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命题考究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

2010-08-15 00:44左雪松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婚配剩女报酬

左雪松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部,浙江温州 325011)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命题考究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

左雪松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部,浙江温州 325011)

随着社会对“剩女”现象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切入,对“剩女”现象所引发的有关女性行为命题进行探究,审视“剩女”在婚配行动中所受社会学命题的困扰以及形成女性窘境的社会事实,寻求有效的行为路径变更既往女性模式对“剩女”婚配行为的束缚。

剩女;女性模式;命题;交换范式

一、范例:“剩女”现象

什么是“剩女”?媒体与学术关注的“剩女”就是被剩下来条件较好的大龄未婚女性。显然,这不是一般的女性,而是对那些未婚大龄优秀女青年的新戏称。公众一般喜欢把“三高女”和“白骨精”作为这一群体的代名词。“三高女”为眼光高、人气高、收入高的女性简称。“白骨精”为女性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网络媒体则称她们为“3S”与“剩族”。“3S”就是三个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结合:single(单身)、stuck(卡住了)、seventies (七十年代出生的)。“剩族”则为过了最佳适婚年龄的女性群体:其中 25-27岁称之为“剩斗士”,这些女性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 28-31岁称之为“必剩客”;32-36岁称之为“斗战剩母”;36岁以上称之为“齐天大剩”;甚至有人把他们中的特殊个体称为“圣女”。就“剩女”个体而言,比她们大的已经有了小孩,比她们小的也正在或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相比之下,他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剩下来了,大龄未婚 (想嫁)与条件优秀(嫁不了)在女性身上出现了严重断裂,“剩女”们进退维谷,以至于陷入窘境的态势,不可否认这种客观的窘境引发国内“剩女”时代悄悄来临。虽然“剩女”及其现象在国内才刚刚被人们谈及,但是从数量和规模上看,这一群体发展速度令人吃惊①。随着传媒与学术的越发关注,加之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诉求,有效的理论介入与有力的现实操作极为重要。

二、范式:社会交换理论介入下的“剩女”

“剩女”作为一种特殊社会交往的个体,在两性婚配过程中出现窘境,需要选择合适的理论范式加以诠释与剖析。作为分析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经典范式——社会交换理论,有效地回答了婚配机制形成的微观动力与个性差异,尤其是霍夫曼的微观社会交换理论堪为经典②,他从个人主义方法与心理还原论层面诠释由个体心理推及到所有群体行为的逻辑演绎,用个案行为主义原则来解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就两性婚配而言,用交换理论范式来说明婚配过程是如何被解释由男女个体层面到婚姻机制角度的逻辑建构,以及如何通过性别行为命题手段来解释两性交换是怎样最终被建构起来以及揭示社会婚姻机制的形成。本文从社会交换理论范式介入“剩女”现象,需要回答与厘定这种分析范式对特定“剩女”现象诠释的效度与信度问题。

(一)研究范式为何可能 社会交换理论作为经典社会学理论之一,被认为是分析人际交往行为之最佳范式③,它将个体互动行为视为一种有形或者无形的社会交换行为。这种范式对本文范例分析的可能在于重视行动主体心理视角的回归,从宏观模式的性别建构到女性个体行为的主观赋义,从行为归纳到逻辑演绎的逆转,把复杂的社会行为简化为简单的交换行为,尝试建构能够解释女性行动的合理性命题,并推演出一些微观社会学定律。④“剩女”无论是个体行动还是群体回应,对于婚配而言,女性在权衡行动过程之利弊得失后并等待选择最有吸引力的异性对象才能有所互动作为,也正是“剩女”存在这种婚配互动之理性,社会交换范式对“剩女”的诠释才有了理论预设的可能。

(二)研究取向为何可信 虽然社会学理论研究中一贯以来对于交换范式存在价值规避的倾向,认为此种范式存在一些取向的不适与简化,但事实上,某些行为主义个案的困境正是个体固化这些取向而引发的。对于本文范例“剩女”尤为突出,交换取向照映“剩女”窘境的始终,“剩女”的婚配诉求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社会交换,以外在的物质标准驱动内在的情感判断。

