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虚词 “也”用法考察

2010-08-15 00:49王涛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陈述句古代汉语虚词

王涛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论语》中虚词 “也”用法考察

王涛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虚词“也”在《论语》中共出现519次 (依张玲、康风琴合编的《论语》统计而得)。就词类而言,主要分为语气词、助词 (具体而言为语气助词)两种;就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而言,主要分为句中、句尾两种;就具体的句子而言,主要用于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各类句子中。“窥一斑而见全身”——仅此一个“也”字就可以让我们领略《论语》高深的语言艺术。

论语;虚词;也;语气词;助词

《论语》是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日常生活和执教过程中发表的语录汇集,书名定为“论语”就是把这些言论有秩序地编纂起来的意思。该书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美学、文学、音乐、道德等诸多方面的言论。

《论语》的语言距今已有千年,读起来难度极大。要想精确把握《论语》的思想内容,不仅需要我们了解《论语》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且需要我们了解文言词汇的意义及语法结构,尤其要弄清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论语》中虚词“也”的运用频率极高,前后约计五百余次。由此可见,了解“也”在《论语》中的用法,对于理解《论语》至关重要。

“也”在语法范畴内主要隶属于虚词。虚词,古人称之为“虚字”,凡是虚字,往往都没有“本字”,写的人常写一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字与词的形体意义是分离的。一个字形可以代表意义、用法毫不互联的多个虚词。文言虚词有三个来源:原造的、假借的、虚化的。分析、理解虚词应按照虚词的二要素,即词性、语法作用去理解。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语法作用是指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表达什么语气以及表达怎样的语法关系。[1]现代意义上,汉语词类划分为实词和虚词是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的首创。马氏云:“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一助它字之态者曰虚字。”[2]虚词跟实词相比,虽然数量少,但使用频率极高。人们常说:“之、乎、也、者、矣、焉、哉,用得妙了是秀才。”

古人遣词造句,虚词更重要。刘淇《助字辨略》序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虚字其性情也。盖文以代言,取肖神理,抗坠之际,轩轾异情,虚字一乖,判于燕越……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讨论可阙如乎!”[3]胡长孺《语助序》曰:“作文者不于此乎参,其能句耶?浑浑噩噩,杰然蔚然,‘语法’直遂,‘巽与’婉曲,阖辟变化,宾主抑扬,个中妙用无穷,只在一二虚字为之机括,昧者未达也。”[3](唐)刘知几《史通·浮词》也说:“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以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究一下虚词“也”及其在《论语》中的具体用法。

“也”字刚出现之时,并不是作为虚词而沿用至今的,它也经历了一个由“实”化“虚”的转化过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到:“也,女阴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住》中也阐明了这一观点:“此篆女阴是本义,假借为语词。”《古代汉语字典》曰:“也,象形字,像古代用来洗手时盛水的器具。”[4]沈光海《古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也言:“也,像蛇形,‘也’、‘它’古同字。假借作语气词。羊者切。”[5]可见,“也”字刚开始是作为实词而存在的,后来才被假借为语气词,以至于使其逐渐化为“也”的基本义,而对其本义不用或少用。

“也”字在《论语》中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也”在句中作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关于语气词“也”,俆锴《说文系传》曰:“‘也’,语之余也。凡言也,则气出口下而尽。”《玉篇》曰:“‘也’,所以穷上成文也。”《广韵》曰:“‘也’,语助之终。”柳宗元曰:“‘也’,决词也,又发语词。”

《论语》中作为语气词的“也”,通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此类用法在《论语》中共出现369次,分别表示判断、陈述、疑问、反问等语气。其中用于判断句中的“也”字共出现32次;用于陈述句的“也”字共出现205次;用于疑问句中的“也”字共出现21次;用于反问句中的“也”字共出现20次。

(一)“也”用于判断句中

《论语》中“也”用于判断句中主要有四种情况:

1.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18例。例如:

(1)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36》)

(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13》)

(3)子曰:“女,器也。”(《论语·公治长4》)

(4)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1》)

(5)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24》)

(6)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论语·子路7》)

(7)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3》)[6]

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的句式。“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4例。例如:

(1)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2》)

(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17》)

(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9》)

(4)子贡曰:“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论语·子张24》)

3.当判断句中的主语不出现或承上文省略时,句末的语气词“也”字必不可少[7]。“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7例。例如: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15》)

(2)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论语·述而15》)(注:此例也可归于下面的疑问句中)

(3)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9》)

(4)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7》)

其实1—3中“也”字在诸例子中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作为语气词,表判断。这里将其分为三类加以论述,是就其出现的不同情况而定的。其中第三种情况是郭锡良在其编著的《古代汉语》中所阐释的“也”表判断的一种特殊用法。

4.“者也”连用表判断

古代汉语中,“者也”连用煞尾的判断句,“者”字的词性与作用大致可以分作两种情况:一、“者”与“也”均是语气词,结合起来表判断;二、“者”是助词(或叫特殊指示词),与前面的词或词组结合为“者”字结构,作句子成分,“也”字表判断。[8]《论语》中“也”字的此类用法多属于后者。“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3例。例如:

