30人,硕士28人,在读博士4人,是莆田市的体育科研高地。
3.1.2 莆田市对科技人才后续的培训政策
由于科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人才需要进一步培养。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所需的高新技术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开发人才、复合型人才、科技创业和经营型人才不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形成吸聚科技人才的机制和环境。
莆田市鼓励科技人员在职参加学历教育、各种专业资格考试等;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大力开展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为主要内容的“五新”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岗位技术培训和技术认证工作,开展岗位技术技能竞赛,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莆田市技工短缺现象。
为加快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在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培育基地,每年选送若干名高层次人才,脱产进修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公派留学制度,每年选派若干名有发展潜力、莆田市重点学科急需的专业人才出国留学,学成回来工作;造就一支符合莆田市产业特点,能驾驭市场经济、懂得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人才队伍[3]。
3.1.3 莆田市为体育人才提供的政策
21世纪的体育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人才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量优秀体育文化人的培养能推动体育科技的创新与进步。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兴体”的根本保证应该是“人才强体”战略。面对体育科技人才的激烈竞争市场,如果不能在体育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观念和政策方面与时俱进,不重视完善人才成长的体制建设,那么就引不来凤凰,引来了凤凰也筑不了巢。
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政策: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切实加强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2009年10月福建省体育局等五部门制定了《福建省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经莆田市人民政府转发,其中强调:要突出县(市、区)少体校建设,夯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进一步加强少体校师资力量;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充分利用体彩公益金扶持体校建设,各级政府应确保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善训练条件、补助运动员伙食费和参赛经费等;建立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逐步完善奖励机制。而对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莆田市早在2007年7月就有《莆田市优秀体育教练员奖励暂行规定》、《莆田市优秀运动员奖励暂行规定》的文件,为教练员设立输送人才奖、比赛名次奖和荣誉奖,对不同级别的成果有详细的奖励条例,包括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同时,对优秀运动员有详细的升学和就业的照顾政策,对运动员的各类比赛名次也各有明确的奖励办法,如:奥运会比赛中,凡获个人项目金、银、铜牌的运动员,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的奖励。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政策:莆田市早在2007年就结合国家奥运战略和莆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第十四届省运会的奋斗目标,颁布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见》,强调学校体育是培养和发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重要的发源地,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地,要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学校体育工作的规划,并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强调加强体育传统校及体育项目布局校地师资队伍建设,试行学校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的双向流动办法;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工资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要与其他科目教师一视同仁;启动和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形成基础大、尖子尖的金字塔型的业余体育训练体系。
除了竞技体育人才和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政策外,莆田市体育局和教育局于2009年6月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体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中的龙头作用,同时加强体育项目在共建学校中的布局和发展与优化体育人才的渠道,并且健全奖励和督导机制。
3.2 经济因素
2007年莆田市的 GDP为511.7亿,其中体育占 GDP1.09%,全市体育从业人员20万,生产总值占GDP的1.12%,占三产增加值的2.75%;2008年的 GDP为609.9亿,年增长15%,财政收入52.8亿,居民消费总支出264亿,城镇居民文化娱乐及服务总支出占3.6%,城镇居民可支配1.65万[4]。
3.2.1 对体育科技的经费投入
目前各省、市、自治区体育科研机构,由于受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体育科技拨款制度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没有固定的研究经费,科研所没有可靠的经济保证。因此,长期以来存在科技投入不足和科研效益不高并存的现象。使得人才引进、仪器更新、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影响了科技队伍的稳定和科技事业的进一步发展[3]。
据调查,2003年莆田市科技财政支出2542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1682万元,科学支出860万元,科研机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50.3万元(注:自2005年起莆田市统计年鉴无此类统计数据)。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发展工程和社会事业科技发展工程等方面,突出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10个;组织实施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含创新资金项目)143项,其中新上省级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 9项、条件建设项目 1项、创新资金项目 4项[1],而在体育科研经费方面基本没有。从莆田市地方财政对体育科研的投入来看,2005年体育科研经费投入经费3万,立项课题1个。2006年投入经费4.5万,立项课题1个。2007年投入经费3万,立项课题1个。2008年再次投入经费3万,立项课题1个。
3.2.2 对科技领域有突出贡献人才的奖励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的精神,国家体委设体育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一次。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按其科学技术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对体育科技进步的作用大小,分为四等,颁发国家体委体育科技奖励证书和奖金。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科学技术进步有特殊贡献的体育科技成果,由国家体委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推荐,经国家体委批准,可以授予特等奖,其奖金数额高于一等奖。符合《发明奖励条例》或《自然科学奖励条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规定的成果,按规定要求申报。国家体委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由国家体委事业费支付。有关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具体规定,按《国家体委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执行[2]。
莆田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金额为15万元,其中5万元属获奖个人所得、1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研经费。科学技术进步奖实行精神鼓励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获得莆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者,发给荣誉证书(个人),奖状(单位)和奖金。奖金按获奖等级分为:一等奖10000元;二等奖6000元;三等奖4000元。奖励经费由市财政专项安排。调查发现,由于莆田市在体育科研方面做出的贡献还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尚无人拿到过市级以上的体育科技奖项。
3.3 文化因素
3.3.1 莆田市有着悠久的发展体育运动的传统
莆田市是全国首批体育先进县,数获“田径之乡”、“武术之乡”和“篮球之乡”称号。历史上曾涌现出86位全国冠军。目前的体育工作者中高职称的有113人,国际级裁判员有37人,国家荣誉裁判7人,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有6人,新中国体育开拓荣誉奖章获得者有20人,群体健身点有260多个[5]。
3.3.2 莆田市体育工作者的文化程度
学校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科技知识交流和转化的重要基地,通过教育可以为体育科研队伍不断输送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实现科研人员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教师是直接的知识传授者。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一个全面的教师应该具有科学意识、科学头脑、科学作风。体育教师对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是最直接的,通过他们去发现、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科学研究的兴趣。一名体育教师文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体育科技知识的理解和传播能力。
