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性灵派”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2010-08-15 00:46曾文峰杨仲坚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袁宏道性灵世俗化

曾文峰,杨仲坚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一、“性灵派”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性灵说”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有清一代四大诗歌理论。“性灵说”的滥觞,可以追溯到南朝著名诗论家钟嵘的《诗品》,而宋代词人杨万里亦被清代“性灵派”文人奉为“开山之祖”,明代“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理论,更为“性灵派”所直接继承。“性灵说”以尊情、重趣、求新、尚才和趋俗为主要特征的美学意趣,不但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而且使诗歌这一艺术形式从“阳春白雪”的大雅之堂走向了“下里巴人”的寻常生活。应该说,“性灵说”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趋俗”的概念,这是“性灵说”区别于“神韵说”、“格调说”和“肌理说”的最大特征。自“性灵说”问世以后,历代文论家大都强调其“不拘格套”和“主情”的特征。其实,就重“真情”而言,诸家学说皆各抒己见,屡有论及,其中儒家的“诗言志”传统源远流长,沾溉后世,为众多诗论家所继承,所异者只是每派所论的“情”或“志”的内涵不尽一致而已。至于“重趣”、“求新”、“尚才”等主张,前贤亦不乏论述,刘熙载、袁宏道等皆高张其帜,影响深远。所以,真正使“性灵派”超越前人,后启来者的,是其“趋俗”的文学主张。从晚明到有清一代,“性灵说”的影响不断扩大,世间文人士子大多服膺其说,以至“性灵派”终成清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究其原因,离不开袁枚等人巨大的社会影响,然“性灵说”的俗化倾向则是其广为流布的根本原因。

所谓“俗化”即世俗化,或者说是适俗化,集中表现为关注个人及其日常生活,也即关注世俗生活的内容。“性灵派”诸贤尽管都经常论及“真情”和“个性”,没有明确提出“趋俗”的观点,但这并不能遮盖他们在文学理论构建和诗歌创作实践中的俗化倾向。这种世俗化的观念来自于明代“公安派”的影响。在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公安派“诸人所阐发的融通三教的心性之学本质上就是世俗化和存在化的士夫禅学,其旨趣只在支持一己性情的自适。”[1]文学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文学创作实践,实际上,较之明代其他流派,“公安派”的创作情致更加世俗化,艺术旨趣更加平民化,袁宏道甚至认为“当代无文字,闾巷有真诗”[2]81,追求“宁今宁俗”[2]781-782的创作观。这种世俗化的创作观对“性灵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公安派”和“性灵派”在文学创作上均有俗化倾向,但也存在一些区别。“性灵派”的“性灵说”体现出救偏补弊的用心,“公安派”一味放任随性的做法在“性灵派”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约束。袁宏道主张“信心而出,信口而谈”[2]501,而“性灵派”诗人则要求以天赋写作,并且所写必须有趣,认为“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3]15。“性灵派”的代表诗人袁枚认为,“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3]114,“诗虽新,似旧才佳”[3]192,这些辩证的看法都体现出袁枚的通达和博取,也反映出“性灵说”对于前人学说的发展和创新。

二、“性灵派”文学创作的俗化倾向

“性灵派”的俗化倾向首先表现在题材上。清中叶之时,文学创作思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创作主体在题材选择上更加大胆,更具有突破性。对于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来说,高高在上的庙堂文学已不再是创作的圭臬和唯一选择,而求新、求俗,突破前人窠臼,通变化裁才是其追求的境界。袁宏道赞赏“任性而发”的、通于人之常情的作品,观点比较偏激。但如何做到“俗”,如何做到“言俗而意雅”,“性灵派”诗人提出了一系列的见解。一方面,他们认为,追求俗并不是要完全摒弃前贤的主张,“人闲居时,不可一刻无古人;落笔时,不可一刻有古人。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3]262,并且主张“求诗于书中,得诗于书外”[3]66。和“公安派”文人相比,袁枚对“雅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公安派”追崇性灵,在思想上于李贽亦步亦趋,诗论一味追求“童心”,一味求俗,失之于偏激。“性灵派”诗人并不排斥学习古人,“余尝教人:古风须学李、杜、韩、苏四大家;近体须学中、晚、宋、元诸名家”[3]185,但同时认为需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题材更加世俗化,更为大众所接受。袁枚指出,创作时不可落古人“俗套”,要追求创新,追求“书外”功夫。诗材的平凡化、日常化是避免和古人雷同的最佳途径,所以“袁枚诗歌的创作题材大都呈现出鲜明的日常生活化倾向”[4]。袁枚的《随园诗话》不乏索然无味的日常记事和闺帏之诗,正体现出这种审美倾向。

