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身茂
(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郑州 450008)
裘维蕃在他1952年所著 《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中指出 “培制纯菌种是改良食菌栽培的基础。我国现有的主要食菌栽培事业如香菰、草菇、银耳、木耳和茯苓等,都还保持着原始栽培的状态。”[1]所谓原始栽培的状态是指靠孢子天然接种或“草引”、“木引”、“肉引”接种的半野生半人工栽培。裘先生还指出 “现代人工引种法和科学的食菌栽培必须先认识食菌的生理,以及它们的生长习性。有了这种基础,则培制纯菌种就非难事”[1]。从中可见:我国食用菌生产从依靠经验为主导的传统栽培走向以运用大型真菌生物学知识为指导的新法栽培的关键问题。
该书的主要内容是 “1937—1945年8年之间,作者跋涉于西南诸省,从事野生食菌的调查,同时也注意到我国食菌的栽培法……本书的材料以作者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又摄取了国内外有关栽菌的经验,以现代菌学观点介绍我国食菌栽培的方法。”[1]该书除总结我国那个历史时期食用菌栽培的主要种类、地区、产量、销售和栽培技术状况外,也介绍了近代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与纯菌种的培制方法,以及著者对几种野生菌的驯化成果。
1956年以前,我国食用菌生产尚未运用人工接种纯菌丝体菌种的技术。栽培洋蘑菇 (双孢蘑菇),大都向外国种子公司购买 “英国菌砖”或“法国菌片”(均非纯种)。其他几种有一定栽培规模的种类如香菇、草菇、木耳、银耳、茯苓等,基本上处于 “半野生半人工”状态,按季节备料,接种靠 “砍花法孢子自然传播”、“洗下的孢子液菌种”、“孢子干粉菌种”、“子实体 (干或鲜)粉碎菌种”、“木引菌种”、“肉引菌种”、“草引菌种”等方法。在山区林地 (如香菇、木耳、银耳、茯苓)或室外 (如草菇)做培养场所,靠自然条件生长出菇。关于香菇的栽培水平,张素祥、罗宽华有较详细的报告。报告指出:“1958—1960年,我们和有关单位曾对广西、广东、福建三省 (区)的香菇生产进行了调查。当时栽培香菇,大都采用几百年来传下的较老的方法,即砍树后去枝、砍放水口、砍花和遮拦,然后等待香菇孢子自然落入砍花口内接种。极少数地区用旧菇木的菌丝或将鲜菇捣碎 (利用菇内的孢子)来接种,这虽比自然接种好,但效果也并不显著。”[2]
草腐菌双孢蘑菇小规模栽培分布在上海等发达城市的郊区;草菇主要栽培区分布在广东、广西以及江西与福建南部产水稻的气候炎热地带。木腐菌有香菇、黑木耳、银耳、茯苓等4种,香菇主产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四川以及贵州和广西交界的山区;黑木耳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河南、黑龙江、陕西等省的山区;银耳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北和贵州等省的山区;茯苓主产于陕西、河南、山西、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云南等省的山区。[1]
虽然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的一些有志之士先后引进西方和日本的近代先进的种菇技术与科学的真菌理论知识,但是一百多年来,仍处于传播知识、宣传普及与小面积探索试验阶段,尚未大面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从1950年起,开始逐步采用 “人工培养的纯菌丝体菌种接种菌床或段木”,并按生物学特性进行管理,即 “新法栽培”[3]来指导发展食用菌生产。在深入研究、反复实验消化吸收新法栽培技术的基础上,于1960年前后进行小面积试验推广,1970年前后获得进一步推广,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在全国全面普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在短短的30年创造出跃为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奇迹。
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真菌学研究的理论成果。1950年以前我国真菌学的研究零星分布于植物研究所或微生物研究所、综合性大学或师范院校的生物系、农林院校的植保系或森保系。1950年以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与农业的发展,在真菌学理论与应用领域,有不少学术机构和科技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实验研究,为食用菌产业由以经验为主导的传统栽培向运用大型真菌生物学知识为指导的新法栽培转变奠定了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北京农业大学裘维蕃(1912—2000)是中国早期研究食用菌分类与栽培方法的学者之一。1937年他在中央农业实验所从事蘑菇栽培研究时,经常只身带着一些简单仪器设备,在安徽屯溪、歙县和汤口一带山区,访问菇农,调查菇商,了解农民栽培香菇的方法和经验,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1938年在成都期间,他集中主要精力从事栽培食用菌的实验,曾到川北大巴山区调查银耳和黑木耳栽培情况;到峨嵋山采集野生食用菌;去广西柳州了解草菇的栽培情况。