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

2010-08-15 00:53杨永福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广南文山移民

杨永福

(文山学院政史系,云南文山 663000)

以今天文山地区为核心的滇东南地区拥有较为悠久的开发历史。但是,由于滇东南地区的地缘位置,不是历代云南地方政府统治、经营的重点地区,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对滇东南地区的政治统治也就强弱不一、涨落无定,导致文献记载缺失,资料零散。因此,对其历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笔者通过课题立项,对明清时期文山地区的开发情形进行了粗略的研究,总结了一些基本的结论,本文即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妥之处,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开发的基本情形

以文山地区为核心的滇东南早在西汉时期即归入汉帝国统治版图。西汉元鼎六年 (前 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在今文山州境内置句町、进桑、都梦、镡封等县,属牂牁郡辖。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置七郡。分建宁、牂牁两郡置兴古郡,治宛温 (今砚山一带),辖句町、近乘、镡封等县。西晋泰始六年 (270年),宁州兴古郡辖境内置句町 (今广南、富宁)、镡封 (今丘北)、近乘 (今马关、文山、砚山)、都篖 (今西畴、麻栗坡)等县。永嘉五年 (311年),对南中(今云南、贵州)各郡区划进行调整,在原来基础上析置了部分郡,今文山境内设置有句町、西安(今西畴、麻栗坡)、新丰 (今马关)、建安 (今文山、砚山)、镡封 (今丘北)等县,分属宁州兴古郡、梁水郡。此后,东晋、南朝时期,内地封建政权的政治势力逐渐内敛北缩,以爨氏为代表的南中大姓崛起。直至唐宋时期,中原中央王朝的势力难以直接深入,滇东南处于南诏、大理与唐宋政权之间的缓冲地带,为当地土著部族所统治,导致开发力度减弱。

公元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政权,不久即统一了云南全境,在今滇东南北部地区至广西西林县一带设广南西路宣抚司,以当地部族首领为土官。

洪武十五年 (1382年),“革故元广南西路宣抚司,置广南府,以土酋侬郎金为同知”,其后开始派任流官。如王道广,番禹人,隆庆时任知府,为政廉静不扰[1](卷三·秩官·名宦)。而以侬氏土官为府同知,沈氏土官为富州知州。由于交通不便,中央政府的统治还不深入;加之广南乃烟瘴之区,“近城数十里犹易调摄,若皈朝、剥隘、板蚌等地,尤闷热。春夏有青草瘴,深秋有黄茅瘴,直至霜降后乃消。初起时,有形如螮蝀,人过之,急伏地、合口,可免。闻其气,香如糯饭 ,即罗其毒 ”[1](卷一·星野·气候), 故 “官斯土者皆住扎省垣,遥领衔名而已”,有的知府如廖弦则长期避瘴临安,“是知府履任者实鲜”[1](卷三·名宦)。洪武二十八年,曾设过广南卫,命都指挥同知王俊率云南后卫官军至广南筑城建卫;永乐元年便改广南卫于云南府。[1](卷一·建置沿革)这些原因, 导致广南府地方实权仍掌握在侬氏和沈氏土司手中;今文山州南部当时则在教化三部长官司等大小土司辖治之下,隶属于临安府。

到清代,从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了对云南东南部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

清顺治十六年 (1659年),清军底定云南后,仍设广南府,富州仍为土知州。康熙六年 (1667年),改土设流,置开化府。八年,废维摩州,以其地分隶开化、广南。雍正八年 (1730年),设文山县。“先是,开化设府,因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暨牛羊、新现、八寨、古木、维摩、陆竜等处编为八里,改教化司为开化里,安南司为安南里,王弄司为王弄里,八寨司为永平里,牛羊土司为东安里,陆竜、新现为乐农里,维摩为江那里,古木司为逢春里。”[2](卷二·建置沿革)乾隆初 , 设宝宁县 ,附广南府。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改马白同知为安平抚彝同知,分管东安、永平、逢春三里,其余五里属文山县管辖。道光三年 (1823年),增设江那县丞。

