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 00:54李晓红聂永枝
关键词:词汇量隐喻事物

李晓红,聂永枝

(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李晓红,聂永枝

(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 063009)

隐喻;词汇教学

隐喻与词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传统的记忆单词的方法比较机械,往往只记住单词的表面意思。提出把隐喻引入英语词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有效地记忆单词。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也就是借“种”作“属”(束定芳:413)。20世纪 80年代早期是真正认知隐喻时代的开始。Lakoff和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即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它是一种命名各种事物的方法,是语言结构和思维体系的一部分,隐喻贯穿于各种语言之中 (Wales1989:296)。同时思维是隐喻的,Richard指出:没有隐喻,人们就不能流利地说上三个句子。因此,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饰和点缀,更重要的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存在于人们日常语言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上的隐喻观点强调了隐喻在认知方面的重要性,但是怎样把隐喻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怎样把隐喻的观点和英语的教和学联系起来呢?本文基于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基础,试图研究隐喻和英语教学之间,尤其在词汇教学方面的联系,力求对大学生扩大词汇量和记忆单词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传统意义上,学生记忆单词仅仅靠重复记忆和机械的死记硬背,结果只记住了单词的表层含义,而不能理解单词的深层意义和隐喻含义,并且很容易遗忘。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隐喻意识,同时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新单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一 隐喻研究综述

隐喻研究源远流长。隐喻这个词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在他的作品《诗学》和《修辞学》中,他首次提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是用一种东西来命名有同样属性的另一种东西。根据他的观点,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名字都早已存在或是从别的事物中借来的。这种观点对于今天的隐喻研究仍有很大的影响和意义。

Richard和 Black认为隐喻是两种类似事物之间的比较和对比。基本的句子形式是:A是B。Richard提出,把 A项称为“话题”或“语旨”,B项叫做“载体”或“根据”。而Black把A项叫做“主体”或“主项”,B项叫做“次件”或“次项”(束定芳:415)。试以 The sky is crying(天空在哭泣)为例,在这里,The sky(天空)就叫做“话题”或“主体”,crying(哭泣)就是“载体”或“次件”。后来,人们命名被描写的对象 sky (天空)为“目标”而用来描写对象的次项 crying(哭泣)为“始源”(Ibid)。

近几年来,一些西方的语言学家更多地关注隐喻和认知之间的关系,试图把隐喻和认知联系起来。20世纪 80年代初期,G.Lakoff和M.Johnson提出了概念隐喻的新理论,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根据他们的观点,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和构建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和表达另一个概念 (李国南:80)。隐喻贯穿于人类一切语言之中,同时存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人们的生存离不开隐喻。

譬如,Argument iswar(争论就是战争)。只是一个概念隐喻,人们基于战争的经验去理解争论,也就是根据具体的事物war(战争)来理解抽象的概念Argument(争论。)于是出现了一系列有关Argument的隐喻表达式。

He attacked every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他攻击我论据中的每一个弱点。)(Lakeoff 1980:4)

I have neverwon an argumentwith him.(我在争论中从没赢过他。)(ibid)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你的观点不堪一击。) (ibid)

He shot down all ofmy argument.(他击溃了我的所有论点。)(ibid)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人们用来描述“战争”的词来描述“争论”,像 attacked(攻击)、won(获胜)、indefensible(不堪一击)和 shot down(击溃)。总之概念隐喻是用具体的概念来类比抽象的概念,用已知的或比较熟悉的具体概念去类比一个未知的或比较生疏的概念。

二 词汇重要性及其研究现状

很久以来,一些教学方法像直接法、听说法都倾向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强调语音及其语意,却忽视了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总的趋势是重语法轻词汇,认为语法和词汇是分离的,语法比词汇更重要(赵彦春:23)。词汇教学在很长时间内得不到重视,造成了学生的词汇量普遍低下。

1970年兴起的交际教学法使人们重新考虑词汇在外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词汇的重要性可以从这样一个事实清楚地表现出来:人们能够明白由正确的词汇和错误的语法组成的句子,但不能明白由错误词汇和正确的语法组成的句子。所以从意义构建和意义指派而言,词汇远比语法重要(ibid)。就像著名的语言学家 David W ilkins总结的那样:如果没有语法,很少的信息能够传递;如果没有词汇,什么信息都传递不了。同时Dala H.和 HockingD.也强调:如果一个人花费大部分时间学习语法,那么他的英语水平不会提升太多;相反,如果一个人花费时间学习词汇,那么他的英语口语和表达水平会有显著的提高。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词汇对外语学习者来说是基本和核心。它能够影响外语学习者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因此词汇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本族语者如此,外语学习者更是这样。然而长期以来,词汇在外语教和学中的重要性却被忽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习者来学习和记忆新单词。据统计在目前中国,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之后,大学生的平均词汇量能达到 5000左右,同本族者 50000相比,相差甚远。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词汇量成了一个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三 隐喻理论在外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 在隐喻理论指导下教授和学习一词多义

