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2010-08-30 06:44池晓波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献

池晓波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32)

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池晓波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32)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阐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涵义、特点和构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两者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提高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建议。

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效益分析

高校图书馆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种效益绝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统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也会带来社会效益。图书馆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间接地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成果虽然可能表现为经济效益,但它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前提,与社会效益相伴而生。图书馆无论产生何种效益及效益大小,都将取决于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和服务类型,以及服务质量、服务深度和广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高校图书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图书馆要谋求高质量的生存和快速持续发展,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图书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个“二元统一体”,图书馆学先驱杜威(J.Dewey)对此作了全面高度的概括,提出了“三最原则”:“用最低的成本,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①The best reading for the largest number at the least cost。杜威为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所写,引导人们关注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与业绩,现仍为ALA所认可的图书馆服务准则。。

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一)社会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的涵义。高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公共事业单位,其社会职责和目标是:通过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价值的实现效果,最大限度地为学习型读者的精神人格的提高和研究性用户的客观知识充实提供服务,从而促进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图书馆社会效益是指整个图书馆事业或某一具体图书馆运行给社会带来的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效果。图书馆有社会效益,就意味着图书馆事业或活动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精神面貌的改观,推进了社会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活动的发展。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图书馆为用户所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图书馆对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作用;图书馆的科学教育性等方面。

2.社会效益的构成。高校图书馆社会效益由显性社会效益和隐性社会效益构成。显性社会效益表现为社会科研机构和个人通过对图书馆提供的文献、知识信息的吸收、消化并运用于实践或直接运用于科研、生产,从而创造出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是显性的,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但是图书馆对产生这些物质财富的作用很难清晰地界定。隐性社会效益指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文化熏陶和知识传播,提高社会劳动者素质,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是这些精神支柱是隐性的,难以用货币形式计量的[1]。无论是显性社会效益还是隐性社会效益,都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成果不明显,所以最后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不直接归诸于图书馆,而归诸于社会 (用户或读者)。如图书馆为满足社会(用户或读者)特殊的要求,从社会文献信息源采集文献信息,并有序化,然后提供给读者。读者通过图书馆取得了需要的文献,消化、吸收、活化文献内容的知识信息,将之应用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或经济建设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社会效益,但这种社会效益最后归功于读者个人,很难归功于图书馆。

(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要建立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体系,首先要界定图书馆投入和产出。高校图书馆的投入就是指高等院校应用于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的一切生产要素总和。高校图书馆的投入同样也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本文把可货币化的投入作为评价的指标,比如:添置、更新加工文献信息资源的经费投入,固定资产如馆舍、设备等的投入,图书馆运行所需经费,员工工资等。这些投入不受主观因素影响,可以很清晰地控制和计量。因此这里把图书馆的投入定义为一个可以清晰计量的 C。

图书馆产出是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图书馆经费转化为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的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有用结果;文献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的价值实现过程及其有用的结果。

从图书馆为社会创造的效益来看,可分为显性社会效益和隐性社会效益两个部分。显性社会效益即图书馆间接创造的显性物质财富部分,理论上是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但是图书馆对这些物质财富的贡献大小很难清晰地判定。隐性社会效益是指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部分。隐性效益也只能通过读者满意程度和读者的事后反馈得到体现。

根据图书馆的投入产出情况,在国外的读者满意度模型、国内学者的服务实绩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分为 2个一级指标和 7个二级指标[2],如表 1。

表 1 图书馆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评价体系既涉及到客观的显性效益,又涉及到主观上的隐性效益,所以评价体系中主观上的隐性收益的评分级次,权重的设置,要对用户和读者进行全面调查,才能最后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和权重。简单地,可以把图书馆社会效益表示为:

其中,C为图书馆的投入成本,每单位的分值收益等于δ单位的货币。

(三)提高社会效益的建议

要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根据以上建立的数学模型,一方面必须从降低投入成本入手,或者说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功能;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大产出,实现最大限度满足各类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

