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继群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背景知识与英语听力教学的实证研究
彭继群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本文借鉴图式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研究学生的背景知识对其听力理解的影响。作者选取两个班级为实验班,对受试者实施听力测试,并对结果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强调在听力教学中背景知识对其听力理解的重要作用,同时应培养听者正确运用学习策略达到最佳的听音效果。
背景知识;图式理论;听力策略;实证研究
听是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占语言交际活动总和的45%,是领会和吸收知识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力技能是指通过大脑的思维把从外界接收到的声波进行解码,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进一步组织信息编码所必需的技巧和能力。目前,在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听力教学研究也逐渐成为焦点。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图式理论为外语教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强调背景知识在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改革传统的被动听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主动性,引导其正确运用听力策略,提高其听力理解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校采用的是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希望英语》教材,该系列教材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为编写大纲,由若干主题统一的单元构成,而每一单元都包含“课外调研→口语→主课文→词汇与结构→语法→听力→副课文→写作→课堂口头汇报”九个模块,强调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综合提高与培养。同时,将课外调研、口语及主课文安排在听力模块之前,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为学生的听力学习提供了相应的背景知识,也为其语言技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借助教材这一特点,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相应的图式,引导学生积极运用相关策略,促使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笔者选取我校09级两个人数均等、入学时英语听力相当的助产1和助产2班、共132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相关背景知识与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以便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的听力策略[1]。
图式一般被认为是为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即背景知识)的构架,具体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被学习者储存在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的过程。听力理解是一个由几个语言加工机制(language processors)和一个解决问题的机制(general problem-solver, GPS)构成的、颇为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背景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者以前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听者的背景知识,其包括听者以前所学的各种知识,如语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常识等等。图式理论的首倡者Bartlett(1932)和后来的Rumelhart(1980)都认为听者的背景知识对听者理解新的文章起着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听者只有在利用以前所获得的知识时才会理解新的课文[2]。图式在大脑中形成后会对以后获得的信息进行重新组织、理解和记忆。当新信息向听者涌来时,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头脑中固有的图式对信息进行处理。在听力过程中,听者应该激活自己的背景知识,并利用它们来理解新的课文。正因为图式理论对听力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以图示理论为指导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技巧。
本文的实验目的主要是验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与学生能否正确辨识听力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实验方案如下:
选择我校09级两个助产班为实验对象,助产1班为A班,其学生人数为66人;助产2班人数为B班,其学生人数也为66人。其中A班是控制组,B班为实验组。主要研究目的是背景知识与学生正确理解听力材料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1)第一次测试。为了明确受试者的英语听力水平,在实验前,举行了一项听力测试,测试的内容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2006年12月真题试卷听力理解的部分选题:Section A 5个简短对话,5个提问,Section B选其中1个对话,3个提问,Section C短文中选2个提问;Section A & B为选择题,Section C为简答题,每小题各1分,总分为10分。
因为受试者入学不久,其听力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采用每题皆播放两遍的方式。表1显示出第一次测试时,试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A班(人数=66)控制组 5.61 1.53 B班(人数=66)实验组 5.49 1.49
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测试,发现这两个组的成绩无显著差别,且平均成绩都很低,说明学生入学时的整体英语听力水平都较低。
(2)首次问卷调查。为了提高受试者的听力水平,了解其在听力理解中对相关背景知识的看法及其在听力训练中常遇到的问题,问卷调查表被分发给实验组。
问题1: 在英语听力理解训练考试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是必要的。在65名受试中(1名受试未做出回答),只有21名受试者强烈支持这一观点,28名支持,7人反对,9名认为可能必要或有可能不必要。