首先,“剩女”窘境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把商品经济学的等价原则扩展到两性婚配领域,“剩女”常以经济人面貌出现,在婚配时总是理性计算,对两性既存信息进行全盘评估,对婚配成本与获取报酬加以权衡,尽管交换范式中的经济人假设受到广泛质疑,但“剩女”婚配的交换取向无疑得到最充分的印证:“剩女”们认为我也不是苛求完美,但要找的老公起码不能比我差吧?也不能比我身边那些女友的老公差吧?更不能比我以前甩掉男友差吧?这种物质主导的外在交换报酬彻底改变了女性个体情感人的形象。正如恩格斯说“妇女除了真正的爱情以外,也永远不会再出于其他某种考虑而委身于男子,或者由于担心经济后果而拒绝委身于她所爱的男子。”

其次,“剩女”窘境具有明显的行为主义价值取向。一是在现代社会物质主导的渗透,女性的异化程度不断加强,两性互动中物质激发行为十分突出。二是“剩女”择偶行动中理性行为的普遍,理性主义刺激受到推崇,否则不会存在“剩女”窘境。三是“剩女”在婚配交换中存在福利意识的作祟,这种福利残存激发“剩女”择偶标准的上位预设,这种预设标准能否实现,取决于女性的客观经验与参照群体的影响。

再次,“剩女”窘境具有明显的心理主义价值取向。交换范式用心理还原视角解释个体范例是有效的。“剩女”的行为并不总是根据过去的刺激与经验来决定行动,还会根据现时的情景发生而改变行动,也可能根据自己对于将来的某种心理预期而发生行动,这种范式作为分析个体形成特定心理态势具有重要的影响。从个体特质看,“剩女”的价值判断暗含男女婚配条件的匹配就是一种价值认同,产生一种心理满足的情绪,否则就是一种价值否定,引发一种心理剥夺的体验,这种“满足”或“剥夺”的心理现象揭示了社会情景对女性的态度和行为的作用,通过“剩女”窘境折射出交换范式背景下的心理博弈状态。

(三)研究方法为何可行 社会交换理论使用了“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原则,这种解构与还原的方法对于“剩女”个案分析尤为可行,这里既批评建构女性婚姻模式的被动状态,又强调女性建构婚配图式的主动态势,这一方法把社会典型案例更多地看作是女性个体行动的自觉。这种自下而上的分析图示,通过女性行为命题更好地揭示出女性模式对个体的不适,对日常生活中所形成“剩女”初级群体具有诠释的可行性,这种演绎视角对于解构宏观女性模式以及婚配机制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动力来源,可以倾向于一种特殊的交换方式来解决女性经验生活的事实。

(四)研究工具为何可能 社会交换理论通过相关行为概念的塑造来建构关于主体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⑤,这种命题分析工具在诠释“剩女”现象过程中具有一般的逻辑思维并符合社会学质性研究一般维度:一方面,社会交换理论按照社会学逻辑演绎图示进行从一般到具体的心理还原与思维加工,从公理命题到经验事例至上而下的演绎解释,具有较强的生活来源性。另一方面,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命题工具来实现女性逻辑演绎的操作,塑造基本概念来契合女性个体社会行为的一般属性。

三、命题:“剩女”行为的逻辑演绎

以上从社会交换范式中剖析其对“剩女”介入的理论支撑,那么“剩女”的行为又呈现怎样的逻辑演绎?

(一)成功命题——“白骨精” 交换范式中的成功命题认为:就人的全部行动而言,某人的一个行动越是经常得到报酬,他就会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动;某人的一个行动越是经常遭到惩罚,他就会越有可能规避这种行动。对于“剩女”范例来说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有所作为与恋爱婚姻活动的无所作为所形成的事实反差。马克思主义女性观从两种生产理论指出了女性活动的两重性,⑥一种是物质生产带来的女性职业状况,一种是人口生产带来的女性婚姻家庭状况。历经改革开放三十载的洗礼,对于中国女性来说,既有显性的性别提升 (职业的白骨精)又有隐性的性别危机(婚配窘境)。

