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结构助词“底、地、的”

2010-08-15 00:48陆婷雅
关键词:吕叔湘杂剧助词

陆婷雅

(苏州大学文学院,常州 213018)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结构助词“底、地、的”

陆婷雅

(苏州大学文学院,常州 213018)

主要分析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结构助词“底、地、的”的使用情况,指出“底”和“的”主要用在体词性结构中,“地”主要用在谓词性结构中,后者与前者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分开的,但是也有混用的情况。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结构助词;比较分析

元杂剧是元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是研究元代汉语语法乃至近代汉语语法不可忽视的文献材料,对于研究元代汉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目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元代杂剧的唯一元代刊本。这些杂剧很好地保留了元杂剧的原始面貌,语料的年代比较可靠。《元刊杂剧三十种》目前所见有若干版本,笔者选择了由徐沁君校点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较之其它版本,该版本更为翔实可靠。本文试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以下简称《元》)中的结构助词“底、地、的”略作分析。

一、结构助词“底”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最初形式是“底”。关于“底”的来源问题,语言学家们持不同意见,主要认为来源于“者”或“之”。章炳麟在《新方言》中说:“今人言底言的,凡有三义:在语中者,的即之字;在语末者,若有所指,如云冷的,热的,的即者字。”吕叔湘认为“底”出于“者”[1]。王力则从语音演变的角度认为“底”源于“之”。曹广顺认为“底”是从“者”继承而来的。冯春田认为“底 (的)”字结构来源于“者”字结构,结构助词“底 (的)”来源于代词“底”。石毓智、李讷也认为结构助词“底”是由指示代词“底”发展而来[2]。江蓝生认为助词“底”来自方位词“底”[3]。蒋冀骋对江蓝生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底”字来源于“之、者”合流说,并从语音上进行了论证。梅祖麟认为“底”是“之”的音变,在功能上吸收了“者”的句末用法。综观各家观点,我们认为,“底”源于“之、者”的说法比较可信。

曹广顺比较了《敦煌变文》和《祖堂集》中“底”的用例,发现唐代“底”字用例仍比较少,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是在晚唐五代时候的禅宗语料《祖堂集》元代中叶,“的”最终取代了“底”[4]。

《元》中“底”出现了 40次,其中结构助词“底”只出现了 2次,即:

①穿着底紫罗袍便似酒布袋。《泰华山·第二折》

②这担轻如你底。《马丹阳·第三折》

例①中“动词 +底”作定语,修饰中心语“紫罗袍”;例②中“代词 +底”构成“底”字结构,省略了中心语,如现代汉语中的“的”字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在元代,结构助词“底”在书面形式上逐渐被“的”所取代。

二、结构助词“地”

从现有材料看,“地”作为助词出现比“底”要早,在魏晋南北朝文献中,已经有了用助词“地”的例子,如:

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世说新语·方正篇》

关于助词“地”的来源,吕叔湘认为“地”字来历不明,“者”字间或有很像“地”字的用法,但“者”、“地”语音相去较大,两者是否有关系只能存疑[5]。

王力认为:“‘地’字是和‘底’字同一来源的。”认为“地”也来自于“之”[6]。

太田辰夫指出:“用于副词性修饰语的‘的’最早写作‘地’。‘地’当然是‘土地’、‘场所’的意思,是转为表示动作或状态存在的环境,用作副词性的修饰语。例如唐代就能见到的‘暗地’,大概就是‘暗的地方’→‘在暗的地方’→‘暗暗地’这样变化而来的。”[7]

曹广顺认为“底”、“地”同出一源,即来源于“者”。

冯春田认为“地”字结构源自“然”系字结构,“地”和“然”有替代关系。总之,关于结构助词“地”的来源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元刊杂剧中,结构助词“地”共出现 113次,主要与前面的成分构成地字结构 (状语 +中心语 +地),充当状语。此外还有充当主语、谓语、定语的情况。

(一)地字结构作状语

这类用例共有 59处,根据状语情况的不同,又有以下三种:

1.状语是单音节词,有单音节形容词、副词、代词。

(1)状语是单音节形容词、副词,例如:

①我早豁地离了坐位,悄地低了咽颈,缊地红了面皮。《拜月亭·第一折》

②忽地却掀帘,兜地回头问,不由我心儿里便亲。《调风月·第一折》

③忽地门旗开处,脱地战马相交。《尉迟恭·第二折》

(2)状语是代词,例如:

①乐意开怀虽恁地,也省可里不记东西。《拜月亭·第一折》

②这恩临怎地忘?《拜月亭·第二折》

③刬地问我姓甚名谁,那里人氏?《看钱奴·第四折》

《元》中,共有“恁地”11处,其中一例作宾语;“怎地”8处;“刬地”34处,其中一例作主语。

(3)状语是象声词,例如:

①不争你拽金环呀地把门关上。《泰华山·第四折》

②昨夜个银台上剥地灯花爆。《尉迟恭·第二折》

2.状语是双音重叠词

(1)双音重叠形容词,例如:

①幽幽地唬的、唬的魂飘荡。《好酒赵元·第一折》

②那鞭休道十分的正着,则若轻轻地抹着。《尉迟恭·第二折》

③交我忍不住微微地笑,我迭不得把你慢慢地教。《尉迟恭·第二折》

(2)双音重叠象声词,例如:

①灵鹊儿咋咋地头直上噪《尉迟恭·第二折》②撒撒地马蹄儿轻健。《尉迟恭·第四折》③子听的吖吖地叫了我一声薛大伯!《薛仁贵衣锦还乡·第二折》

吕叔湘考察唐宋时候“底”和“地”指出,跟“地”的大多是重言 (xx或 xyy),或双声,叠韵;跟“底”的大率不具备这种形式[8]。根据我们考察的语料,《元》中双音重叠形容词后都是跟“地”,“xx地”的作用在于描写情态。

3.状语是双音不重叠词,例如:

①女孩儿言着婚聘,则合低了胭颈,羞答答地噤声。《调风月·第三折》

②……一迷地先打后商量。《看钱奴 ·第三折》

③……一味地立碑碣谄佞臣。《死生交范张鸡黍·第一折》

其中,例 (1)是“xyy地”形式,以上例子中的“地”字结构也都是用于描写情状。

(二)地字结构作谓语

例如:

①马到处□□地。《拜月亭·第一折》

②□纳我在交椅上坐地。《好酒赵元遇上皇·第三折》

③我想此处,却不强如与他每闹闹吵吵地。《李太白贬夜郎·第四折》

(三)地字结构作定语

例如:

①……白丝丝地鬓脚。《尉迟恭三夺槊·第二折》

②却煞强如那乱烘烘地荆棘侵天。《尉迟恭三夺槊·第四折》

③则见飒飒地阴风剪。《尉迟恭三夺槊·第四折》

以上例句中“地”字结构作定语,用于描写事物的区别属性,如“白丝丝地鬓角”。吕叔湘曾指出,在唐宋时代,区别性加语之后用“底”,描写性加语之后用“地”[9]。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来,元杂剧中,两种情况有混用,区别性加语之前也用“地”。

(四)地字结构作主语

有一例:

刬地是俺愁人瘦色。《拜月亭·第三折》

(五)地字结构作宾语

有一例:

元来是恁地!《散家财·第四折》

此外,在《元》中结构助词“地”还有这样一个用例:

你看路人又不离地远,你待为非作歹,瞒心昧己。《张千替杀妻·第一折》

“地”在这里相当于结构助词“得”,用于引导补语。

三、结构助词“的”

较之结构助词“底”和“地”,“的”出现较晚,大约在宋代开始使用,“的”最初只代替“底”,构成体词性结构;到元代中叶,“的”最终取代了“底”,同时出现了“的”取代“地”的例子;元代以后,在明清小说中,代替“地”的“的”就比比皆是了[10]。关于“的”代替“底”和“地”的原因,吕叔湘说:“的字现在说轻声(并且说 de不说 di),想来底和地写成的,都是已变轻声之后的事。地字变轻声当在底字变轻声之后,所以京本通俗小说等书和元人剧曲里底字几已全作的,而地字仍常见。”[11]

“的”作为结构助词,是起联接加语于端语的作用,端语可以使用名词、动词或者形容词。名词性的端语又可以省略,构成“的字结构”。

《元》中,结构助词“的”共出现 1 100多例,使用情况如下:

