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0-08-15 00:51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笔者语言教师

张 静

(江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56)

一、背景

刺激-反应理论是人类认知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没有刺激的教学是没有效果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通过多种形式刺激学生知识输入的感官渠道,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从而诱发学生的认知内因,调用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识。英文电影便是一个很好的刺激手段,可以引发学生认知结构的积极反应,加快语言信息内化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进英文电影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愉愉快快地学习英语。

二、优势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原版英文电影,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电影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因此合适的影片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用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愉快教学”的新模式。

(二)学生接触的是真实语言环境中地地道道的英语

传统教学中,由于缺少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学到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语言,运用的时候在用词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上就会力不从心。借助声音和图象,学生不仅易于理解真实的语言材料,而且能够了解使用语言的环境,逐渐掌握英语为母语者说话的语言使用特点,掌握大量的习语、俚语以及一些课本中难以见到的日常口语的用法。如我们描述一个愚蠢的人的时候,通常使用的词汇是:“fool”、“stupid person”,而通过看英文电影我们发现生活中英美人却往往使用“jerk”,“moron”之类的俚语;而描述一个人发疯、表现不正常时除了“crazy”,在电影中我们还学会了一些诸如”nut”,“psycho”,“freak”之类的词语。学生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往往用“strange”一词,而通过看电影,我们却发现英美人却多用“weird”来代替。“chill”对大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单词,但极少会有学生在“让人冷静”的时候想到这个词语。

上述所举这些有关生活化的语言的用法在传统的教科书本上很难遇到,也许这类词语的学习在教学大纲上未作要求,在传统教学及测试过程中不会涉及,但我们却认为这种学习对于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

(三)真实地呈现了异域文化,让学生亲历文化之旅

外语学习中,对异族文化的了解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电影以它特有的题材丰富的特点使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了解有关英美文化的诸多方面。大到英美等国发生的政治历史事件,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种族歧视、同性恋问题、教育体制方式;小到人们的着装方式,体育运动娱乐活动的形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等等无一遗漏。如电影《飘》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美国的南北战争;《肖申克的救赎》让我们对美国监狱的黑暗和狱警的腐败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七宗罪》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了西方哲学中的七大原罪;《阿甘正传》中大量关于橄榄球的镜头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项运动,且影响深刻。中国的同性恋现象远不如美国等西方国家那样严重,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圈内人的生活,李安的电影《断臂山》则向我们近距离地展示了他们的另外一种情感世界;种族歧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曾获奥斯卡大奖的影片《炎热的夏季》让我们对黑人所受的不公平的待遇深表同情和震惊。由此可见,观看英文电影可以让学生免费亲历文化之旅,拓宽他们的知识覆盖层面。

三、操作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原版电影的使用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却不能随意而为。老师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从头到尾地把电影播放一遍,不做任何策划、组织、促进教学效果的工作。既没有问题的设置,也没有语言的讲解和恰当的指导。整个过程中只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地观看,把英文电影当做一种纯粹的娱乐和消遣。这样操作是一种对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因此在影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扮演恰当的角色,在电影的选择、监控、目标设置及效果的检验上精心准备、周密策划以求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

(一)电影的选择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笔者以为首先在电影的选择上要把好关。选择电影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台词的多少、台词的难易程度、声音和文字图像的清晰度以及电影的题材主题。

选片时,首先考虑的是台词。最好是挑选台词较多的影片,因为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语言的学习。但台词的难度不能太大,毕竟学生自身的词汇量有限、语言能力不是太强。一般来说,动画片的台词相对来说要简短容易一些,语速也相对慢一些,学生更容易听懂。其次带有大段内心独白或大段旁白的电影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独白或旁白大多语速较慢,清晰易懂。

声音和文字图像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兴趣。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我们大多在放映电影的时候都打开字幕(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中英双字幕的使用最为理想,因为这样就兼顾了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匀导致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可弥补听力的不足)。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电影涵盖的题材广泛,主题众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反映什么样的主题,教师应该颇费一番心思。战争题材的影片一般语速较快,且台词不多,我们建议尽量避免。笔者认为生活片相对来说台词较多,其语言贴近生活,多与学生的单词库吻合也就更容易被激活。而在主题的选择上,则最好与学生所学的课文有相关性 (当然同一题目最为理想):一来可以强化学生的在课文中学习的已有知识,二来可以扩大相关主题的词汇量。如在学习了《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中关于Nature and Nurture的主题中关于双胞胎的一篇文章后,笔者便让学生观看有由施瓦辛格主演的同名电影Twins。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如identical twins(同卵双胞胎),fraternal twins(异卵双胞胎)等词汇,当然也有大量的课文中没有出现的词汇,对学生的词汇量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中,有一篇文章是Beauty and Beast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的内容,紧随其后指导学生观看了迪斯尼的同名卡通片,经检测发现教学效果很好。

