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ICM理论的听力省略语篇解读

2010-08-15 00:54杨志尚
关键词:省略语篇语义

杨志尚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基于 ICM理论的听力省略语篇解读

杨志尚

(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省略;理想认知模式;听力语篇

省略是一种避免重复、突出重点的语篇衔接手段。听力省略语篇的成功解读需要 ICM的参与,本文基于这一视角对听力省略语篇的理解过程进行认知心理维度的考察,并从 ICM的构建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再现听力省略语篇的信息解析、信息还原及信息重构全过程,以期对听力省略语篇的理解有所帮助。

认知语言学是 20世纪 8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语言理论和流派,80年代后期和 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21世纪初成为主流的新兴语言学流派。理想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Model简写为 ICM)是Lakoff(1987:68)提出的一种认知方式,指特定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一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做出的抽象、统一、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之上的一种复杂的完形结构,范畴化及原型效应是该组织方式的副产品。

省略是一种避免重复、舍弃旧信息、突出新信息、使上下文紧密相连的修辞手段,无论是马丁内 (A.Martinet)提出的经济原则,还是格赖斯 (Grice)的合作原则,抑或斯珀伯(Sperber)和威尔逊(W ilson)的最佳关联原则,都要求言语表达在不影响意思的情况下尽量简洁、精炼,可以说有语篇的地方就有省略。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省略早已得到大多数语言流派或学者的关注,而认知语言学中的 ICM理论则为省略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 基于 ICM理论的省略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认知语言学 I CM理论指导下的听力省略语篇研究主要是指在听力语篇解码过程中如何利用受话者的已有 ICM充分调动其感知、动觉、社会经验和已有知识系统接收、识别、判断、筛选、重新编码输入的带省略的语篇信息并进行多程序的复杂加工处理,还原省略信息、使输入信息的 I CM具体化并尽量接近发话者所传递的 ICM的心理过程。

二 听力省略语篇的认知识解

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听懂词句的基础上对整个语篇进行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听者能够迅速地捕捉语音信息,准确及时地进行信息的提取和再现。如果语篇中有省略信息,还要求听者在此基础上利用已有 I CM快速填补信息空位,重建语义衔接、构建语篇整体,因此听力省略语篇的理解对整个输入语篇的把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受话者能否成功填补省略语篇中的语义空白并对接断裂的语义衔接纽带是理解和掌握整个语篇信息的关键。

当受话者接收到听力省略语篇时,大脑会对声音、语音、字词、句法、主题和语境等信息进行语法层面的快速分析,同时还会在认知层面对情感、褒贬、语义空缺、凸显、图形、背景、ICM等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关联理论、图形背景等理论进行认知推理、填充理解该语篇所必须但又已被发话者省略的信息和背景知识,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信息。并把输入语篇中的 I CM和脑海中的原有 ICM进行比较,不断扩充、修改原有信息,直到建立一个与信息传递者试图表达的 I CM相同或者极其相似的具体的 ICM,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短时记忆中,才算真正理解和掌握了该听力语篇所要传达的信息。

1 听力省略语篇的信息解析

语音是听力语篇的载体,听力省略语篇输入时,大脑从接收到的第一个语音开始对其进行辨认、解码、分析和归纳。例如 2007年 6月大学英语六级听力 Part A Short Conversations的第 13题,其听力原文如下:

W:Just look at this newspaper,(there is)nothing but(reports about)murder,death and war!Do you still believe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

M:Of course I do(believe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But newspapers hardly ever report stories about peace and generosity.They are not news.

Q: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注:括号中的内容为笔者所补充)

在以上对话中,大脑听觉语言中枢接收到第一个语音信号“[d□]”这一刺激时就开始对听到的语言信号进行解码和辨认,区分出可理解的语音信息、可理解的语音省略(省音和轻读等:如上例对话中单词“but”中[t]音的轻读和单词“at”中[t]的省音等。)及不可理解的语音空缺;并把不可理解的语音空缺与大脑中已有的 ICM联系起来,根据以往的经验及接收到的已知信息对其进行猜测,期待之后能有足够的信息输入证实该猜测正确与否。假如受话者不知道“[′m∂: d∂]”的具体含义,根据第一句“Just look at this newspaper”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它是报纸上报道的事物或者事件或是其他与报纸相关的事物,再根据接下来的“death”、“war”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该词肯定是报纸上报道的事物或者事件而且还是有关不好事件的词,至此我们对“murder”已有个大致的理解了,如果后面继续输入能有助于该词进一步具体化的信息,我们还能更详尽地理解该词。

