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商务沟通中的非言语交际

2010-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9期
关键词:食指商务言语

庄 苹

(漳州师范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中日商务沟通中的非言语交际

庄 苹

(漳州师范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跨文化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在商务沟通中,非言语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对方的非言语交际尤显重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商务沟通中所运用的非言语交际的对比分析,来探讨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及正确使用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性,以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言语交际;跨文化对比分析;中日商务沟通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也实现了市场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接轨,在这种环境下,中日两国的商务贸易往来活动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以外,还使用内容极其丰富的非语言性手段,如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这些伴随语言传达信息的手段叫做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萨莫瓦(Samovar)说:“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1](P3)可见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而非言语交际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文化与非言语交际密不可分。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了解对方的非言语交际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中日商务活动中常见的空间距离、座位安排、商务礼仪、目光视线和手势等非言语行为和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及正确使用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性,以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一、中日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

交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过程。交际的实现可以通过语言形式,也可以通过非语言形式。每个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在交际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内涵,这种内涵是受其文化系统制约的,同时又是文化因素的载体。[2](P190)交际可以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言语交际是人们以语言为工具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交流活动。非言语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2(P341)]它们与该民族的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美国的心理学者麦赫比恩认为,非言语在向对方传递感情和态度时有着比言语更为密切的关系。[3](P60)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态度、心理活动和价值观念。人们对别种文化的非言语行为又极为敏感,容易发生理解偏差。因此,了解非言语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自然、风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会培育出不同的文化、宗教及艺术。日本文化是在日本特有的历史、社会和地理环境的背景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日本曾经是农业社会。弥生时代的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在狭小的土地上劳作,人们需要的是配合、协作和自我牺牲精神。日本独特的农耕文化、传统的家族制度、岛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日本民族有着极强的集团意识、内外意识和上下等级意识,这些意识充分地表现在商务活动中常用的鞠躬、点头、目光、手势和空间距离等非言语交际上,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日本人意识形态中的“言灵信仰”也使他们对语言有一种恐惧心理。所谓言灵信仰,就是一种认为话语里有精灵寄宿的思想,无论祸福,只要精灵发挥力量,就能使话语成真。日本人把语言同某种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同某种自然力量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相信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认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因此,言行谨慎,更多地借助非语言的手段来传情达意。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会产生误解甚至出现文化冲突。

二、中日商务沟通中的非言语交际

在中日商务沟通中,不仅需要正确的语言表达,内容丰富的非言语交际也是不可或缺的。非言语交际系统和言语交际系统都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中使用的非言语交际系统也是不一样的。比起语言交流来,日本人更善于领悟和体察对方的言外之意,重视“目配り、気配り、思いやり”,即察言观色。日本学者国広哲弥曾指出:“日本人の言語行動では自分の気持ちを細かなところまで表現しつくすということをせず、簡単な決まり文句的な表現で済ませるのが普通であるから、どうしても「顔色を伺う」など、非言語的な行動に注意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くなる。”

[4](P55)(在日本人的言语行为当中,通常没有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是简单地以老套话表达一下就完了。所以必须注意“察言观色”等非言语行为)。日语中“以心伝心”“察しがいい”“沈黙は金なり”等表现也反映了非言语交际在日语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以下通过对中日商务活动中常见的空间距离、座位安排、商务礼仪、目光视线和手势等非言语行为和手段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非言语交际的中日文化差异及正确使用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性。

(一)空间距离、座位安排

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近体距离的感觉也不同。鞠躬,在日本是最常见的非言语行为。初次见面、问候、向对方表示谢意、歉意、告辞等,都伴以鞠躬表示,一般是从点头到上身弯至90度,鞠躬的角度不同,所表达的敬意程度不同。同时,鞠躬需要较大的空间距离。而中国人习惯见面时握手,相互之间站得较近,日本人很少握手,同中国人礼节性握手也常伴随鞠躬,体距较大,所以日本人很不适应双方距离太近。霍尔认为,空间的变化可以影响交际,起到加强交际的效果,甚至还可以超越言语的作用。[1](P76)因此,在中日商务活动中,空间距离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在日本,日常会话的标准距离是一米。[5](P133)而在中国则较近。中国有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关系友好、亲近,而日本人则崇尚“间”的精神,不喜欢同他人过往太密,以免丧失自己的独立空间。交际双方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跨文化交流才能顺利进行。

座位安排是利用空间位置表示个人地位和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不管是汽车座位还是餐桌座位,都应把客人安排在上座。何为上座?在汽车的座次方面,如果是专职司机驾车,在中国,后排左座是上座,在日本,后排右座是上座。因为在日本,汽车的驾驶座在右边,与中国正相反。在餐桌坐席的安排上,入席时,应把客人中级别高的让到上座,不可以随便坐在喜欢的座位上。如在日式房间,上座是背对壁笼的座位,而非面对壁笼,下座则是在房间出入口的近旁;非日式房间是离出入口较远、视野较好的座位为上座。

