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慧,黄 斌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论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宗教的作用
周世慧,黄 斌
(广州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宗教是西方社会里影响最为广泛的意识形态之一。现代西方社会中,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去教堂接受真、善、美的福音传播;在美国自称有宗教信仰的人高达百分之九十;西方青年一代的宗教观念也十分深厚。由此,宗教以这样广泛的人群基础全方位渗透进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其中,道德教育是受其影响较为深刻的一个领域。道德自产生以来就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有一段时间,道德教育被宗教教育所垄断,甚至是替代。因而,探究宗教对西方教育的作用很有必要。本文将以分析现代西方社会宗教发展的转变为起点,展开对现代西方道德教育中宗教作用表现的具体阐释,以此揭示其对中国道德教育发展所具有的启示作用。
宗教;现代西方道德教育;转变;发展
文艺复兴后,宗教被当作纯粹的荒谬和欺骗受到许多人的严厉批判,甚至是全盘否定,然而宗教并没因此而消失。直至今天,宗教在西方社会里仍旧是影响最为广泛的意识形态,它全方位的渗透进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道德教育就受到其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西方宗教的发展转变,宗教在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作用也相应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使宗教在道德教育中逐渐发挥出更多的积极作用。
中世纪在西方人眼中是“黑暗的时代”,是被宗教完全控制的时期。在那时,宗教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在文艺复兴掀起宗教革命浪潮后,直至现在,西方宗教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一)宗教目的的转变
宗教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紧密不可分。在中世纪,西方社会的生产力还不发达,群众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此时的社会政教合一,宗教的主要目的是为政治服务。教会通过“人们只能经由教会得救”的说法,与各国争主控权,国王也不得不臣服于教会领袖之下。同时,宗教领袖为求一己之利,将宗教变成了剥削和恐吓民众的工具。利用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惧怕与崇拜,施以宗教的手段奴化民众思想。
进入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掀起了“人文主义”思潮,倡导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宗教革命给予了每个人接近上帝的权力,打破了教会独掌信仰权的局面。由此开始,宗教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融合理性的因素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极前行。
现代西方宗教主张政教分离,它更多是为人本身进行服务的,尊重人、关注人、爱护人都成为其重要理念。詹姆士与杜威就曾大力提倡将上帝当作服务与人的目的。也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1]逐渐的,宗教目的转向了服务于人的需求。
(二)制度宗教向个人宗教的转变
制度宗教向个人宗教的转变是宗教由制度游走向制度内化的转变,由教派性信仰向个体性信仰的转变。制度宗教最注意的是神,崇拜、献祭,感动神性的程序、神学、典仪和教会组织都是其本质要素。[2]所以,中世纪的宗教更多的是一种习惯和教条。如杜威所说:我们之所以相信许多东西,并不是因为事物就是这样的,而是因为我们通过权威的势力。由于模仿、特权、教诲、语言的无意识的影响等等,而已经变得习惯于这样信仰了。[3]而民众在制度宗教下对宗教产生的信仰实际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人重新审视自己,人的中心位置得到重视。到现代,制度宗教退居到次要地位,个人宗教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和重视。
个人宗教注意的是人,人的内心倾向、人的良心、人的功过、人的不完备。它激发的不是仪式的行为,而是个人的行为[4]。在此时,教派教义规定的信仰退居其次,而通过自己切身体验重新获得的信仰才是重要的[5]。所以,个人宗教的重点是信仰在人心中的内化,人的宗教情节完全是自由的、虔诚的。人想要获得“救赎”不是通过制度行为,而是通过人出自内心、灵魂的一种改变。犹如马丁•路德所言:人只能透过真实的宗教信仰得救。
(三)宗教的神圣化向世俗化的转变
