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有+VP”的认知理据

2010-08-15 00:49
关键词:前段构式范畴

陈 蕾

构式“有+VP”的认知理据

陈 蕾

构式“有+VP”是普通话中兴起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从认知角度将其置于范畴理论框架之下结合转喻理论进行解读,认为通过转喻机制,此构式中的“VP”经历了次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过程,具有了“NP”的语法特征及功能,已经名物化了。

构式“有+VP”;认知;转喻;范畴化

构式“有+VP”虽然是普通话中新兴的一种语法结构,但其出现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从认知角度对其进行的探讨却甚少。构式“有+VP”的生成其实是符合人的心理认知规律的。其“VP”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经过了次范畴和再范畴化的过程,重新具备了“NP”的语法功能,从而名物化了。

一、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与范畴理论概述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一样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Lakoff和Johnson首先把转喻说成是一个认知过程,这一认知过程可让我们通过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另一件事进行概念化。Lakoff和Turner认为,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standing-for)关系主要是指称。Alac和Coulson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突显(relative 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其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以唤起其他不那么突显的项目。由Thornburg和Panther首先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是转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言语行为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action scenario),一个行为由三部分组成:(1)前段(before):指行为的准备阶段,它是行为的条件和动机;(2)核心及结果段(core and its result):这是行为的区别性特征,它可以表明行为的特点及成功完成一项行为的即时结果;(3)后段(after):指行为所带来的预期(intended)或非预期(unintended)的后果(consequences)。人们经常用行为脚本中的某个部分去替代整个行为,这符合人的普遍认知规律。例如:

(1)S:Can I have a cup of coffee?

H:Sure.

(2)——你是怎么去的?

——我叫了一辆出租车。

(3)老太太发誓说,她偏不死,先要媳妇直着出去,她才肯横着出来。(张爱玲《五四遗事》)

(1)是用行为的条件和动机(行为的产生首先是要有行使此项行为的意愿、动机或能力,视为行为的前段)去代替整个行为,即用前段代替整个行为。(2)是用核心段(义务)代整体:“通过打的到达说话者预设中的目的地”的这一行为的前段是“人”有打的的意愿(前段),然后是叫出租车这一行为(中段),之后才是到达目的地(后段)。此句中,回答话语人直接说“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即用“中段代替整个行为”。再看(3):说话者用“横着”这一死后的状态来代替整个过程,即用后段来代替整个言语行为。

Taylor在他的专著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中介绍了范畴理念。简单地说,范畴化就是分类。分类是人类认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世界是以分类为基础的。正如Taylor(ibid)所指出的那样,对语言的范畴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用语言对我们周围的自然世界进行划分的过程;对语言本身进行类别划分的心理过程。次范畴理论是由Hopper&Thompson(1984)提出的,旨在解释词类范畴的动态特征。我们也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次范畴化 (刘正光,2005):一是语言变化的层面,二是认知方式的层面。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次范畴化可以定义为:范畴内某个成员逐渐失去做为此范畴成员所应具备的特征而同时获得另外一个新范畴特征的过程。从认知方式的角度,次范畴化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例如:他很女人。“女人”在这个句子中已经失去了作为名词一类典型特征,同时获得了形容词的一些类典型特征。次范畴化的最终结果是范畴的转换,即再范畴化。我们发现,此句中的“女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已经再范畴化为形容词。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次范畴化是作者或说话者使用有限的语言来表达其特定意图的一种方式。从认知机制的角度来看,它转喻扩充了词的意义,并且转换了其范畴。

二、转喻理论与范畴理论共同作用下构式“有+VP”的解读

(4)A:你有没有看电影?

B:我有看(电影)。

当人们听到或者看到B中“看”这一字的时候,其大脑中激活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看”的动作,而是关于“看”这一事件的整个矩阵域,所以它是用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方式的产物。同时,这一动作事件也已经被事实化了。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B中的“看”其实已经失去了作为动词的原型特征,即发生了次范畴化的现象,之后又进而再范畴化入名词范畴。其整个过程是在转喻思维的作用下发生次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结果。

从言语行为转喻的角度来探讨,“看电影”这一整个矩阵域可以分解为三段:前段 (有去看电影的意愿);中段(实施去看电影的行为);后段(看了电影这一事实的产生)。很明显,在“我有看电影”这句话中,说话者用了中段来替代整个事件过程,也是转喻思维方式的体现。并且,“看电影”也由于转喻思维方式而成为人们心理认知中的一个具体事件,再范畴化为名词短语,即名物化了。

三、结语

从认知方面可以很好的阐释“有+VP”构式。构式“有+VP”中的“VP”在人的心理认知中已经历了次范畴化和再范畴化的过程从而名物化了,此过程的实现是以转喻思维方式为基础的。事实上,构式“有+VP”已经语法化了,是一个死转喻。

[1]Alac,M.&S.Coulson.The Man,the Key,or the Car:Who 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J].Cognitive Science Online,2004.Vol.2.21-34.

[2]Lakoff 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995.

[5]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述[J].外国语言文学,2003(4).

[6]刘润清,刘正光.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3).

[7]刘正光.“非理想”的语言事实在理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外语,2005(2).

H314.3

A

1673-1999(2010)10-0102-02

陈蕾(1980-),女,江西金溪人,硕士,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99)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2010-01-26

猜你喜欢
前段构式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心肌桥患者桥前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校正的管腔内密度衰减梯度情况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请你发明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自由(节选)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