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摄影构图能力的教学行动研究

2010-08-15 00:53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摄影研究教学

杨 琼

(文山学院数理系,云南文山 663000)

一、行动研究的定义及其在摄影教学中的相关研究

Michael J.Wallace认为:行动研究 (Action Research)指的是“the systematic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forthe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1](P1)。其含义就是:行动研究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材料并实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促进专业发展的实践活动。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探索性活动。通过教学行动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并发展理论的更新机制。[2]Macniff把教学行动研究的几个环节描述为以下五个步骤[3](P97):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3)制订、实施教学方案以待解决问题; (4)评价教学行动结果;(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以便进行下一步问题。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行动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并发现新问题几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形成连续不断的循环。可以说教学行动研究是教师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并不断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教学实践,它是促进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的一种实践活动。

在摄影构图能力方面,陈文立对摄影构图的技巧进行了论述[4],袁楚论述了摄影构图的十个方面的技巧[5],李效文[6]、吴世柏[7]、周伶[8]等人都对摄影构图做过相关的论述。笔者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对摄影构图能力中教学行动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再一次检索时,发现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还没有。因此,对摄影构图能力从一个新的角度或者说是从一个新的研究方式上进行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笔者《摄影基础》教学中遇到的学生构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展开教学行动研究,以期为他人在该领域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借鉴和教学上的参考。

二、问题的提出

构图在摄影作品的整体效果体现和表情达意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在进行《摄影基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根据他们的表达意图和需要而选择相应的构图方式。通过与学生谈话,观察他们的拍摄过程以及分析他们的作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四方面:第一、学生在拍摄时,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第二、有明确的意图时而不能运用适当的构图方式;第三、缺乏耐心和实际的操作训练;第四、对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应用不熟练。

三、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存在的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来解决:

第一,加强对学生构图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传授与讲解。无论是表达思想、目的还是意图,都必须是基于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讲解和演示。为此笔者有意识地加强了这方面知识的传授。在讲授摄影理论基础构图时,由于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在详细讲解的同时,每一种构图方式还配了图片并进行分析,增加了名家名作赏析,详细分析每一幅作品的构图方式;在拍摄指导课现场进行个别指导,对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程的后期,每一次课留 20分钟来分析学生拍摄的作品。

第二,在摄影之前,首先要确定拍摄的目的然后再去追踪目标。这样做会使这项行动成为有意识的行为,表达方式的随意性小。根据认知心理学,人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摄影的目的性促使学生在做这件事情时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必须对被摄影的对象加以选择和取舍,找到最佳的表达对象,采用最佳的表达方式,在布置作业时,有意识地增强这方面的训练,比如要求他们拍摄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位公正廉洁,克己奉公而传统的领导;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矍铄的在公园锻炼的老人;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娴惠、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如此等等。

第三,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伦理道德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学习,同时要求他们在摄影时以适当的构图方式加以体现,并在课堂上对拍摄的作品加以陈述和解析。例如,要求学生拍摄他们家乡的一些反映地方传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图片,比如一些少数民族婚礼上新娘新郎的装扮,盛大节日的民族歌舞表演等。这样学生对中国的某些传统文化和风俗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就会把这些理解迁移到以后的摄影作品中,从而达到文化物化于作品,作品体现文化的效果。

第四,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不断尝试以新的表现手法来阐释图形图像的能力。例如,从不同角度拍摄秋景,以不同侧面去拍摄牛犊吃奶的过程,拍摄一个孩子在游乐园一天的生活场景等,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的拍摄来反映物和景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或者文化内涵。这样的拍摄就需要学生有仔细的观察力和很强的忍耐性,因为登山拍秋景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耐心,小牛吃奶是断断续续进行的,这就需要学生耐心等待才能拍到最佳的镜头。小孩子在游乐园也是如此,从不同侧面拍摄到的镜头其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人物和景物在不同时段所体现出来的表情、姿态、意象等均可从不同的方面来诠释它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物化在他们身上的文化内涵。

第五,加强对学生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技术在构图方面的指导、运用和操练。实地拍摄到的镜头和图片,有些方面需要进行相当的艺术加工和组合,才能有效而逼真地用来体现作者的真实内涵和意图。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数码产品的普及,很多人需要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加工。例如,利用 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采集、翻转、拼接、合成及色彩调整等,最后做成自己满意的照片来体现他们在当时情景下的生活或者文化内涵,所以笔者加强了对一些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介绍,对其功能进行不断地演示,然后让学生实际动手,亲自对他们所拍摄的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以此来锻炼学生对这些软件的各种功能的掌握和运用。

四、效果的验证

通过对学生进行以上方法的强化训练和实际的操作,学生的构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课程结束之后,笔者和学生将这个学期的作品在全校进行了展出,在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满意度的测评中得知,学生的作品在构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参加教学行动研究的学生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很满意,增强了自信心,学生的 10多件作品被《文山学院报》、《文山日报》及《云南日报》等报纸和杂志所采用,这在数理系的学生作品当中也是不多见的。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拍摄和最后加工处理出来的作品效果突出,低年级的学生也围绕他们成立了相应的社团并邀请他们给社团成员谈如何提高摄影构图能力。

五、对研究的反思

这次教学行动研究,从总体上看学生在构图能力方面有了提高。然而,反思整个过程,该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两个班总共只有 100人,被试面还不够大,所以要进行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思考。同时,在摄影构图中,由于班级人数基数相对较大,不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很好的个性化指导,而自学能力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其作品跟接受个性化指导的学生差异较大。这些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同时该研究的不足之处也为其他的研究者留下了研究的空间。

[1] Michael J.Wallace.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2] 王瀛鸿.教学行动研究与英语写作[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1,(1):49-50.

[3] Mcniff.J.Action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M].Macmillan Education,1988.

[4] 陈文立.摄影构图技巧浅谈[J].山西科技,2005,(1):132-133.

[5] 袁楚.摄影构图就这十招 [J].数字通信,2006, (8):85-87.

[6] 李效文.画有法 画无定法——浅议写实摄影构图的六个基本法则 [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2-115.

[7] 吴世柏.平面构成在摄影艺术的延伸 [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92-93.

[8] 周伶.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 [J].艺术广角,2006,(2):59-61.

猜你喜欢
摄影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