宗教在中世纪拥有绝对权威。它赋予上帝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圣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与人类世界之间有着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上帝在人类无法触及的彼岸世界。因此,在人类眼中上帝是一个完全神秘、抽象、超验的形象。上帝世界与人类世界是被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存在。
在现代西方宗教经历了一定世俗化改革后,开始强调宗教应关注尘世生活,强调知识与信仰的结合,并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宗教。同时,主张对上帝的信仰应是被当作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对人长足的全面发展以及崇高道德理想永不停息的一种追求。并在这种追求中,促使人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得到不断的升华。由此宗教得以由天上降到人间,上帝与人建立起平等的对话关系。
(四)宗教唯一性、绝对性向宗教宽容的转变
中世纪宗教强调唯一性,绝对性,即指基督教的唯一存在和基督教上帝的绝对权威。换言之,除基督教以外,其他教义都属邪教,都应被彻底消灭。正如基督教核心内容之一的“十诫”中第一诫所说:不可有别的神。这就反映出了基督教的绝对排他性。
西方在现代提倡宗教宽容,即不同宗教信仰者应同等对话,信教与不信教者也应平等对话。倡导宗教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全面交流,建立宗教教派之间以及宗教教会与其他组织、团体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以求达到和谐相处,互相促进的目的。从整体上来看,在现代西方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的趋于和谐、平缓。这可以从现代西方宗教的多样性、多元化中体现出来。
经上述几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西方宗教正朝较为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由此,其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中世纪,西方道德教育实际就是宗教教育,一切道德教育都由宗教教会以及教会学校来承担。但由于那时的宗教过于形式化、神圣化、制度化,宗教带给道德教育的负面作用较多。在中世纪宗教色彩熏陶之下,道德教育在当时具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仅是为了保护统治阶级的压迫与掠夺。经过宗教改革,一路走到现代,西方宗教被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随之,对道德教育产生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了积极的一面。
(一)为道德提供利益调和的力量
就道德本身而言,它是为了表达利益的需求。而宗教为其提供了利益调和的依据和力量。西方宗教宣扬:道德准则是上帝的命令和法则,上帝最终将给履行他们义务的人以奖赏,给违背他们义务的人以惩罚。但是,宗教提供的此种力量似乎是无力的,或者说这种力量存在缺陷。因此,宗教设定灵魂不朽,把人有限的生命进行了时间、空间上的延展。以此告知人们,上帝的赏罚不一定是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显现的,从而给予人们希望。随之,宗教的这种善恶有报因果论作为道德利益调和的力量在合理且无法推翻的假设中变得强而有力。
(二)为人们提供恪守道德的精神动力
由于世界存在的无限性给人认识有限性造成的巨大压力;由于社会存在着的痛苦、暴力、不公正在尘世范围内得不到彻底解决,以及人先天存在的缺陷在后天的弥补下也无法圆满,从而导致了人的内心或精神在某种程度不健全,以致使人们缺乏恪守道德的合理解释和精神动力。
现代西方宗教提倡凭借个人内心体验去感受上帝的力量,以及在感受中与上帝融合,并将此力量进行个体独立的转化,使人的心灵在上帝的抚慰中获得安宁,变得强大。促使人们具备同情、博爱的情怀,营造和谐温暖的心理氛围。最终人们恪守道德的精神动力得以在此过程中孕育。简言之,道德本身是无法提供给人们恪守道德的动力的,它只能借助外在力量,一个在精神上高于它的力量来支持并推动其发展。
(三)为道德教育树立道德典范
西方宗教为现代西方道德教育创造了一个具有崇高品格的道德典范,即将上帝设置为一个在道德上完美无缺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人类道德品行的模范。在现代西方,主张宗教宽容,人们更多的不再是进行各宗教上帝的区分,及争夺哪一个教派的上帝更为崇高。将其共同点融为一体作为道德教育的崇高理想。
在此,还需要看到的一点是,西方宗教为道德教育设置的道德典范是一个“虚拟”形象,因此,使得此道德典范的影响力度更加强大、深远。康德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是应该假定上帝存在的。而这种存在虽没有强有力的证实性,却也没有证否性。尽管有人质疑上帝的真实存在,然而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仍旧认为人是无法凭借理性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这种道德典范的设立显然英名于实体存在的道德典范设置,避免了个人崇拜的尴尬及可推翻性。
