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艳笑,王慧娟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歌词的英汉翻译
——从歌曲“Do-Re-Mi”的两个译本说起
倪艳笑,王慧娟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歌曲同诗歌一样被一些人认为是不可译的。本文通过对歌曲“Do-Re-Mi”两个译本的分析,从韵律、节奏和功能对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英文歌曲汉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歌词;韵律;句读;音节;功能对等
歌曲同诗歌一样是人类知识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音乐是无国界的,只要是美的音乐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这仅指没有歌词的乐曲,对于那些填着外语歌词的歌曲作品,听众的感受却会大为不同,因为歌曲的魅力就在于旋律与语调的和谐一致。只有曲调和歌词相互渲染,才能使得歌曲的美感得以完整体现。也就是说,如果听不懂歌词的话,听众领略到的歌曲美就是有缺憾的。 因此,歌词的翻译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既精通两种语言,又懂乐理知识的译者少之又少,因而,歌曲的翻译不是一件易事。笔者认为,歌曲的旋律是既定的,因此歌曲的翻译主要是歌词的翻译。也正是因为旋律既定,它给歌词的翻译提出了许多限制条件。下面就以歌曲“Do-Re-Mi”的两个译文为例,谈谈英文歌曲汉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Do-Re-Mi”是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音乐之声》改编自自传《托普家族的歌手》,1959年在美国纽约首演,并在1960年获得第14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项奖,这是音乐剧大师理查德·罗杰斯(曲)和奥斯卡·翰墨斯坦(词)最后一次合创的作品,被认为是他们最杰出的永恒佳作。
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托普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在比赛和客厅里演唱的《晚安,再见!》等,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无疑,这将是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Do-Re-Mi”由于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以及富有情趣的歌词,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孩子的喜爱,并广为传唱。原文如下:
Doe—a deer,a female deer
Ray—a drop of golden sun
Me—a name I call myself
Far—a long,long way to run
Sew—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a note to follow“sew”
Tea—a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an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doe]
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是下面两个译文:
译文一 译文二
“哆”是一只小母鹿, do好朋友多呀多,
“来”是一束儿阳光。 re来来呀来唱歌。
“咪”是称呼我自己, mi他脸上笑眯眯,
“发”是路程远又长。 fa要发出光和热。
“嗦”是穿针又引线, so能栓住门和窗,
“啦”就跟在“嗦”后面, la是用力往回拖。
“梯”是茶点味道香, xi那太阳往西落,
然后再把哆来唱。 回头我们又唱do。
两个译文各有各的支持者,有人认为第一个译文采取直译的手法,更为忠实于原文,是对原作的尊重。而有人认为第二个译文更胜一筹,因为他更为忠实于中文读者,易为读者所接受。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两个译文才比较客观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英文歌曲汉译的原则与方法。
3.1 韵律的处理
韵律对于歌曲或翻译至关重要,几乎没有一首歌词是没有韵的。押韵能启动和谐悦耳的韵律,使歌词生色增辉,更加动人地表达诗和音乐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
英语歌词的用韵格式大致分为 “abab”、“aabb”、“aab ccb”、“abba”和“abc abc”几种,前三种是最为常用的(薛范,2002:81-82)。“Do-Re-Mi”这首歌的押韵基本上是“abab cdcd”格式。另外,歌词一般采用开口音作韵,因为开口音发音响亮,对于演唱者来说比较好处理,有利于感情的抒发。语气词一般不用来作韵,因为语气词需轻读,若作韵重读会引起歧义。“Do-Re-Mi”里的一个主要韵脚就是开口音[aη]。
就英文歌曲汉译而言,一般来说,能按歌词原韵翻译的,应尽可能保持原韵,使译文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来的风格。但是如果保持原韵有碍情感表达,或是有些歌曲换韵频繁,翻译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新韵。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译文都没有使用原文的韵脚,改了新韵。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原文换韵频繁,译者至少应该以原文中使用比较多的一个韵脚作为译文的韵脚,这样也算是与原文的韵律有所呼应,并且实现起来不是很难,下面笔者的译文就是采用了原文中的一个主要韵脚[aη]:
“哆”是母鹿多欢畅,
“来”是一束儿阳光。
“咪”是称呼我自己,
“发”是路程远又长。
“嗦”是穿针引线忙,
“啦”就在“嗦”的后方。
“梯”是茶点味道香,
然后我们再把哆来唱。
3.2 节奏的处理
3.2.1 译文的句读应与原曲的句读一致
歌词的翻译基本上是一句对一句的翻译,这不仅是忠实于歌词原意的要求,也是歌曲旋律的要求,译文一和译文二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但是英语歌词或诗歌爱用长句,一行有时并不等于一句,一句往往跨数行。而中国诗歌则一行就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一句。因此,我们提倡句对句的翻译主要是防止译文有害于原文的思想表达,如果不妨碍原文思想的话,也可以局部调整句子的顺序。如下面的歌词:
Life is old there,older than the trees.