一方面,“剩女”本身的优秀语义已经表明了中国的一部分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崛起改变了自身社会地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女性日益从繁重体力活动中解放出来,开始摆脱生理差异与男性在职业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与优秀,“剩女”被称为“白骨精”就是最好的印证。“剩女”作为一种在生产上已经解放了的女性,客观上符合社会对女性职业提升的主张,这种职场塑造也符合女性自身建构的诉求,这种职业报酬的刺激,“剩女”越发作为并越发有信心,成为职业优秀的典型,形成所谓的“三高女”。另一方,“剩女”的话语暗示出婚姻活动领域拥有自身的特殊性,它涉及原有婚配模式的束缚,时下“剩女”收获的不是报酬的激发而是无法实现传统婚配模式带来的惩罚,“剩女”想要的事实婚姻境况达不到自我建构的理想类型。此时,“剩女”的生产报酬与婚姻惩罚出现了反差,此时的反差在于女性婚姻步骤要慢于职业节奏,后者在用现代性视阈觉察职业发展中性别差异的消亡,而前者还停留在传统门当户对的传承。显而易见,面对这种“白骨精”的婚姻窘境,他们开始用现代性来反思既存婚配模式的滞后,但这种反思的过度状态又让“剩女”不知不觉地迈入“另类”(圣女)与“特殊”(女同志)的概念范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婚配的惩罚。

(二)刺激命题——“我的婚姻我做主” 交换范式中的刺激命题认为:如果以前某一特定刺激或一系列刺激的出现都使主体得到酬赏,则当目前的刺激与该刺激越是相似,她就越有可能进行这种行动或相似的行动。这一命题涉及到女性以往行动经验与现实情景之间的联系,如果现在婚配情景与历史情景相似时,她就会重复以往经验行为。对于“剩女”婚配情景的行为,是选择经人介绍的相亲还是在茫茫人海中自我追寻呢?“剩女”们在痛苦地权衡后得出经验性刺激命题:“我的婚姻我做主”。

一方面,节奏较快的相亲情景对“剩女”行为经验是个巨大考验,相亲过程中“剩女”对婚配对象设立了某种客观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条件匹配,就是“剩女”觉得要找的配偶至少在外在条件上与自己相匹配,这种匹配的满足程度决定下一阶段两性交往的进展。通过众多媒体的相亲节目可以看出大多数“剩女”感觉麻木,对待异性缺乏应有的社会吸引,相亲过程就像质检人员抽查产品是否合格一样简单分类,相亲次数多了,类似情景再现让她们感到十分困惑与失望,对于要找什么样的异性,有时“剩女”无法描述这种客观标准是否可信?自己需要伴侣难道就是这些外在条件的堆砌吗?

另一方面,进程缓慢的寻觅情景对“剩女”心理情绪是个巨大挑战。“剩女”在寻觅过程中,以自我主观感受作为评价对方的主要尺度,反映一种特殊主观绩效,只要符合这种内化的价值诉求,“剩女”甚至可以改变既有行为方式与个性特质。每次“剩女”都在暗示自己不要太挑剔、不要太心急,相信机缘与感觉,差不多就可以了,可有时“剩女”也无法描述这种感觉与缘分究竟是什么样的,常常思索这种自我追寻的感觉可靠吗?自己所需要正是这份苦苦寻觅的感情吗?

(三)价值命题——“我等待的花儿已谢了”

交换范式中的价值命题认为:对个体来说,其行动的结果越是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从事这种行动。这一命题指出女性选择那种结果对她更有价值的行为,对于婚姻而言,这种结果既可以是理想的男才女貌或是传统的门当户对,强调外在条件的匹配,也可以是主观的感情吸引或是现代的世俗超越,强调内在价值的追求。

一方面,“剩女”作为被剩下来条件优秀的大龄未婚女性,很显然,“剩女”的第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龄化,“剩女”们认为大龄未婚女性经过岁月洗礼与砥砺会变的越来越成熟,好女人越是在岁月中磨砺就越发古董,在婚配行动中从内在品性修养上看应该是越来越有价值,这是“剩女”自我前提假设的正常逻辑,也是“剩女”期待与憧憬未来美好婚姻的直线逻辑。

另一方面,对“剩女”来说,长时间婚配等待必然增加时间成本,时间与青春成反比,正如“剩女”自嘲:我本佳人然而妙龄不在,朱颜不可同日而语。加上传统封建男权文化残余的作祟,特别是男性下位择偶标准的倾向,加重了女性青春成本付出。“剩女”大龄化在婚配中并非越发古董,恰恰相反,女性自身外在问题引发了婚配的大龄疾患。随着岁月的蹉跎,“剩女”越发存在不甘心的心理偏执,越发增强外在结果的选择,阻碍了内在情感的抉择。

