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涓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1842~194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与动因分析
邹晓涓 (湖北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湖北 武汉 430205)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启动了工业化步伐。这一时期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以一种极不稳定的波动态势向畸形化的方向推进。农业虽然占据国民经济构成的主要份额,但是呈现出整体凋败的趋势。而工业的发展则呈现出民族产业轻型化和外资产业重型化并存的局面。由于国家主权的缺失和经济政策的失当,以及缺乏对技术应用和吸收的重视,导致1842~1948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成为应对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调整。
产业结构;民族产业轻型化;工业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中国一直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大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既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工业革命,也没有出现大机器工业的技术改进。1842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中国卷入了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潮流之中。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这是本文的研究起点。 然而,中国并没有抓住这样一个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改变国内的经济格局,实现工业强国的机会。期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一种极不稳定的波动态势,表现为强大的外国势力与盘根错节的国内传统力量共同作用下的非常规演进。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经历了100年时间也未能实现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本文旨在回顾1842~1948年间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历史,分析期间的变动趋势和特征,探寻制约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以期对当前经济有所裨益。
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以移植和引进国外包括制造业、矿业、运输业等新式产业为起点的。具体来说,1842~1948年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到甲午战争时期,即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启动时期。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五口通商”,中国开始出现了一批由外商开办的新式工业企业。到甲午战争时期,这类企业共有191个,资本额达到2791.4万元,企业数的60%和资本额的75%集中在船舶制造业和丝茶业,其余为小型轻工业和租借公用事业。[1]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下,中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成为外国产品的倾销地,而中国的民族产业逐步成为外国产业体系的附属和延伸。在外敌和内乱的威胁下,清政府洋务派发起了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启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发展的序幕。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先后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各省机器局等一批军工企业,并派遣留学生到海外学习先进技术。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从军事工业扩展到了民用工业,经营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从仅限官办到新增官督商办及官商合办等方式,并陆续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机器织呢局等企业。
第二阶段是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这是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甲午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廉价商品和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导致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色彩更为浓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官办、商办和官商合办的企业,或是因无力竞争而倒闭,或是不得不依附于外商以求生存。到了20世纪初期,一些不甘中国沦为殖民地的仁人志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希望通过发展民族工业振兴中国经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外地为中国创造了发展机会。由于战争因素导致海上运输线路的中断,导致中国的洋货输入大幅度减少。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中国出现了一批如毛纺织业、针织业、橡胶业、玻璃业、造纸业、搪瓷业以及制碱业等轻工业和化学工业行业;同时一批如火柴、榨油、卷烟、制糖、颜料以及水泥等薄弱的行业也发展壮大起来。1895~1913年全国设立的厂矿数达到549家,包括燃料、采掘、呢绒、织麻、碾米、面粉、榨油、卷烟、饮食、造纸、印刷、胶革等各个行业。1913年后发展更快,北洋政府时期的工业企业达706家,矿业企业达186家。[2]1913~1920年华资产业资本规模增长迅速,每年以12.68%的速度在扩张,其中,国营资本年增长率为8.93%,私营资本年增长率为15.69%。[3]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8年,这时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战乱影响下陷入停滞期。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的高潮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海上运输线路的恢复,中国的民族产业再次面对外国商品和外国资本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外国资本在华扩展速度显著加快,而中国的民族产业则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中国国内政局动荡加剧。原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华资新式产业迫于日本军事进攻的威胁,大批国营和私营企业向中国的西南地区迁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相继爆发形成的战时经济,严重影响中国的民族产业,许多工厂不是在战火中被摧毁,就是在迁移中元气大伤。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变动来看,农业一直是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而工矿交通业发展并不显著。如表1所示,1887~1936年间,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60%,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比重仅仅下降了5.13%。虽然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是,近代农村经济却呈现出日益凋敝与残破的景象。据统计,1927年中国拥有1~10亩土地的贫农占农户总数的44%,加上拥有地10~30亩的少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68%。[4]相比之下,服务业比重略有下降,工矿交通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所占比重增加仅仅为5.43%。可见,近代中国虽然启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表1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单位:%
近代中国的产业结构的突出特征是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轻型化趋势。这是由于重工业部门一般投资额较大,周期长,民族资本无力在重工业领域与外资竞争,只能在轻工业领域谋求发展。
首先,从资本流向的构成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投资重点向轻工业倾斜。如表2所示,1884年投资于轻工业的资本比重为工业总投资的42%,到1933年上升到72.7%,上涨了30多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投资于重工业的资本则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在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上,轻工业也是普遍高于重工业的,1920年轻工业吸纳的工人比重高达71.9%。
表2 近代中国工业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变动情况
