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红,韩淑凯,田少静
痉挛性瘫痪是脑卒中恢复过程中的一个病理变化,临床主要表现为拘挛、疼痛、麻木、肿胀等,是中风病最主要的后遗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正常人群中,上肢要完成80%以上的活动,日常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上肢运动的保证,因此,如何缓解上肢肌痉挛、控制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成为病人能否康复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取得良好的疗效。为进一步客观评价其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其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诊断标准 脑卒中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结合头颅 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确诊。上肢痉挛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痉挛诊断要点:上肢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大,严重肌痉挛时可表现为关节僵直于屈或伸的某一位置上;局部关节和肌肉的疼痛,长时间的痉挛可能会引起局部肌肉和肌腱的挛缩;痉挛上肢的腱反射亢进;由此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47岁~80岁,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者;痉挛程度(按 MAS分级)在1级~4级(包含1级,不包含 4级)且 Brunnstrom分级在Ⅱ级~Ⅴ级者;病程在3个月内者;受试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或严重出血倾向者;近期持续服用镇静药物及肌肉松弛剂者。
1.4 剔除及脱落标准 治疗期间未按方案治疗;病人依从性差者,未能按预约时间治疗者;应用其他相关药物或治疗手段,无法判断疗效者。
1.5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及望都县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病人,均在脑血管意外病情稳定之后,接受相应治疗。共入选11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 20例;年龄47岁~75岁(52.4岁±2.3岁);病程 5 d至 2.1个月(13.59 d±5.66 d);其中脑梗死 31例,脑出血25例。对照组55例,男 39例,女16例;年龄 47岁~79岁(53.1岁±1.7岁);病程6 d至2.3个月(14.47 d±4.76 d);其中脑梗死37例,脑出血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依十二经脉表里关系,将其分为3组,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先用皮肤针叩刺手三阴经,然后应用经筋排刺法针刺与之表里的手三阳经。取穴:患侧上肢五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皮肤针疗法:选用七星针,用 75%酒精常规消毒后,分别予手三阴经五腧穴以中度刺激(腕力稍重,局部有潮红,但不出血);经筋排刺法:取手三阳经五腧穴,选用0.35 mm×13 mm毫针,垂直刺入,刺入肌腱浅层即止,施以雀啄捻转手法,行针1min,每次留针30min,在两穴的连线上每隔1寸~2寸左右刺1针,一般每线3针~5针。上述两种刺法每日选用两组,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6.2 对照组 给予脑复康注射液4 g,脑蛋白水解物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同治疗组。两组同时进行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如良上肢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的保持、缓解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静态牵拉肌肉、被动运动与按摩等。
1.7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3]依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病人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0级;显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级~3级;有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以下。
1.8 生活质量状况的测评 研究工具: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4]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它全面概括了生理心理功能和主观感受等内容,共有36条目,分8个维度和1个健康变化自评,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基本公式:换算得分=(实际得分-该方面的可能的最低得分)/(该方面的可能的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研究方法:一对一地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填表前与受试者进行面谈,说明此研究的目的,消除其顾虑,然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并请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独立填写,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则由护士以中性的、不带任何偏向和暗示的方式,逐个项目读给病人听,然后由病人做出回答。
1.9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见表2) 治疗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
表2 两组病人SF-36评分结果比较(±s)分
表2 两组病人SF-36评分结果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总体健康 活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健康变化治疗组 56 79.4±21.72) 52.7±34.21) 74.3±16.51) 56.9±14.81) 72.9±12.21)75.6±12.41)73.1±21.22)79.6±10.32)59.2±13.31)对照组 55 60.1±25.7 37.5±21.3 62.1±18.4 46.9±13.7 61.8±13.1 65.9±13.1 54.6±26.3 67.2±11.4 47.7±16.3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对疾病和临床疗效的评价已逐渐转向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全面评估病人、关注病人的生存质量。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是潜在而巨大的,易造成病人的焦虑、失望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康复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治疗效果的逐渐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中风”“痉证”等范畴,多由外邪首先侵犯经络而后传入脏腑,或情绪内伤,引起经络运行不畅,气血阻滞,筋脉失养,阴阳失调而引起,常表现为上肢疼痛、麻木、沉重、肿胀、拘挛、乏力、颤振、抽搐、汗出异常等症状。据其临床表现,笔者将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病机辨为风痰阻络、气血失调、筋失濡润、阴阳失衡,其基本特点为“阳缓而阴急”。手三阳经属腑络脏,手三阴经属脏络腑,两者互为表里、阴阳相对,《素闻◦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故针刺立法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其中经筋排刺法补阳经,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疗其本;皮肤针疗法泻阴经,疏风化痰,祛邪止痉治其标。两者阴阳相配,刚柔相济,补泻结合、相互制约,从而调整机体表里、脏腑、阴阳之关系,使之趋于平衡。临床观察表明,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病人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性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上升,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中约89%存活者有不同程度上的功能障碍,而上肢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发病率高达80%,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给病人带来巨大的思想负担和经济负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法可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且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在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已显示出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14.
[3]黄永禧,王宇华.中风病人运动再学习方法原理与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6,11(4):185.
[4]许绵绵,骆翠娥,林美华.中文版SF-36量表对冠心病病人康复治疗的评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5):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