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评估体系及应用
——以杭州市荷花苑城中村为例

2010-09-13 10:55陈前虎黄初冬寿建伟
关键词:务工者城中村矩阵

陈前虎,黄初冬,寿建伟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

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评估体系及应用
——以杭州市荷花苑城中村为例

陈前虎,黄初冬,寿建伟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32)

本文从房租、交通、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 4大方面考虑,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的指标体系,并以杭州市荷花苑城中村为例,在采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 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城中村的相对生活成本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从外来务工者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以“廉租村”为基本模式的社会保障住房政策与建议。

城中村;生活成本;评估体系;AHP

近年来,对城中村的研究正由物质空间环境表层逐渐转向经济社会等深层次领域;对应的社会主流观点也由当初的负面否定转向正面评价。正面的观点认为,城中村作为城市内部一个相对封闭的低成本生活区和二元转型社会,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功能。比如,石志恒等[1]认为城中村提供了城乡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机会,为农民进城打工创造了便利条件,降低了所在城市的生产成本;樊纲认为城中村为中国的低收入阶层提供了低廉的住房和生活条件,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和通货膨胀率①http://jjckb.xinhuanet.com/.樊纲,慎待城中村,经济参考报。;美国城市学家简·弗里德曼更是高度评价深圳著名的城中村——下沙村,称赞它是深圳“最有魅力”、“最真实”的场所。陈劲松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城中村的功能:(1)完全的自由市场机制 (政府缺位);(2)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的提供者 (替代“经济适用房”功能);(3)房屋的快速弹性供给者 (从二层到十几层不间断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适用的、低门槛的社会配套提供者(从不提供市场不需要的配套);(5)城市平民夜总会 (满足大众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需求);(6)降低了城市运营和企业运营的成本;(7)降低了人们进入城市的成本 (十几年,房租没有上升);(8)企业用人的弹性需求得以保障 (约 20%的人在找工作)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f7ac010001p0.html.陈劲松,繁华的另一种定义,2006。。

上述观点对于客观认识城中村的作用与功能,科学合理改造城中村,进而又好又快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然而,相比于城市居民的一般生活成本,城中村的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它在哪些环节上助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此问题的回答大都停留在感性、定性的描述层面,相关的定量化实证调研极为少见。本文旨在构建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评估体系,通过对杭州市荷花苑城中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及相关比较数据的采集,运用 AHP—矩阵综合分析法,从生活成本角度定量分析城中村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城中村的合理改造模式。

一、评估体系与方法

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评估体系关键是要解决“跟谁比 (对象 )”、“比什么 (内容 )”、“怎么比 (方法)”三个问题。本文提出的评估体系是在确定分析对象的基础上,以周边社区生活成本为比较对象,结合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特征提出比较评估的因子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比较评估因子的权重值,通过建立评估集和评估矩阵,经运算最后确定评估结果。具体步骤如下:

(一)评估体系构建

在城市社会空间加剧分化的背景下,城中村通常会被周边不同档次和性质的社区所包围,合理选择有代表性的社区并进行数据采集,这是科学评估城中村生活成本的基础;片面地以某一社区作为比较对象,将导致评估结果失真。与此同时,由于生活成本涉及到方方面面,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评估因子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偏面地以某方面作为评估内容,将导致评估结果失实。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比较对象和评估因子是城中村生活成本分析的前提与关键。本文在前期现场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新近市场化开发的高档社区、近期开发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发的“单位制”社区作为比较和数据采集的三类对象,从房租、交通、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 4大方面考虑,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城中村生活成本的指标体系,并将其主要划分为 4大块4个层次。最高层次是目标层 U,为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比较评估;第 2层次是因素层,分房租因素 (U1)、交通因素 (U2)、商业服务因素 (U3)和公共服务因素 (U4)4大块,为体系的主体;第 3、4层次是对第 2层次的进一步分解和描述,分别是因子层 (U11-U42)和子因子层 (U111-U423),见表 1。

表 1 城中村相对生活成本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二)评估方法与因子权重确定

城中村生活成本的高低状况并不是在单因子作用下的简单加和。各评估指标、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对降低城中村生活成本的重要性也不一样,因此需要考虑各因子的权重。权重值把握准确与否决定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是城中村生活成本评估的一个难点。为提高评估过程的可操作性,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评估工作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本次研究通过对问卷调研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构建评估矩阵,并采用 AHP与矩阵判断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确定各评估因子的权重,比单纯的层次分析法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准确性。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 T.L.Saaty教授于 1970年代初期提出的对一些较为复杂与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按照人们思维规律,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通过“分解、判断、综合”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在目前所有确定指标权数的方法中,AHP法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应用方便的方法[1],其本质在于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对评估的元素进行数学化和计算机化[2-3]。