其次,从资本来源构成来看,外国在华投资主要向重工业倾斜,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向轻工业,尤其是向消费品工业倾斜,这就形成了外资产业重型化与民族产业轻型化并存的局面。20世纪以前,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贸易和金融。到1920年,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情况已完全改变,“外国资本大体已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5%,钢产量的83%,机器采煤量的66%,发电量的55%”[5]。到1949年,中国的机器大工业的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仅占26.4%。仅有的一点工业也是设备破坏严重,部门残缺不全,汽车、机器制造等重要的基础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从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构成来看,这段时期新技术的吸收和应用缓慢,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如表3所示,1920~1949年间,新式产业虽有所发展,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但是所占比例远远小于传统产业。中国的旧式手工业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因外强入侵开始解体,但这一过程的进展非常缓慢,主要表现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外来倾销商品的抵制。到20世纪30年代,绝大部分工业产品由传统的手工业方法生产,现代手段生产的产品不到10%,90%以上的劳动力依靠传统技术。[6]②
表3 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单位:%
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直缺乏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来抵御外敌,缺乏一个安定的制度环境来保障产业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丧了独立和完整的国家主权,这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一再受阻的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曾经有一段经济繁荣期,但是这一始于轻工业的繁荣并没有扩展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由于军阀割据,缺乏统一的、独立的、注重产业振兴的政府支撑,中国错过了建立军事强国和工业强国的绝好机会。而一海之隔的日本,同样面对外国强大势力与国内传统力量的冲击,却逐渐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
国家的独立并不意味着经济一定能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也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并慢慢退出了世界经济中心的舞台。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叩开,清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充满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既要面对外国列强的武力威胁,还要应付国内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面对这些威胁,清政府也曾进行了局部的变革,但是这种以维系现有政权统治为目标的改革既无法阻挡西方国家的入侵,也无法稳定国内的统治权威。而此后的国民政府虽然意识到产业兴国的紧迫性,并建立了一批民族产业,但是由于法币政策的失败,以及“信交风潮”的出现,严重扰乱了基本的经济秩序。由于政府缺乏对金融市场的有效调控,缺乏对产业升级的长远规划,中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特征,表现为在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调整,民族产业轻型化趋势越来越显著。
早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就曾经从国外引进一些设备,创办了一批洋务企业。但是,这些技术引进并没有发挥出拉动并支撑民族产业兴起的功能,这些洋务企业也没有发展成为中国的支柱型产业。由于清政府对于“天朝大国”的盲目自信,缺乏学习西方科技的态度,没有及时提高洋务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各项软件设备,也就丧失了吸收和发展民族工业技术的契机。在这一时期,或是直接从国外移植机器设备,或是通过技术引进和先进技术嫁接,中国的民营产业逐步发展起来。但是,随着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中国的民族产业缺乏与外来产品的竞争优势,囿于技术的落后,逐步呈现出产业结构轻型化的发展趋势。加上手工业生产主要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缺乏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创新,导致民族工业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中均缺乏竞争优势,只能在产业链低端艰难地生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在惋惜中国错过了一次崛起机会的同时,要认识到产业兴国的重要性。中国已经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正在稳步发展,和平崛起。第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积极的经济发展战略,谋求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产业结构体系的均衡发展。第二,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的机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自主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民族产业。第三,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承接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要及时将本国的淘汰产业转移至海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注 释:
① 许多学者认为1840年是近代中国的起点,在此,本文将1842年作为近代中国的起点。因为从经济史学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爆发期间,中国仍保留着完整的政治主权和独立的国内市场。直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国才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开放国内市场,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55。
[1]卢锋.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初步考察[J].教学与研究,1988,(6):35.
[2]段治文.科学技术与中国近代产业革命[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4):78.
[3]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24.
[4]韩稼夫.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建设[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25.
[5]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27.
[6]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1966[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155.
[7]代谦,李唐.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J].经济研究,2009,(3).
[8]石磊.中国产业结构成因与转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M].上海: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许桃芳)
Analysis o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during 1942 to 1948
ZOU Xiao-jua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Wuhan Hubei 430205,China)
Modern China was forced to open-outside and started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fter the Opium War.In this period,Moder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d unstable,which characterized by light trend of national industry and heavy trend of FDI's industry.Owe to sovereignty deficiency and improper policy,and lack attention to technology,Moder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come to be passive adjustment by external impact force.
industrial structure;light trend of national industry;industrialization
F121.3
A
1672-626X(2010)06-0056-04
2010-09-15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综合测评和动态监测研究”(09YJC790073)
邹晓涓(1979-),女,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