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巧莲
对比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
严巧莲
目的对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多年来我院收治的室上速患者147例的相关资料。结果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心律平、异搏定转复率较高,且副作用低。结论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律平是首选药物。
PSVT;心律平;异搏定;ATP;胺碘酮;西地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类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病率约0.25%[1]。对PSVT可采用药物治疗、机械刺激、超速抑制等多种方法转复,在基层医院,以药物治疗为主。
收集2002年10月至2010年2月我院临床资料,经临床和心电图检查证实为PSVT的患者共147例,其中药物治疗128例(男82例,女46例,年龄20~69岁)。
普罗帕酮(心律平)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4~65岁。原发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不明原因等。方法: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35~70 mg,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10~20 ml。多数在5~10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维拉帕米(异搏定)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原发病包括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不明原因等。方法:给予异搏定5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20 m1,5~10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三磷酸腺苷(ATP)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20~67岁,平均45岁。原发病包括冠心病、风心病、不明原因等。方法:给予ATP10~20 mg1~2秒内快速静脉注射。
胺碘酮: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0~65岁。原发病包括冠心病、肺心病、不明原因等。方法:给予胺碘酮15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 m1,20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
西地兰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6~69岁。原发病包括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不明原因等。方法:给予西地兰0.4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0 ml,4~5 min内静脉注射完毕。
选用上述药物给药后30 min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复律者为有效,未终止者为无效。
表1 药物治疗PSVT结果的比较
表2 药物治疗PSVT副反应的比较
4.1 分析表1,心律平抗心律失常谱广,疗效好(89.8%),起效快,副作用小(11.9%),是目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2]。普罗帕酮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有些副作用不可忽视,如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增宽,甚至心脏骤停等,对严重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及明显的低血压者禁用心律平,妊娠3个月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4.2 异搏定组显效率88.5%(有文献报道显效率为83.3%[3]),副反应26.9%,虽然异搏定复律成功率与起效时间与心律平差不多,但其安全性不及心律平[4]。对有心功能不全、不稳定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低血压、心源性休克者禁用。所以异搏定只能作为次选药,不能作为首选药。
4.3 ATP是一种强迷走神经兴奋剂,该药副作用较多,易诱发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对支气管哮喘、心绞痛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禁用。对于窦房结功能良好、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ATP、腺苷临床常用(老年人慎用)。如原液静脉快推ATP,起效快、复律成功率高(84.6%),可短时间内反复使用[5,6]。但 ATP 的副作用达42.3%,主要有头晕、胸闷、心悸等,严重者,可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阿斯综合征等。
4.4 胺碘酮适用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如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西地兰起效较慢,伴有低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可作为首选。根据列表分析,胺碘酮显效率为75.0%,西地兰显效率54.5%,二者明显低于心律平组。
4.5 临床上可针对不同的PSVT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而心律平是治疗PSVT的首选药物。从转复率、起效时间、不良反应率等方面看,上述5种药物虽有差异,但对于具体患者选择何种方法复率,应全面衡量。
[1]黄德嘉,陈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国临床医生,2003,31(10):6.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3-915.
[3]刘光发.心律平异搏定对阵发性室上速疗效对比,2007,1112,15:52.
[4]马夫才,耿占峰,杨丽波.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体会,2009,10:41.
[5]赵桂玲.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治疗分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5,21(24):22.
[6]叶任高.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2.
226500 如皋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