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辉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450053)
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公安院校德育课的思考
于 辉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河南郑州450053)
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要继续加强德育课的教学,尤其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同招录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念。具体来看就是要从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变为警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要从传统的服从教育转变为生活教育,要从传统的普遍性教育转变为针对性教育。
招录体制改革;德育;教学观念
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充分发挥公安院校作用的现实选择。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公安工作专门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德育课的教学一方面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
公安院校的教育工作,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忠诚教育,其次才是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但是,原有的一些德育课的教学观念要顺应招录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调整,加以转变,树立同招录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观念。具体来看就是要从传统的学历教育转变为警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要从传统的服从教育转变为生活教育,要从传统的普遍性教育转变为针对性教育。
德育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符合当前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的要求。可以说德育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招录体制改革前的公安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也赋予了这门课重要的地位和相当的学分。但是,由于我国的警察教育从整体上还没有真正脱离传统的普教模式,德育课更是如此,道德教育走向了“道德理性”,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标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失去了生命力。其危害是剥夺了学生的独特性,压抑了创造性,进而泯灭个性。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没有能够很好地突出公安院校的特色,教学活动同公安工作实践脱节、教育活动同公安一线需求脱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学历本位”的观念牢牢束缚着公安院校的教育,“学科本位”的教学传统模式依然没有被打破,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沿袭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究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实践环节在警察德育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当今社会,能力本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性的文化理念。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能力与活动密不可分。如学习能力与学习活动有关,实践能力与实践活动有关等。因此,在招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的以学历教育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必须加以转变,在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必须完善与警察职业特征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必须树立德育课的教学要同警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的教学观念,唯有如此,才能适应当前招录体制改革的需要。
所谓警察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人民警察能胜任某一警种或多个警种的工作所需要的主观条件,它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训练转化而成的,是一名警察在社会和行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警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般可分为基本和较高两个层次:基本层次的职业能力是针对某个警种的,具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性、上手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是学生毕业后立足于警察行业必备的基本能力,亦称初次从业能力;较高层次的职业能力是跨越不同警种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特点,是学生毕业上岗后谋求发展所需要的较高层次能力,也可称超常潜在的能力。
由此出发,笔者认为,在今后招改班开授德育课的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1.在教学体系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增加课程体系的高新技术含量,设置灵活和超前性强的课程体系。
2.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要加强本课程同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结合,反映出学科纵横渗透、融合提高的时代特征。
3.课程的覆盖范围要进一步拓展。要全面补充新知识、新概念,形成全方位的创新培养格局。
4.必须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发现式和讨论式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一言堂和满堂灌,使学生能够得到足够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5.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警察职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参加实践实习的大好机会,积极向学生倡导在一线学习、在一线锻炼、在一线成才的理念,让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自觉养成必要的职业能力。
在公安院校一般都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在入校后被灌输的大都是绝对服从的观念。可是如果我们追溯德育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种忽视个体活力的倾向同德育发展包括今天招录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悖的。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宗师胡塞尔就提出了“生活世界”的理论构想,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始终在先被给予的、始终在先存在着的有效世界。”“现存生活世界的存有意义是主体的,是经验的、前科学的生活的成果。世界的意义和世界存有的认定是在这种生活中自我形成的。”胡塞尔的精辟论断奠定了“生活世界”的先在性、主体性以及知识、文化教育的依从性地位,为我们探索高校德育回归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另外,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真知灼见,也进一步为德育指明了向生活世界迈进的发展方向。
