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苑,缪兴旺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宣城中学,安徽 宣城242000)
刘克庄旅桂心态探微
陈文苑,缪兴旺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宣城中学,安徽 宣城242000)
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桂林时期思想极其复杂。一方面心绪十分低落,现实令他痛苦、失望,人生空漠、虚幻。另外国运动荡边境不安又让他深为焦虑。但美丽的外在风光让他倍觉欣喜,并萌发了逍遥世外的冲动,一定程度冲淡了现实的痛苦,使他从悲哀失落中挣扎解脱出来。
刘克庄;桂林;心态
南宋著名诗人刘克庄于嘉定15年(1222年)经由南昌、醴陵、衡阳、永州等地抵至桂林。在桂林期间,诗人心中无时不交织着痛苦与失落。但同时美丽的自然风景、融洽的仕宦氛围又让他的心情感到愉悦。纵观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的心情极为复杂。
刘克庄入桂既非遭贬流放,亦非迁任为官,而是流寓。入桂前,刘克庄仕途极不如意,科举屡试不得进,只以门荫补将侍郎。宋代科举入仕被认为是正途,能在科举应试中脱颖而出,是广大士子的宏愿。朱东润先生曾说过:“宋代是一个重视科举的时代,即使有门廕制度,许多人可以由此走上宦途,但是远远抵不上进士的吃香。”[1]5“宋代出身有科举和恩荫两途,但是一般读书人都重视科举,在政治制度上有时更突出这一点。”[2]5刘克庄后来虽迁任许多官职,但科举的打击对他来说是沉重的,也成了他永不可化解的心结。
嘉定十二年,金攻安徽滁州,金陵大振。后虽围解,但外界纷纷把责任归咎幕僚策划失宜,“克庄尤得谤”。[3]50舆论的指责,加之与主谋者政见不合便使得他萌生了隐退的意愿。刘克庄因此请归祠里。
归里后,刘克庄常与友人登临游赏,吟咏酬唱,一时无不快意,但心中的郁结丝毫不曾释解。“兵火间关鬓欲丝,归来聊卜草堂居”、“闲有工夫忧世事,老无功业惜年华”、“犹记垂髫到此山,重来客鬓已凋残”,“鬓丝”、“鬓残”固然夸大了现状,但彰显了诗人内心的感伤。当桂帅胡槻首次辟其为经略安抚使司准备差遣时,心乱意懒的刘克庄婉言谢绝了,《辞桂帅辟书作》云:
一昨闻公幕府开,梦魂频绕岭头梅。
久抛鞾袴辞军去,忽有弓旌扣户来。
茅舍相过争借问,荷衣欲出却徘徊。
《后村先生刘公行状》亦有记载:“八桂胡公槻以经司准遣辟公,辞不就,魏国力勉励。”①是年冬,胡帅的辟书再次到达。在母亲刘氏的极力劝说下,经过再三的思量,克庄终于决定启程赴桂。《赴辟广西通帅启》有云:“然而谋之妻子,诚寂寂以难堪。畏我友朋,遂迟迟而未往。及中再命,始勇一行。”②
桂林瑰丽的山水风光固然是吸引诗人赴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应谢胡公的诚意,并欲借助此行遣散积压胸口已久的愁绪。“峤南气候异中州,多病谁令作远游”,到了桂林作者依然在思考此行的意义。可见,入桂并非出于诗人主观意愿,也非其情感趋向,实是无奈之举。
身为异客、独在异乡,心头自然横亘着零落孤单之感。世事的不如意、仕途的偃蹇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寂寥与孤独。所来之地桂林又地处瘴乡,深处蛮夷之地。气候的迥异、风情的相攘,使得诗人的孤独感愈发浓烈。“北戍逢君岁建寅,岂知今作落难人”,“岂知”、“落难”正流露了当下的失意。《即事》云:
峤南气候异中州,多病谁令作远游。
瘴土不因梅亦湿,飓风能变夏为秋。
方眠坏絮俄敷簟,已着轻絺红又索裘。
自叹幻身非铁石,天涯岂得久淹留。
