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勇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
李大勇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 赤峰 0 2 4 0 0 0)
从经济地理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探讨落后地区的发展途径.认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不适合采用梯度推移模式,也不适合采用协调发展模式,而应采用产业集群战略、增长极战略.
梯度推移理论;产业集群;区域增长极
内蒙古东部(简称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两个计划单列市.蒙东地区五个盟市辖5 1个旗县市区,总面积6 6.5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面积5 6.2%;2 0 0 8年末,蒙东地区总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5 2.9%,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 2 9万,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 2%.1 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理论界提出“梯度推移”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我国地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大地带.中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而沿海地区则是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发达地区的产业可以通过梯度推移转移到不发达地区,从而缩小两地之间的差距.而梯度推移的同时伴随着二种效应:即扩散效应,回流效应.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别缩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表现明显,即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出现了经济上的差异.随着1 9 9 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种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还具有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人均G D P、G D P在全国的比重、企业经营效应、政府财政能力和对外贸易方面.(没有出现大规模工业向西部流动现象)在与发达地区经济关系的处理上,应当认真反思以往仅仅立足于梯度推移理论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战略设计,虽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合理的成分,但也不能不看到,这种战略设计是有缺陷的.一方面大多从区位出发,强调的是如何接受发达地区梯度推移,基本上没有考虑到回流作用所造成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产业建设上,基本上是一种“循序渐进”式的战略安排.其发展顺序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服务业,对产业的整体创新考虑少,没有充分研究“追赶型”式“超越型”的产业升级问题.西部地区产业的二元结构矛盾是相当突出的,也就是说农业和在农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不但是总量的规模还是其所占比重都太大;而工业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其总量规模和所占比重都太小.只有通过工业化的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化解二元结构矛盾.
西部地区利用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发挥资源优势,嫁接新的技术,渐进式地将东部要放弃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培育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具备反梯度推移思想.反梯度推移认为,尽管地区内存在经济技术水平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要由经济发展需要和可能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且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实施跨越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梯度地区推进.反梯度推移并不是整个区域的反梯度推移,而是区域经济内的一些优势产业或有外部条件利用的产业进行技术区位的反梯度推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因此,西部地区可以主动地、有重点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培育,发展该地区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业链,以加速西部地区增长极工业化进程,实现跳跃式发展.反梯度推移理论为蒙东这样落后地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集群集中在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产业集群是对应于一定区域而言的,是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集聚现象;其次,产业集群是一个包含某一产业从投入到产出以至流通的各种相关行为主体的经济组织系统;最后,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特定的地方优势产业,离开区域特定的优势产业来谈产业集群是毫无意义的.
产业集群优势和作用表现在:
2.1 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
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产业集群形成专业化可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整个集群致力于同一产业,第二个层次是集群企业基于生产链的不同环节而分工生产.这种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造就某一产品的品牌价值.民营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从中外实践看,成功的多产业集群的微观基础必然是中小企业.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必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生产和资金规模难以承担开发新产品带来的风险.特别是新产品一旦没有得到市场的如期认可,企业就会面临破产的威胁.当中小企业进行集群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内部发达的网络关系不但可以使这些新的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通过人员流动扩散到集群内的其他企业中,而且可以使新的生产技能在集群内部人员交流中迅速扩散到集群中的相关主体中去.这样大大降低开办新企业的创业风险,特别是使大多数集群内企业规避创业风险.
2.2 产业集群有利于实现外部经济效益
各企业可以利用地理上的接近,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企业的整体规模增大,从而使单个企业在实现合作的基础上获得外部经济规模.由于大量的企业横向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和规模经济性,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从产业集群的外部看,集群是一个大量生产某一同类产品的企业集团,其实现某一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而从集群内部来看,这一最终投向市场的产品在集群内部又通过弹性的分工体系来组织生产,可以认为其内部生产是建立在范围经济的基础之上.
2.3 产业集群有利于成本降低
由于产业集群在某一区域相对集中,从而使企业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一方面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环节都变成市场竞争的主体,各环节的生产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协作.由于市场交易关系取待了内部管理关系,产品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即集群企业空间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集群企业通过各资合作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购销等活动,不仅降低原料成本,也降低运输成本,为提高集群产业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同业集群,一旦某企业需要转产,很容易转让自己余有的专业化产备,从而降低转产的沉淀成本和市场退出壁垒,极大的降低集群内企业的退出成本.