通过调查和实验,在国内首创了用锯末栽培北风菌(平菇)和金针菇的方法。1941年应戴芳澜之邀,在清华大学农科所潜心研究高等担子菌的分类。在此期间,他经常自己出去采集标本,也常到市场上调查,并亲自处理标本,记录菌种性状,绘制图谱,观察孢子,完成了云南红菇科、云南牛肝菌、云南鹅膏菌科和其他伞菌的分类研究。文章在美国发表后,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美国著名真菌学家Alexander H.Smith等称他为 “当时世界上搞食用菌分类的七专家之一”。裘维蕃在从事植病教学与研究的同时,总结了他多年来关于食用菌栽培的调查研究结果,先后于1952年和1957年编著出版了《中国食菌及其栽培》[1]、《云南牛肝菌图志》[4]。其中《中国食菌及其栽培》是20世纪50年代总结我国历史上食用菌产业状况与传统的栽培技术,介绍近代真菌科学知识与先进栽培技术为主的首部专著,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裘维蕃不愧为我国食用菌栽培的奠基人。
1974—1977年间娄隆后 (1924—2008)即在北京怀柔、密云、延庆等地山区推广新法接种木耳技术。1978年5月,他以战略科学家的眼光,向国务院提交了 《我国食用菌事业大有作为》的报告。国务院极为重视,有关领导批示农业部、外贸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要抓食用菌发展”。1978年5月29日,上述三部委联合向国务院提交了 《关于发展食用菌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分为规划、科研先行、办好基地、抓生产机械化、加强领导分工合作等5个部分。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同时要求省、市、自治区党委要指定专人加强对食用菌产业的领导,强调国家要对贫困地区食用菌生产加以扶持。从此,我国食用菌资源开发、生产、科研、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5]娄教授1978年在国内首先招收食用菌硕士研究生,培养食用菌高级科技人才;同年编著 《黑木耳的栽培》[6]。不幸的是,正当娄隆后竭力为我国食用菌事业发展大展宏图的时候,1983年为引进我国第一条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线,同天津市静海县领导在意大利考察期间遭遇车祸,终生残疾,失去了他继续为食用菌产业做更大贡献的机会,使我国食用菌界遭受重大损失。
1953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建立了“真菌植病研究室”,由戴芳澜 (1893—1973)任主任。在该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建立 “应用真菌学研究所”,戴芳澜任所长。1958年底应用真菌学研究所与中科院的北京微生物室合并,成立 “微生物研究所”,仍由戴芳澜任所长至1973年逝世。微生物研究所设有 “真菌学研究室”,开始招收研究生并建立真菌标本室和菌种保藏室。1963年出版了邓叔群的专著 《中国的真菌》[7]。编著 《毒蘑菇》[8]、《灵芝》[9]、《真菌名词及名称》[10]70年代相继出版。1979年出版了戴芳澜遗著 《中国真菌总汇》[11]。戴芳澜是中国真菌学的奠基人。上世纪80年代初微生物研究所应建浙、赵继鼎等还出版了 《食用蘑菇》[12],这是1977年编写的第一部全面介绍我国食用菌资源的著作,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自建所以来野外调查大型食用真菌的成果,是科学普及的专著。
早在20世纪40年代,杨新美 (1911—2005)就已涉足高等担子菌这一研究领域。1941年抗日战争期间在贵州湄潭首次采用弹射分离法获得银耳酵母状芽孢菌种,并进行田间接种实验,在段木上人工接种获得成功。这种方法与当时日本学者松甫勇采用的银耳子实体碎片接种法,以及我国传统的天然孢子受种法相比,能提高子实体产量5~10倍。1954年发表的 《中国的银耳》,介绍银耳芽孢菌种分离、接种技术。[13]1960年在贵州推行银耳新法栽培技术,1965年在湖北保康县推广银耳人工接种技术,使产量增加7~8倍。1971年在湖北黑木耳生产老区推广 “三改一放” (改阴坡为阳坡、改分散为集中、改长杆为短杆;冬季把长杆放倒排场)、提早砍杆、合理密植、人工喷灌等新技术。1972年编写出版了 《黑木耳香菇栽培技术》[14]。1978年开始招收食用菌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人才。同年在华中农学院成立 “应用真菌研究室”,又称 “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1979年受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委托,杨新美主持香菇优良菌株的驯化及选育的研究。他亲自率领相关教师及学生到湖北随州市设点开展试验。经过3年试验,从23个国外引进的香菇菌株中,评选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的2个良种 “7925” 和 “7917”,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受到好评。这项成果于1982年获得国家经贸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杨新美是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的先驱。他常说 “科学的最终价值在于应用”,在年逾花甲时,仍经常深入基层推广科技成果。他的足迹遍及湖北、陕西、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边远和贫穷地区,采用 “两带一指导” (带试验经费、带香菇良种、指导栽培技术)的方法,帮助当地发展生产,当地菇农尊称他为 “菇神”,1989年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授于他 “在科技扶贫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称号。