(1)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4》)

(2)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13》)

(3)子曰:“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论语·宪问44》)

(二)“也”用于陈述句中

陈述句又叫一般叙述句,是用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的句子[9],后面用句号,语调一般是平的。根据所表达的语气不同可把陈述句划分为三类:表示肯定语气的肯定句,表示否定语气的否定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语气的双重否定句。就《论语》中的“也”字而言,主要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中,但也有极个别的用于双重否定句中。

1.“也”用于肯定句中。“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96例。例如: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17》)

(2)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八佾16》)

(3)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论语·八佾18》)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25》)

2.“也”用于否定句中。“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居多,前后共104例。例如: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12》)

(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2》)

(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24》)

(4)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9》)

(5)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4》)

(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9》)

3.“也”用于双重否定句中。“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5例。例如:

(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21》)

(2)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21》)

(3)仪封人请见,曰:“君子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论语·八佾24》)

(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论语·子张25》)

(三)“也”用于疑问句中

疑问句主要是询问一些自己未知的事情,以得到对方的回答。它的作用是提出问题,以引起对方的注意。“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21例。例如: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15》)

(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23》)

(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治长15》)

(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26》)

(5)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26》)

(四)“也”用于反问句中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否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20例。例如: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1》)

(2)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26》)

(3)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民之之也?”子曰:“未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5》)

(4)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论语·阳货7》)

(五)“也”用于感叹句中

所谓感叹句,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感叹语调的句子,它的作用主要是表达说话人丰富的情感。“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56例。例如:

(1)子曰:“野哉,由也!”(《论语·子路3》)

(2)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11》)

(3)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35》)

(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19》)

(5)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治长28》)

(六)“也”和其他语气词连用,以加强语气

“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35例。例如:

(1)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2》)

(2)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1》)

(3)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论语·颜渊12》)

(4)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35》)

《论语》中与“也”连用的语气词有“者、已、与、夫、哉”,分别构成“也者、也已、也夫、也哉”,有的甚至三个语气词连用,如“也已矣、也与哉”,这可能属于《论语》中“也”的一种特殊用法。此类用法可以很生动而形象的传达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增强《论语》的艺术感染力。

综述,“也”作为静态语气词,用于判断句的句末,或者出现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的句末,总是表示确定的语气,它的基本用法无非是把认定的内容告诉别人,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语气词可以对译,只跟语气词“的”所表示的语气相当。[10]

二、“也”在句中作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结构关系或某些附加意义的虚词,在句中没有实义,多起舒缓或停顿语气的作用,《论语》中此类“也”字在句中主要充当语气助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34例。例如: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2》)

(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19》)

(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4》)

(4)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7》)

(二)用在状语(多为时间状语)之后,表示停顿语气

“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29例。例如:

(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3》)

(2)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16》)

(3)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6》)

(4)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论语·颜渊22》)

(三)用在复句中前一分句之后,表示分句间的停顿,使语气舒缓“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24例。例如:

(1)子贡曰:“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10》)

(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4》)

(3)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22》)

(4)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论语·宪问32》)

三、“也”在《论语》中的其他用法

此类“也”在《论语》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人的名后面加“也”,表示说话人一种丰富的内心情感,或赞扬,或蔑视,一般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

“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59例。例如:

(1)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15》)

(2)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论语·公治长11》)

(3)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31》)

(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论语·阳货8》)

(二)“如也”连用,“也”属词尾,一般表示“像是……的样子”

“也”在《论语》中的此类用法共有31例。例如:

(1)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4》)

(2)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论语·乡党1》)

结语

《论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典籍,自古至今诸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其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本文从词汇的角度入手,选取了《论语》中的虚词“也”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虚词“也”用于语气词、助词及用于陈述句、疑问句、肯定句、感叹句等各种句子的数量依据张玲、康风琴合著的《论语》进行了粗略的统计,从中也可以透射出《论语》本身的语言魅力。

[1]侯云龙.古汉语知识[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2]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张能甫.历代语言学文献读本[M].成都:巴蜀书社,2003.

[4]古代汉语字典编委会.古代汉语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达世平,沈光海.古代汉语常用字字源字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9.

[6]张玲,康风琴.论语[Z].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7]郭锡良.古代汉语(上)[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8]许仰民.许仰民语言论集[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周本淳.古代汉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of the Word“Also”Uses Study

WANG Tao
(Literary Institut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4,xinjiang)

the empty word“also”i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appeared 519 times(deriving from“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combined by Zhang Ling、Kang feng qin).On the part of speech,the main tone is divided into words、particle(specifically,for the modal particle)two; According to appear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entence,the sentence is divided into two:middle or end of the sentence;on the specific terms of the sentence,it mainly is used for certain sentences、negative sentences、questions、rhetorical questions and so on.“see and be seen to see the body”—only an“also”word allows us to appreciate“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s high art languag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empty word;also;tone of the word;particle

H121

A

1671-5004(2010)03-0096-04

2010-06-02

王 涛 (1984-),男,河南兰考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语义语用。

猜你喜欢
陈述句古代汉语虚词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