2.4 产业集群能够发挥区域优势,有利于技术创新提升区域竞争力
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特征,其成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通过如此多的水平联系,垂直联系,往往能够形成特色产业区.集群内长期形成的信誉与承诺提高相互之间的开放性,相似的文化背景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的接受和吸收能力.同时,集群内企业之间频繁交往,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稳定和持续的合作关系,这也为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竞争压力加快了创新的步伐,在一定范围内集聚大量的竞争对手,从而形成区域内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整个行业技术进步.
蒙东地区从经济发展总量看:2 0 0 7年,呼包鄂“金三角”G D P占全区十二盟市G D P的比重为5 3.2%,蒙东地区G D P占全区十二盟市G D P的比重为3 1.9%,其他盟市G D P占全区十二盟市G D P的比重为1 4.9%.从经济发展速度看:2 0 0 7年,呼包鄂“金三角”G D P平均增速达到2 1.2%,高于全区平均增速.蒙东地区G D P平均增速达到1 8.3%.其他盟市G D P平均增速达到1 6.6%.从人均生产总值看:2 0 0 7年,呼包鄂金三角人均生产总值为5 3 2 0 7元,蒙东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 6 5 3 3元,其他盟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 1 6 0 8元.从城镇居民收入看:2 0 0 7年,呼包鄂“金三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7 1 7 8元,蒙东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0 0 0 7元,其他盟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 0 9 9 9元.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看:2 0 0 7年,呼包鄂“金三角”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6 1 2 9元,蒙东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 7 9 9元,其他盟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 2 6 0元.由此可见,呼包鄂“金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蒙东地区和其他盟市.其他盟市由于人口较少,所以,人均指标高于蒙东地区.“十五”时期以来,尽管东部盟市经济发展有了较快发展,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发展对投资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消费需求增长较为缓慢,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蒙东地区是一个典型欠发达地区.
当前蒙东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既不适合采用梯度推移模式,也不适合采用协调发展模式,而应采用产业集群战略、增长极战略.
蒙东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已形成一些特色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产品.资源在地域上的集中是蒙东地区产业集群产生的主要原因.蒙东地区是典型的资源富集区,开发时间不长,现已表现出明显集群化发展势头.2 0 0 7年,东部盟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 7.7%,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 6.7%.三次产业比例为2 1.9:4 3.8:3 4.3.在资金推动与政策引导下形成一批初具规模资源性特色产业集群.
3.1 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蒙东地区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有中国著名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可利用草场面积1 8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2 3亿亩,活立木9.2 2亿立方米,年均出栏牲畜超过8 0 0万头(只),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
按照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划分,蒙东地区不同类型土地占全部土地面积的比重依次为耕地5.8%,牧草地3 2.6%、林地1 4.1%、建设用地1 2%、未利用土地4.5%、水域0.9%.以乳、肉、粮油、饲草料等产业为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涌现出草原兴发、草原伊盛、塞飞亚集团、科尔沁牛业、通辽大华、淳江油脂、大吉生化、赤药集团、麦福劳等大型加工企业,其中伊利乳业、蒙牛乳业、草原兴发、草原伊盛、塞飞亚集团和科尔沁牛业被评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优势生产加工区,打造绿色草产品品牌.东部盟市是全区重要的商品粮、乳、肉、绒的产地.2 0 0 7年,粮食产量达1 2 9 6.5 2万吨,占全区的7 1.6%;猪牛羊肉产量达1 4 7.6 4万吨,占8 1.7%.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已达4 0%以上,从而带动大批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
3.2 以煤电为主能源产业集群
呼伦贝尔预测煤资源量6 0 0多亿吨,通辽煤炭储量1 3 2亿吨,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已探明资源储量1 3 9 3亿吨,探明及预测储量2 1 0 0亿吨;各煤田中资源储量超过1 0 0亿吨的有5处,1 0—1 0 0亿吨的有2 1处.加快胜利、白音华、扎赉诺尔、霍林河、宝日希勒、伊敏、元宝山、绍根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风能和水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以赤峰市北部和中部、呼伦贝尔市西部、通辽市南部、兴安盟西南部、锡林郭勒盟北部等地区为重点,加快建设赤峰赛罕坝、锡林郭勒灰腾梁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风电装机容量达到全区的6 0%左右.形成锡赤通地区能源产业集群和呼伦贝尔能源产业集群.
