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玄英的逍遥观

2010-08-15 00:49梁辉成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郭象圣人庄子

梁辉成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

论成玄英的逍遥观

梁辉成

( 安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

逍遥思想是庄子的主体思想,是每位治庄者所不能越过的论题。成玄英作为一名道教理论家,从道家和道教的立场,以《庄子疏》为中心表达了自己的逍遥思想,本文就此予以论述。

逍遥; 适性; 无为; 重玄之域

《道德经义疏》和《庄子疏》是成玄英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而《庄子疏》则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逍遥思想是庄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为历代治庄者所推崇。郭象对此予以大力诠释,成玄英依郭注而疏,也必然对逍遥思想给出自己的见解。

与庄子和郭象相比,成玄英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唐朝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可谓是国泰民安。加之统治者对道教的青睐,贞观五年(654年)成玄英被召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成玄英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他可以尽情地逍遥。

所以逍遥建初者,言达道之士,智德明敏,所造皆适,遇物逍遥,故以逍遥命物。(《庄子·达生疏》)

这是成玄英对庄子逍遥思想的概述,也是成玄英对自己逍遥观的表达。成玄英认为能逍遥的人必是悟道的人,且智力与道德均有过人之处,这是对庄子逍遥观的认同。另一方面,天地生万物是合情合理的,皆可逍遥,这又是对郭象逍遥观的继承。我们可以看到,成玄英这是刻意对二者的逍遥思想进行调和。

郭象以“寄言出意”来诠释庄子,而成玄英更多地运用了“章句训诂”。这同样体现在二者对庄子逍遥观的诠释上,郭象没有对“逍遥”二字予以考证,这个工作由成玄英来做了。

彷徨,纵任之名;逍遥,自役之称;亦是异言一致,互其文其。(《庄子其逍遥其疏》)

成玄英认为彷徨与逍遥为互文之词,取其任之自处之意。即无为名总,这样就可适性逍遥。

茫然,无知之貌也。彷徨逍遥,皆自得逸豫之名也。尘垢,声色等有为之物也。前既遣于形骸,此又忘于心智,是以放任尘累之表,逸豫于清旷之乡,以此无为而为事业也。(《庄子·大宗师疏》)

无知自得,内外双遣,即可逍遥。

茫然,无心之貌也。彷徨是纵放之名,逍遥是任适之称。而处染不染,纵放于嚣尘之表;涉事无事,任适于物务之中也。(《庄子·达生疏》)

茫然、彷徨、逍遥三词均有悠然自适之意,即无为自适。此处成玄英提出了“无心”一词,冯友兰认为:“就逍遥说,一般分别彼此、计较优劣的人,他们的逍遥都是有待的,有条件的。只有‘无心’的人,不分别彼此、计较优劣,他们的逍遥才能是‘无待’的。”[1]

郭象认为万物皆“自生”而“独化”,只要他们安于自己的本性,即可逍遥。成玄英对这种思想予以了继承:

运,转也。是,指斥也。即此鹏鸟,其形重大,若不海中运转,无从自致高升,皆不得不然,非乐然也。

大鹏既将适南溟,不可决然而起,所以举击而起,动荡三千,踉跄而行,方能离水。然后缭戾宛转,鼓怒徘徊,风气相抉,摇动而上。途经九万,时隔半年,从容志满,方言憩止。适足而已,岂措情乎哉!(《庄子·逍遥其疏》)

由于鹏鸟的体型又重又大,如果不从海中起飞,则难以升起。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主动去这么做。当大鹏要迁往南海的时候,不能一下子飞起来,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升空,然后借助风力,到达目的地后方才停止。这些都是物性使然,与郭象的观点基本一致。万物只要足性,便可逍遥,而无贵贱高低之分。

夫四生杂沓,万物参差,形性不同,资待宜异。故鹏鼓垂天之翼,讬风气以逍遥;蜩张决起之翅,抢榆枋而自得。斯皆率性而动。禀之造化;非有情于遐尔,岂措意于骄矜!(《庄子·逍遥其疏》)

自然化育万物,形体、本性参差不同,且物性相异。鹏与蜩皆悠然自得,故逍遥一也。他们均为本性的体现,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玄英在这里对郭象的“各自逍遥”的观点予以了认可,而淡化了庄子的“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豪迈之情。那么,成玄英作为此学说的继承者,对庄子又如此崇敬,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郭象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一方面为统治者寻求统治的根据,另一方面要使被统治者安于现状,这样社会才能太平。成玄英作为一名道教理论家,他要为广大道教徒寻求修道成仙的理论依据。而广大教徒的个人条件高低不等,成玄英要使他们都树立起修行的信心,故认可只要“足性”,皆可“逍遥”。

成玄英还借鉴了他人有关逍遥的观点:

所言逍遥者,所所所所不同。所其举其所,所为三所。所言三者:

第一,顾桐柏云:“逍者,销也。遥者,远也。销尽有为累,远见无为理。以斯勿其,故曰逍遥。”

第二,支道林云:“物物而不物于物,故逍然不我待;玄感不疾而速,故遥然靡所不为。以斯而其天下,故曰逍遥其。”

第三,穆夜云:“逍遥者,盖是放任自得之名也。至德内充,无时不适;忘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其天下,故曰逍遥其。”(《庄子疏序》)

成玄英为我们列举了三种对庄子逍遥游的理解。顾桐柏认为,逍遥即除去有为的拖累,便可无为而逍遥。支道林认为能做到无待、无为,便可逍遥于天下。穆夜则认为对内应加强德性修养,对外应与万物为一,便可逍遥。[2]

此段话虽为成玄英摘录别家之言,却也反映出成玄英对逍遥含义的取舍。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信息,即成玄英认为逍遥的前提应是无为、无待和修身。

