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琴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诗”字产生较晚,根据现存的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出现“诗”字。直到西周中期以后,效法《颂》而创作的《大雅》中才出现了“诗”字,并且只限于在上层贵族中使用[1]。自从“诗”字出现后,历代学者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和考辨,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只有从“诗”字的本义出发,以历代文献和出土实物为依据,才能厘清“诗”字的本义及其字义的演变途径。
将文字学和历史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可以对“诗”字的本义进行考释与解读。早期先民由于受到生产力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在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由神灵掌握和安排,而祭祀者是唯一能与上天沟通的人。所以,“在政教统一为一体的初民部落社会,祭仪主持者的社会地位远在常人之上,有宗教领袖的性质。”[6]叶舒宪结合东西方神话和《诗经》文献考证,认为“寺”是指部落中的“净身祭司”,即阉人,而掌握祭祀大权的阉人的言语(“寺人之言”)即是“诗”。在他看来,“诗”原本是具有祭政合一性质的礼仪圣辞,是由“寺人(阉人)”唱出来的。由是推知,“诗”字的本义就是祭仪主持者的“言语”。无独有偶,古代亦有学者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宋代王安石根据许慎《说文解字》“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之说,提出大胆假设:“诗为寺人之言。”进而把“寺人之言”解释为法度之言,即举行各种原始礼仪时所使用的祝辞、颂词和套话。但王安石用来支持其观点的证据只有《诗经》中的“寺人孟子”一例,而且王氏的《字说》一书全用会意法解字,不免失之穿凿,如“波者,水之皮”, “以竹鞭马为笃”等,后人多有批评。因而,王氏“诗为寺人之言”的观点在当时和后世皆未受到重视,“诗”字的本义也就湮没无闻了。
以传世文献为依据,从训诂学的角度亦可对“诗”字的本义进行考察。上古时代的诗歌是与原始巫术及宗教活动相联系的,其歌辞往往是施行巫术时的咒语或宗教仪式中的祷辞。李泽厚、刘纲纪认为,“历史地考察起来,我们认为在远古的氏族社会中,还不可能产生后世那种抒发个人感情、被称为文艺作品看待的'诗'。当时所谓的'诗'是在宗教性、政治性的祭祀和庆功的仪式中祷告上天、颂扬祖先、记叙重大历史事件和功绩的唱词。它的作者是巫祝之官。”[7]据考证,《诗经》中的颂诗皆为祭歌,《风》、《雅》两部分也收录祭歌。“《诗》最初的编纂,应在西周初年,而这时所编纂的应是祭歌集,名实相符,主要供祭祀之用,周公推行礼乐之教也依凭于此。”[8]后来,《诗经》中也出现了祭歌之外的作品,如《小雅。鹿鸣》、《小雅。南有嘉鱼》为宴飨宾客的乐歌;《鄘风。载驰》、《小雅。巷伯》为言志之作等。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诗经》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而“诗”的字义也随之改变。
综上可知,上古时代“诗”的本义应当是祭仪主持者之“言语”(祭祀时使用的说辞和唱辞),“诗人”应当是主持颂神敬祖的祭仪的主持者。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重人事、远鬼神的观念也不断发展。西周初期,由于礼乐之教的盛行,《诗经》的教化作用被一再提及,赋诗言志、献诗陈志之风渐起。于是,“诗”的祭祀之用逐渐被忽视,而代之以强调“诗言志”,“诗”字本义也就渐隐而不彰了。到了春秋之际,赋诗言志蔚然成风,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记载: “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春秋末期的孔子,继承了“赋诗言志”的传统,把读诗、学诗、用诗的目的概括为“达政”、“专对”、“事君”、“事文”,把《诗经》的地位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当此之时,唱“诗”几乎成了表达“志”的唯一途径,而“诗”的“祭仪主持者之言语”的本义却被遗忘,人们普遍把“诗”的本义等同于“志”。
“诗言志”首见于《尚书。舜典》。陈良运认为,“据陈梦家《尚书通论》的推断,《虞书》之《尧典》、《舜典》均为战国时代的著作。”[9]可见,此时“诗”字本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多被训释为“志”。学术界目前对于“诗”字义的流变、演进路径大致有两种假说:
“《书》曰:'诗言志。'《郑注》曰:'诗者,所以言人之志意也。'《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孔疏》曰:'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又曰:'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乃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此皆以意训志,转为情感之义,谓诗者所以表明人之情意者也。”[10]65-66可知, “诗”即言人之情志,谓人类情志之吟咏表露。
又《说文》云:“志,意也。从心之声。”根据段注,《说文》对于“诗”字的释义与《毛诗序》同,皆为“志意”之旨。又如《广雅。释诂》云:“诗,意志也。”王念孙《疏证》曰:“各本皆作:诗,志意也。案:诗志声相近,故诸书皆训诗为志,无训为意者。《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贾子《道德说篇》云:诗者,此之志者也。《诗谱正义》引《春秋说题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书大传》注云:”诗,言之志也。"[11]