(四)剥夺 -满足——“婚姻的软着陆” 交换范式中的剥夺 -满足命题认为:某人最近越是经常得到一种特定的报酬,则对他而言,这种报酬的增加就越发没有价值。这对于“剩女”来说,女性在职业中经常得到报酬的满足,对婚姻投入越发存在报酬的剥夺。如果女性在近期职业上获得某类报酬的次数越多,获得此类报酬的时间间隔越短,该报酬对她来说,价值就会越小,满足感就越小,剥夺感下降,反之亦然。如果女性在婚配中获得报酬性越小,且存在长时间等待,价值就会越大,满足感就会增大,剥夺感增强,反之也亦然。

一方面,就女性物质生活上所感受的剥夺满足而言,在“剩女”复出征程中,由于生产领域的技术进步与性别要求的差异降低,“剩女”们与男性在职业活动中展开了相对公平的竞争。女性日益从繁重的体力活动中解放出来,开始摆脱生理束缚在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成功,实现“剩女”职业腾飞。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迈进,“剩女”在职业中的成功与优秀越发增加,这种步入社会程度越高,个性发展就越充分,但“剩女”的主观感受却是到职业报酬的价值变小,满足感变小,剥夺感也变小。

另一方面,就女性婚姻生活上所感受的剥夺满足而言,虽然“剩女”在职业生产领域出类拔萃,但社会认为女性自身的天职不应该忽视在婚姻家庭这一活动场域中的有所作为,然而事实上“剩女”越想有所作为越是无能为力,以至于陷入被“剩”的境况,婚姻领域涉及程度带来“剩女”满足与剥夺程度变化,这种婚姻领域受到以往女性角色的影响,导致“剩女”变动的滞后性,“剩女”每前进一步对女性来说都是一种进步,“剩女”价值诉求愈发强烈,如今“剩女”们在职业生产领域中实现了腾飞,但却在婚姻家庭相关领域中出现了停滞,未能实现理想婚姻状态的软着陆,“剩女”理想的婚配报酬对她来说,价值就会增大,而满足感变大,剥夺感也增强。

(五)攻击 -赞同命题——“圣女”或“女同志” 社会交换范式中的成功命题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所期待的报酬,或者得到意料之外的惩罚,他就会非常愤怒并有可能做出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的结果对她就更有价值;当一个人的行动得到了预期的报酬,尤其是比预期的报酬更大,或者没有受到预期的惩罚,他就会很高兴,并更可能做出这种行动,这种行为的结果对他也更有价值。这一命题对于“剩女”来说,婚配行动的结果是否与她的理想预期一致,总会引起她的情感行为:不一致则感到气愤,产生一种剥夺心理体验,可能做出一种攻击行为;一致则感到愉悦,产生一种满足心理情绪,可能做出一种赞同行为。这一命题注意到“剩女”行动情景互动的情感因素,积极的情感会导致赞同性行为,消极性情感会导致攻击性行为。从“剩女”窘境来看,更多地突出攻击情绪反应。

一方面,作为一种情境塑造的“剩女”,展现出一种客观的情绪体验,这里的情景是个多重的范畴,既有“剩女”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处境、地位、资源等宏观环境;也有“剩女”群体的行为方式、理念、惯习等中观环境;更有“剩女”个体行动刺激的小环境,尤其“剩女”身处与其他“剩女”同等境遇时,其他个体的情景也就不自觉地变成一种自我的情景体验。在这些“剩女”的情景价值判断中,由于选择的参照择偶标准不同,同时暗含这些匹配标准的实现就能转化为一种价值认同,由此带来的就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否则就是一种价值否定,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剥夺,这种“满足”或“剥夺”的心理感受有转过来诠释情景参照群体对女性的态度和行为取向的反作用影响,越是传统婚配价值观遭到彻底地怀疑时,“剩女”个体的自我崇拜也就达到了高峰,加上此时急剧地物质刺激,“剩女”旧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就荡然无存,“剩女”的婚配行为也就出现了畸形,既有的婚配制度文化对“剩女”个体的影响减弱,“剩女”婚配行为处于缺少规范与丧失整合的状态,导致两性互动联系的脆弱,进而影响婚姻制度秩序的稳定。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也可能涉及到象托马斯所言的“集合反应”,尤其是当两性互动不顺畅时,“剩女”中可能出现一些所谓的“圣女”(独身)与“同志”(女同性恋)的现象,以此来宣告她们与传统婚姻规范的彻底决裂。