具体步骤为: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确定评估因素集 U——确定指标权重 W——建立评估矩阵 C和确定评估结果B。

二、实例分析

荷花苑城中村距离杭州西湖 4公里,位于杭州市主城区,隶属于西湖区古荡街道古墩社区,是上世纪 90年代古荡开发过程中周边村落搬迁合并形成的城中村。在其周边,方圆 1.5公里范围内,既聚集了一批新世纪以来开发的高档住宅区,如山水人家、月桂花园等①这些区域住宅的平均价格在 1.5-2万元/m2左右。,也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发的“单位制”社区——莲花新村、炮台小区等,以及近年来开发建成的大型经济适用房社区——嘉绿景苑;与其西南方向紧临的便是上世纪 90年代初建成的大型古荡工业园;相距不到1.5公里、位于其南面和西北方向的分别是杭州城西最大的商务公办区和商业广场——浙江大学科技园与西城广场。

荷花苑内人口总数约为 8700人,其中原住居民人数为 700人,仅占总人口 8%,外来务工者人数约为 8000人,占总人口的 92%,是一个典型的以外来务工者为主的出租型城中村。荷花苑外来务工者年龄主要集中在 25-40岁,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月收入在 1000-2000元之间,是周边各城市功能区域的一个重要劳动力输出点。村内有近2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于附近的古荡工业园区,其余外来务工者也以就近从事固定或流动的商业买卖、餐饮服务、保安、家政、修理、装潢等体力型劳动为主,工作日早晨 7点钟在荷花苑村内采集的 50份随机抽样调查统计表明,人均日出行半径约为 0.8公里。

(一)数据采集与汇总比较

根据表 1的指标体系设计,分别在荷花苑及其周边五个典型社区采集一定量的样本数据,表2为每一项指标调查统计的平均结果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其中括号内数据为各个指标的样本数。

(二)数据处理与比较评估

1.确定指标权重W

以因素层 (房租因素 U1,交通因素 U2,商业服务因素 U3,公共服务因素 U4)的权重计算过程为例,演示 AHP—矩阵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应用。其它各层权重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可得。

(1)构建判断矩阵

在确立思维判断定量化标度 (标度方法采用重要程度 1-9标度表,见表 3的基础上,经专家多轮商议后得到表 4判断矩阵。

(2)进行逻辑一致性判断

求得因素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

计算一致性指标得:

计算一致性比例 (RI查表 5得):

因为 CR=0.029<0.1,所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3)得出权重W

选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出权重W=[0.50,0.13,0.31,0.06]。根据同样方法得出权重Wi与Wij。

2.建立评估矩阵 C并计算评估结果 B

(1)应用表 2中归“1”化的数据建立子因子评估矩阵 C31(表 6)和 C32(表 7),并分别与 W31和 W32相乘建立新矩阵,运算得到B31和B32,即为城中村生活服务和日用品价格与周边地区的比例关系。

表 3 Saaty标度

表 4 因素层判断矩阵

(2)应用 B31和 B32建立因子评估矩阵 C3(表 8),并同样与W3相乘建立新矩阵后运算得到 B3。

表 5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2]

表 6 评估矩 C31

表 7 评估矩阵 C32

表 8 因子判断矩阵 C3

(3)依据同样方法和程序分别计算并得到其它各层次、不同因子或因素的评估结果,汇总如表 9。

表 9 城中村各层次生活成本评估结果

三、结论和建议

在构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框架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估城中村的相对生活成本,使社会感性问题理性化、定性问题定量化,并以此达到审视、剖析与寻找城中村问题出路的目的,这样一项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策分析上,都有其必要性。作为评估结果的延伸思考,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并不见得有多少独特的新意,但却是经由一个相对严密的体系框架与方法基础上的实证研究而得,他们有别于任何感性的经验之谈。

(一 )研究结论

1.城中村是城市的“生活成本洼地”,它有力助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从评估总体结果看,城中村生活成本明显低于周边城市社区生活成本,仅仅为周边地区的 47.7%(表 9),成为城市的“生活成本洼地”。在目前我国保障体制不健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方面,城中村作为快速城市化的产物,降低了外来务工者进入城市的门槛,为其在城市工作生活提供了廉价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低廉生活成本为低价劳动力提供可能,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了工业化成本。与此同时,城中村的廉价物品和服务及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给周边居民及商业商务企业带来选择与实惠。在本次经济危机前的“用工荒”、CPI指数节节上涨等事实与现象背后,除了考虑劳动力结构与要素成本的相对变化等因素外,更应反思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为庞大的外来务工者群体提供一处价廉物美的居留地。