对语音信息进行辨认的同时大脑还会把语音刺激加工转换成心理词汇,也就是对单词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把语音层面上的表达形式与现实世界中的具体所指联系起来。如上例对话中的“murder”、“death”、“war”等,受话者在接收到这些语音刺激时便会把这些词汇和现实生活中的“报纸”、“谋杀”、“死亡”、“战争”等事物或事件联系起来,通过 ICM展开相关联想,脑海中还会涌现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特征,比如谋杀通常会引起死亡、流血;死亡会让人感到无比的悲痛;而战争往往会死伤无数并带来巨大的损失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个语音信号串行传入脑海,将会加工切分出越来越多的心理词汇,词汇按时间顺序先后输入,在脑海中形成越来越多的意象,激发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和语义提取,产生句子意义。如果信息输入本身表达不完整、有所省略也就是说输入语篇中使用了省略句的话,便会造成语义上的空缺,只有根据已有 ICM对其进行填补和还原才能顺利理解。如上例“nothing but murder,death and war!”一句中,显然发话者为了强调报纸上所报道的内容特意省略了“nothing”前表存在的谓语词组“there is”;而“murder”一词前则省略了“reports about”如果受话者不能成功填补这些语义空缺就会造成语义衔接纽带的断裂,以至于无法达到交际目的。

句子的有序组合构成段落、篇章等语篇信息,并产生语境意义。就语篇而言,发话者往往会省略一些他认为交际双方都已知的、或者应该知道的信息即背景信息,只留下凸显的重要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图形。要真正理解整个语篇、做到交际成功,受话者就得利用自己的已有 ICM来还原省略造成的交际空位,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如上例中省略了报纸一般报道的都是些新奇、少见的消息这一背景,显然W在对报纸报道的消息进行理解时并没有利用这一相关知识,因而不理解为什么报纸上报道的全是有关谋杀、死亡、战争等方面的消息,进而对人是不是性本善这一问题产生了质疑,而M的回答“But newspapers hardly ever report stories about peace and generosity.They are not news.”则是提醒W不要忘记这一背景。

通过对整个听力语篇、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主题和重点,在此过程中还有个不容忽视的信息,就是声音特征即语音语调和语气。对声音特征的分析有助于了解言者的态度、褒贬和情感等,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确定主题和重点。如上例“nothing butmurder,death and war!”一句表达了强烈的感慨语气;“Do you still believe people are basically good?”一句则表明了W的怀疑和不肯定,因而引发了和M的有关人性的讨论,也就是整个对话的主题。

2 听力省略语篇的信息还原

在分析出听力省略语篇中的省略之处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通过 ICM和认识推理对省略语篇进行信息还原,构建一个完整、可理解的输入语篇,使交际顺利进行。

电影《十日恋爱有限期/十日拍拖手册》(How to Lose a Guy in Ten Days)中,男主角广告人 Benjamin Barry和女主角杂志专栏记者Andie Anderson在酒吧里第一次见面时,其对白可以算上简洁、精练的典范:

Andie Anderson(A):Unattached?你一个人吗?(省略Are you)

Benjamin Barry(B):Currently.目前是。(片语句)

A:Likewise.我也一样。(片语句)

B:Surprising.真没想到。(省略 It is)

A:Psycho?你这人怪吗?(省略 Are you)

B:Rarely.绝大部分时间不怪/很少。(省略Are you)

A:Hmm.哼。

B:Interested?有兴趣交个朋友吗?(片语句,等于 Are you interested in me)

A:Perhaps.也许吧。(片语句)

B:Hungry?你饿吗?(省略Are you)

A:Starving.饿极了。(省略 1 am)

B:Leaving?我们走吧?(省略Are we)

A:Now?现在吗?(片语句)

B:Mm-hmm.对呀。

A:Okay.One second.好,不过请稍等。(片语句,等于Wait it for one second,please)

B:Iwillmeet you at the door.门口见。

上面的这段对话除了最后一句是个完整的句子外,绝大部分句子是一个词,真可谓精练至极,然而主人公却仍能准确无误地理解、顺利进行沟通就是因为A和B都能利用彼此脑海中已经存在的对话 ICM来还原缺省的语义连接,使整个对话恢复成一个完整、可理解的语篇。在以上对话中体现在无论是问句还是回答都只表达了交谈双方最关注、最期待、最重要的信息,其余部分则能省就省。如B问A是否有兴趣交个朋友时只用了“Interested?”这一个词,根据我们的脑海中已有的 ICM,男士在酒吧遇见女士,双方都独身一人且并不彼此讨厌,这样就可以很容易推理出B希望和A进一步深交,希望彼此能够成为朋友,留个联系方式或者是联系地址之类。通过这一层认知推理受话者便可以把原句所省略的次要信息填补上,还原成“Are you interested in me?”,这样便可以顺利理解该句并继续下一语轮。