如表1所示,在莆田市普通中学体育教师中,已获本科和专科学历的占体育教师总人口的90%,为体育科技的普及提供了一定基础(注:自2005年后莆田市统计年鉴中没有对体育教师队伍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
表1 莆田市普通中学体育教师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单位:%)
3.3.3 莆田市民的文化程度
只有人们的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对于知识的理解、接受和传授才具备必要条件。根据2004年莆田市统计年鉴整理得知,有7.2%的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20.1%的人是小学程度,53.6%的人是初中程度,13.7%的人是高中程度,3.4%的人是中专程度,2.0%的人是大专及以上程度;根据2009年莆田市统计年鉴得知,小学适龄入学率100%,九年义务入学率83.2%,初中毕业率94.2%[4]。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莆田市民的总体文化水平还不错,这也有利于莆田市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目前莆田市的体育科学研究总体水平不能满足体育运动实践的需要,面对体育运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或新出现的问题往往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或手段。
4.1 对体育科技的发展缺乏宏观管理和长远规划
目前,莆田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针对学校体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及竞赛的常规化、学校体育的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等等,但并无针对体育科技的宏观管理和长远规划。并且,奖励和监督的保障措施也不够完善。
4.2 对体育科研投入不足,缺钱又缺人
莆田市体育局下属的科研所缺乏设备和人才,体育科研投入经费不足,难以建立权威的体育科研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未能充分发挥出科学指导运动训练的应有功能。
4.3 对体育科技工作者的后续培训落实不到位
虽然开设了函授、自考、学位进修班、高级研讨班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体育科技人员素质,但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4.4 体育科技成果转化路径不够顺畅,针对性也不强
近年来虽然依托莆田学院体育系取得了一大批的体育科研成果,但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中“落地率”不高,成果的竞争力不强,产学转化率也不高,成果的针对性不强,闲置现象严重。
5.1 宏观规划,出台促进体育科技发展的保障性政策
体育科技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又持续稳定的环境,政府部门要有长远的规划。比如在以下方面应该制定规划性的政策:体育科技发展规划或纲要;体育科技在教育投入、科技投入中的比例;体育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体育科技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中的推广和应用的鼓励政策;体育科技在竞技训练中成果的转化及奖惩机制等等。
5.2 整合资源,提升整体竞技水平
莆田市具有发展体育运动的优良传统,数获“田径之乡”、“武术之乡”和“篮球城市”称号。具有大批敬业又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如果能结合莆田学院的科研资源、医疗资源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莆田市体育局的人才资源,那么在诸如运动员选材、竞赛技战术、运动康复、运动处方、运动心理诱导、赛场急救等方面将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可以实现“科、教、训”紧密结合,场馆、仪器、设备和人员的整合,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和训练脱节的问题。
5.3 抓住海西发展机遇,积极投入闽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研究
体育科研活动不仅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提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恰逢海西发展机遇,如能对闽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进行挖掘、整合和创新,则对闽台两岸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5.4 筑巢引凤,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体育科技人才
体育科技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依靠教育出人才、体制出人才和竞争出人才的理念。根据莆田市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管理及技术装备,提高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5.5 拓宽经费来源,有的放矢地加大经费投入
在继续依靠政府拨款为主,逐年增加的基础上,也要拓宽资金来源,逐步开拓由社会、单位多渠道筹集科技资金,形成多层次多元投入新机制。如建立“体育科技发展基金会”,通过各种渠道吸引社会、企业投资体育科技,以筹集更多资金用于人才引进、仪器配置和课题研究。同时,要有的放矢地将资金向一些有传统优势的项目倾斜,如:田径中的短、跨、跳等项目,要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用在能领先全国的强项上。使强项愈强,起到火车头的带动作用。
5.6 创新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转化环境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体育科技管理体制也要创新,原则上坚持“抓大放小,市场运作;保住一头,放开一片;下挂上联,整体推进”。在开放、流动、竞争中促使科研人员在体育大市场中育文化在农村的传承创造良好的氛围。
4.4 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注入农村学校教育
继承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创新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动力。但目前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者正在不断地减少。新农村建设需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注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农村这一肥沃的土壤。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继有人,在农村真正得到推广和发展,一方面政府和民间组织要全力挖掘现实生活中尚存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人,并给予他们优厚的物质条件,要求他们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的传承和推广;另一方面更需要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引入教育机构,尤其是在农村学校,让新一代从小就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鼓励他们发扬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
5.1 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5.2 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3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健身娱乐项目,其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农村这块沃土,回归农村也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5.4 利用和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传统体育共同发展是我国体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1 吕正江.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M].体育文史,2000.06
2 周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中央领导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论述[N].资料通讯,2006.04
3 孙宏建,张厚福,刘礼国.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应以学校为基地乡镇为中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4 吴玉华,王丽良.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农民健身活动[J].农业考古,2006.03
5 王丽丽等.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社会意义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6 孟峰年.全球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Sociological Factors Analysis on Putian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ENGJiangchuan,et al.
(P.E.department of Putian College,Pu tian,Fujia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ompetitive sports,mass sports and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rough documentation and logic analysis methods,researches on soci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political,economical,cultural,etc which act on local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proposes some corresponding way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utian sports undertakings.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factor analysis;Putian city
莆田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06S10(2)。
曾建川(1969-),男,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