(五)为道德教育提供有效途径和方法
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纯粹的道德说教,也不应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性、压迫性、形式性的道德灌输。同时,道德知识的教育过程最重要的也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体悟、理解、形象、感动[7],通过熏陶、潜移默化,使人在道德实践中增加道德体验,最终形成自我的道德精神或道德信仰。
在西方,在主张宗教信仰要实现个人心里内化的影响之下,道德教育在多种途径与方法中开展。首先,现代西方宗教有很多富有启发性概念,这促使从事道德教育者获得思考的灵感。其次,由于制度宗教被个人宗教逐步的取代,使得教堂里福音的传播成为了宣讲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如米兰.昆德拉说的:人可以继续保持他的信仰,在教堂里下跪,在床上祈祷,他的虔诚从此只属于他的主观世界。[8]这表明,此时的宗教信仰已不是制度的表现,而是人发自内心的需求。再者,宗教书籍的大量出版、销售成为道德教育广泛开展的又一途径。在美国,宗教书籍出售量达整个商业售出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宗教书籍的销售实际也促进着道德教育由主体被动性向主体主动性转化。最后,现代西方家庭的宗教教育为道德教育开拓了辅助渠道。一般情况下,西方人都让他们的孩子读《圣经》,让《圣经》中的优良教义能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道德认知能力。
(一)不可忽视宗教对道德教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尽管现代中国社会,宗教并非主流意识形态,然而,我们却要看到由于提倡信教自由,我国还是存在许多教徒。并在近几年,信教的民众出现增加的趋势。这不仅是由于西方宗教的影响,也因为中国具备了宗教培植的环境土壤。在当今社会,表面上看起来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紧密。但由于竞争带来的压力,人的孤寂感越来越深重。而正是由于新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缺陷的产生使人需要强大的精神依托来进行自我安慰,促使了宗教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则需要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宗教,并发挥宗教的正面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让其弥补人心灵和精神上存在的缺陷,促使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帮助人们建立道德情感,为道德教育实施建立有效途径,促进道德规范的个人内化。
(二)从宗教的作用来看信仰本身可为道德教育所带去的积极作用
很多人认为信仰就是宗教神学或者哲学上的信仰,而这实际上是范畴上的混淆。信仰是指将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即信仰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那么,宗教信仰仅是信仰中的一个分支而已。因此,透过宗教信仰对道德教育的作用,我们更应看到信仰对道德教育的作用,它不仅仅可以避免宗教信仰对道德教育所产生的狭隘的、负面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像宗教信仰一样给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心理和精神上都健全的对象。信仰就本身而言便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人们去接受道德教育并遵守道德的推动力。
(三)中国现实的强迫性、应试性的道德教育急需改变
从实际情况而言,中国的道德教育还是较为落后的,教育成效也不太明显。因此,从西方道德教育中宗教所产生的作用中,我们应该看到道德教育的整个实施是不能完全靠道德本身来完成的,即是说道德教育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来促使自己更好的发展。首先,要重视道德情感的建立,将道德告知和道德情感结合起来。其次,注意道德教育实施的方式方法,不能总是采用填鸭式方法对道德规范进行灌输,要注意多样性和趣味性。最后,便是要重视隐蔽性的道德传播途径。只有对道德教育进行全面的改革,中国的道德教育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1][2][4] 威廉. 詹姆士. 宗教经验之种种[M]. 商务印书馆,2005.
[3] Hugo Ott. 走向海德格尔的生平途中[M]. Frankfurt,1988.
[5] 丁锦宏. 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3,12.
[6] 贺雄飞主编. 守望灵魂[M].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B82
A
1008-7427(2010)09-0061-02
201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