1955年上海市农业试验场设立食用菌组,1956年上海市农业试验场改为上海市农业试验站,1959年7月成立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5月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下设食用菌研究所,陈梅朋 (1902—1968)为首任所长。1970—1980年期间食用菌研究所与园艺研究所合并,1980年底恢复原制。[15~17]
1950年陈梅朋在大华农场工作期间,担任农业技术专家,编写了 《蘑菇栽培及菌种育制法》[16]。1956年7~9月在上海农业试验站首次利用稻草试种草菇成功。1957年,在他的主持下,经过4年的努力,在国内首次分离培养出银耳纯菌种,并进行接种于木屑培养基的试验,获得出耳率高 (一般都在80%以上)、纯度高的结果,为国内大面积利用段木、木屑生产银耳提供了有效途径。1958年,采用猪、牛粪代替马粪栽培蘑菇,获得成功。1959年,上海郊区的蘑菇生产面积发展到7.8万多平方米,1960年,栽培面积又一跃为77.8万多平方米,较之1949年解放前后的0.26万平方米增加了近300倍。1959~1960年,陈梅朋先后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野生灵芝组织分离和猴头菇驯化工作,首次在国内分离出灵芝纯菌种和猴头菇纯菌种,为国内开发利用药用菌开辟了新途径。在担任食用菌所所长期间,他还承担了上海郊区及全国食用菌生产推广指导工作。1957年开始,在上海办起了各种类型的食用菌技术培训班,以后又把培训工作推广到全国各省市 (自治区)、各行业和基层单位。在短短的几年中,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食用菌技术队伍,据1960年统计,当时全国有近20万专业人员从事食用菌生产,从而将国内的食用菌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7]
上世纪60年代初,陈梅朋已年逾花甲,还带领研究人员,深入湖北、内蒙古一些深山老林,调查种质资源,采集了一批野生菌,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国内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他的努力下,上海食用菌研究所从单一的蘑菇起步,发展到研究从栽培到育种包括食、药用菌十多个菇类的专业化科研机构,对全国食用菌科研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先后编辑出版的专业书籍除《蘑菇栽培及菌种育制法》外,还有 《蘑菇和草菇》[18]、 《食用菌栽培技术问答》[19]、《食用菌栽培》[20]。文化革命后期,陈梅朋培养的食用菌科技人员以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写组署名,编写出版了 《蘑菇栽培技术》[21]、《银耳栽培技术》[22]和 《黑木耳栽培技术》(合编)[23]。陈梅朋是我国第一代终生从事食用菌专业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是食用菌研究的先驱。
1962年12月25日福建省组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从事食、药用真菌分类、遗传育种、栽培技术和深加工等试验研究,同时先后翻译与编写了几十部食用菌书籍,如《茯苓平菇朴菇》、《福建之银耳栽培》、《银耳生活史之研究》、《银耳纯菌种的分离》、《银耳的人工栽培》、《蘑菇栽培参考资料》(1964)、《平菇:人造口蘑的栽培方法》(1977)、《新的香菰栽培法》、《草菰》(1977)、《食用菌栽培法基础知识》(1969)、《黑木耳及其栽培》(1977),以及论文《银耳孢子的萌发及其在瓶栽中的应用》、《银耳氨基酸的定性与定量》、《茯苓纯菌种的培育方法》[24](1977);编辑《真菌实验》[25]杂志(1964—1984,12卷300多万字)、《福建菌类图鉴》[26]及多种食、药用菌的书籍、专著、译著和刊物60多种。1978年更名为 “三明真菌研究所”,首任所长徐崇吓,继任所长黄年来。所内设食用菌研究室、药用菌研究室、食用菌综合试验车间、药用菌片剂车间、冲剂车间、信息咨询科、综合科和拥有70多亩 (1亩≈667平方米,下同)森林的真菌标本园及栽培场。三明真菌研究所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研究及推广银耳、香菇、蘑菇、草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凤尾菇、毛木耳、滑菇、茯苓、灵芝、蜜环菌等十几种食、药用菌的菌种制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大批各级技术人员;提供各种食、药用真菌的优良菌株和菌种。是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单位之一,为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崛起提供了多项实用技术与大量优质菌种,在食、药用菌领域有卓越的贡献。
