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品,李晓月,刘文光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浅议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新模式
吕 品,李晓月,刘文光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文章旨在探索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教育新模式。笔者首先介绍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含义和特点,接下来对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德育新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开展新时期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的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
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德育模式
在当今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需求和道德标准等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表现出了自我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等显著时代特征。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反复强调的那样“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传统的重灌输、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培养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把握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工作发展的趋向和特点,对传统的德育教育进行反思,借鉴国外名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优秀经验,转变以往显性教育为绝对主体的德育模式,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高校德育教育新模式。
高校德育工作按其教育形式划分,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我国的高校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已久,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被学术界明确予以提出,并广泛应用于德育研究工作之中。
显性教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的场所,有领导、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实施有意识的、直接的、公开的、系统的有形德育教育的统称,多采用理论学习、开会、谈话等教育意图明显的策略和方式。显性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德育工作者针对学生思想状况,通过明显的、直接的向受教育者表明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的方式,把道理、观点和要求讲授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接受相应的道德原则、观念、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教育双方主客体固定。显性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彼此明确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和角色,其中,德育工作者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体,而学生则为客体。第三,教育过程重“外适”轻“内适”。显性教育注重道德的“外适性”即道德对教育对象的外在要求,而忽视了道德的“内适性”即教育对象自身对道德的内在需求,致使高校的德育工作注重灌输性,而忽视诱导和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隐性教育是指德育工作者利用特意创设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对教育对象实施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无形德育教育方式的统称。隐性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教育目的内隐。隐性教育把既定的教育意向、教育目的渗透到或隐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之中,通过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使被教育者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诱导。第二,教育双方主客体不固定。隐性教育是“无讲台”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既没有教育目的明确的有形灌输,也没有“我讲你听”的权威训导,每个人既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教育活动的客体。第三,教育过程注重学生对道德的“内适性”。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知识与德性都不是固定的东西,不是通过一定的办法由教师来交给学的人,教化之弦只有在灵魂深处奏响。”隐性教育重视学生对道德的内在要求,尊重受教育者对德性的自我追求。第四,教育结果的完整性。隐性教育坚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原理,使“外适”与“内适”相结合,从而使教育结果具有较高的完整性。
首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独立。显性教育是一种有形教育,采用直接的、注入式的德育方法,而隐性教育是一种无形教育,采用熏陶的、渗透式的德育方法,二者在活动开展方式上各具特点,相互独立。其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联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共同存在于高校德育体系之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隐含。再次,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互补充。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除具备自身的优点外,也各自存在较为明显的缺失和不足。显性教育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注重灌输,而忽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心理感受,造成受教育者在心理上对德育教育产生排斥感,致使高校的德育工作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隐性教育则表现出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无法对教育过程进行直接的指导和调控,经常会造成教育效果的不可预知性。所以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们互为补充,扬长避短,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新时期德育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活动也随之显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等特点,从而决定高校的德育工作形式要从传统的以显性教育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变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德育教育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接受和能够接受相应的教育;二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能否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以教师、理论知识传递为核心,采用直接讲授、强制灌输的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德育体制培养出的是思维创造性低、实践能力差、合作意识薄弱的接受型人才,这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也相背驳。新型德育模式倡导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对道德的“内适性”,又注重学生对道德的“外适性”,学生既是德育活动的客体,又是德育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接受空间,满足了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依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只有两种教育方式协同发展、相互结合,新时期的高校道育工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为了强化高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与功能,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整合高校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优化,推进高校德育教育新模式建设。
无论是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还是显性教育和隐性相结合的新德育模式,显性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显性教育的教育目的过于外露,教育形式相对呆板,这势必影响德育教育的最终效果。为此,在新德育模式下,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隐性教育的渗透性特点,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合理地衔接起来,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德育目标蕴含于某种载体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使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并通过量的积累,引发学生质的变化,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其一,加强显性道德教育课中的隐性教育渗透。以显性教育课为主要切入点,德育工作者应在把握课堂教学基础上,在教学态度、授课方式等方面作出积极转变,使整个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其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渗透。高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倡导重视人格尊严,弘扬人文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教师言行及聆听先贤事迹等方式,在无形中吸收一定的道德知识和思想观点,在无意识中接受道德熏陶,从而自觉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并逐步培养和完善自身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自觉性。其三,加强专业课中的隐性教育渗透。爱因斯坦曾明确提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新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东西。”专业课程中的隐性德育渗透,会让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得到德育熏陶。
道德熏陶是隐性教育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陶冶式教育模式,也是完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德育模式的有效途径。陶冶式教育主要是指高校通过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的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面思想道德的熏陶。其一,挖掘学校的物质文化资源,陶冶学生心灵。大学的物质文化资源是高校开展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也是高校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其二,挖掘学校的精神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高校的精神文化资源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和校园精神,它形成了一所学校独有的精神文化氛围,从而全方位地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方式。其三,挖掘学校的制度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促使学生树立纪律观念,加强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我们应该着重思考高校制度形态上的隐性教育,加强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参与制度建设的程度,从而通过高校的制度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行为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作用。”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认识的深化离不开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在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逐步学会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高校要实施开放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帮助学生参与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以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施:(1)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考察,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2)带领学生参加宣传活动,通过社会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认识水平、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公德水平。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互联网为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其一,互联网拓展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空间。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与教师自由沟通,使德育教育由以往单纯的“由上而下”的灌输转变为讨论中的引导和教育,拓展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空间,促进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其二,网络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手段。互联网提高了道德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将教育内容由枯燥转变为生动,使德育内容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教育效果是传统的单纯显性教育无法比拟的。其三,互联网络克服了传统隐性教育活动参与人数少、限制学生创造性和真情实感流露的局限性,为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其四,互联网教育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受教育者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并参与教育,在虚拟的平台中与教育者沟通,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
[1]夏立军,华敏.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110-113.
[2]范群.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衡水学院学报,2009,(6):107-109.
[3]吕绍明.显性教育中逆反心理成因的教师视角[J].丽水学院学报,2009,(6):72-76.
G64
A
1673-0046(2010)8-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