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加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福建厦门361008)
高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探析*
颜加珍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政教研室,福建厦门361008)
从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和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生活化、实现道德教育从填鸭到引导选择的转变、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了探析。
道德缺失;德育工作困境;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选择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也是我国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目标。高校道德教育实践,需要科学的管理和组织,需要广大师生以及整个社会广泛的参与,更需要不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时候,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仍处于道德施教者与道德接受者之间的矛盾,即道德不被大学生接受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良好的经济环境给了新一代的大学生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是作为80后、90后,这一群体也产生了相当的道德缺失。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对青年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仍然在不断延伸。
1、以个人为中心,滋长功利主义
在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所谓的正确价值观念。他们关注自我、注重功利,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主义”,普遍认为金钱和物质享受是追求进步不可缺少的前提,于是,合理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这些功利主义的观念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价值取向变得庸俗、功利。
2、追逐物质享受,拜金主义严重
很多在校大学生受功利至上价值观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影响,把奢侈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在道德观念上过分功利化,导致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日益淡化。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发生动摇,在道德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困惑和焦虑。
3、价值观模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日益变得模糊,他们的道德评价十分模糊,道德评价上也同样存在着双重标准。他们会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而在自己的问题上,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中,理论认知的标准和实际践行的标准存在着相当的不统一。
4、对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观念淡漠
在校大学生都属于80后、90后,他们自我意识都很强。但是他们的辨析能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就不能正确掌握公正与偏私、高尚与卑劣、善与恶、荣誉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的界限,从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扭曲、生活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高校开展了长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虽然在某些方面颇有成效,但总的说来,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时常陷入困境。
1、德育工作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德育教学模式僵化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着漠视大学生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的问题,这一问题造成了其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往往只偏重于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生动性与现实性。教师们的种种说教的传统做法缺乏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不能使其发自内心的产生真实感受,因此,优良的品德是不能真正在大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的。
2、德育教学的过程过于单向性
目前,高校多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他们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这样做实质上造成了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可见,我们的德育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3、高校德育工作日益“务虚”
德育的目标在于构筑精神支柱,但在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学校习惯性地把目标定位在虚幻境界中,学校的德育教育在不切合实际的环境中展开。可见,德育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是目前一个十分严重的误区。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理解各种道德要求,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4、德育评价体系滞后性
当前大学德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对德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
我们不应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道德缺失听之任之,而应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改善大学道德教育的被动软弱局面,加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生活化
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和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传统的德育教学以灌输为主,脱离生活实际,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我们强调,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和社会生活保持一致,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必须具备主体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德育工作者应该以大学生为中心,挖掘大学生的潜能,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此外,我们还要给予大学生参与德育工作、实现互动的机会,让他们体验生活,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
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现有的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相应内容,争取做到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同时在教育中,应当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过去的德育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一些心理、人格畸形问题的突显。
2、实现道德教育从填鸭到引导选择的转变
传统的“重道德理论灌输、轻选择能力培养”的德育模式把学生视为容器,忽视人的能动性、差异性,忽视学生在知识、品德、行为形成过程中的判断、筛选、理解和选择的重要作用。
实现道德选择教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之一。道德选择教育就是要以强调人的主体性为最根本特征,以允许道德上的选择为前提,实现对人的本质的充分尊重为本质内涵,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为基础内容,以实现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标,回归道德与教育的生活源泉,它是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的理念。在实施道德选择的过程中,不只要讲一种道德观念以及道德标准,还要尽可能的提供多种的可能性,帮助和引导我们的大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和选择。
高校德育工作要打破落后、封闭的一元化价值体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开放的环境中,自觉接受、引进多元化价值,积极促成学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使学生在自我判定和自主选择中树立健康开放的现代多元化价值观。
3、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让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求同存异,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共同学习生活是实现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途径。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立足求同存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求得多元化价值中的价值取向的全新定位,就是要面对现实,利用各种价值观念的矛盾冲突因势利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独立思索、自主判定,接受并理解多元化价值,形成开放、兼容、思辨的思维方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既求同又存异,在存异中求同。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处于转型期间,来自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锻炼出极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迎接来自各社会和自身各个方面的挑战。高校必须要重视开展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要坚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可以接受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德育教师和心理医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能够预防和缓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新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就业压力、家庭期待等方面的困惑,促进这些新一代社会栋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在实践中,道德教学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真正让学生体会道德是人生的最高需要,是人在社会的生存之本,从而造成学生不得不探讨道德对自己的人生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道德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听课是一种体悟。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形成道德教学的系列化程式。从系列的道德问题研究入手,如,道德现象分析、道德困惑释疑;道德冲突调节、道德两难选择……充分利用现代化电脑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设置对应的系列道德教学形式。包括:视听导读、说理演示、图表测评、音响意境、音相感染……让学生不得不去认真疏理自己所存在的道德问题。道德教学的方法,使教学具有了活力,让学生体会听课是一种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从而引导学生的集体主义一元化价值取向,重塑学生的伦理精神,寻找在物质至上时代所失去的精神家园,实现学生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以及超越。要坚持“以人为本”形成“道德关怀”的关怀理念,使道德教育从关怀出发,真正达到促进道德接受者的和谐发展。可以进行各种层面的关怀指导,如道德困惑指导、道德冲突调节、道德两难选择、确立自我成才目标、确立自我发展方向、挖掘个人的自身潜能……对那些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困惑、道德冲突、道德两难的问题,如表现在学习方面、人际方面、恋情方面、发展方面的问题均使之得到相应的关怀。让学生真心感受到道德教育是他们走向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关怀教育。这样,才能改变道德教育与解决学生道德疑难问题脱节的现象。
[1]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7,(4).
[2]罗国杰.理想信念与“三观”建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10-07-19
颜加珍(1958-),女,福建漳州人,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