然而,由于缺乏生活化理念的指导和实践,长期以来公安院校在德育课开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脱离学生生活的积习,致使德育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和生活的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和无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对生活世界的普遍现象和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视而不见,一味去追求极端理想化的“圣人”的生活模式;其二,用政治教育及其意识形态泛化德育,窄化德育综合整体性的社会生活功能,形成泛政治化倾向;其三,将德育等同于智育,德育成为知识教育,局限于理论说教和抽象推理,至于道德本身蕴涵的生命底蕴和鲜活的人文精神则被抽空,用工具理性代替了对价值理性的追求。以上三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公安院校德育的不良局面。这种局面同当前招录体制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进入公安院校学习的学生主要来自毕业的大学生和军队转业的干部,他们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历甚至于工作经历,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具有一定的选择能力和判断力,因此这种脱离生活现实的德育是为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另外,强调要在德育课上加强生活教育则是根据公安院校培养学生的特点作出的选择。在招录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可以说主要以在职人民警察为主,因此在开展生活教育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生命教育,因为生命是进行生活的物质载体。生命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多是通过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生命教育特别强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近年来,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正在悄然兴起。有关调查显示,全国至少每三天有一名警察因病殉职,平均每天有不止一名民警牺牲。警察已成为国家机器上磨损最快的部件。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公安院校开设德育课的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立足课堂,用生活事件设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公安院校德育课程的设计必须通过生活事件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同时,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体验和感悟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要求。
2.创新德育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公安院校校园环境是与学生最亲近的道德资源,学生每天的生活就融入其中,最容易从心理和思想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也是最需要最便利实施生活德育的沃土。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
招录培养体制的改革,使公安院校的生源素质呈现出与其他院校生源有所不同的新特点:学生年龄跨度大、籍贯分布广、民族构成复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等。一些来自部队退役的学员身体素质、军事素质较好,但他们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针对这部分学生,公安院校必须按照学为用、教为战的教改思路,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为士官班学员“量身定制”更加符合警务实战教学要求的活页教材以取代传统教材,从而凸显出满足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突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顾及学员素质基础的特点。而一些来自高校的专科毕业生和本科、硕士研究生,他们已经具备其他专业学科的背景,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培养的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这部分学生也有自身的缺陷,如在他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组织纪律作风涣散、心理素质欠佳、动手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为此,公安院校必须针对这些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公安院校必须坚持政治建校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在培养政治过硬、职业素质高、警察纪律意识强的公安人才方面取得成绩。
为此,笔者认为在今后招改班的授课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平等对话、演讲会、辩论会等,这些都是现代德育课堂不可缺少并需要不断完善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对受教育者而言,不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陶冶性情,而且能使其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生活,并有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比如角色扮演的方法。公安院校学生的品德要素,如无私、忠诚等,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尝试。一个人的角色扮演得如何,他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他的地位与他所处的情境,专家认为有三个衡量尺度:一是角色扮演的数量;二是个体的介入,即个体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进入角色的程度如何;三是角色扮演的时间。我们在德育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公安院校学生品德素质要求,设定若干角色,如刑警、防暴警、交通警、教师、农民等,要求学生个体或分组分类在相关的模拟情境中扮演规定的角色。用此方式来考察学生对扮演的角色在群体中所处地位的认识是否准确,是否能够遵守各种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是否具有无私、忠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角色扮演完毕,要求他们写出自己对事件的理解、同化、顺应的详细过程,对他们的角色扮演做出等级评价并说明评价依据。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通过对角色的道德标准以及道德评价的体验和感受,达到对道德的认知。
总之,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公安院校德育课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育人效果,是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切实贯彻,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德育课教师责任重大,因此,德育课教师在德育课教学的全过程中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用昂扬的激情、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变革中去,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课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推进公安院校德育课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下招录体制改革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1]闫继忠.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铸造忠诚警魂培养合格警官[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2]管金标,黄俊官.论当代大学德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趋势[J].教育与职业,2009,(7).
[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王炳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王晓虹,孙建华.生命教育是公安院校德育的主题[J].社会科学论坛,2006,(11).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1.
[6]张万宝.关于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9,(2).
责任编辑:仪宏斌
D631
A
1009-3192(2010)01-0120-03
2009-11-20
于辉,男,河南开封人,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