诗中作者把客居的靡闷、流寓的落魄及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引发的伤感一并呈现于世人面前。“天涯”句不仅渗透着诗人游走他乡的凄楚愁怨,也反映着盼归的急切心情。“久”即是“淹”,在作者看来这是一种“羁留”。“脱了荷衣事将台,羁留又见梅岭开”,陌生的环境、闲适的生活羁绊住了诗人的身体,也困住了那颗壮烈的心。在桂旅居期内,刘克庄虽然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与幕僚间的关系也颇为融洽,但寄居的客人角色意识,诗人从来都没模糊。“瘴来客病邻由鬼,舶去乡书托海神”、“老大重登聘士台,客怀牢落可曾开”,诗中诗人直称自己为“客”,语句间充满着身为羁旅之“客”的惆怅与思乡的愁苦。
不得已离别自己生长的故土与朝夕相处的亲人,这种浓浓的亲情不断缠绕着南下的诗人。所以当家书突至时,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潮水般涌现心头,泪水再也抑制不住了:
不觉离乡久,南来驿使疏。
羁臣一掬泪,慈母两行书。
“乡情”是离家在外的游子与士子内心敏感而脆弱的情怀,尤当不顺意时,家便成了情感的归宿与生命的支柱。这种对家乡的思念一旦遇到外物的触媒,便以不可阻遏之势喷薄而发。《鹊》:
久不闻乌鹊,朝来噪不休。
殊乡无喜事,应为买归舟。
人们把鹊声预示为喜事的来临,而对诗人来说,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归乡。也许归乡不能改变现实的境况、也不能让失意的生活变得平坦顺势,但那却是疗治受伤灵魂最佳之所,是精神的避风港,是永存游子心头一盏永不熄灭的、充满暖意的灯。刘克庄心里企盼着、呼唤着归去。
挥之不尽的羁苦与乡愁让刘克庄的心境变得萧然、冷落。特别当他独处时,这种心态便表露无疑。“老懒何心更出嬉,闭门终日读陶诗”、“小窗睡起无情味,闲听饥禽啄砌苔”,对现下的失望、对前途的迷茫影响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波动了生活的信心,锐减了生活的热情。进而诗人常常以“病身”自叹,情绪颇为消沉。“病身偏惜泪,一为故人挥”、“词客纷纷载后车,谁能远寄病相如”、“瘴来客病邻由鬼,舶去乡书托海神”、“岭南气候异中州,多病谁令作远游”。不唯如此,诗人笔下的许多事物也都给人索然、病态的感觉,如上述的“闲听饥禽”,还有如“小窗了却观书课,几首残诗旋补成”中的“残诗”、“想见水南僧寺里,一株落尽病山茶”中的“病山茶”等。可以说这正是作者愁怨、悲凉心情的折射。
当激情与梦想逐渐地消磨黯淡,当青春年华伴随着无法兑现的济世之志一去不返,刘克庄一方面表现了对青春韶华的无限怀念和追惜,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对逝水流年的无可挽回发出了沉重的喟叹。“老大重登聘士台,客怀牢落可曾开”、“诸公若问栖栖者,为说吟诗两鬓华”、“囊无金累贫如故,镜有丝生老奈何”、“眼边桃李过匆匆,镜里衰颜岂再红”,作者此时年富力壮,然而却出现了与年龄阶段不相符的 “衰颜”、“丝发”、“鬓华”。 面对“华发早生”的现状,诗人只能自叹“老大”。他感叹的不仅是岁月的飞逝、光阴的匆匆,更为重要的是满腔豪情沉默后的无助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自笑明年在何处,虚檐风至且披襟”,“明年在何处”透露出前途未卜的迷茫,“自笑”两字则写出了酸楚和无奈。又《风宅》中“我老断恐怕,眠身等枯蓬”亦是这种无助心绪的延展。
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前程的困惑转而让他深感生命的空幻与虚妄。《未至桂州叶潜仲以诗相迎次韵》曾说:“横草壮心空慷慨,覆蕉残梦懒寻思。”“覆蕉残梦”典出《列子·周穆王》: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4]
后人常借此比喻人生得失如梦。再如《訾家洲》: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遗基只有蛩鸣雨,往事全如鸟印空。
溪水无情流汩汩,海山依旧碧丛丛。
断碑莫怪千回读,今代何人笔力同?
