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课堂讲授法辩护

2010-08-15 00:52秦积翠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6期
关键词:注入式讲授法讲授

秦积翠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为课堂讲授法辩护

秦积翠

(兰州城市学院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讲授法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的口耳相传,到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下的课堂讲授,再到今天在多媒体辅助条件下的讲授,讲授法经历了众多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讲授法在今天的课堂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所以,讲授法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被取代的,它的重要性应该被人们所关注、所重视。

讲授法;历史;意义

一、讲授法受到了批评和指责

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些人谈讲“色”变。他们认为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在讲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硬性规定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课堂1/3或1/4,甚至一些 “名师”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些规定,不仅出现在一些经验介绍材料之中,有的还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当中。[1]从而可以看出,人们认为,似乎教师的讲授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只有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就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可见,人们对讲授法的认识出现了误区。实际上,人们对讲授法的指责,不是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才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提倡个别教学法的凯勒,发表论文Goodbye teacher(“再见吧,老师”),就是出于对讲授法的全盘否定。[2]他们将讲授法和 “注入式”、 “满堂灌”等同起来,认为讲授法没有存在的必要,必须加以抛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误认为新课程要否定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随即,自然而然地便想到要否定讲授法、否定接受学习。实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陈述的 “‘改变’…… ‘倡导’的句式,就似乎等量齐观,要平分秋色,甚至可能被误解为由一个 ‘转轨’为另一个,取而代之”。[3]总体上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几乎没有体现出讲授法和其他教学方法,接受学习和其他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孰轻孰重,一味地倡导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忽视了与传统观念、传统思想、传统方法之间的协调关系,导致人们对讲授法和接受学习错误的指责和批评。

二、讲授法之实质

讲授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讲授法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也没有用文字记载的材料供学习之用,教育主要依靠口传身授。教学与生活、劳动是联为一体的。教学是由长辈对晚辈进行,晚辈向长辈学习,体现 “师徒”式的教育。

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居于统治地位的奴隶主贵族为培养自己的子弟,建立了学校。西周出现以 “六艺”为主的学校教育。 “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属于礼之教、乐之教以及相当于读、写、算 (书、数)都是通过语言讲授完成的,而且是注入式的口授。如,文字教学要认读,也要书写,都要由易到难。[4](P43)外国的奴隶制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言语讲授法,而且大都是注入式的。如古埃及、巴比伦、亚述及印度等文明古国出现的宫廷、神庙学校、文史学校和古儒学校等。“学校的功课像山一般多得做不完”,教学盛行体罚学生,“孩子的耳朵是长在背上的,你不打他就不听”,可见,这是强迫学生机械学习,是注入式教学的具体表现之一。[5](P23)

封建社会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仍是讲授法。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儒家首创的问答式的教学,如孔子名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了早期的启发式的讲授教学。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学生深造自得,在讲解上注重 “引而不发,中道而立”。墨子在其前辈的影响之下,率先实践由教师通过语言,主动而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成为中外教育史上系统运用讲授法教学的首位教育家。欧洲封建社会主要由教会控制学校,为世俗封建主服务的学校以及适应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学校。在这些学校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学生的学习以机械背诵为主要的方法。