问题2: 你主要从何处获得背景知识?39人认为是从教材中获得,17人认为是从课外获得,10人选择了其它。
问题3: 你认为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听力策略吗?19人认为是的,32人认为不一定,11人反对,4人强烈反对。
问题4: 你想提高英语听力技能吗?所有受试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通过问卷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试者认为有一定背景知识对于提高英语听力有一定作用,并认为课堂及课本是获得听力背景的主要途径,但大多数学生认为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未必能够获得相应的听力策略。同时,所有受试者都期望能够提高听力能力。
(3)实验过程。本次试验主要对所学教材《希望英语》第一册中第一单元College、第七单元Happiness、第八单元Fashion三个单元的听力教学情况进行测试分析。具体做法是:控制组按照正常的教学方式进行,即在“课外调研→口语→主课文→词汇与结构→语法”之后进行听力教学,并对学生强调英语背景知识对听力的重要性,要求他们通过课外调研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应的背景知识;而实验组则按照“听力→课外调研→口语→主课文→词汇与结构→语法”的顺序进行,即使学生在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之上首先进行英语听力的听力训练。然后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测试,测试题型与第一次一样,包括三部分:Section A为5个简短对话,5个提问,Section B是1个较长对话,3个提问,Section C为一篇短文,设2个提问;Section A & B为选择题,Section C为简答题,每小题各1分,总分为10分。播放方式与A级考试播放相同,SectionA播放一遍,Section B&C分别播放两遍。表2显示出实验后的测试成绩,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
平均分 标准差A班(人数=66)控制组 6.96 1.63 B班(人数=66)实验组 6.18 1.48
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独立样本T[2]测试发现:经过开学后一段时间的认真学习,这两个组学生的成绩相对于第一次测试成绩而言,平均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听力成绩与控制组学生的听力成绩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测试结果证明控制组的学生在通过课内外等途径获得相应背景知识后,听力成绩比实验组学生的听力成绩提高要快。
(4)第二次问卷调查。为了调查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对背景知识是否有新的认识,在后续的三次测试结束后,笔者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问卷发给实验组,所提出的问题同第一次问卷调查相同。
问题1: 在英语听力理解训练考试中,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是必要的。在66名受试者中,有35名受试者强烈支持这一观点,18名支持,4人反对,9名认为可能必要或有可能不必要。
问题2: 你认为应当主要从何处获得背景知识?28人认为是从教材中获得,35人认为是从课外获得,3人选择了其它。
问题3: 你认为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能够获得相应的听力策略吗?26人认为是的,23人认为不一定,6人反对,11人强烈反对。
问题4: 你想提高英语听力技能吗?全部受试者仍给予肯定回答。
比较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同学认同了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并认为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而应拓展获得背景知识的途径;同时,获得相应背景知识只是掌握听力策略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的重要条件,还应当通过听力训练将其内化为听力策略。但是所有受试者对于提高听力技能仍然给予了肯定回答。
为证明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影响,笔者对实验后两个组的听力测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就每小题的出错人数统计结果如以下表3。
题号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A班(控制组) 21 22 25 18 30 11 17 24 23 9 B班(实验组) 33 39 21 15 45 10 15 43 20 11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5、8、2小题及第3小题实验班出错人数要比控制组高出很多,而这几道题的内容正是与所学内容背景知识密切相关。首先以Section A第5小题为例,原材料对话:
M: Honey, would you like to go shopping with me?
W: Shopping with you? I can’t bear it. You always do window shopping!
Q: What does the man mean?
答案选项:
A. He will go shopping with the woman.
B. He likes shopping with the woman.
C. The woman usually buys things in the shop windows.
D. The woman always pops around but buys nothing.
本小题正确答案应为D,而实验班的学生大部分都选C。因为他们按汉语思维,把对话中的do window shopping都理解成了“买商店里橱窗里的东西”(buy things in the shop windows),而英文的意思却是“只看不买”(pop around but buy nothing)。又如Section B中的第8小题,原材料对话中提到:
M: By the way, how much is a set of sofas?
W: Well, the regular price is $500.
M: What discount can you offer?
W: 20%. It’s a great chance for you, sir.
M: Fine.
W: Thank you, sir.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coming.
答案选项:A. $400. B. $500. C. $100. D. $200.
正确答案为A,而实验班的学生大部分都选C。因为对话中提到的20%的折扣,实际上是“打8折”,而学生却理解成了“打2折”。而控制班的学生出错相对较少,是因为进行第八单元Fashion对话中的听力训练时,他们查阅和讨论过英语中有关购物方面的相关背景知识。再如我们常见的第2小题:
W: Do you know when PRETCO will be held?
M: The first day of next week. That is October 15.
Q: What day is it for PRETCO?