成玄英是先注老子后注庄子,故老子的思想对他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老子认为,无为能使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这里老子采取了对比的手法,有伎巧和法令就会带来奇物和盗贼,而无为则社会就能和谐与繁荣。所以成玄英认为:

圣人御世接物随机,运权道以行兵,用灵智以治国,此则偃武修文用实之时也。克定祸乱,应须用兵,兵不厌诈,必资奇谲,此则偃文修武用权之世也。文武之道,应物随时,譬彼蘧庐,方兹刍狗,执而不遣,更增其弊,未若无为无事,凝神姑射之中;不武不文,垂拱庙堂之上。以斯化物,物无疵疠;用此治民,民歌击壤。摄取之妙,其在兹乎。(《道德经义疏》)

成玄英认为用权治乱,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能“无为无事”、“不武不文”,那么世界将万物祥和、万民欢歌,这是治国安民的最佳状态。

老子认为“无为”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即: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老子坚信,无为可以取天下,这样天下将处于最佳状态,也是“无为”的最高境界。成玄英认为:

即寂而动,即体而用,故无所不为也。虽复应物施为,而心未尝有事,此即动而寂也。(《道德经义疏》)

成玄英认为“寂”和“动”、“体”和“用”若能完美结合,便可无所不为。虽然,表面上实施了一些行为,但心如止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这叫“即动而寂”。成玄英在诠释庄子时表达了同样的见解:

不材之木,枝叶茂盛,婆娑荫映,蔽日来风,故行李经过,徘徊休息,徙倚顾步,寝卧其下。亦犹庄子之言,无为虚淡,可以逍遥适性,荫庇苍生也。(《庄子·逍遥其疏》)

这是一幅诗一般的画卷,所有这一切都是清静无为的结果。郭象也讲“无为”逍遥,但他的“无为”是让人人各安其份,不要惹是生非,这样就会相安无事。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无为”境界,与老庄与成玄英的“无为”观念是不可比的。

庄子认为绝对的逍遥应是“无待”的,郭象虽认为“有待”逍遥与“无待”逍遥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实质上还是向往“无待”逍遥的。成玄英认可了郭象的“足性逍遥”,但他认为真正的逍遥还是应该“无待”。

言无待圣人,虚怀体道,故能乘两仪之正理,顺万物之自然,御六气以逍遥,混群灵以变化。苟万物而不顺,亦何往而不通哉!明澈于无穷,将于何而有待者也!(《庄子·逍遥其疏》)

成玄英认为,圣人体悟了道的真谛,他们都能无待逍遥。圣人能顺通万物、明察秋毫,还有什么可待的呢。

但要达到如此高深的境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等修身的方法,成玄英对此予以了承继。

唯此真道,聚在虚心。故如虚心者,心斋妙道也。(《庄子·人间世疏》)

大道,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外则离析于形体,一一虚假,此所堕肢体也;内则除去心识,悗然无知,此所黜聪明也。既而枯木死灰,冥同大道,如此之益,谓之坐忘也。(《庄子·大宗师疏》)

伦,理也。堕形体,忘身也。吐聪明,忘心也。身心两忘,物我双遣,是养心也。(《庄子·在宥疏》)

只有虚心才能容纳万物,这是心斋的根本之道。外要超越形体的限制,内要清除心智的干扰,这样就能达到大道的境界。经过这些修养功夫,就可忘身、忘心、遣我遣物,达到养心的目的。

通过内外双修、物我两忘,就可达到圣人的境界。庄子给我们展现了至人、神人、圣人的风采,那么成玄英心中的圣人又是怎样的呢?

夫至道之境,重玄之域,圣心所不能知,神力所不能辩,若以言知索真,失之远矣。故德之所总,言之所默息者,在于至妙之一道也。(《庄子·徐无鬼疏》)

夫迹混人间之事,心证自然之理,而穷原彻际,妙极重玄者,故在于显则为人物之所归,处于幽则为鬼神之所服。(《庄子·天地疏》)

重玄之域是至道的境界,不能用语言描述,心智不能感知,神力也难以分辨。能达到重玄境界的人,外托人间俗事,内明自然之理,能穷尽宇宙的根源。所以,如果显现在外则人心归附,处于幽玄之境则鬼神也为之折服。能故此,焉不逍遥哉!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一个过程:

所论乃欲反彼世情,破兹迷执,故假且说无是无非,则用为真道。是故复言“相与为类”,此则遣于无是无非也。既而遣之又遣,方至重玄也。(《庄子·齐物论疏》)

脱离世俗的纠缠,破除心中的执迷,即内外双遣、物我两忘。再经过遣是、遣非、遣无是无非的过程,就可达到重玄之域,也就达到了逍遥的最高境界。

庄子通过“与天地为一”,郭象则“游外而冥内”,再到成玄英的“重玄之境”,他们都展现了各自的逍遥。

[1]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九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 孙以楷,陆建华,刘慕方.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Abstract:Carefree thoughts, the main idea of Zhuangzi, is the topic that no researcher can slide over. Cheng Xuanying, a Taoist theorist, expressed his own carefree thoughts from the position of Taoist and Taoism by focusing onthe Notes to Zhuangzi, and it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carefree; flexibility; inaction; place of duplicate metaphysics

(责任编辑 王雪)

On the Carefree Thoughts of Cheng Xuanying

LIANG Hui-cheng
(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

B223

A

1673-9639 (2010) 04-0022-03

2010-06-15

梁辉成(1972-),男,安徽淮北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郭象圣人庄子
郭象思想中的养生之“德”
官场圣人范仲淹
郭象玄学与中国山水审美的独立
庄子与郭象逍遥义
官场圣人范仲淹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