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2010-08-15 00:48楼柏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师范生主体

楼柏丹,顾 红,刘 艳

(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0;2.哈尔滨学院生化学院,哈尔滨 150080)

高师院校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

楼柏丹1,顾 红2,刘 艳2

(1.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0;2.哈尔滨学院生化学院,哈尔滨 150080)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核心任务,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何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新型教师必然成为高师院校的改革方向。为此,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改革管理制度,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师范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成为主动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有主体性的教师。

高师院校;学生;主体性;教学

教育部于 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改变原有的“填充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时刻把主体性教育放在首位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任务。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这里培养的人才将直接活跃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一线。我们有必要把关注新课程改革的目光,从现有的基础教育本身扩展延伸至高等教育中来,研究如何培养适应基础课程改革要求的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新型教师。这就要求高师院校首先要对师范生进行主体性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成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有主体性的教师。

一、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主体性教育理念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学者们在理论与实践等领域对主体性教育进行了多种探讨。但在整个过程中、尤其是在理论上,对主体性教育理念中的主体问题存在某种认识误区,学者们普遍关注中小学生的主体问题,而将大学生排斥在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很长时间内习惯于把大学生当做教育的客体加以教化和规范,而不是当做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来培养和塑造。强调大学生对师长、传统、权威和群体的机械式的服从和顺应,忽视了作为自身主体的大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弘扬、人格的塑造、自我的发展。因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缺乏主体意识。

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倡导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创新性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创新教育具有内在价值的统一性,研究创新能力其视角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高等师范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所以,高师院校要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在思想上,要深刻地认识到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性。主体性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是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主体性教育不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改革管理体制,以人为本

理念是主体性教育先导,改革管理制度是主体性教育的关键。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全面推行主体性教育的最大阻碍往往在于高校内部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很多管理者重“管”轻“教”,强调统一性、服从性、计划性,视学生为“客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基本权利;管理者倾向于将具体事情标准化、简单化,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需求丰富多样性则较少考虑,严重制约着大学生主体性的有效发挥。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宣言》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为此,高师院校在制定学生的教学活动、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种朝向人的、水平的管理风格,而不是朝向任务和功能的管理。尊重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创造性,注重人与人的平等、相互理解,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使大学生通过民主管理、主体参与等形式或途径,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鲜明的价值观,达至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

三、实施主体性教学

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中,教学是主旋律,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在学校教学的这一中心工作中发展人的主体性,高校主体性教育才能实现。目前师范院校存在教学内容偏重学科知识、陈旧落后、重复多、与中小学实际脱节、各知识点处于离散状态等问题,所以要实现主体性教育,我们应从课程、教师、教育技术等的改革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一)优化课程结构

随着国家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师范院校独揽教师培养的局面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师范院校如果不切实提高师范生的素质水平,不显示出与综合性大学相比的特色和优势,那么师范院校就将失去自己在教师培养领域的主导地位,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也将失去竞争优势。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的科学和艺术是建立在教师本身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他的教学只能是生搬硬套地照本宣科;同样的,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特别是课堂教学技能,就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有教学艺术,从而不可能生动活泼地教学,不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不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师范院校应在加强师范生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师教育特色。

(二)转变教师角色

目前在高师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调,基本上还是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即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要致力于创设启发诱导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经过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拥有心理的安全和自由,使课堂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场所。

(三)发展教育技术

随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大量信息技术已参与教学过程并部分取代教师工作,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也改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甚至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非集中化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方式成为可能。而个别化学习方式往往更能适应学习者的个别化差异,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真正体现主体性教育的精髓。

(四)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在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同时,我们更不能忽略教师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教师主体性未能得到合理定位和充分弘扬。教师应该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只是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和灌输,而是应该更加关注教育内容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价值和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成为一个教育活动的研究者。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和学生平等对话,他不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而是从受教育者的发展出发来从事教育活动的。他不是要消灭受教育者的异己性,不是要通过教育实践占有、消灭受教育者从而发展自己,相反,他却要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成长,发展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的各种能力。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发展得越完善,就越是表明教育的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和主动发展的过程。

就个人的发展来看,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从社会发展来看,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所以,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是国家和民族富有生气的象征,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可见,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是我们每个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培养能够肩负时代重任的教师,高师院校必须从培养和发展师范生的主体性入手,实现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培养目标。

[1]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 [J].江苏教育,1982,(10).

[2]申卫东.主体教育思想的内涵、特点及其运用 [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1).

[3]王道俊,郭文安.关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思考 [J].教育研究,1992,(11).

[4]郑师渠,方增泉.高师院校发展战略和改革趋向 [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5]朱旭东.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0,(4).

(责任编辑:朱 岚)

G651

A

1001-7836(2010)03-0035-02

2009-11-30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GGH07025)

楼柏丹 (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顾红(196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刘艳 (196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教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师范生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