2.城中村是城市的“交通成本洼地”,是城市构建“多中心”有机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评估的分项因素看,城中村在交通成本上具有最大的比较优势,仅为周边城市居民的 16%,调研分析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出行半径小,大多数外来务工者以步行方式就近工作服务于周边附近;二是交通工具以廉价环保的自行车或电动车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商业服务者为了运货需要购买了小型货车;三是没有停车费用,城中村作为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自由社区,受到的各种管制——如停车等较少。这一现象表明,在当前城市钟摆式交通引致的朝夕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因区位偏远、配套落后而实际并不“经济 ”、“适用 ”、“廉价 ”的情况下①http://xmdyc.blog.163.com/blog/static/32962370200901345014313/.厦门经济适用房不“经济”。②http://365jia.cn/house/news/show/id/42764.合肥经适房缘何遇冷选址偏远提高生活成本?③http://realestate.cn.yahoo.com/050721/399/2788m.html.中国经济时报:经济适用房偏远问题的悲剧起源。,城中村至少为蓝领工人打造了一个“交通成本洼地”,降低了他们的出行成本,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成为城市“多中心”有机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中村是城市的“土地成本洼地”,是城中村低生活成本的主要原因。城中村在房租、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成本上也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城中村建立在集体土地制度上的租金优势。在周边屡屡传出“天价地王”的拍卖声中,城中村始终保持着零土地成本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传导到各种商品和服务价格上。

(二 )策略建议

显而易见,如果城中村被急风暴雨式地拆迁改造,那么,外来务工者或重新租住在附近的城市社区里,或搬到更远的城中村,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成本,增加他们的出行距离,并引致连锁反应,推高城市化总成本,降低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城中村正面临着大量消失的处境。笔者以为,城中村事关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改造策略应着重考虑以下一组选择:

1.以城中村为基础,建立面向外来务工者的“廉租村”制度。迄今为止,除了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以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尚未有正式针对大量外来务工者的住房制度安排;东部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为了解决大量外来务工者的居住问题,往往由政府或企业主导在园区内建设外来员工集体宿舍区,但这种宿舍区明显缺乏城中村那种活力。鉴于城中村对城市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笔者建议在城中村基础上建立专门针对外来务工者的“廉租村”制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在为其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同时,更应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低生活成本的场所——村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降低他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各种成本。

2.以多中心城市结构为导向,优化“廉租村”空间分布体系。当前正处城市功能调整与空间重组的关键时期,各地纷纷将打造城市综合体、构筑多中心城市结构作为城市物质空间更新改造的重要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将城中村“成本洼地”功能考虑在内的却极为少见。为了使生活的城市更具效率与竞争力,城市更新改造不仅不应该消灭城中村,而应该以多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建设为导向,以社会阶层混居为原则,通过改善物质环境、完善功能设施、合理增加布点等方式将城中村改造为“廉租村”,并不断优化其空间分布体系。

3.完善“廉租村”相关政策配套,促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高度的流动性与自由既造就了城中村的成本优势,但同时也给城中村埋下了消防、治安等诸多安全管理隐患。“廉租村”作为政府解决外来务工者住房问题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除了各级财政专项支持物质硬环境建设外,更应在软环境建设上跟进,如教育、医疗、户籍等;并可借机完善与城市化迁移相关的一系列政策配套,如农村土地政策、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补贴政策等,以促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以“廉租村”为平台,既可以消解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高成本、低效率困境,也可以破解“两栖型”打工农民“城市赚钱越多、农村造房越大”的城市化悖论,这是我国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需要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石志恒,李世平.城中村现象的再剖析[J].生态经济,2006,(2):16-19.

[2]熊会祥,朱元昌等.基于 AHP——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的虚拟装备训练评估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8,(12):65-71.

[3]杜宏云,施红星.港口开发与环境保护[J].综合运输,2002,(4):30-32.

Abstract: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index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cost of living in urban villages,tak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house rent,transportation,commercial service and public service.It then takes a case study in an urban village in Hangzhou named Hehuayuan,where a comprehensive analyzingmethod of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s utilized.After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itmakes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relative cost of living in the study area,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urban villages to urbanization.In the end,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on the housing policy of social insurance in consideration of benefits formigrantworkers,which is based on the basic mode of low-rent housing system.

Key words:urban village;cost of living;evaluation system;AHP

(责任编辑:薛 蓉)

A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Relative Living Cost in Urban Villages and Its Application:A Case Study of Hehuayuan in Hangzhou

CHEN Qian-hu,HUANG Chu-dong,SHOU Jian-we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Zhejia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F29

A

1006-4303(2010)02-0170-06

2009-11-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7JA790060)

陈前虎 (1971-),男,浙江浦江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黄初冬 (1980-),男,浙江临安人,讲师,博士,从事遥感与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寿建伟(1986-),男,浙江诸暨人,从事城市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务工者城中村矩阵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从“沪漂”务工者到创新“技术大咖” 上海工匠、静环环卫分公司李德成的成长之路
农民行动空间的集聚效应分析
——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九溪村为例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