“许慎曰'诗,志也。'《洪范。五行传》,《郑注》亦云: '诗之言志也。'可见,'诗、志二字同源,诗即是志,止于心者谓之志,犹言记于心也。'故《孔疏》曰:'蕴藏在心,谓之为志。'记于心则为志,记于言则为誌。古无誌字,故凡以文字记载之典籍,皆得曰志。如《左》襄二十五年传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志,古书也。……”[10]66。可见,“诗”即“志”,“志”即“史”。先秦典籍里也常有以“志”称“诗”或“诗”、“志”互训的情况,但其大多取“志”的“记载”一义,而其后的《三国志》、《东周列国志》、《汉书。艺文志》中,其“志”皆为“记载”之义,“记载”的结果就产生了“史”。牛鸿恩更以章太炎《文始》“识亦作志,又孳乳为诗,志也”等见解,认为《战国策》和《墨子》的作者均把“诗”作“志”字来使用,同时依据《左传》、《国语》常常出现“志曰”的例证,考证出“志”就是记事记言的古书(即史书)的泛称[12]。
闻一多在《歌与诗》中指出:“志字从。卜辞作,从止下一,像人足停止在地上,所以本训停止。卜辞'其雨庚止'犹言'将雨,至庚日而止。'志从心,本意是停止在心上,停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在心里,故《荀子。解蔽篇》曰: '志也者藏也。'注曰:'在心为志',正谓藏在心里。……藏在心即记忆,故志又训记。《礼记哀公问篇》:'子志之心也',犹言记在心上,《国语。楚语》上'闻一二之言。必诵志而纳之,以训导我'谓背诵之记忆以纳于我也。《楚语》以'诵志'二字连言尤可注意,因为诗字训志最初正指记诵而言。诗之产生本在有文字以前,当时专凭记忆以口耳相传。”[13]闻一多因此认为,“志”有三个意义,即记忆、记录、怀抱,证明“志”与“诗”原来本为一字。闻先生的观点新颖,但从“志”字的构形和相关文献材料看,其对“志”字的分析并不确切。实际上,“诗”和“志”字从“之”得声,非从“止”得声。闻先生的分析混淆了“止”、“之”的区别,从而造成对“诗”与“志”含义的理解有误。
由此可知,无论将“诗”字解释为“志”,还是解释为“誌(史)”,都是从“诗”表达意愿或记载事实的功能来解释其义,但这已经不再是“诗”的本义了。许慎《说文解字》在我国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不可否认,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许慎并未见过甲骨卜辞,因而对某些汉字的解说也并不确切,如“诗,志也”就是明证。“诗”与“志”作为一对意义相关的字固然可以相互换用,正如段玉裁注《说文》时所说的:“《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按:许不云志之所之。径云志也者,序析言之,许浑言之也。所以多浑言之者、欲使人因属以求别也。”[13]但不能因此说“志”是“诗”的本义,而只能认为“志”是通过引申而固定下来的基本义。
“诗”字除了从本义引申出基本义“志也”之外,还衍生出“持也,承也”的假借义。在先秦古音系统中,“诗”和“持”同属上古韵“之”部,音近可转。上古祭仪主持者在早期先民社会有主持、领导的作用,使“诗”字产生了“持”之义,因此,“诗”与“持”因音同且义近而相假借。
孔颖达认为:“名为诗者,《内则》说负子之礼云: '诗负之。'注云:诗之言承也。《春秋说题解辞》云:在事为诗,未发为谋,恬淡为心,思虑为志,诗之为言志也。《诗纬含神雾》云:诗者,持也。然则诗有三训,承也、志也、持也。作者承君政之善恶,述己志而作诗,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坠,故一名而三训也。”[14]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云:“又《特牲礼》:'诗怀之',注:诗犹承也,谓奉纳之怀中。《内则》:'诗负之',注:'诗之言承也。'按《正义》引《诗含神雾》云:'诗者,持也。'假诗为持,假持为承。”[15]段注举假借之例,谓“假诗为持,假持为承”,指出“诗”有“持”之假借之义。段玉裁注《说文》曰:“寺,廷也,有法度者也。”[14]又“廷,朝中也。”段玉裁以为言法度的字多从寸,因“寸”为人手部,有把持、持平义。所以在这两处段氏都认为“诗”有“持”的假借义。
[1]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M].成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2]唐汉.唐汉解字[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3.
[3]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 [M].北京:中华书局, 1982.
[4]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周法高.金文沽林(卷三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6]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刘阳仁.周公——《诗经》最初始的编纂者[J].怀化师专学报,1997,(2).
[9]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10]黄寿祺.群经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五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牛鸿恩.战国策等书“诗云”臆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
[13]闻一多.歌与诗 (闻一多全集选刊之一)[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14]阮元.十三经注疏(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一册)[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