黄年来1961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大型真菌资源考察、真菌生理生化研究、食用菌栽培试验,职业生涯40余年,曾驯化和选育出20多种优良食用菌,推广到全国各地,形成规模生产。长期坚持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热情为生产服务。取得 《香菇室内栽培新法》、《银耳纯菌种的分离研究》、《福建菌类图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等一批科研成果。黄年来在资源调查、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活史、遗传育种、栽培加工等领域均有很高造诣。他曾全面总结介绍自己在食、药用菌研究上的成果,并系统总结与介绍国内外科学种菇知识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全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帮助全国各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国内外同行和广大菇农的欢迎。先后获三明市拔尖人才、三明市优秀人才、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 “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选为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福建省人大代表,1997年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有杰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63年邓叔群在广州组建中国科学院 “中南真菌研究室”,1972年改为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迄今真菌仍是该所的重点研究领域。该所的林捷能1965年选育出优良草菇菌株V23和V20,并研究出制种方法及高产栽培技术,其成果获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65年该所从国内外收集19个香菇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选出了大型种 “香7”、中型种 “香9”、小型种 “香5”,与广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联合在广东省翁源县新江公社推广香菇新法接种技术,当年出菇,增产1~5倍。[3]1966年邓庄的 《大型真菌人工栽培的研究》,在 《植物学报》第14卷第2期发表,[27]在国内首次把食用菌分为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这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研究大型真菌生物学特性以指导栽培技术的论文。该所1972年在广东省珠三角洲水稻产区全面推广新法草菇生产,宝安县栽培面积达千亩以上,成为20世纪70年代我国草菇出口的最大基地。1974年编辑出版了 《香菇新法栽培》,介绍用“人工培育纯菌丝体菌种”和 “人工接种段木香菇”的新技术。[3]1975年与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合编 《草菇栽培》,推广草菇栽培新技术。[28]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是我国较早从事大型真菌研究及食用菌育种,推广香菇、草菇新法栽培的单位之一。
刘波是我国真菌分类与食用菌栽培研究专家。20世纪50年代初率先研究羊肚菌半人工栽培,[29]1959年出版第一本介绍食用菌的专著《蘑菇》,[30]1964年出版《蘑菇及其栽培》。[29]他还经常走出校门探访山区农民、中医中药界人士,向他们请教,寻求真菌治病单验方,搜集标本。经过数年的努力,结合在实验室对真菌研究的成果,1974年撰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药用真菌》,[31]引起国内外真菌学界的重视。日本抢先翻译,在日文《菌蕈》上分期连载,1982年由东京自然社结集出版。
1979年美国 《真菌学》学报决定发表刘波的一篇论文。按该报规定,每占1个页码,作者要出资25美元,算起来需付300多美元。在当时背景下,他只得要求退稿。《真菌学》编委T.W.小约翰逊看出这篇论文的价值,主动为他交了费用,并热情邀请他加入美国真菌学会,替他缴纳了一年的会费。不久,刘波用英文撰写的 《中国真菌药物》、《中国的腹菌》2本专著分别由美国、德国出版。刘波被公认是中国地下真菌研究的创始人。
20世纪50年代福建农业大学李家慎研究草菇;沈阳农学院研究蘑菇;辽宁省丹东杨秉直1959年2月向国家提交了 《山区发展栽菌问题报告》;上海师范大学杨庆尧研究蘑菇、银耳;浙江省龙泉县林业局张寿橙研究香菇;河南省农业厅刘纯业1972年研究成功以棉籽壳为培养基栽培多种食用菌;浙江农业大学寿成学研究蘑菇;湖南师范学院彭寅斌、湖南农学院杨曙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臧穆等都在1979年以前对食用菌产业的各个领域较早地做了不少贡献,[32~48]这里恕不一一详述。
[1]裘维蕃著.中国食菌及其栽培 [M].上海:中华书局.1952.
