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2010-11-01 06:12:50罗银舫
关键词: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罗银舫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罗银舫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完成各项行政任务和事业计划必需的物质条件。其管理及核算状况如何对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意义重大。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核算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品种和价值有了迅速的增长。行政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财政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等各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多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方式并未做相应的改变,致使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及核算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固定资产及其范围

事业单位是执行政府某些具体职能的非权力机关,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服务的单位,一般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体育、卫生事业单位和工商、交通事业单位、农、林、水、汽、海洋事业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发挥其社会效益、完成社会赋予其职责不可或缺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可以多次参加事业单位的业务运营,在若干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基本不变,其使用价值不变,但其价值则因使用导致的物质损耗以及陈旧过时、不适用等原因而部分地、逐渐地丧失和减少。

二、现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缺陷

(一)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

2.使用效率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补贴,有些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攀高求洋,不管是否需要,盲目争规模,上项目,要投资,从而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闲置较多。

3.经营性与非经营性界定不清。部分单位以筹措经费改善福利为名,将房屋、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用于从事经营活动,所得收入不入帐或帐外帐,不缴税,随意改变固定资产用途。

4.政府采购与资产管理相脱节。

5.职责不明确。因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事项涉及到单位内部各处室和职工个人,存在随意处置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管理混乱。

(二)固定资产核算中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时,对资产计价采用实际成本原则,即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入账,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还规定,对某期收入和支出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原则,即对于非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收入和支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加以确认,对于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性的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

1.固定资产支出核算科目过多,直接影响当期损益的结果

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核算: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在建工程”等科目,即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净资产不变,更不会影响当期损益。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按事业会计制度规定: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渠道,借记“事业支出——设备购置费”、“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这样,购置固定资产的核算可以影响当期损益(使用支出类科目),也可以不影响当期损益(使用基金类科目),使得事业单位通过“灵活”掌握固定资产开支渠道调节当期损益成为可能。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从购置、建造完工入账到报废,会计账面始终反映的是原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磨损或技术进步等原因而减少的价值在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得不到体现。另外,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是同时减少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造成当期净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前期相比缺乏可比性。这样,少数单位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有可能对应注销的固定资产不作会计处理,这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产生差异,导致账实不符,造成事业单位资产总值反映不实。

3.“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问题

会计制度在“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中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作相反会计分录。”在“事业收入”科目中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单位收到的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也在本科目核算。”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事业单位将代收的应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看做是自有资金,直接记入“事业收入”科目的贷方,在上缴财政专户时,另作“其他应收款——应收财政专户款”处理。

4.资产管理意识薄弱,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会计制度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中规定,“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各种款项。如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休金、个人交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付投资者的收益等。”但有些事业单位为了隐留部分收入,增加单位资金使用的自主权,就将应该作为预算外收入的资金不作为预算外收入,而是列作往来性的“其他应付款”挂账,被检查出来就转作收入上交,没有被发现就长期放在“其他应付款”中,供单位周转使用。

5.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程度

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必然引起固定资产的损耗。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提取的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单位固定资产的修购或购置。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事业单位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多少与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之间不存在比例关系,所以,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计提的修购基金,也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

6.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出现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没有按照规定对固定资产分类;固定资产帐登记不规范、不完整;长期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家底不清;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拨和报废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帐务处理不及时等。

三、完善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方法

(一)固定资产管理缺陷的解决方案

1.加强固定资产购置决策的科学化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要严把“购进关”。

2.从制度上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监控

监控不力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混乱的局面必须建立和完善国家、主管部门、基层单位三位一体的监控体系,明确责任,真正发挥强有力的监督作用。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和制度

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是搞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只有用制度管物,用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1)落实责任,实行固定资产专人管理,定项、定量、定质地落实到具体人。对于房屋设施等不动产的管理,也必须责任明确,可通过固定资产目标管理的办法,由主管领导牵头承包,具体责任层层分解,使单位全体人员都有责任,人人都关心固定资产管理。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增减或投资固定资产的审批手续。增加固定资产必须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经过专门论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严禁自行采购和建设,杜绝积压和浪费的发生,尽量把固定资产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3)健全制度,在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上下功夫。首先要严格固定资产入库手续。固定资产入库必须经过物资管理部门验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填写固定资产卡片,并在发票上附入库单,财务部门才能办理报销手续。其次,严格固定资产出库手续,领用人员要当面点清数量、验明质量。

4.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大,分布广,管理环节多。要注重抓好三个环节。(1)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彻底地清查,一次把家底搞清,使账实相等、账账相符。(2)认真填报统一格式的报表,建好数据库。对固定资产进行具体分类,认真做好分类编号工作,并根据品名设置目录。(3)建立自上而下的计算机管理体系与之相适应。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接到软盘,输入微机即可完成整个核算及综合情况。

(二)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解决方案

1.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核算,切实履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职责。

2.参照企业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核算的具体方法,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增设“累计折旧”科目。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累计折旧抵减调整固定资产原值,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和其新旧程度,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互一致。

3.编制固定资产明细表,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日常核算的会计账簿资料中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不增设会计科目,不反映固定资产减值情况,每年年末对各类各项固定资产进行估价,以估价和固定资产原值比较,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在资产负债表后增加固定资产减值明细表,在明细表中列示出各类固定资产的原值、净值和减值额,资产减值明细表的格式如下表所示。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减值明细表

表中:固定资产名称及编号是单位在对其管理时卡片上的名称及编号;原值是固定资产账簿记录的总额;新旧程度是固定资产的成色,用来估计其净值,用百分数表示,如9成新的固定资产,新旧程度为90%,则其净值为:

净值=重置完全价×新旧程度

这一改革措施,要求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估价,这无疑会加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量,增加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为避免个别单位固定资产估价不准,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于每年年末对各类固定资产给定市场价,由事业单位根据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其净值,并计算减值情况。也可以参照企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确定减值额。

总之,只要单位存在着经营活动,只要在市场经济中参与激烈的竞争活动,就要报告财务会计信息,报告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而国家必须在会计制度上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客观真实性,为事业单位对外报送真实的会计信息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约束。

[1]江巧,曲少敏.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3-09.

[2]张莉.改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财会月刊,2006-09.

[3]薛广州.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探讨[J].财会研究,2005,(9).

[4]何雪鲂.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J].山西财税, 2005,(6).

[5]李金鸿.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科目核算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16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7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