訾家洲在今桂林市东南侧。首联流露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裴柳这样的英杰终究埋没于时间的长河。岁月的车轮已滚动了无数次,乘鹤归来的仙人眼前的一切已是面目全非。”裴柳指唐裴寂和柳宗元,两人均为唐代名人,后遭放逐且均至訾家洲游玩。“鹤归”化用了丁令威乘鹤归里的典故。据《逍遥墟经》卷一记载,其为辽东人,曾学道于灵墟山,成仙后化为仙鹤,飞目故里,站在一华表上高声唱:“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颔联作者感慨世间变化无常,慨叹事事如梦。“鸟空印”与“覆蕉残梦”一样,都渗透着浓厚的佛老哲学思想,体现了作者消极的人生观。最后二联再次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人世的短暂性。全诗情绪消沉,格调低落,表达了人生如寄的绝对偶然性和被动性,无根蒂的永久漂泊及应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都蕴涵着永恒追问的人生哲学意味。
刘克庄的一生哀苦抑郁,虽才高却终生郁郁不得志,这位与世不偶者的苦闷、无奈、悲观,以及人生易老、青春虚度的伤感叹息充溢于其留下的各类题材的诗作中,贯穿于整个生命里程,而在旅桂期间尤为典型。
刘克庄并不是一味地显现愁怨与凄怆、愤懑与抑郁。他的内心还存在着与隐痛、危苦心态相反的另一面。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中国知识阶层的处事观。当在现实面前屡屡受挫时,为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了“保洁其身”,他们唯一的出路只能是独善其身,以便与政治权势保持一定距离。这是残酷现实给定的路,是一种在保存个体生存前提下无法做出另外选择的路。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以孤独而微不足道的个体去对抗时潮是无力和苍白的。有宋一代,文人大夫中自始至终蔓延着一股隐逸之风,无论是林逋、欧阳修还是苏轼、黄庭坚,他们都高标隐逸,力图将视野投向政治生活之外的野韵闲致,通过对生活的尽情享受来弥补内心的空缺,他们的思想里均藏匿着隐逸的情调。这种时代的风气与宋代文士文化情调的提升、此起彼伏的党争背景及“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密切相关,时代赋予了文人们寄情山水的普遍喜好。
入仕多年,刘克庄宦海沉浮,几度荣枯。他深感世事无常,饱尝世态炎凉。雄心壮志转成累累陈迹,惟有放浪山泉,适性自在,悠闲自适,和光同尘,委顺于天地之间。加之身处风景名胜,赏玩山水自是文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借自然山水消释仕途的失意外,他在自然山水的雅赏或恣情中,也表现了文人雅客特有的情趣,显现了游玩过程中的闲暇超逸和轻扬愉悦之态,并由此上升到对尘外之世的追慕与向往。《五月二十七日游诸洞》中说到:
常恐官事絷,佳日仍登临。
譬如逃学儿,汲汲贪寸阴。
作者乍然从琐事中逃离,面对美妙的大自然,尽情、快乐地享受着。他忘记了曾经的忧伤与失意,忘情地享受着自然的乐趣和游玩的轻松。《栖霞洞》中当诗人看到洞中别有天地的景观时,骤然体会到了“尽捐滓秽念”的惬意,心境顿时豁然开朗,更迸发了“遂有飞举势”的冲动。《三月十四日陪帅卿出游》中,记载的是诗人陪胡帅出游时的所见所闻。虽然所见诸如碑刻、草树、沙禽等都是极为普通的景观,但他完全沉醉其中。或许因为他真切体味到了自然的亲切、抛弃了心灵的枷锁,或许是他心中山水情结一触即发,这时诗人忽然发出了“眷焉宇宙间,此乐何常哉”的欣喜和感叹。
“旨哉兹日游,超然遗尘累”。游赏山水不仅可使心情舒畅,更能驱散沉积的抑郁、忘却现实的愁苦,这不失为困踬中高扬个性和自我超越的最佳方式,也可说是抒发郁结的最佳渠道。对诗人来说,由此带来的心理满足虽然短暂,却像一汩暖流注入心房,滋润着焦躁、干涸的心田,这种满足感是正处在彷徨时期的诗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未毕山水缘,勉为尘世留”、“人能专此壑,何必政事堂”,作者厌倦了碌碌的政事,想急切挣脱现实的牢笼,去追求自在逍遥的生活,在山水美景中放飞困倦的心扉,体味生命的超然、灵魂的自由。先前沮丧、失望、焦虑在内心胡乱的交织,并最终使得刘克庄形销骨立、卧病不起,这种情景下抽身隐退的林泉之思自然悄然萌生。而此时,观照山水引发的快感无疑使得这个念头更具有主动性和意愿性,他渴望在平淡清远的环境中安顿疲劳窘困的心灵,“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欣然约同志,嗣此将寻盟”、“何因释胶扰,把臂偕入林”。再如《刘仙岩》:
绝顶来寻炼药踪,老仙端的是吾宗。
寄声月白风清夜,定许相期第几峰。
文中诗人自诩为仙人后裔,暗示了对逍遥境界和超然生活的向往。“月白风清”这种纯洁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内心的需求,是诗人理想的居住条件。“定许相期第几峰”更直接表达了遁迹山林的誓愿。作者游玩岩洞,联想到仙人炼丹事迹,进而表达了归隐避世的期望。“相期几峰”既是对“政事”、“尘世”的厌倦,又是新的人生理想的展望。
总之,刘克庄以异于常人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超功利的审美态度,使自己身心与纯净的山水融合为一,释放庙堂生活的紧张疲惫,排解现实里的挫折和失意。山水林泉理所当然成了他精神寄泊的场所。
