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2010-08-15 00:56田景丽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人格心理健康

田景丽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河南郑州 450045〕

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田景丽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河南郑州 450045〕

当前,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总体良好,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存在着自主意识不健全、自我价值观念模糊、情绪化倾向严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自我中心化等不良倾向。因此应从加强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教育者自身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人格 ”(Personality)一词,源自拉丁文 Persona,其意为舞台上使用的假面具。目前,对于“人格”一词词义的界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甚至在同一学科领域的不同学者之间都有不同的解释。人格心理学将“人格”释义为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伦理学上的道德人格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事实上,健康人格教育主要指大学生应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韧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教育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当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生存环境相适应、相和谐时,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才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后继力量,其人格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栋梁。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失当、就业压力的增加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养成。就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地看到,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诸如自私、狭隘、抑郁等人格缺陷,主要表现为自主意识不健全、自我价值观念模糊、情绪化倾向严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创造力及受挫抗压能力较低、冷漠任性等倾向。尤其是在 90后大学生中存在着早熟、另类、自信、张扬、懒惰、孤僻、虚荣、对立和自我中心化等现象,他们多在“6+1”(或称“421”)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他们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假性成熟、情绪化严重,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学生所占比重明显高于生理缺陷学生。这些大学生将来能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接各种挑战,能否用冷静、理性的态度去看待社会上和校园里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不公平现象以及自己所遭受的困难挫折,对他们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开展多方面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不少专家学者都在探求通向健康人格之路。

二、对策研究

1.加强认识

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已逐步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美国认为品格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德国把传播知识、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日本提出了以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和自由自律的精神为 21世纪的教育目标;新加坡从重视智商教育到重视情操教育;我国早在 19世纪初,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健全的人格是德、智、体、美、世界观五方面的协调发展的观点,并认为体育居健全人格之首,智育为健全人格之基本,德育是健全人格之中坚,美育、世界观使人性得到最大的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今年 7月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培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价值以及高校人格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明确教育内涵,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把人格教育寓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寓于课堂教育之中,寓于师德建设之中,寓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寓于校园管理活动之中,寓于社会实践之中。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和前进的动力。新时期青年大学生应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科学的信念和艰苦奋斗之志。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的重要途径。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党和人民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凝聚精神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着力增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帮助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鼓励青年学生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袭。第二,要坚持“四观”教育。追求理想、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奋发向上的标志。一定程度上讲,人格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高等教育要遵循大学生生理发育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特征,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义利观教育。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并将所学的理论教育转变为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最终升华为他们的理想信念。第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使正处在人生重要转折期的大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平衡,逐步形成自身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第四,要坚持实施“实践锤炼工程”,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在实践中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也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上世纪 8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有 30年左右的历史了。作为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整合阶段的大学生,情绪与情感易于激动又很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多数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用理智调控自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高校不仅要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受挫能力教育,使大学生保持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还要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首先,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基础上,高校应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院 (系 )——学生四级工作体系”,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级递进、层层负责、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展的工作局面,实现提高全体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第二,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体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纳入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相互关心与相互支持的意识,解决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发挥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互助和自助的作用。第三,要开展大学生日常个体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消除学习、生活及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困惑,化解心理压力,及时发现大学生中的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者,适时将其转到专业机构进行治疗。第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机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第五,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结果以及有心理危机倾向学生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系(院)领导和辅导员教师。

4.加强教育者自身教育

受教育者健康人格养成的前提是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品格。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主要来源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作为大学生人格整合时期的高等教育则是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主要培育者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三支队伍”。要做好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工作,必须首先做好“三支队伍”的自身建设。第一,“三支队伍”应随着大学生性格特征的不断变化,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断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方法。第二,要建立健全体制,调整优化“三支队伍”结构。第三,要稳定“三支队伍”,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第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三支队伍”的良好教风。第五,要推行“三支队伍”的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心理咨询师双证上岗制度。第六,“三支队伍”要努力开拓知识视野,涵养品性,砥砺意志,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校园里所呈现出的一种特有的人文景观,是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它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作用,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各个层面。寻求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建设美丽校园,优化物质育人环境。第二,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文化活动,发挥团组织的育人功能。高校团组织要把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培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通过文化制度的建立健全来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风貌。第四,实施“实践锤炼工程”,积极开展实践教育,在实践中锻炼大学生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责任编辑:樊 霞)

10.3969/j.issn.1008-3928.2010.05.029

G445

A

1008-3928(2010)05-0115-03

2010-07-16

田景丽 (1969-),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人格心理健康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