(一)定语 +的 +中心词

1.名词作定语

①三缕髯把玉带垂过,正是俺荆州里的二哥哥。《西蜀梦·第三折》

②兀的是俺亲爷的恶党,休把您这妻儿怨畅。《拜月亭·第二折》

2.动词作定语

①则愿俺那抛闪下的男儿较些!《拜月亭·第三折》

②马孟起是杀人的领袖。《单刀会·第二折》3.形容词作定语

①……见几个恶喑喑的公吏人两边排。《薛仁贵·第二折》

②你妇人家那里得那恒常久远的心肠!《岳孔目·第二折》

4.代词作定语①他既赖了我的恩养钱。《看钱奴·第二折》②若说着俺的祖先,大豪富有家缘。《汗衫记·第四折》

5.主谓短语作定语

①俺这风雹乱下的紫袍郎。《拜月亭·第二折》

②我说来的言词你寄将去,休忘了我一句。《严子陵·第二折》

6.动宾短语作定语①我抬起头似出窟的雏鸜,《遇上皇·第二折》②写着道六十岁无儿散家财的刘员外。《散家财·第一折》

(二)状语 +的 +中心词

①满满的捧流霞,相留得半霎,咫尺隔天涯。《拜月亭·楔子》

②他每都喜姿姿的笑里藏刀。《单刀会·第一折》

③丁宁说透,分明的报冤仇!《西蜀梦·第四折》

④郎中,仔细的评这脉咱!《拜月亭·第二折》

以上例子中,作状语的都是形容词。其中,例①、例②中“的”字前面是双音重叠形容词。

(三)中心词 +的 +补语

1.主谓短语作补语

①慢慢的枉步显的你没气力。《拜月亭·第一折》

②恰才时唬的我慌上慌,《散家财·第三折》2.形容词作补语

①斟量,是两下里人来的希,草长的荒。《散家财·第三折》

②你是个谎说的好!《汉高皇·第二折》

作补语的“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得”,《元》中,“底”、“地”不具备这种语法功能,可见结构助词“的”字在当时的用法已经比较成熟。

(四)的字短语

“的”字后面的部分省略,形成的字结构,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这样的的字短语在《元》中出现了 380多例,使用情况如下:

1.代词 +的

①这的十中九敢药病相当。《拜月亭 ·第二折》

②惶恐慌张为甚的《楚昭王·第四折》

例①中“的”字短语作主语;例②中“的”字短语作动词“为”的宾语。

2.形容词 +的

①他道亲的身安,疏的交命卒《楚昭王·第三折》

②元来悭吝的招嫉妒,休想慈悲生患害。《散家财·第一折》

3.动词 +的

①说的温良恭俭行忠信。《调风月·第一折》

②报仇的齐和凯歌回。《楚昭王·第四折》

4.动宾短语 +的

①逃席的走来家。《调风月·第二折》

②看经的便请,化饭的慌斋,《散家财 ·第一折》

5.主谓短语 +的

①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紫云亭·第一折》

②您逢着的瓦解,俺到处是鸣珂。《紫云亭·第三折》

③他这赖功的是天理乘除。《薛仁贵 ·第一折》

以上例子中,“的”字短语大多在句中作主语。

四、小结

通过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结构助词“底”、“地”、“的”使用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结构助词“的”的用例高达 1 100多例,而“地”只出现 63例,“底”只有 2例。显而易见,三个结构助词中,“的”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在《元》中,结构助词“底”已经逐渐被“的”取代,与结构助词“底”相比,结构助词“地”的使用频率稍高,《元》中结构助词“地”大多与前面的成分组成地字结构,充当状语的功能逐渐稳定。在《元》中,结构助词“的”的用法还比较复杂,一方面,作定语标志“的”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另一方面,很多现代汉语中用“地”或“得”的地方,元刊杂剧中都写作“的”。

[1]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 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127.

[2] 石毓智,李讷.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 [J].中国社会科学,1998(6):27.

[3] 江蓝生.处所词的领格用法与结构助词“的”的由来[J].中国语文,1999(2):42.

[4][10] 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5:137.

[5][8][9][11]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 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0,125-126..

[6]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372-376. [7]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58:320.

[12]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 (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 [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5] 蒋冀骋.结构助词“底”之来源辨析 [J].汉语学报, 2005(1):30.

Study on structure auxiliary words in Xin Jiao Yuan Kan Za Ju San Shi Zhong

LU Ting-ya
(Soochow University,Changzhou213018,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usages of structure auxiliary words in Xin Jiao Yuan Kan ZaJu San-ShiZhong.We find thatDi(底)and De(的)are mainly used in predicate speeches,while Di(地)is mainly used in nominal structures.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rammar functions. 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similarities.

XinJiaoYuanKan ZaJu SanShiZhong;structure auxiliary words;comparion

H141

A

1009-8976(2010)03-0074-04

2010-04-16

陆婷雅(1986—),女(汉),江苏常州,硕士主要研究近代汉语语法方向。

猜你喜欢
吕叔湘杂剧助词
教育是农业——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日语中间投助词さ的考察
“唯以杂剧为正色”年代考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追思吕叔湘先生
求真能贱,龙虫并雕
——吕叔湘中学的成长图景
朱有燉杂剧版本新探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