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2010-08-15 00:49陈庭照
关键词: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陈庭照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初探

陈庭照

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分析了当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中职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策

一、了解研究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对中职生心理的研究,一是可以促进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为研究中职生的心理奠定了基础,反过来,对中职生心理的研究又可以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二是可以丰富科学理论。青年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本质,可以直接丰富科学关于人的学说。

(二)实践意义

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职生工作素质。当代中职生的全面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等原因,中职生的心理活动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复杂,其心理矛盾和冲突更加剧烈。

二、当前中职生消极的心理特点

其一,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主体的主观愿望与客体所期待的愿望不一致时所产生的一种逆反心理反应。逆反主要表现在青年时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思想比较幼稚,心理不很成熟,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2)缺乏相互理解和信任,心理存在隔阂,就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偏要和你对着干”的对抗情绪。(3)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当一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产生冲突而实现不了时,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其二,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指在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成功或者由于不幸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存在侥幸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缺乏本事。这是侥幸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二是盲目自信。自恃手段高明、行动诡秘、能够逃脱别人的眼睛。这是侥幸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三是梦想不劳而获。平时不努力打基础,到关键时刻就指望别人,这是侥幸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三,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在中职生群体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它属于一种心理缺陷。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首先,缺乏自信,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其次,比较对象的错误。这是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如果把在某一方面的成功人士作为比较对象,自然会在其心目中产生一种高大的形象,相比较之下就会觉得自己矮小。再次,比较方法的错误。这也是自卑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总是把别人的长处、优点和自己的短处、缺点作比较,看不到自身的优势所在。

其四,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近年来,中职校迫于生计和招生的压力,不得不放宽招生条件,各种低素质的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学生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在一般同学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标准化”这样一个概念),在这些学生看来却是难题,需要老师反反复复解释、举例子,才有所领悟。由于成绩差、信心不足,学习上的自觉性低,他们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三、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问题学生”有相当部分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父爱(母爱)和家庭教育的家庭。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一)由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较多的人基本生活困难。进入中职校后,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在经济压力下,加上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易产生如焦虑和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父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极易造成“只养不教”的结果。

(三)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中职校的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会刺激学生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的产生。

(四)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业上、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产生自暴自弃行为。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他们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2.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室,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四、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其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本校的实际,尝试提出了以下改善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二是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三是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四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干预。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从而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同样的批评,结果可能相反。

(三)班主任的爱心教育是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获得自信的保障

在中职校,班主任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主要责任者。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忧虑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要更多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其自卑心理;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找出应对策略。二是从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现专长和优势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三是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和帮助,教师尤其要时刻注意维护贫困生的自尊。

(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激发学习动机是一个关键。一是要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中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教师应担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发掘学生潜能的责任。教师首先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需要与目标,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设置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的教育目标和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掌握自己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注重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创设,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个人的成绩、个人的独特方法和能力上,而不要强调与别人进行比较,应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的结果。再次,教师要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新理念。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即使有点滴进步也要自我奖励,这样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后,帮助中职生实现角色转换。初中阶段的他们,也许在有些师生的眼里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这影响着他们的自尊、自信,对课堂学习反感、敌对。进入中职学校后,教师可以通过让他们担任班团干、学生会干部等手段,改变他们过去处于不利地位的角色,让他们的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实现积极改变。

(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津津有味的学习。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注意深浅得当。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三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要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产生学习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此外,结合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才能与爱好的机会,激活他们的成功欲望。

(六)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

在塑造良好个性方面,一是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长辈要特别注意关心、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中职生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从正面予以肯定,并不断强化,让他们有成就感。二是增强意志品质。要鼓励他们积极地迎接困难,鼓起克服障碍的勇气,懂得怎样去排除障碍、征服挫折。要经常为他们创造问题情境,不断克服困难,以培养其意志品质。三是提高适应能力。不少中职生在个性及性格上有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与同伴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校活动中退缩等,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学习,学习效果差。教师要帮助他们积极、主动、愉快地适应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鼓励他们与同学交往,为他们提供独立办事的机会,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温暖等。四是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中职生就业难”是学生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要消除这种悲观消极的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工作,及时向学生公布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树立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雄心。

(七)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从中职生的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当然,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非只有上述的表现,其解决对策也有其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们要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他们正确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坚信,只要立足实际,齐抓共管,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双赢局面。

[1]张超.把握青年的心理特点,增强思想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2]薛枫.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圈,2007(16).

[3]蒙记清.浅论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4-23.

[4]彭长征.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与对策初探 [J].论文心连心,2009-05-11.

G448

A

1673-1999(2010)10-0202-03

陈庭照(1968-),男,广东饶平人,汕头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广东汕头515041)副校长,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学和社会问题。

2010-01-2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中职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心理感受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