其次,世俗化的倾向还表现在语言上。“性灵派”在诗歌创作上讲究真率自然,语言使用上不喜用典,强调浅俗明白,使诗歌语言更加生活化、世俗化、娱乐化。自宋以降,文人作诗为文多讲究用典。“性灵派”诗人因为“求俗”的缘故,作诗很少用典,袁枚说:“余每作咏古、咏物诗,必将此题之书籍,无所不搜;及诗之成也,仍不用一典。”[3]15。可以看出,袁枚对用典的态度是极其谨慎的:首先作者必须熟稔典故,其次用典必须用得恰当,生典最好不用,“用僻典如请生客入座,必须问名探姓,令人生厌……专写性情,不得已而适逢典故。”[3]177。袁枚更不喜卖弄典故的做法,“今人作诗赋,而好用杂事僻韵,以多为贵者,误矣。”[3]6。另外,按照经典的文学理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难以直接进入诗歌,而袁枚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家常语入诗最妙”[3]431,使时人认为其诗歌“似元白”。其实,这种主张的提出正是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反动,在历代诗人浩如烟海的作品面前,后人在语言上的创新越来越难,宋诗之于唐诗是如此,清诗之于宋诗更是如此。因此,“性灵派”才独辟蹊径,强调“下语要平淡”[3]203,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具有“时效性”或“时代性”的语言,使创作“活”起来,“真”起来,富于“个性”。但“性灵派”在追求世俗化语言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尺度,在强调语言 “平淡”的同时要求有“趣”,避免诗歌语言完全庸俗化,不致于使打油诗或民谣都可直接成诗。

三、“性灵派”文学创作俗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清代“性灵派”文人提出世俗化的文学主张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思想学术方面的原因。宋代理学的发展为明清之际的思想解放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明代中叶以后,理学已经哲学化,士人无不熟悉心性之学,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同时,佛道思想的介入也使士人的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阳明心学的“人伦日用即为道”,适应了时代发展,被普遍接受。到了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戴震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道有天道、人道。天道以天地之化言也,人道以人伦日用言也。是故在天地,则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谓道;在人物,则人伦日用,凡生生所有事,亦如气化之不可已,是为道”[5]。这些都为“性灵派”世俗化文学创作主张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其次是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明清之际,市民经济得到极大发展,生活风气日趋奢华,文人行迹更加放纵,所谓“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一快活也;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女交舄,烛气熏天,珠翠委地,金钱不足,继以田土,二快活也……千金买一舟,舟中置鼓吹一部,妓妾数人,游闲数人,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四快活也。”[2]222这为“求俗”文学主张的提出提供了社会经济基础。袁枚亦有“情所最先,莫如男女”(《答蕺园论诗书》)的言论,这些都反映出清代的人情世风。其时,文人生活已和世俗生活相交融,与文学创作的俗化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此外,明清俗文学的巨大成就也对“性灵派”世俗化的创作方向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明清是俗文学、市民文学大发展的时代,《水浒传》、《金瓶梅》、《三国志通俗演义》、“三言二拍”、《红楼梦》等小说在此间开始广泛地刊刻流传,戏曲、传奇的创作也进入了高潮时期,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以及其后的《长生殿》、《桃花扇》都是在当时影响巨大的作品。因此,当时的文人士子普遍重视通俗文学,并且亲力亲为,乐于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这些思潮和风气都为“性灵派”的文学创作方向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1]易闻晓.公安派的文化阐释[D].杭州:浙江大学, 2006.

[2]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袁枚.随园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4]石玲.袁枚诗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3.

[5]戴震.孟子私淑录[M].合肥:黄山书社,1995.

猜你喜欢
袁宏道性灵世俗化
博雅文学社:抒性灵之真情,写人生之华章
杂说书家之性灵
袁宏道吏吴期间交游考述
关注性情 求新求变——浅论袁枚的“性灵说”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
《晚明风骨袁宏道》
不能割裂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