随着政治统治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雍正年间在川滇黔桂相连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为外省和本省腹地汉民进入滇东南地区消除了政治上的障碍。于是,从雍乾开始,向滇东南地区的移民开始出现高潮。其中,主体是以谋求生存为动机而自发迁入的内地农民。

在广南府,原住民“不过蛮獠沙侬耳。今国家承平日久,直省生齿尤繁,楚、蜀、黔、粤之民,携挈妻孥,风餐露宿而来,视瘴乡如乐土”[1](卷二·民户)。民国 《广南县志稿 》亦载:二三百年以前,汉人至广南者甚稀;自清康熙、雍正以后,“川楚粤赣之汉人,则散于山岭间,新垦地以自殖,伐木开径,渐成村落”,或是土官 “租与川楚黔粤贫民垦种,故近年民物繁滋,去来无定”[1](卷一)。乾隆四十年 (1776年),编造保甲烟户清册,计3555甲、34997户;道光元年 (1821年),增至4500余甲。[1](卷二·民户)①

“开化府原系夷地,并无编丁。”改土归流后,外地移民接踵而至。据载,到嘉庆二十五年 (1820年),开化府有 40186户、182685口。其中,安平厅分管三里的民户为 15571户、72694口;文山县分管五里的民户为 24615户、109991口。至六年后的道光六年即 1826年,增加到 44684户、202424口。[2](卷二·田赋户口)②按照清朝统计户口的习惯做法 ,当地的“夷”户是不统计的,则上述人口当为外来汉族移民。要指出的是,上述统计数字不可能精确,因为“流民忽去忽来,讫无定数;万山之中,假手胥吏编查,更难深信”[1](卷二·民户)。这表明,自清中期以来进入文山地区的外地移民数量是颇为可观的,而且在这之后,仍在不断移入。

随着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对滇东南边疆地区统治的深入,移民数量的增加,文山地区的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表现在土地开垦数量的增加、社仓和义仓较为普遍的设立、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等,使之正式成为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税赋之区。[3]文化教育方面,随着清初开化府学的设置,结束了没有官办正规学校的历史。从清康熙年间始设学到道光初年的 160余年间,今文山地区的儒学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出现了一批获得科考功名的士人。据统计,在这期间,产生文进士 6名,举人 53名,各种名号的贡士 173名;武进士 2名,武举人 94名。[1](卷三·选举)[2](卷七·选举)这些尚不包括肄业未参加或参加乡试而未考取举人的府学、书院生员,以及受过义学启蒙教育的各族儿童,这部分数量应当更大。与当时云南府、大理府、临安府等腹里发达地区相比,这样一个群体数量是很小的;但是,若从纵向与明代相比,应该说,清代文山儒学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而各处义学的创设对各族儿童的启蒙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则是无形而深远的。[4]

总体看来,这一时期文山地区的开发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但是,和省内腹里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开发的起点、力度等都较有限,又非云南省地方官府的开发重点地区,所以,开发的程度还不深,开发的广度也较有限,在全省的开发格局中仍属于落后欠发达地区。

二、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开发的基本经验

从西南边疆地区的开发历史看,中央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政治上统治的加强,设治的加密,是内地移民进入以及经济开发的保障。具体到文山地区,我们可以发现,中央政府在滇东南民族地区政治统治的加强、内地汉族移民进入文山地区的高潮以及文山地区经济、社会以及教育的明显发展,三者在时间上是基本重合的。换句话说,正是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乾嘉至道光时期,滇东南地区进入了开发的高潮时期。

纵观文山地区的开发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开发情形,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经验:

第一,政府的主导是落后地区开发的关键。从西南边疆地区的开发历史来看,可以发现,中央政府的主导和推动,是落后地区或者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多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西汉武帝时期,大力经营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开发交通,使西南夷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发展。西晋时期,政府转变了在南中地区的统治政策,从较为宽松的羁縻之策转为严厉的军事统治,引起地方大姓的反抗,导致南中地区政局纷争不已。此后,东晋南朝的政治势力内敛北收,南中地区逐渐为爨氏大姓所占据。唐宋时期,中原中央王朝的势力难以直接深入,滇东南处于南诏、大理与唐宋之间的缓冲地带,为当地土著部族所统治。元朝建立,滇东南重新归于大一统政治统治之下。明代,改广南西路宣抚司为广南府,开始派遣流官。然而,直到明代,虽设立了广南府,但由于流官鲜有实地履任者,故实权仍掌握在当地土司手中;今文山州南部当时则在教化三部长官司等大小土司辖治之下,隶属于临安府。由于非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土司势力强大,汉族移民难以进入,所以文山地区在明代仍处于封建领主制统治之下。清康熙六年,改土归流,设开化府,以后逐步加强政治统治力度,随之内地汉族移民大量进入,文山地区的开发步伐明显加快。今天,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像文山这样自然条件并不优越、民族种类众多、基础薄弱、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地区,政府的主导显得非常关键。在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的基础上,给予特殊的政策,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滇东南边疆地区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移民 (此指内地的汉族移民)的增加是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传统社会,人口是进行农业生产很重要的要素。没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无法支撑一定规模量的农业开发。从明清时期文山地区的开发来看,移民的高潮主要出现在雍正年间滇川黔桂相邻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的乾隆、嘉庆之际。这与清代文山地区的开发在时间上是前后衔接的,说明内地汉族移民的大量移入与文山地区的开发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内地汉族移民对清代文山地区开发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熟练的劳动力。一般认为,第一代移民主要是青壮年为主的核心家庭,一般户均规模在四口左右。亦即是说,移民的相当部分就是熟练的劳动力。二是带来了内地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观念。三是随着移民的进入,玉米等高产作物亦逐步在山区得到推广种植。四是伴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内地文化因子也随之移入。而随着内地文化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加强了边疆各族人民与内地在文化上的联系,增强了边疆地区对内地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为密切边疆地区与内地从政治到文化心理层面的一体化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稳固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强调内地汉族移民的作用,并非要否认原住居民特别是壮、傣等民族群体在文山地区开发历史上的作用。就考古资料看,麻栗坡小河洞等文化遗存已经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说明从很早时候起,壮族先民就在今文山地区的平坝河谷地带从事着稻作农耕。经过长时期的开发,壮族先民创造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耕文化。据《开化府志》记载,仅稻属当时的品种就有:黄壳谷、香饵谷、叶里藏、黑壳谷、旱谷、麻扎谷、金裹谷、冷水谷、雾露谷、瑶人谷、柳叶糯、红皮糯、响铃糯、长须糯、白壳糯、圆糯、大香糯、红米糯等等。[2](卷四·物产)这其中绝大多数当是壮傣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来的。

第三,官府对教育的举办,以及教育的发展是文山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力。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在边疆民族地区举办教育,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了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教化功能。认为“人才之兴,惟资教育;风俗之易,端赖诗书。盖师道立则善人多,士习端则民风厚”。“为治之要,莫大于正风俗,而风俗之正,又在于学校。孝悌之义不讲,则背逆日生;礼让之风不明,则争夺日起;义利是非之辨不晰,则廉耻不立而贪残日甚。”[1](卷四·艺文)由于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清统治者便把创设学校、举办教育作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治策。随着儒学教育在文山地区的举办,促使内地文化和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逐步传播。一方面,改变了当地民族的一些陋习,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边疆民族对内地的文化认同,为培育、增强边疆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奠定了文化心理基础。“社会发展到今日,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亦进一步得到扩展。在今天的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国民教育除了具有为当地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功能而外,还应该具有凝聚人心、激励和增强边民的中华民族和国家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爱国固边的深层次功能。”[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代在文山地区的教育政策以及一些具体的做法,如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倡议官员和士绅捐资助学、注意学校的合理布局等应该能给我们以借鉴。