原始社会的教育活动主要依赖于简单的 “口耳相传”,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发明以及学校的诞生,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形式,词语的运用和解说使讲授成为主要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十二三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兴旺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又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到了15世纪,讲授法教学在欧洲的大学里得到普及和推广,而17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进步,社会需求扩大了受教育的对象,同时也为西方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夸美纽斯将讲授法运用于班级授课制,已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而现代意义上的讲授法的出现要归功于赫尔巴特。其主要理由有两点:第一,赫尔巴特为讲授法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它在统觉心理学的原理基础之上论证了讲授法。在他看来,人的心灵原本空无所有,正是通过观念 (知识)的输入才得以丰富。第二,描述了讲授法的操作程序,改进了讲授过程,将讲授法纳入了一个有机的教学方法体系之中并赋予其支配性地位,即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又凸显了书本的价值。随后的赫尔巴特运动的开展,“五段教学法”连同讲授法的地位巩固下来。[6](P17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学思想进入了现代时期。苏联现代著名教育家凯洛夫非常重视教师的讲授,他认为 “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作用:安排得当的讲授是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主要条件”。[7](P130)他在教学方法中提到了运用讲述、讲解和讲演的讲授方法。他认为教师的讲述应该按照以下各个阶段进行:(1)组织学生积极听讲。通过联系旧教材和提出新问题吸引学生注意讲述的题目,把讲述提纲告诉学生 (在某些情况下),突然给他们提出问题等等。 (2)进行讲述。在讲述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3)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4)检查学生理解所讲述的材料情况 (让学生回答教师备课时拟好的各种问题)。[8](PP.475-484)凯洛夫主张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是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技巧。可以看出,凯洛夫重视教材知识的掌握,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很明显,他继承了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进一步主张运用讲授法教学,并且从他对班级授课制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讲授法在教学中的作用,如班级上课制度 “把学校教育能力提高到最大限度,增加每一教师所能传授的学生人数;达到学生极有效地利用整个修业期间;使教学过程尽量成为极其容易的、有兴趣的、愉快的和使学生不至于疲劳的。”[7](P166)由于凯洛夫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 “具有法律的性质”,这就失去了分寸,超过了限度,从而使得课堂长期变得僵化,填鸭、灌输、死气沉沉。[8](P486)这也是后来人们批评讲授法是 “注入式”、“满堂灌”的主要原因。

解放初期我国全面引进原苏联教育学,“苏联版”的 “五段教学法”范式对我国的教学理论发展影响最深,甚至超过了19世纪后期在我国广泛开展的赫尔巴特 “五段教学法”的范式。

今天,课堂教学中讲授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借助于电视、录音设备、多媒体等手段的讲授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学生接受。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讲授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也逐渐趋于完善,从原始社会仅仅依靠口头语言讲授,到依靠文字、书写工具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讲授;从随意的讲解到系统完整的讲述,并且有心理学知识的支撑,使得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泛。前苏联的教育家曾经对讲授法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结论仍然是“演讲式教学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9]

三、讲授法之价值

从讲授法的发展历史来看,讲授法虽然受到批评与指责,但是仍然在顽强地生存着。受到批评与指责,说明讲授法本身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顽强地生存到现在而未能被淘汰,说明其具有其它教学方法不可代替的优势。

(一)搞清楚讲授法与注入式教学的区别可以避免对讲授法的错误认识

启发式教学 (heuristic method),遵循教学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教学类型。与 “注入式教学”相对。“启发”一词,源出自于孔子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0](P200)

可见,与启发式教学相对的是注入式教学,而不是讲授法。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并不矛盾,启发式的长处可以弥补讲授法的不足。但是,有人将讲授法与启发式教学相对立,把讲授法和注入式等量齐观,认为讲授法就是注入式。从而来批判讲授法,进而认为应该将讲授法加以抛弃。实际上,这是由于人们没有搞清楚讲授法和注入式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讲授法和注入式教学有相似之处。讲授法与注入式的表面形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极大的相似点使得人们很难搞清它们的区别,导致将两者常常混同为一。其实,它们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成功的讲授能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的思路保持一致,产生共鸣,心无旁骛;而注入式教学则是教师我行我素,学生要么心不在焉,要么思维停滞。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而是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这一本质。[11]“讲授法从表面看,是教师讲学生听,是一种授受式的方法,但它是否是注入式,不在讲授法本身,也不在讲多讲少,而关键在于讲授是否得法。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听讲,教师只管 ‘教’,学生只管记,而不去思考,这样的讲授,必然是注入式的。如果教师讲授时,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抓住重点难点,时而栩栩如生、情趣横溢地描述;时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时而据理推论,授业解惑。这样的讲授,把知识教学、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自然就具有启发性。”[12]由此可见,讲授法不一定就是注入式,关键要看 “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讲的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13](P189)