A. Monday. B. Tuesday.
C. Wednesday. D. Sunday.
有很多学生选A,因为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星期一是每周的第一天,但在讲英语的国家,却将星期天,耶稣复活日,作为一周的第一天,答案是D。
由此本文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学生缺乏背景知识,而背景知识确实能够影响他们的听力理解。教师通过运用图式理论来指导听力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背景知识是可以学习的,通过强化背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因为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真正含义。通过实验证明: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相比,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通过给学生灌输大量的听力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些教师听力课时只管放录音,对学生不给半点提示点拨,在听力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任何背景知识的提示,这种听力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听力能力发展极为不利。而通过此次实验,证明听力的提高与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关系,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听力教学模式[3]。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控制组及实验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都能积极配合教师,但控制组的学生在课外调研、口语、主课文、词汇与结构及语法等模块的学习中,能根据老师的指导和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背景知识,努力增加背景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知识以一定的图式储存在头脑中,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在听力测试中取得了较实验组更为理想的成绩。
在听力训练中,背景知识对学生能否正确辨别听音材料有一定相关性,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进行背景知识,包括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两方面的补充。教师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策略。如第七单元happiness时,在第二大题第三个对话中A说:“life would be dry and meaningless……”,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其中的单词“dry”一词的比喻义进行理解,该词的原意为“干的”,而在这一语境中可以理解为“枯燥的”,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明确英语单词的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的区分,使其正确获得语言信息。同时听力能力也是一种通过训练逐渐内化而形成的一项语言技能,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技巧,使学生能够在听力训练中获得真正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听音设备,在听力教学中增加听、模仿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听音训练,提高学生的听音能力,扭转以前存在的“聋哑式”英语教学的现状[3]。也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开内外活动,激发其语言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学习的能力。
听力练习的主战场是语音室,但是每周一次听力课(每次两学时,八十分钟),时间有限,并不能够真正使学生的英语听音技能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为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英语技能是相互促进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其他教学模块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听力课堂之外积极投入到其他英语技能的学习中,例如在校园广播站创办Saturday
English和英语广播节目,栏目可含School News,News at Home and Abroad,Learn to Speak,Oral and Listening
Practice,English Songs Appreciation等;建立英语实验基地——英语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邀请外籍教师和英语系的大学生,提高英语角的质量并增加“洋味”;编辑适合学生特点的英语小报,让学生圆当编辑的梦;举办英语口语、阅读等英语竞技活动,组织英语班会和晚会,举行英语节目会演(主要是课本剧),校园内布置英文(或英汉对照)宣传栏等,这对学生的听音技能,甚至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好处的[4]。
总体来看,本实验选择的教学资源、实验对象及实验方法较为合理,具体的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原则,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客观科学,实验结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是一次基本成功的实验。本次实验证实学生的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的听力理解呈正相关趋势。但本文的教学实验只是一个初步尝试,也有实验样本少、实验时间短及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缺憾:
首先,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实验资料为《希望英语》第一册中的第一单元College、第二单元Family、第三单元Sports、第七单元Happiness及第八单元Fashion,它们都是学生较为熟悉及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话题。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并未对实验组的学生强调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信息爆发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不排除一小部分学生对于这一些话题相对而言有一定背景知识的储备,就这一点而言,实验结果中实验组缺乏背景知识学习的差别性不是十分明显,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所使用的问卷调查中的问题过于单一,个别题目答案较为明显,对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也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最后,在实验组学生已经认识到背景知识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的同时,教师应当适时调整实验方法,将控制组和实验组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实验组在课内外获得相应背景知识之后再进行听力训练,而控制组的教学方法则相反,以此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其获取背景知识和听力技能的相应影响。
但本次实验,以背景知识为切入点对图式理论和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做定性和定量分析,重新考察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1]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校:凌 云)
The Empirical Study on Listeners'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Listening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Teaching
PENG Ji-qun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12 ,China)
This paper, with schema theory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wo Chinese college classes a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n they are given listening tests and their scores 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es are employed to interpret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isteners' background knowledge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he paper also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listening strategies.
background knowledge; schema theory; listening strategy; empirical study
G623.31
A
1673-2219(2010)07-0155-04
2010-04-25
本论文为湖南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项目编号2009/485)阶段性成果之一。
彭继群(1964-),女,土家族,湖南永顺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