1.建立高素质的队伍。从以上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用户对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满意度占了相当的比例,而要使用户满意,从软件方面讲,图书馆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力资源是图书馆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资源,也是付出劳动最大最难以管理的资源。工作人员人均每天借还量的多少,人均每天服务的读者量甚至工作人员工资占图书馆整个经费的比例,这些数据都可作为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益考核的依据。具体地说,就是要在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中重树“为书找人,为人找书”的服务理念,变被动的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提高办馆效益。

2.积极争取财政投入。财力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拨款,学校经费分配,企业及个人的投资,社会团体、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对高等院校的捐赠等。资金投入是图书馆工作的保证,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份资金,提高现有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通过计算总经费中文献资源购置所占的份额、在校师生人均拥有图书馆总经费的份额、每次利用纸本和非纸本信息所占用的成本等等来考核图书馆的经费利用效益。

3.合理利用现有文献资源、设备和馆舍。物力投入主要包括添置及更新文献信息资源,固定资产如馆舍、设备等的投入。一些老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馆舍面积不足和文献数量激增的矛盾,在暂时不能追加投入建造新馆的情况下,如何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挖掘老馆的潜能,摆在了大家面前。如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图书馆为 80年代所建,只适合 5000人左右使用,目前,学校学生已达两万多。尽管已经在新校区建立新馆,但由于两校区院系分配不同,老的馆舍远远不能满足现状。而由于资金紧张,在朝晖校区建造新馆的计划又被一拖再拖。为了尽快改善这一情况,于 2006年对老馆进行了局部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空间,暂时解决了藏阅矛盾。

4.开发图书馆各种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入了知识信息时代,由此带来的信息海洋、信息爆炸等现象,使得文献的使用者有望“洋”兴叹之感。因此,必须在文献资源的开发上加大投入,做到既能为读者提供广泛的文献资源,又能为其提供专深的信息资源,使文献信息服务能深入到读者文献需求的各方面,提升服务的社会效益。

二、高校图书馆的经济效益

(一)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的定义。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活动中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比,即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就整个图书馆事业而言,是指国家或地区在图书馆规模设备、文献资源等方面的财力、人力、物力等投入,与全部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对整个社会的满足程度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就某一具体图书馆而言,则是图书馆从事社会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以及图书馆内部管理人、财、物等的资源配置与相应的有用效果之间的比例关系。具体地说,图书馆经济效益的内涵有两个要素:一是投入,包括图书馆活动中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及其货币表现——资金的消耗,即人力、物力、财力等总消耗,通常可用经费表示;二是产出,包括图书馆在搜集、筛选、加工、开发和传递知识信息过程中形成的有用的劳动成果[3]。这里的劳动成果是要与用户的需求相吻合的成果,是有用的成果。

2.经济效益的体现。图书馆不是一般的经济产业,而是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它的最大特点是非盈利性,它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虽然如此,现代图书馆同样呼唤经济效益意识,需要加强成本核算。因为,图书馆经费来之不易,理应最大限度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图书馆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1)对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图书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源,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大量的劳动把沉睡在图书馆的各种知识信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给有需要的科研人员,使其大大缩短了自己找寻所需知识的过程,能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上,作出更多成果。(2)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促进知识信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图书馆具有其他信息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即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较为完善的为社会服务的工作系统[4]。现代图书馆能更迅速有效地提供参考咨询、编制专题性二、三次文献以及定题服务等创造性劳动,从而更高效地传播情报信息,提高文化知识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3)对宏观决策所起的作用。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向企业家们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其决策咨询服务能给企业提供预测研究报告,也可为企业家的决策提供辅助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调整策略;还能面向社会,给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各种资讯,给有关部门在决策过程中提供帮助。

3.经济效益的构成。主要表现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图书馆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科学管理,使投入的人、财、物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这些社会服务能产生直接的可货币化的成果。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开发文献信息产品,使科技信息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财富有些可以度量,但大多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因此,不能仅从图书馆创收多少来论高低,而应注重从间接经济效益对学校和社会所产生的长远效益来进行综合评价。

(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样地,根据经济效益的内涵,要建立图书馆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亦需要明确图书馆的投入和产出。这里的投入即图书馆在运行过程中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的资金投入,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培训费用;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学校每年拨给图书馆的经费及其他一些经费来源等。这些投入基本都是可以用货币来表示的,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所有的投入都表示为W。