由于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不能恰当地运用讲授法,形成了满堂灌的僵死局面;也由于有些人从理论上错误地认为学生接受教师的讲授必然是机械被动的学习,所以,在目前的教学方法改革中,有人把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归罪于讲授法,认为它是注入式教学的代表而备加攻击、否定和排斥。[13](P189)可见,讲授法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走入注入式教学的误区,导致满堂灌。所以,教师在运用讲授法时一定要搞清楚它与注入式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讲授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避免步入注入式教学的误区。

(二)有效地运用讲授法可以起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

1.讲授法选择运用的适用条件

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都有它的适用条件,不同的情境下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当然,讲授法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讲授法的选择运用也有适用的条件:(1)所学的知识用其他方法不容易获得;(2)教师将来源于各个方面的资源加以整合;(3)学生要理解不同的观点。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时,讲授法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在导入新课题,给出背景知识,并激励学生独立学习等方面也比较有效。[14](P332)同时,许多研究者建议以下情况适合运用讲解的方法:(1)目的是提供信息。(2)所讲解的信息不在现存的材料中。(3)材料以特定的方式组织。(4)激发学生对此方面的兴趣。(5)必须在学生自己研究主题前进行介绍或提供完成任务的指导。(6)信息新颖,或把来自不同材料的信息融为一体。(7)对信息加以概括或综合。(8)课程材料必须适合时代的发展,精心设计而成。(9)教师需要为讨论做好准备,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观点或澄清问题。(10)教师需要提供补充的解释材料,以免学生独立学习时有困难。[15](P475)

2.有效讲授的特点

有效讲解的特点:(1)以良好的组织和复习开始,复习包括一般的原则、提纲或构成学习框架的问题。(2)简短讲述目的,提醒学生注意新的或重要的概念。(3)提供新的信息时,考虑到学生对这方面已知的知识,按照学生易于跟上的循序渐进的步骤进行。(4)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5)结束时,复习重点,强调普遍的完整的概念。(6)讲解后,提出问题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话解释材料,并利用或延伸到新的情境中。有效讲解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信息讲解要明白易懂并具有热情。[15](P476)

3.讲授法要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讲授法强调的就是知识的客观性、稳定性和外在性。而知识除了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和外在性之外,还具有创造性、生成性、动态性以及内在性。因此,课堂教学不主张常常以单一的讲授一贯到底,还要倡导与谈话法、问题探索法、直观法等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促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建构知识、生成知识;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知识,而且还要学习到生活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探究知识的趣味、体验到生命的乐趣,使课堂能够成为学生真正的学习乐园。讲授法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讲授法,而且还可以克服讲授法的缺点。单一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智能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只有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发挥集中优势,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 苏令.教师讲授时间岂能硬性限定?[N].中国教育报,2006-03-07.

[2] 吴守一.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探讨 [J].江苏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2004,(1).

[3] 蒋建华.传授什么知识?怎么传授?大可讲究![N].中国教育报,2004-06.

[4] 孙培清.中国教育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 (上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3.

[6] 潘洪建.教学知识论 [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7] 伊·阿·凯洛夫.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8] 田本娜.外国教育思想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 北京教育科研网:http://www.BJESR.CN.

[10] 教育大辞典 [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1] 蔡莉.对讲授法的再思考 [J].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

[12] 李佺宁.论课堂讲授法 [J].安康师专学报,1998,(2).

[13]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4]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 古德,布罗菲.透视课堂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History Inspec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Lecturing Method

QIN Ji-cui
(College of Education,Lanzhou City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Lecturing method has a very long history.In primitive society,class teaching depends on mouth and ear.From Comenius'class lesson to multimedia assisting teaching today,Lecturing method experiences a lot of changes.However,It is still an important method in class.Its position can't be replaced.So,Its importance shoud be valued and attended.

lecturing method;history;significance

G 652

A

1674-5779(2010)06-0102-04

2010-10-09

秦积翠 (1974—),女,甘肃永昌人,兰州城市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一心)

猜你喜欢
注入式讲授法讲授
浅析讲授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GE发电机转子接地保护的原理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学习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运用讲授法的辩证认识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讲授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红外导引头注入式闭环试验的边界能力及一致性
改进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的研究与仿真分析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