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芹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东海分校,江苏 连云港 2 2 2 3 0 0)
如何实现《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系统化
张海芹
(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 东海分校,江苏 连云港 2 2 2 3 0 0)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政治理论知识水平的重要学科,可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感情,增强其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门课具有现实性、时新性等学生喜欢的特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混乱以及学科内容没有系统的构建等.笔者从分析问题入手,提出建设性的措施,重点强调实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假设,完善本课的教学质量,满足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及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科重视;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完善管理;系统化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有必要学习和理解我们党及政府的政策、方针、路线等的知识,了解国内外的经济政治形势.《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高等学校思想道德及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课程,是保证当代大学生跟上时代发展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武器.然而,在教学及研究过程中,都存在着不规范、不系统的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形势与政策的教学过程系统化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笔者从多角度进行分析问题,并且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措施,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形势与政策的教育研究.
《形势与政策》这门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2 0 0 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指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及途径”,此课承担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国内外政治形势的重要的教育任务,是我们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这门重要的课程在实际教学研究中,突出体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1.1 没有清楚认识到该课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尽管形势政策课在全国高校内开展,但是学校、教师、学生普遍都没有清楚认识到其重要性.学校方面只是遵从上级的指示和要求,忽略了此课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政治理论学习及培养,没有落实上级的要求指示.教师方面,上课内容随意,上课时间任意安排,考试考核应付了事.学生方面,受到教学的影响,逐渐淡化了对形势政策课的关注,产生了厌学不学的态度,甚至在此课时间学习其他所谓的“重要”的课.
1.2 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由于该科的时新多的特点以及学校教师的轻视,师资建设投入不足,引起教师阵容不整.有的学校党员干部、辅导员教师担任此课的教学任务,他们对这门课没有深度的学习和研究,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严重不足,教学方式方法枯燥,严重的影响了课程的教学及研究,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和误解,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培养目标.
1.3 教学管理及教学内容混乱
学校没有足够重视该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师资建设投入过低,管理松弛低效.课程管理设置的紊乱,丧失了本课原有的严肃性.与此同时没有固定严格的考核机制,教师功绩得不到肯定,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不受认可,造成教师、学生轻视应付的教学学习心态.教学内容枯燥、没有体现本课的时新性、有用性的特点,内容混乱不系统.
对于上述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缺乏规范的、系统的管理及教学内容.形势政策教学系统化就是指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要求相互协调,有科学的系统的教学管理及成绩考核形式,全面贯彻落实本课的教学要求及满足教学目标.笔者对实际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加强系统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2.1 强化课程定位,认清其重要性
首先学校开展研讨和学习,认清培养目标及要求.比如学校进行讲座,分别从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深入讲授探讨其课程的意义,明确这门课的指导思想目标,认清这门课对我国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及政治素养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各校重视该科的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接班人.其次学校加强对院系领导教师的监管和考核,定期培训,定期听课,定期调查等活动来重视该课的教学.
2.2 加强师资建设及增加教学研究的投入
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最重要的部分,主导着整个教学活动.如果没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充足的教学经验、端正的教学态度的师资队伍,要实现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目标是不可能的;没有充足的教学研究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学术领域的突破、教学质量的提升.那么就应该做好搞好师资建设.首先,建设专业的“两课”教师队伍.两课的内容相互贯通的,而且形势与政策课是马、毛、邓三的有关原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师队伍掌握“两课”的知识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通过马、毛、邓三的原理理论来解释说明本课的内容及实际意义,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去理解形势政治课的作用.其次,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形势与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对在职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怎么去用最新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来解释学生最直接、最关心、最热点的问题.每学期学校要组织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储备,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善.与此同时,要对任课教师进行期中期末的考核,肯定成绩,鼓励先进,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还有学校加大教育研究投入.引进水平高的师资交流学习,建立独立的学院扩大有关图书的数量,完善学校硬件的建设.2.3 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教育组织机构.要实事求是的落实教育部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建立包含所有科目的综合教务机构,负责管理教学的课程安排、协调及管理,进而保证形势与政策课的科学系统.其次,建立科研所和科学的考核制度.相关的教师组织学习研究最新的形势政治动态,与时俱进,并且根据新的动态,对新的教学课程进行部署,进行课程的建设研讨.建设完善考核制度,使得教师的教学平等,根据绩效来评定其成绩.提高学生在该课的成绩重要性,保证于他科同等重要.再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教师上课考勤,学生上课出勤,对无故缺席者给与适当的批评;对教师听课,按时了解教师的备课授课,不定期检查作业等.对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与严厉的批评.形成学校、教师、学生的通力合作,全面的重视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
2.4 教学内容及方式的系统化改进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改进,需要考虑到三个基本点:教学要求目的;学生关心的问题;马、毛、邓三课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三者密切结合.
从本课的教学要求出发,教学的内容由两方面组成,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国际国内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国际环境仍然不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面临新世纪新阶段的问题,必须要加强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使学生了解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结合马、毛、邓三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任务,加强国际关系、经济关系的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理解现在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形式.进行经济危机及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后果,从国际出发到我国内到校内在到个人就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等问题.
从课程的教学成果出发,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为中心,进而延伸知识.对于问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必须结合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回答解释热点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客观的看待所涉及到的问题,培养其冷静客观的方式来看待身边的事情和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组织授课内容:经济方面.我国正处在快速的发展中,发展是一切解决问题的前提.发展过程我国出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法,党的基本路线都是学生应了解的,分析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差别,分清优劣,取长补短,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解国外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以及经济危机原因及处理;了解国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调控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我国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学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设完善神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方面.必须以中国为中心,延伸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联等的外交关系,了解外交的核心利益,以及国国间的博弈;包括南北关系,南南合作等问题,在国际上树立中国的大国形象,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作用等知识,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明白该类热点问题.
文化方面.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求同存异的观点看问题.针对中东伊朗的问题系统阐述其原因,发展态势等等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形式与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对我国多民族地区的热点问题,端正态度观点,让学生明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方面.必须要以“三农”、“医改”、“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为核心,组织社会民生建设的知识,包括我国社会建设、党的优越性等相关内容.结合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系统阐述,解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样两个中心,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形势与政策的方方面面,又结合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使得教学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具有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学的方式方法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实效,因而教学的方法必须进行改进,改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专题及学生演讲.教师列出热点的形政问题,结合教材内容系统阐述.学生结合所学进行演讲,这样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多谋体技术应用.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看电视视频,专家访谈等节目,让学生听听权威的讲述,这样更加有针对性、时效性.播放有关形政的专题电影,学生既得到乐趣,又增进对知识的把握.再次,时政报刊及书.增加学生对时政报刊阅读,写读书报告,可以让学生了解多方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形政知识阐述自己的理解,加强了学习的实用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感情,增强其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这门课具有现实性、时新性等学生喜欢的特性,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该课教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尽管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但是只要教育部门足够重视、增加教育研究的投入、加大师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以及规范系统地建设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实际履行教育方针,达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张勇.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3(9).
〔2〕施节敏,孙兰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6).
〔3〕宰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黑龙江教育,2009(9).
〔4〕王飞.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6).
G 6 4 1
A
1673-260X(2010)10-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