图书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了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包括图书馆对知识信息的传播程度。比如,文献资源的流通率,电子资源的点击下载率;利用图书馆用户的规模;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增加等等。间接经济效益包括师生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而产生的科研论文、专著的数量;发明专利的数量;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等。直接经济效益可以用一定的指标来计算,但是如上所举的间接经济效益是隐性的,图书馆在此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用明确的数据来计量的。因此,本文所列数学公式忽略了这些间接经济效益。

表 2 图书馆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评价体系既涉及到直接经济效益,又涉及到间接经济效益,所以权重的设置没有现成标准,但可以用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解决,即组成一个专家小组,采用函询的方法,让专家们背对背地独立分析,经过反复征询直至其意见趋于收敛,经过统计处理,即可得到一个较为科学的经济效益产出权数[5]。简单地,可以把图书馆经济效益表示为:

其中,W为图书馆的投入成本,每单位的分值收益等于δ单位的货币。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投入结构。图书馆的投入包括了人、财、物的投入,要使投入结构更加合理,需要做好几方面工作:从宏观上讲,政府在拨给各高校经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差异,这种差异包括经济上的差距和文化氛围上的差距;从微观上讲,一所高校在全校各部门之间进行经费划块时也应考虑到各部门的差异。一般地,图书馆是否得到学校的重视可以从每年的经费拨给看出。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是关系到图书馆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利用人员,如何能做到真正的人尽其才,是每个图书馆应该考虑的问题。

2.加强信息资源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已不再是无偿的,或者说不是完全无偿的。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由此产生了供求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图书馆得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所以,要改变过去只藏不用的做法,积极开展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真正做好“为书找人”的工作。

3.拓展“个性化”、“网络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其实质就是为有着不同要求、兴趣爱好的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也就是信息需求的“量身定制”。由于工作人员付出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一般信息服务的劳动,合理收取适当的费用也是可以的。但是,由于高校图书馆是非盈利性机构,如果试图利用这些服务来增加经济效益则不可行。从“个性化服务”的效果来看,其用户创造的价值,可能会高出其他读者几倍、几十倍,甚至会为学校某一个方面教学科研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单位投入会带来更大的产出,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了图书馆对学校的贡献率[6]。“网络化”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取的各种信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依赖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得以实现,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 IS)”的建立为全国各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保障,也大大节省了各高校在文献资源上的投入,提高了效益。

4.开展多元化服务。开辟有文化特色的休闲场所,利用各种文化活动获得经济效益。比如,利用图书馆的良好环境举办各种展览、人文讲座等等,收取一定的合理的费用给图书馆增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这只是表面的好处。更深层次地,图书馆是一个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场所,而休闲式的阅读空间和文化广场,能让人陶冶情操。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文化辐射社会,而社会又会反过来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发展,最终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当然,利用各种文化活动取得经济效益并不能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生财之道。图书馆要发展,要提高经济效益,唯一途径应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挖掘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范围,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1]罗剑丽.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表现形式及其评估[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98-100.

[2]罗剑丽.图书馆效益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19-21.

[3]张莲芬.论当前图书馆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J].集团经济研究,2006,(3):166-167.

[4]陈广正.论数字图书馆的绩效评价[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30-31.

[5]曲长生.中文图书采购招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11-14,67.

[6]张莉萍.帕累托原则在高校图书馆的操作与应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9,(7):136-140.

An Analysis of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 ic Benefits of Un iversity L ibraries

CH IXiao-bo
(Library,Zhejiang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The social benef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are indivisibl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an up-to-date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library and apply under the inherent law of development to make an objective and realistic evaluation by using proper methods.This pap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benefit eval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ystem,pointed out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By analyz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it deeply studi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index from both side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university library;soci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benefit analysis

book=2,ebook=47

G250

A

1006-4303(2010)02-0232-05

(责任编辑:薛 蓉)

2010-03-04

池晓波(1976-),女,浙江上虞人,馆员,硕士,从事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乌兰牧骑社会效益研究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好刊社会效益高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