3 听力省略语篇的信息重构

接收听力省略语篇信息时,所有信息包括相关的、无关的、主要的、次要的、有用的、冗余的,都快速输入进来,而我们通常把思维集中在少数相关的重要信息上,捕捉到某个不完整的信息后,往往会根据自己脑海中的 I CM和意象图式利用语义联想的衔接策略、结合上下文激活其他相关信息,假设出一个符合逻辑的常规 ICM。随着串行信息的输入,之前的预设会被一步步验证,一旦输入信息与之前的 ICM不符,大脑便会中断之前的常规预设链接,进行语篇的重构。

如在下例输入语篇中,我们就不能按照常规 ICM来理解整个语篇信息,那样不但无法理解整个语篇,还会造成误解、阻碍交际成功。

“Is the doctor at home?”the patient asked in his bronchial whisper.“No,”the doctor’s young and pretty wife whispered in reply.“Come right in.”(Desperate Housewives)

按照常规思维,该语篇中最先出现的“doctor”一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 ICM就是生病找医生看病,当然还有第二种可能就是找医生有其他私事,这就是对该语篇相关话题所做出的两种预测,“the patient asked in his bronchial whisper”加深了第一种猜测的可能性。而接下来的信息输入“the doctor’s young and pretty wife whispered in reply”中,发话者对医生妻子年轻美貌的刻意强调“young and pretty”则让人觉得有悖于常理。如果是找医生看病或是有其他私事的话,应该是强调医生现在不在家、什么时候会在家或是他现在在哪,而不应该过分关注其妻子的相貌和外表。接收这一信息后受话者对第一种推测就不那么肯定了,但还是会保留这一种可能性。最后一句“Come right in.”则彻底颠覆了第一种可能,让受话者回过头换个 I CM重新编排所获信息,进行语篇重构。在告诉带有支气管病变声音的病人医生不在家后,医生年轻貌美的妻子却压低声音让病人直接进来,这让我们不由得猜测所谓的“病人”也许并不一定是来找医生本人的,可能正是来找他妻子的。如果是找他妻子,那么他和医生妻子有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又是否有什么特殊关系呢?而“young and pretty”此时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情人这一 ICM。这时受话者再一次对这一假设进行推理,如果他们是情人关系,那么语篇中对医生妻子外貌的描绘“young and pretty”就能得到合理解释,而最后一句“Come right in.”进一步验证了这一推理的正确性,这样就成功地解读了该输入信息,重构了一个完整、逻辑性强的语篇,也使输入信息中所描绘的 ICM得以具体化、形象化。

三 结语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 ICM理论,从语篇的整体把握、信息解析、省略还原及信息重构这四方面对听力省略语篇的理解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探索,这有助于引起我们对语言省略现象的重视,有助于在语言交流中对省略现象做出深入的剖析,也有助于我们在接收听力信息时成功地填补发话者所省略的语义空缺,以便完整地理解输入信息、顺利进行交流。

[1] Brown&Yule.2004.Discourse Analysi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gman.

[3] Halliday.M.A.K.&Ruqaiya Hasan.1976.Cohesion in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 Things―WhatCate

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 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6] 邓杰 .话语信息的认知处理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 (3):4-8.

[7] 夏日光,赵耿林 .语义联想省略的语篇探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9):149-153.

[8] 张德禄,刘汝山 .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Key words:ellipsis;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listening discourses

Abstract:Ellipsi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void repetition and stress the main points in discourse cohesion.The successful understanding of ellipsis in listening discourses needs the involving of I CM;this essay explores the whole understanding processof ellipsis in listening discourses from the aspectsof cognitive psyche and construction of ICM.It reappears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analysis,information gap filling and information frame reconstruction,hoping will provide some help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ellipsis in listening discour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Ellipsis in L isten ing D iscourses Based on the ICM Theory

YANG Zhi-sh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Changcha Institute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114,China)

H 319.3

A

1673-2804(2010)05-0180-03

2009-10-18

猜你喜欢
省略语篇语义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语言与语义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中间的省略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