(二)目光视线

在商务活动中,谈判是重要的一环。除了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外,了解对方的非言语行为,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推动交际顺利进行。比如,日本人在听别人讲话时不断地点头,这并不意味着赞同对方的观点,而是在向对方发出一种信号,表示在听他讲话,表达听者对讲话人的尊重,属于个人感情的范畴,并不表达是否同意对方的主张或观点。同时,交谈时,目光高度要恰到好处,这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日语中“目は口ほどにものを言う”的说法,说明中国人和日本人对眼睛交际作用的认识是相同的,也说明了眼睛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文化对目光接触和眼神的运用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同西方人相比,中日两国人民都属于运用目光接触不多的民族,而日本人较中国人运用得更少。在商务谈判中,为了了解对方的思想,进行有效的交谈,中国人在听别人讲话时,喜欢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以示自己在注意倾听,而日本人却认为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是有失礼貌的。铃木健二认为:“假使有两个人在面对面地交谈,如果在室内,两人的目光距离应该是一米至二米半,这时,目光看对方哪个部位较宜呢?在距对方两肩外侧十公分的地方分别画一条竖线,头顶上方五公分处画条横线,再在胸部画条横线,组成一个方框,面积正好同电视机屏幕大小相仿,你的目光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就会恰到好处而不会失礼于对方。”[6](P109-110)这是因为日本人长期处于上下等级分明的社会中,认为直视的目光是权威的外在表现,而本能地避免长时间直视对方以回避攻击性。

(三)商务礼仪

请客送礼是商务礼仪的必要环节,其是否合乎礼仪,也关系到商务沟通是否能顺利进行。首先,宴请时,在饭菜数量上,中国人习惯准备超过实际需要的数量,以示盛情。而日本人一般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准备。在敬烟与劝酒上中日也有很大的差异。日本人一般是自己抽自己的烟,无敬烟的习惯。而在中国,敬烟是一种礼节,敬烟的次数也较频繁,甚至客人说不会抽时,还会一个劲地鼓励对方抽。日本人一般也没有劝酒的习惯,中国人则认为劝酒是表示热情、表达心意,有时近乎是“灌酒”,似乎不一醉方休就不能尽兴。其次是送礼,日本人很注重礼节,每次拜访中方客户必带礼物,中国也是注重礼尚往来的国家,但送何礼物有颇多讲究。中国人虽常说“礼轻情意重”、“不成敬意”,但事实上还是很讲究是否能拿得出手,注重礼物的厚重,所以送的礼物多为有分量的。日本人送礼也讲“ささやかな物”或“何もありませんが……”等,实际上一般也是送些包装精美的点心或袜子、毛巾等小礼物。如果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来衡量,会觉得日本人太小气。其中毛巾之类的礼物更会让闽南人接受不了,因为在闽南地区毛巾是给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的。

(四)手势语

手势语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点。在商务活动中有许多常用的中日两国不同的手部动作。比如,在中国表示称赞时,常竖起大拇指;表示否定或渺小、看不起时,常伸出小指头;而在日本,竖起大拇指是表示“父亲、丈夫、老板、男人”等意思,竖起小指头是表示“女人”的意思。日本人用大拇指和食指做成圆圈,其余三指伸直、平放,表示“钱”的意思,在中国这是表示“同意”、“一切正常”的意思。中国人是以大拇指摩擦食指和中指来表示“钱”的意思。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在中国用于乞求、恳请、祈祷、敬意、谢意;在日本用于表示祈祷和道歉。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圈,中国人是表示让人动动脑子;日本人是表示头脑不正常、头脑奇怪。中国人搔头表示为难、不好办;而日本人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

中日两国数数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数1至5时,中日两国基本相同,即:伸出食指,屈其余四指表示1,再伸中指表示2,再伸无名指表示3,加上小指表示4,五指伸开表示5。数6至10时,两国的数法就不同。数6时,中国是伸拇指和小指,日本是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数7时,中国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日本是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和中指;数8时,中国是伸拇指和食指,构成“八”字,日本是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数9时,中国是勾起食指,屈其余四指,成“9”形,而此手势在日本是表示偷窃之意,应注意使用,否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日本是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四指(拇指除外)表示9;数10时,中国是中指扣在食指上,别在一起,屈其余三指,或两手食指交叉成“十”字,或一手握拳,日本是十指伸开。

三、结语

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7](P7)在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的背后,是文化的交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民族造就一种文化。交际的过程,体现和反映了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者所属文化的民族特点。如果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感情倾向、行为模式、语言习惯来规范自己的交流行为,并以此去理解、判断对方的言行,就会产生误解,引起文化摩擦,甚至产生文化冲突,也就谈不上沟通,更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了解非言语交际,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排除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异域文化,认识到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重要性,才能成功地进行交际。

[1] 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文仲. 文化与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 石井敏など. 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有斐閣選書,1997.

[4] 张一娟.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应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1.

[5] 王秀文,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6] 铃木健二. 人际关系趣谈[M]. 三联书店, 1986.

[7]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H0

A

1008-7427(2010)09-0100-02

2010-06-22

作者系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猜你喜欢
食指商务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磨 刀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平衡尺子
拇食指巨指症1例
关于冬天
商务休闲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