3.3 以有色金属为主的冶金产业集群
以铝、铅、锌、铜和贵金属为重点,加快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勘探开发力度.赤峰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和阴山两大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富含金、银、锌、铅、铜等十多种有色金属.据专家初步估测,赤峰有色金属、贵金属的远景储量(金属量)为:铜3 0 0万吨、铅1 5 0 0万吨、锌2 0 0 0万吨、钨3 0万吨、锡2 5 0万吨、钼3 0 0万吨、金3 0 0吨、银2 0万吨,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价值在2万亿元以上.自治区已提出打造“大兴安岭南麓金属矿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国有色、中钢集团、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山东黄金、湖南有色等十几家行业领军企业进驻赤峰.2 0 0 9年,规模以上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已经达到1 1 0户、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1 3户.全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到工业的5 5%.
铝业依托霍煤鸿骏铝电、通顺铝业等企业,稳定发展电解铝.积极发展铝箔、铝板、铝带等工业型材和建筑型材深加工,重点建设科尔沁区铝合金轮毂和高精铝板带产品等项目.
3.4 化学产业集群
以煤电化一体化为方向,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为重点,在霍林河、白音华、大雁、宝日希勒、扎赉诺尔和伊敏等大型煤炭基地以及察尔森等交通便利的水资源富集区,加快发展煤化工.重点建设大唐国际多伦煤基烯烃、西洋化工甲醇及二甲醚、金新化工尿素、鲁能科尔沁甲醇及二甲醚、南奥集团煤焦化等项目,构筑煤化工产业集群.
依托科尔沁工业园区、红山高科技园区、乌兰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基地,以柠檬酸、乳酸、活性干酵母、无水葡萄糖、抗生素等产品为发展方向,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构筑生物化工产业集群.
充分利用动物脏器等资源,大力发展中蒙药,积极发展生物药和生化药,加大创新力度,重点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特药,形成以生物制药为特色产业集群.
蒙东地区大部分产业集群集中度低,分工协作差,正处在产业集聚阶段.蒙东地区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产业链条短、规模效益低、规模经济效益不、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蒙东地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产品结构雷同.仅仅是产业集群的雏形,需要资金与政策大力扶持.
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跨越式增长地区,它不是整个区域,而是区域的某个点或某几个点,也是反梯度推移的点.蒙东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须有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带动.蒙东地区虽然已经加入振兴东北规划范围,但还没有打出自己区域经济增长极.从区域经济发展看,蒙东地区东部有东北工业基地,西部有呼包鄂金三角地区,西南部有京津冀地区,蒙东这个少数民族集聚区有被边缘化危险.培育蒙东地区经济增长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符合发挥区域优势、参与区域竞争、促进区域合作的大区域经济指导思想.目前蒙东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在区域布局中要形成东部、西部两个独立的经济单元.“十五”以来,自治区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资源富集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区域经济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期,形成了以“呼包鄂”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呼包鄂地区成为全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2 0 0 4年至2 0 0 8年,蒙东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从3 5.5%下降到3 1.5%.目前蒙东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西部地区,随后的几年中,内蒙古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日益拉大,“东西差距”成了内蒙古必须跨越的一个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以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契机,加快蒙东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东西两个经济增长极,对于促进全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意义重大.建立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这一区域经济增长极,打造赤通锡(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新金三角,实现内蒙古东西部均衡同步发展.
从实践上看,发展蒙东地区经济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加入华北、东北经济区域规划,进而加入全国的大经济格局中,同时有利于塑造内蒙古除呼包鄂外的另一个区域经济品牌,也有利于自治区政府从决策上指导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又可形成“十二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1〕丁四保.区域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洪森.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大勇.产业集群战略——赤峰经济超越发展的新思考.赤峰学院学报,2006,
〔4〕李大勇.赤峰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赤峰学院学报,2007(5).
〔5〕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李大勇.赤峰经济区位与赤峰特色经济发展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7(2).
〔7〕李大勇.内蒙古东部主次经济增长极发展研究.赤峰学院学报,2008(12).
〔8〕李大勇.关于建立蒙东地区“赤-通”经济增长轴的设想.赤峰学院学报,2009(4).
F 2 9 0
A
1673-260X(2010)10-00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