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春玲
天津市宁河县医院 宁河 301500
重度低钠血症是颅脑损伤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包括脑性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现将我科自 2005-05~2009-06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重度低钠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男 26例,女 6例,年龄 38~72岁,平均49岁,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分别确诊为脑性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底骨折。
1.2 结果 经积极治疗与护理3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
一般认为属于中枢性低钠血症范畴,可发于重型颅脑损伤等[1]低钠血症由于尿稀释功能受损伤,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低血钠,高尿钠综合征包括CSWS和SIADH,两者电解质相似,处理原则相反。CSWS的发病机制是大量钠、水经尿液排出,形成低血容量性缺钠,且缺钠重于缺水。SIADH是肾小管对水重吸收,水排泄障碍,形成高血容量性低钠血症,而体内并非缺钠。两者主要区别在细胞外液上,中心静脉低者考虑CBWS,CVP 高者(>100mmH2O)考虑 SIADH。
3.1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 意识和精神状态常为CSWS的首发症状,表现为神情淡漠,严重的可出现惊厥,常常和血钠水平呈平行关系,待低血钠纠正后,意识状态随之好转,常伴全身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窝下陷、脉搏微弱、血压不稳或降低。伤后3~5d,颅脑损伤性脑水肿反应达高峰,而SIADH因排钠增加,而加重脑水肿,如不及时处理,可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2]。对于那些病情平稳好转的患者,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加深或精神症状,如表情淡漠、昏睡、胡言乱语等。排除原发病加重外,应警惕水钠代谢紊乱的可能性。
3.2 准确记录出、入量 出、入量的多少对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观察药物的疗效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告诉患者及家属每次饮水使用有刻度的水杯,不可以估计。排尿应使用有刻度的尿壶。遵医嘱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及24h出、入量。当每小时尿量>250m l时,应通知医生给予处理[3]。
3.3 准确定时采集标本 生化血检验于清晨空腹抽取,不能从输液、输血及测量中心静脉压处直接抽取,应从对侧肢体抽取,测量及时,准确留取尿标本,测量比重及24h尿钠,通过尿比重、尿钠、血钠的变化,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依据。
3.4 维持水钠平衡
3.4.1 静脉输液:CSWS给予补钠补水,重度缺钠者,一般先补给浓度3%~5%的高渗盐水,待血钠升至130mm lo/L后改用等渗盐水补给。每日监测血钠、尿钠、尿量及中心静脉压。SIADH给予限水治疗,每日限制水入量<1000m l,并给予呋噻米40mg,iv或im,Bid,输液过程中,勤巡视确保针头在血管内,防止高渗溶液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并严格掌握补钠速度、用药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时间等。
3.4.2 饮食:CSWS患者鼓励其进食含钠高的食物,如咸菜等,并饮淡盐水,昏迷患者给予鼻饲盐水,SIADH患者,血钠低于120mmol/L时给予口服钠盐及含钠高的食物,并限制水的摄入量。
3.5 心理护理 患者因颅脑损伤后合并低钠、精神萎靡、全身乏力,特别是CSWS病程较长,个别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缺乏耐心,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面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方案,及此病的预后,使患者及家属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愉快地接受检查和治疗。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因临床表现与颅脑损伤后并发症相似而易被忽视。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要熟悉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各种检验数值的意义、治疗原则,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患者的低钠血症,有效地调整护理方式,配合医疗及时纠正患者的低钠血症,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1]姚国志,龚杰,马廉亭,等.重型颅脑损伤后脑性耗盐综合症 20 例[J].中华创伤杂志,1999,15(14):269-270.
[2]卢兰姣.颅脑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46-347.
[3]梁务清,杜云,江东梅.下丘脑区肿瘤术后水钠代谢紊乱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839-840.
(收稿 200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