(二)观看过程的督导及检查

把好选择关后,接下来教师要发挥控制者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醒学生的注意力不能只是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上,要准备好笔和纸记录下影片中词语以及运用该词的句子环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先做以下的一些预热工作。

1.介绍一下此片所要揭示的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大致的故事情节以减少学生对情节的过度关注,忽略对语言的学习。

2.尽量列出相关主题的词汇,特别是在影片中出现频率高,揭示主题的词语。这一阶段旨在处理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进一步落实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

3.提出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完成了预热阶段后,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观看督导阶段。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监控手段来引导学习。如突然中止播放,检查学生是否听懂某句台词,并可伴有适当的联系课文内容的讲解;重播某一含有丰富语言信息的片段并提出相应的理解或应用的问题。看完电影后,教师还可重现相应的片段,把其中的一些语义学上与中文特别不对称的用法挑出来给学生讲解。(学生平时不可能想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因此,很多学生课后反映这样看电影让他们学到地道的表达法,而且印象深刻,使他们受益匪浅。)

(三)语言的运用

学生在获取大量的语言输入(观看电影)后,应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必要的语言输出。输出的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主题作文、情节概括以及完成老师事先设计的各种形式的练习等等。目的在于对所收到的语言信息进行有效地处理运用。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三单元Born toWin的主题是成功,为了配合这一主题,笔者特意挑选了励志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做辅助教学片。看完影片后,笔者先让学生口头讨论主人公Andy成功越狱的原因,然后要求学生以The ContributingFactors ToSuccess为题写一篇作文。批改后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Andy的故事,大量运用影片中出现的语言进行阐述,学以致用的效果相当理想。

角色扮演是另外一个非常好的帮助学生运用语言的活动形式。播放片段,关掉配音,让学生表演,然后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种形式可以极大地活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娱乐中愉快地学习。

四、结论

显然利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效果是明显的。这种教学尝试不仅让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了解异域文化。同时对任课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也是一种促进和提高。当然这样的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为了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观看原片,挑选合适的影片,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确保知识储备量的充足。当然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时间的局限性

(二)学生水平差异导致的学习效果的差异

要在两个课时内(这种时间安排主要是出自对教学活动内容的连贯性的考虑)完成相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各项活动,时间的规划颇有一定难度。两节课加上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如果是影视教学,我们通常告诉学生中途不休息)共有100分钟,而一般的影片多在90分钟至120分钟之间,甚至更长。因此笔者建议在准备影视教学的前一次课上教师可以把先前我们提到的预热工作先做,即有关主题及情节的介绍、相关词汇的列举以及设置的问题在上一次课时进行。一来可以节省时间,二来激活学生的相关词汇。为了节省时间,笔者在播放影片的时候往往会做些剪辑。对于台词不多,且不影响主题表达的片段往往跳过(有些不重要的片段还可采取快放的方式),影片的片头和片尾也常常省略。而作文和一些书面练习则布置为课后作业。即便如此,有时还是会在出现时间的掌控上显得力不从心的情况。

其次,学生的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听说水平较差的学生可能在信息的解码和语言运用阶段都有较大的障碍,学习的效果会明显差于那些水平较好的学生。所以笔者会建议这些学生课后自己重复观看影片并提交观后感以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

尽管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笔者仍然认为影视教学值得提倡。我们相信运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通过片前、片中和片后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高。

[1] 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Harmer J.The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M].New York:Longman Group Ltd.,1983.

[3] 刑智玲.Some Advantageous Uses of Videoin English Teaching[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3.P26.

[4] 汪徽 The Effects of Captions on Chinese EFL Students’Incidental VocabularyAcquisition[J]中国英语教学 2007,4,P9.

猜你喜欢
笔者语言教师
最美教师
老师,别走……
语言是刀
教师如何说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