在扩展语言的词汇时,语义变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语言是符号的系统,所以每个单词都跟一个具体意义一起构成一个符号。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需要无穷多的单词或符号来给物质实体和人们的经历编码,可是这是不可能的,这会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已经存在的单词赋予多种意义来解决,也就是说让一个新的概念由旧的形式来表达,因此这个形式的意义就增加了 (胡壮麟: 107)。隐喻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隐喻是两个概念域或认知感之间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据此一个范畴赖于得到解释的概念域是用另一个概念域来解释的。一旦一个词汇隐喻化,它的隐喻含义被承认并广泛的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会变成这个单词的另一种意思,所以同一个单词的多种意思就会出现。在这一点上,隐喻化和一词多义是一致的。

以下举例来阐明一词多义的现象可以通过隐喻来解释。拿“eye”这个单词为例,来看“eye”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1)She has a pair of big eyes.(她有一双大眼睛。)

2)She has never look at snow through the eyes of a child again.(她从来没有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雪。)

3)The woman at the next tablewas giving him the glad eye. (隔壁桌子上的那个女人给了他一个多情的眼神。)

4)The selections have been made with an eye to the casual buyer.(选择已着眼于休闲买家。)

5)It was not until his retirement that he began the work which has kept his name in the public eye ever since.(自从他退休以后他的名字才出现在公众的眼睛之下。)

6)My grandma can not see the eye of a needle clearly.(A, Deignan.2001:4)(我奶奶不能清楚的看清针眼。)

在这“eye”的原始意义是“动物或人看东西的一种器官”。但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已经引申出多种含义,像 2)中的“眼光”,3)中的“眼神”,4)中的“目标”,6)中的“针眼”等等。这些意思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从而变成了这个词的多种意思。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单词的原始意义,同时明白了它的隐喻含义,扩大了词汇量,并且记忆长久而不容易遗忘。

2 在隐喻理论指导下教授和学习新单词

在西方社会隐喻研究已经有一个很长的历史,尤其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隐喻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焦点。像心理学,哲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应用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等都涉及隐喻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词和术语,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领域,新词更是层出不穷。同时出现的这些新词有着丰富的隐喻意义。隐喻由一个认知域类推到另一个认知域,科学家也用原有的科学概念去喻指另一个崭新的科学概念,因为许多原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计算机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词和新概念,并且这些词和概念是从别的领域借来的。像概念“程序”是从工程领域借来的;而词组“文字加工”和“信息加工”则是从工业生产技术方面借来的;从解剖学借来的有“神经系统”和“数字神经系统”;从微生物学借来的有“病毒”,从电学借来的有“输入”和“输出”等等。由于科学概念深奥难懂,科学家往往借助于十分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去类比科学概念,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计算机中的不少专业名词都借助于普通词汇,而且都是形象生动的隐喻。像“菜单”,“窗口”“储存器”等等,都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借来的 (李国南:73)。通过隐喻科学家可以借用一个已经存在的旧的事物来命名一个新的事物。这样做可以使新事物简单易懂。因此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变化的发展过程。解释词汇之间的互相联系。同时,学生在掌握和记忆新单词时,借助于隐喻的思维模式,找出新词和旧词之间,抽象词和具体词之间的联系,这样记忆的单词可以保存时间长久不易遗忘。

四 总结

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隐喻是理解英语词义的有效途径,是学习多义词的有效工具;认知隐喻理论能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增强隐喻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总之,只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隐喻概念的认知功能,就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并内化所学的语言知识,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随着人们对隐喻认识的加深,认知隐喻式词汇教学为认知科学在语言教学中全面展开提供一个更好的机会。

[1] Deignan,A.2001.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7.Metaphor.Bei 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2] Lakoff,G.&M.Johnson.1980.M 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Ungerer,F and H.J.Schmid.2001.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赵彦春.认知词典学探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Key words:metaphor;vocabualry teaching

Abstract:Metaphor and vocabulary teaching are closely connected.Traditional way of remembering words is rather mechanical,only focusing on the surface mean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metaphor in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metaphor awareness and to improve their metaphor ability,thus to help them rememberwordsmore systematically and efficiently.

The Application ofM etaphor in College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L IXiao-hong,N IE Yong-zhi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H 313

A

1673-2804(2010)05-0137-03

2009-03-10

2008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s080810;2006年河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词汇量隐喻事物
美好的事物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奇妙事物用心看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