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它的思想成了人们生命的信条。也正是这种思想培育了中华民族浓烈的经世意识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培育了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因此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稷苍生,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便成了人生的第一要务。他们即便被社会排挤到边缘的角落、即便受到多么不公正的待遇,对国家的热爱也丝毫不曾变动。从屈原到杜甫、从陆游到文天祥、从顾炎武到康有为,爱国忧民的精神内核一以贯之,如一根红线串起了整个华夏民族,展示着最伟大的民族特点。那一颗颗忧国忧民的心无不时刻跳动着,一代代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爱国的热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宋代绵延不断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荡着诗人们忧国忧民的心弦,对民族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是成为宋代文人们的精神核心。然而,国势凌夷,穷途末路,导致了人们无尽的忧伤和无穷的哀怨。身为江湖诗派翘楚的刘克庄,其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同年代的他人。作为胸怀致仕抱负的儒者,他对国家、人民的苦难有着切肤之痛。诗人从一开始入仕时,就表现出了对时事的密切关注,体现了一种忧国爱民的仁者之思。直至晚年,这份爱国之情依旧没有衰退。“暮年未敢忘忧国,白发丹心每愿丰”,和前辈诗人杜甫、陆游一样,刘克庄为国家安危,忧虑到了最后一刻。
“忧时原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是他的自白。诗人虽客居桂林,但仍惦记着国家的安危。“偶陪群彦赋登楼,一笑聊宽故国愁”,即便远离庙堂,但诗人的心仍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这里的愁不再是抱负不展的个人私愁,而是一种心系国事的哀愁,一种凄切的惓惓故国之思。《寄左次魏二首》中写到:
多谢齐安牧,交情未阔疏。
方筹江北事,肯寄海南书。
开幕交烽处,修城劫火余。
别来各添岁,筋力近何如。
同事征西府,闻君已绣衣。
小侵今视昔,大捷是耶非。
酋长舆尸返,偏禆奏凯归。
六关天様险,莫遣敌能飞
既表现了对左謩功绩的肯定,又反映了作者对国事的密切关注。可以说,国家的安危时刻萦绕在诗人心头。所以当他看到当地守军怠慢、散漫时不由自主地揪心起来,《观射》云:
浪箭束如林,旁观笑不禁。
蛮平无事久,卒惰可忧深。
各自分牛脔,何曾贯虱心。
种侯青涧法,能费几黄金?
国难当头却未让士卒警惕,他们懒惰成性,只顾“分牛脔”,不思进取,刘克庄对此深表忧虑。诗人对祖国的眷恋,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充溢于字里行间。这是一位仁者素志与情怀的真切表露。
在桂林时期,刘克庄的思想矛盾错综复杂,对仕宦的反思,对人生的悔悟,对岁月耗蚀、生命荒废的焦虑,特别是现实的压抑、折磨及自我价值的迷失给他心灵造成的创痛交织在一起,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失望之中,成为了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与此同时,幕帅对他的器重和赏识、和谐的仕宦氛围、美幻的外在风景又让诗人倍感愉悦,心态颇为放松。因此这次难得的旅居给刘克庄留下了美好而深远的印象,直至晚年仍然念念不忘,
予从事广西经略使府,潜仲适漕幕岭外,少公事,多暇日,予二人游钓吟必俱。神厓鬼洞,束蕴盲进。唐镵宋刻,剜巘放鹤,俯湫呼龙。平生乐事,莫如桂州时也。③
总之这段时间内,种种的痛楚层层交叉、惬意与舒心又不断叠加,构成了心理状态的多维性。正是这段时期不同思想的交织、丰富的生活经历使得刘克庄的诗歌无论是题材还是艺术成就较之前期均取得了明显的突破。
注 释:
①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十三.
②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二十五.
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四.
[1]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绪论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朱东润.梅尧臣诗选·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3]程章灿.刘克庄年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4]列子[M].张湛,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据诸子集成本影印).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Liu-kezhuang's State of Mind in Guilin
Chen Wen-yuan,Miao Xingwang
(School of Tourism,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Xuan Cheng Middle School,Xuan Cheng242000,China)
Liu Kezhuang had mixed feelings when he traveled in Guilin.On the one hand,he was in a very low mood feeling sad and disappointed because the reality made him find life empty and unreal.In addition,the turmoil of the nation put him in deep anxiety.But on the other hand,the beautiful scenery made him so delighted that he even had an impulse to escape from the reality,which to some degree lightened his sadness and released him out of depression.
Liu Ke-zhuang;Guilin;State of Mind
I207.2
A
1672-447X(2010)02-0054-04
2009-06-16
陈文苑(1982-),安徽六安人,黄山学院旅游学院教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旅游文学。
曲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