另一方面,“剩女”的出现无疑又是女性自我定义的主观情绪反应。由于这种主观定义是女性个体做出的,对于情景相同的女性刺激可能有判若不同的结果,因而呈现出被“剩”的效果。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女性渐进地接受了这种主观定义的效应,不再刻意去适应现存的婚配文化模式,以一种独身与等待姿态展现这种剥夺的情绪程度,此时,“剩女”的这种自我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心理的影响,其中感觉成为最有分量话语,进而演变成自我的一种婚配价值标准,与社会客观情景的价值标准产生脱节化的倾向,“剩女”在婚配行为过程中的紧张与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六)理性命题——“该出手时就出手” 社会交换范式中的理性命题认为:在两种行动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会根据当时的认知,选择随获利可能性的增强其结果的总价值也会增大的行为。作为一个合理盘算的理性主义者——“剩女”,在与选择什么样类型的男性交往时,她们会根据自己当时认识,在婚配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概率。在选择类型上,如果优秀男性报酬的价值大,但得到互配的可能性不大,总会减少行动的可能性进而处于等待状态,反之,则提高行动的可能性。理性命题在女性行动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剩女”在婚配行动中面临价值大小与概率高低选择的两难困境,如何处理好这一选择成为女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无疑,“剩女”的窘境就在于她们被动地陷入了囚徒困境的危机。

一方面,就价值选择而言,由于传统社会男性主导话语权存在,两性在婚配过程中的价值标准存在相反取向,男人是下位择偶标准,女人是上位择偶标准,这样传统婚姻模式结构得以维持与整合,以免存在性别突生现象对男性主导话语权的冲击。因此,从文化语义上,我们可以看出“剩女”在婚配过程中所选择的交往对象存在外在的不足,条件较优或是相当的异性早已有所归属,大多已经步入婚姻和家庭的殿堂,使得“剩女”们在互动交换的过程中出现困境。

另一方面,就概率选择上,由于传统婚姻残余与市侩的存在,“剩女”降低婚配标准的背后隐藏着传统社会婚姻模式的固化与女性无奈的迎合,由于参加婚配的两性占据着与交换有关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关系,这样出现了不平衡交换带来婚配权力的分化。“剩女”的优秀出现冲击了两性交换中传统男权占据压倒优势的成功率,从社会交换的动因——社会吸引,可以看出择偶双方要有交往的倾向性。“剩女”已经证明自己对于很多的未婚男性是很有吸引的,但反过来,很多大龄未婚男性,对于“剩女”们的吸引就不是太理想了。“剩女”个体期望与大龄未婚男性交往带来的报酬不成比例,影响交往的发生甚至中断。如果“剩男”与大龄未婚男性的条件相当或者更好的话,双方都能从对方得到期望的报酬,相互的利益就会加强相互吸引,不断地吸引使得两方建立了稳定的互动关系与交往纽带,婚姻和家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注释:

①据今日南国杂志 2006年第 9期统计的数据:2005年北京 30岁到 50岁单身人数为 50万,其中女性超过六成;上海城市女性认同独身观念的有 82.79%,在高学历的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达到 89.94%,上海市超过 86万适龄女性至今未结婚,比十年前多了 24万,与此同时男性独身的比例下降由十年前的 36%下降到现在的34%。

②霍曼斯在反对列维 -斯特劳斯交表婚姻模式的结构主义分析时,第一次尝试用交换论范式来诠释婚姻结构行为命题。

③“范式”的概念是由库恩在研究科技哲学中提出来的,在社会学研究中广泛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定性分析模式而出现,由一系列基本概念、命题、假设、取向与方法构成,使其研究主旨明了化与公开化。

④霍曼斯在婚姻交换理论范式中关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对各种形式的功能主义理论持怀疑态度;二是强调心理学的原则是社会理论的公理;三是全神贯注于交换理论各种概念与命题。参见 [美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第七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第 269页.

⑤霍曼斯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的一般命题系统包括六个命题: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夺 -满足命题、攻击 -赞同命题、理性命题。参见 [美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第七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 272页.

⑥详参左雪松:从“两种生产”理论透析“剩女”现象的窘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9,(1).

责任编辑 周觅

C912

A

1003-8078(2010)04-009-05

2010-03-31

左雪松 (1981-),安徽枞阳人,浙江东方学院社科部讲师。

猜你喜欢
婚配剩女报酬
浅析《红楼梦》中贾府不同时期的婚配选择
艾利·康迪《婚配》中的反乌托邦世界
农村男青年婚配难问题研究
医生的最佳报酬
《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发布
中国古代宗族婚配与惩罚
谁没领到报酬
“剩女”感到多方压力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