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2010-08-15 00:52余世锋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余世锋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300)

高校德育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余世锋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510300)

高校德育长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弱化德育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是道德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和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高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平等、互动、和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高等院校;德育;学生;主体性

我国高校德育长期忽视甚至无视受教育者主体性,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导致德育的僵化和受教育者边缘化。高校德育如何对教育对象进行正确定位,并充分发挥其的主体性,以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达到高校德育的目标,是摆在高校德育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对高校德育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及其确立进行一些探讨。

一、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是高校德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德育学生的主体性,是指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习提高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主动认可教育目标,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汲取教育内容,创造性地加以内化,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同时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影响教育者,做到教学相长,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德育作为人探索、认识、发展和创造自己的一种行为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而不是社会束缚个人、压制个人的工具。在德育实践中,只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满足受教育者的精神需要与追求,才能不断推动受教育者自我完善、自我升华,使受教育者的品德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受教育者作为德育主体的自由恰恰在于他的道德行为源于他内心的精神需要,德育活动若没有受教育者积极有效地参与和配合,就不会使教育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更不用说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达到目标的必然要求和关键因素,是当前我国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2.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市场经济不仅在经济上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而且从观念上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强化,推动人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等一系列新观念迅速勃兴。它的建立和发展需要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而是作为主体意义上的人,能自主从事生产经营和市场交换,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人,对人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自主性的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立精神,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

3.网络社会的需要。由于网络的过度自由性和无约束性,学生面对网络中的各种复杂信息,缺乏自主性,容易引发自我角色失调、人际异化和自我异化等网络主体人格缺失的现象,许多人被网上聊天、色情、交友、游戏等所俘虏,成为电脑网络瘾君子。要有效地克服负面影响,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学生主体的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网德,增强辨别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选择性地利用网上信息。

4.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已日趋成熟,心理上主体性日益觉醒,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和战胜各种困难,常常不满足现成的答案,不满足已知的,追求未知的,不满足于平面型的思考,而要进行立体型的思维。然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主体性也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发展。所以,高校德育要着重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生存”意识,自身负责、自我约束的自律观念,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

二、高校德育学生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分析

黑格尔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因此人是需要道德教育的,德育的本质就是使个体的人提升为一个普遍性的精神存在,是教人学会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且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稳定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心理。然而现实的德育实效却有悖于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弱化了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对德育厌倦、反感,导致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甚至造成学生的双重人格。

1.观念滞后。高校德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过分强调其社会价值,忽视个体价值,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进而忽视受教育者自身德性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只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推崇听话、服从。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受教育者比较符合社会共同规范的要求,而学生失去了建设自身道德品质和积极参与知、情、意、行的道德实践过程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弱化学习兴趣,埋没和限制了主体性的发展。

2.教育方法手段简单化。目前高校德育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视受教育者为被动的“美德袋”,采取居高临下的单向传导方式,习惯于用过高标准和统一目标教育和要求学生,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要;而且缺乏师生的沟通和互动,缺乏学生的体验和反思,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式。同时,高校德育体系中的德育工作者和管理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面对学生的理论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有的人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代之以回避、简单压服。这些导致了学生对德育的逆反、抵制,进而抑制其主体性的发挥。

3.评价机制的一维化。高校德育评价方式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的学生,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学生,对学生的估计失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失调、对立,高校德育与学生个体发展“两张皮”现象。同时,主管部门还习惯于通过简单的评估检查来衡量德育效果。这种缺乏学生参加的单向的评价方式,影响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严重影响主体性教育的有效性。

三、培养高校德育学生主体性精神的路径分析

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培养高校德育学生主体性精神,除了教育者树立现代主体性德育新理念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在观念上真正确立主体意识,培育主体精神,塑造主体人格。受教育者要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变教育者的中心地位为受教育者的中心地位,变被动的 “要我学”、“要我学做人”为主动的“我要学”、“我要学做人”,变教育者单主体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主体,变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关系为平等的关系。学生在确立主体性观念的同时,必须克服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受教育者任意发展的错误倾向。认为主体性教育就是强调受教育者的自由性,一概否定灌输和“规范化”教育,走上任凭受教育者任意发展的极端道路。其实,否定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和导向性作用,主体性的发挥会导致盲目性,偏离教育目标的正确方向,影响主体性的实现;二是克服淡化教育者主体作用和教育责任的错误倾向。德育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应该弱化,教育责任应该淡化,相反,对教育者的要求更高,更要发挥教育者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2.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是其主动接受德育的关键。(1)要注意解决物质贫困和心理贫困问题。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往往是由物质或精神的贫乏而引起的,目前自卑心理在大学贫困生中表现最为突出就是一个例证。高校德育者要了解、理解、尊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困难,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2)要注意教育信息的有用性和针对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是学生出于对德育的需要而对教师传递的信息进行收录与择取、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一个过程。其中需要是启动学生接受教育,并保持接受教育活动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持续动力。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根据其需要组织设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3.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要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这不仅是现代德育形式上的要求,也应该成为指导思想上的要求。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当前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德育的状况,淡化他们“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学会思考、分析,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现高校德育的终极目的。

4.实现公共理论课的主体性教育。高校公共理论课教育是德育的主渠道,应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纳入到公共理论课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认为可从下面三方面努力:(1)教育内容的科学化。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注意时代性和有用性,要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善于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教育;同时,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实行专题教学,适当增大选修课、专题讲座的比例。(2)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在教育方法上,教师除了灌输以外,还应探索采用平等式、互动式、启发式、体验式、渗透式、咨询式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疏导,促使学生主动开展自我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网络、多媒体、电视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和吸引力。(3)教育者的专业化。教育者是规定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其品德的主导因素。教育者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发挥的大小。教育者要大力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构建具有高尚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令学生信服的德育者形象。

5.拓展德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主体性教育除了发挥好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外,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用的载体,寓教育于各种载体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载体:(1)校园网络文化。要创建融思想性、学术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优秀校园网站,开设BBS和专门热线,开设“一对一”的网上心理咨询,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标准来约束学生的网上行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2)社团文化。社团中每一个成员都是组织的主人,社团活动层面多样,内容广泛、形式新颖,参与者的选择性强、自主性高,学生乐于参加和容易接受,自主意识容易得到开发和运用。(3)宿舍文化。宿舍淡化集体纪律的约束,学生可以不加掩饰地袒露自己的思想,交流深层次的情感。宿舍文明程度、格调的高低,对宿舍成员有很大的影响。高校应加强宿舍的硬件建设,完善宿舍管理体制,重视在宿舍文化中渗透德育,提高宿管人员的素质,从而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养成。(4)管理文化。是指高校运用组织纪律和行政命令、经济手段、规章制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行为,使之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符合德育目标的一种文化现象。德育寓于管理文化之中,学生在遵守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6.优化德育评价机制。评价上要建构以调动学生主体性为主,师生双方互动的多层次、多标准的体系,确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和远期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和静态考核相结合,自我考核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要注意保持评价标准的时代性,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动态的评价机制。

[1]王锐生.以人为本: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原则[J].哲学研究,2004,(2):3-8.

[2]翟楠,李长伟.教育的伦理精神[J].当代教育科学,2007,(3):26-29.

[3]王丹.当前公共理论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辽宁教育研究,2004,(8):78-80.

[4]刘次林.自我扩展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 (3):11-1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