第四,交通是明清时期文山地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反过来又推动了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发展。交通,就是人员、物资与信息的交换与流通。纵观历代中央王朝经营西南地区的历史,可以发现,交通是其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很早以来,云南就是巴蜀、中原地区通往南亚、东南亚地区的通道中转站,是沟通中外交通和交流的孔道;交通是中央王朝政治势力及其影响在云南存在的重要依托,交通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在云南的政治统治是否得以继续,边疆民族地区是否稳定。因此,历代开发云南乃至整个西南,交通建设是重要一环。历史上尤其是封建社会前半期,西南地区交通通道的军事政治职能是首要的,但客观上亦起到了加强经济往来的作用,到了明清时期,其经济职能更为凸显。清代文山地区经济有较大发展,出现开化府城、广南府城和马白等重要商业集镇,与交通得到较大建设密切关联。

自宋代以来广南就是滇桂通道必经之地。元明清三朝,广南仍为滇桂通道要冲,“滇铜粤盐,百货辐辏于其途”。自明代开始,滇桂通道广南段就设有驿站,清代广南府内亦设有弥勒湾、上安排、者钟、者兔、木帖、董那孟、高枧槽、蜈蚣箐、响水、普厅、平岭、者桑、剥隘等驿站。[1](卷三·邮旅)

随着滇桂通道的畅通,广南府城成为滇东南地区的商业重镇。明代章潢《图书编节略》载:“广南一郡,便于入粤,而艰于去滇,去泗城 (今广西凌云)不二百里,而近普安、安龙,商旅往来自粤者,日夜不绝,今仍为通衢。”清中叶,随着内地汉民不断迁入,促进了广南商业的发展。滇桂通道沿线也出现了一批商业集镇,如广南府之板蚌汛、剥隘等。

清康熙以前,开化府属地隶属临安府,又是土司管辖之地,交通闭塞,主要对外通道:一是从开化府至蒙自、临安 (今建水)再至省城的通道,二是经马白抵安南的通道。改土归流后,中央王朝势力深入,政治设治加密,交通有所发展,形成了以开化府城 (今文山县城)为中心的几条对外通道。其一是文山经乐竜出蒙自达临安道;其二是文山经侬人河、石榴红出开远达省城道;其三是文山经江那汛 (今砚山)达广南府道;其四是文山经古木出马白达交趾界道。运输主要是靠肩挑、马驮、牛拉,较大规模的运输队伍是马帮。[6](P156)

随着对外交通的发展,开化府境内形成了开化和马白两大集镇。为了互相联络聚会,各省移民都集资建立会馆,如萧公庙、万寿宫、寿佛寺等。到道光时,开化府城成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布局的商业集镇:城北是通往两广的入口,形成寿佛街,是广东、江西、湖南商民聚集之所,以经营绸缎、布匹等货物为主;城西是通往省垣的出入口,四川商贾多聚居此处,修建北桥后,大西门外成为连接东西、通南达北的大道,附近的商场都向这里移动,先是在城坡脚摆地摊,后逐渐盖起固定的商号。因地点狭窄,为留出街道地盘,遂沿盘龙河盖成吊脚楼,形成开化府城盛极一时的繁华热闹街市——威远街和临安坡。城南是通往马关、安南的出入口,汉、回两族在这里设有商号,也曾热闹一时。[6](P154)

清代,从外地输入开化府的商品主要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如盐巴等。乾隆《开化府志》卷四记载:“开化府每年行销粤盐 40万斤。”晚清则以输入工业产品为主,如水火油、洋靛、棉纱、香烟等。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三七、黄草、草果、八角、木耳、毛皮等土特产。在开化府输出的商品中,安平厅的杉木、柏木棺材板为一大宗。“旧日以杉木、柏木板棺材为大宗,其木料产于县属之南区,毗连越南边界各地,集中于县城运往各县及省会销售,居民之恃此为生十之六七。近已山空木竭,此项营业之存在者不过百分之七八,有消灭之势,县城生活影响不小。”[7](卷十·杂类志)