[2]张素祥,罗宽华.香菇[M].广东科技出版社.1980.
[3]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香菇新法栽培 [M].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
[4]裘维蕃著.云南牛肝菌志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5]杨新美主编.中国菌物学传承与开拓 [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287.
[6]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食用菌的栽培和加工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8:96~106.
[7]邓叔群著.中国的真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8]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真菌组.毒蘑菇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9]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组.灵芝[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0]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编著.真菌名词及名称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11]戴芳澜遗著.中国真菌总汇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2]应建浙等.食用蘑菇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13]杨新美.中国的银耳 [J].生物学通报.1954(12):15~17.
[14]华中农学院,湖北省土产公司.黑木耳香菇栽培技术 [M].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15]黄年来主编.中国食用菌百科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16]陈梅朋.蘑菇栽培及菌种育制法[M].大华农场.1950.
[17]上海农业科研志编篡委员会.上海农科研业志 [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8]陈梅朋.蘑菇和草菇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
[19]陈梅朋.食用菌栽培技术问答[M].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
[20]上海农业试验站 (陈梅朋执笔).食用菌栽培 [M].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21]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写组.蘑菇栽培技术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2]上海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编写组.银耳栽培技术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3]《黑木耳栽培技术》编写组.黑木耳栽培技术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4]福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茯苓纯菌种的培育方法[J].微生物学通报.1977(4).
[25]福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福建菌类图鉴 (1-2集)[M].福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1973.
[26]福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真菌实验 [J].福建三明地区真菌试验站.1964—1982.
[27]邓 庄.大型真菌人工栽培的研究 [J].植物学报.1966,14(2):170~182.
[28]广东省植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草菇栽培 [M].广东科技出版社.1975.
[29]刘 波.蘑菇及其栽培[M].科学出版社.1964.
[30]刘 波.蘑菇 [M].科学出版社.1959.
[31]刘 波.中国药用真菌[M].山西人民出版社.1974.
[32]河南省南阳市环城公社北关七队.利用棉籽壳人工培养食用菌药用菌情况初报 [J].棉花科技.1973,(10):45~48.
[33]河南省南阳市环城公社北关七队.利用棉籽壳培养药用与食用真菌 [J].微生物学通报.1975,2(4):23~24.
[34]李家慎,阮淑娥,邵锦缎.草菰栽培的研究 [J].福建农学院学报.1953(1):21~28.
[35]李家慎.草菇的栽培[J].福建农学院学报.1958(Z1):19~28.
[36]徐世耕.银耳与木耳 [M].中国林业出版社.1958.
[37]沈阳农学院菇类菌种繁育场.蘑菇栽培[M].农业出版社.1959.
[38]唐 健,陈其东.食用菌栽培技术[M].江苏人民出版社.1959.
[39]张 芸,李 萍.香菇栽培方法[M].中国林业出版社.1960.
[40]樊 涛.食用菌栽培法[M].辽宁人民出版社.1961.
[41]杨庆尧,陈启东.蘑菇栽培技术[M].农业出版社.1966.
[42]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蘑菇栽培技术手册[M].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
[43]李琮铉.黑木耳人工栽培法 [M].延边人民出版社.1972.
[44]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农业局编.蘑菇栽培法[M].甘肃人民出版社.1972.
[45]恭城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编.香菇栽培[M].广西人民出版社.1973.
[46]辽宁省果品公司.黑木耳栽培[M].辽宁人民出版社.1977.
[47]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湖南省副食品公司菌种场.湖南主要食菌和毒菌 [M].湖南人民出社.1977.
[48]广西壮族自治区医药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医药公司.茯苓[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