生命进化如一阵清风,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growing like a breeze.
比那树林古老,比那群山年轻。
按照原文的翻译顺序应为:生命进化,比那树木古老,比那群山年轻,如一阵清风。显然,调整句序后的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2.2 译文字数应与原文的音节数相等
汉语译文的字数是与英文的音节数相一致的。因为汉语是一个音节一个字(儿化音除外),而英语的词是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音节构成。所以在英文歌曲中是以音节为单位,按照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或几个音符的方式作词或作曲的。因而在翻译中应遵循英文与音符的对应原则确定汉字字数,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节奏和风格不变。译文一和译文二基本上都遵循了这一原则,以译文一的第一句为例:
Doe——a deer,a female deer
“哆”是一只小母鹿,
我们说,译文的字数原则上应做到与英文的音节数相等,但有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可作某些变通,比如像“的”、“得”、“儿”、“了”、“将”、“把”、“也”、“又”、“着”这类轻读的虚词也可用来凑足字数,或者是为了显示一种特殊的风味。如译文一的第二句:
Ray——a drop of golden sun
“来”是一束儿阳光。
3.3 译文应与原文功能对等
在歌词翻译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如下情况:由于英语文化习惯、思想表达方式、角度与我国文化习惯的不同,在句对句地翻译后,译文文字晦涩或平淡。这种情况要求译者在掌握原文思想后,在翻译中对原文的表达方式、叙述视角乃至中心思想作较大改动,这就是奈达所提倡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即译文应是对原文的 “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刘重德,2003:160)。
比如说译文一,虽然它非常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但是没有学过英语或者英语水平一般的中国读者不会明白“哆”和“母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我们在教小孩子这首歌的时候,孩子会觉着莫名其妙,学起来就会吃力,会失去兴趣。而译文二就很好地注意到这个问题,把表达方式作了较大改动,虽然内容与原文相去甚远,但是功能却与原歌曲是对等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译文一就乏善可陈,当我们面向的读者是具有相当的英语水平,或者正在学习英语并想探讨英汉语之间差别的人群,那么译文一就更为可取了。总而言之,英文歌曲翻译时应该注意译文面向的对象,要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一致。
歌词翻译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但要求译者有殷实的外语基础,娴熟的本族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求译者有一定的乐理知识,丰富的作词经验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因此我们说,若要真正译出好作品来,只掌握一般的英语知识是不够的,合格的译者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评价歌词翻译除了要研究译文在韵律和节奏方面的把握程度,还要看其是否注意到译文的面向对象,是否与原文的功能一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一首歌曲的翻译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1]陈梦莉.小议英文歌曲的汉译[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高延.英文歌词翻译法之我见[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3]李程.歌词的英汉翻译[J].中国翻译,2002,(2).
[4]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鲁允中.韵辙常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6]薛范.歌曲翻译探索与实践[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7]张志强.英文歌词的翻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2).
[8]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
[9]Mu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0]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1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2]Schuttlewrth Mark Cowie,Moira.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