近代滇越铁路开通,有一段经过今马关县西境,开化府的八寨 (时属安平厅,今马关县八寨镇)形成了较大的集镇。其北达平坝、小街、文山,东通马关,南抵河口、越南,西可至屏边,地理及交通位置优越,人员流动量较大,外县、外省甚至越南人和法国人时有往来,形成了 6天一期的固定集市,中间有个幺街,四面八方群众都来赶街,成为附近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滇东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这是清代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与内地腹里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为落后。当前,要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更要注重交通的建设,既重视其经济职能,更要重视其加强政治统一和国防稳定的职能。

第五,明清时期文山农业生产的发展亦得益于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普遍种植。“一般认为,玉米和马铃薯传入云南的年代较晚,约在南明时期即 17世纪 50年代以后。到 18世纪,云南的许多府州县志中均有了玉麦、包谷的记载,可知已得到推广,山区尤盛。传入文山地区的时间已不可考,当是伴随移民的进入而传入的。相对于原种农作物而言,玉米不仅适宜山地种植,且产量较高,很快成为山区人民的主食。”[3]方国瑜先生把 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云南广大山区推广种植称之为云南农业生产的一场革命,给予很高的评价。直至今日,在文山这样多山的地区,种植玉米仍然是广大山区农民的首选。在没有更高产的作物替代之前,这种情形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尽管目前地方政府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考虑,大力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如木本油料作物等,但是,应该要理解农民“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传统心理,适当调整农经作物比例。同时,为农民选择优良作物品种提供服务和保障,毕竟,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粮食生产在目前还是主要的内容。

第六,明清时期的开发没有顾及或很少顾及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开发,限于开发主体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单一的农耕开发模式,几乎不会顾及开发活动对环境有何负面影响 (西南山区部分原住民的刀耕火种方式与此还不同)。对矿产的开采冶炼,则不仅不顾及对环境的破坏,且由于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很大。清代滇东北地区的矿业采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森林资源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文山地区的矿产采冶规模不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且属于局部性,如马关都竜矿区等。至于玉米在文山山区、半山区广泛种植,虽然为山区人民的生存提供了大宗食粮,但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喀斯特发育成熟或是坡度较大的地区。这种状况到今天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原住民特别是从事稻作农业的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中,初步认识到了水稻——水源——森林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如:今广南县旧莫乡汤盆寨老人房外左侧有立于道光四年(1824年)的《护林告白碑》,该碑告诫村民为了培风水、育人才,不得乱砍森林,并有对违犯者的处罚办法等。这样的事例在文山壮族地区较为普遍。因此,发掘壮族民间诸如此类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知识,在今天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注 释:

① 而《大清嘉庆一统志》卷四八二《广南府》则言:“向因蛮民杂处,未经编丁。”没有确切的户口数。

② 而按《大清嘉庆一统志》卷四八八《开化府》:“人丁无原额,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二十五万九千二百十六名口,计五万五千九百二十三户。”

[1] (清)李熙龄纂修.广南府志[Z].光绪三十一年补刻本.

[2] 汤大宾,周炳,等.开化府志[Z].道光九年增补本.

[3] 杨永福,邱学云.论移民与明清文山地区的开发 (1382-1840)[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7-51.

[4] 杨永福.文山地区清代儒学教育发展述要 [J].红河学院学报,2007,(4):35-38.

[5] 杨永福.滇东南边疆苗族地区国民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9-12.

[6] 杨宗亮.壮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7] (民国)《马关县志》[Z].民国二十一年刻本.

猜你喜欢
广南文山移民
广南坝美 一个藏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外桃源
Modula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coupled waves between fast magnetosonic wave and slow Alfvén wave in the laser-plasma interaction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thruster immerged in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文山肉丁
广南蒜头果发展现状与保护
文天祥与文山肉丁
山歌唱文山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