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中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探析

2010-08-15 00:51宋秀红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文种应用文学时

宋秀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应用写作中基本理论知识点教学探析

宋秀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应用写作能力成为人们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成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写作课的教学与其他课的教学相比要枯燥、单调得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应用写作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的对比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枯燥、乏味的应用文基本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实用、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

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探析

应用写作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写作方法和写作规律,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水平,为学生今后的职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劲,为学生走上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对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应用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故应用写作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写作课远比大学语文课、文学写作课等枯燥乏味,应用写作课教师较难突破高质量、高效果的教学瓶颈,且学生对应用写作课的学习兴致也不高,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低弱。

为此,我们有必要探析提高应用写作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方法,并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课的兴趣。

一、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现状

纵观应用写作课教学,学时的有限性与应用文内容的先天丰富性和后天扩展性形成强烈的反差,有限的学时不可能囊括太多的教学内容;同时,我们处于一线的应用写作教师在教学中彻底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确立了“以教师讲为辅、以学生练为主”的教学格局。于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具体文种的教学中多写、多练,他们在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中,有的几乎不讲解;有的讲解时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几点,且纯理论,没有深入下去。于此一来,虽为学生多写、多练挤出了不多的一点时间,但却导致学生对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即具体应用文的共性、具体应用文写作的方法和普遍规律缺乏整体把握,同时也容易导致教师上课枯燥、乏味,并进而影响学生学习应用写作课的兴趣。

二、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应用写作课教学模式虽由传统的“重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实践能力训练”,但这并不等同于应用写作教学中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要。相反,应用写作教学要以“理论为先导”,因应用写作基本理论是由长期的写作实践积淀而成的,它反映应用写作的普遍规律,是各式各样具体应用文共性的体现,它是学生后面即将要学习的应用文具体文种的理论支撑点。如果教师片面强调实践能力训练,而忽视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学生后面即将要学习的应用文具体文种的讲解就会陷入“就事论事”的局面,导致写作实践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而客观实际情况又要求应用写作教师应在有限的学时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这就要求应用写作教师必须讲解应用文写作的共性,即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不仅要讲,且要讲透,而后面讲解具体文种时只能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讲解、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和有代表性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具体文种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写作训练,了解、掌握制作应用文的基本要求、原则。毕竟,应用写作教学学时有限,而在校学生社会经历、职场经历缺乏,且应用文的制作又与社会经历、职场经历关联密切,故更多的文种需要学生在今后职场生涯中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应用写作课所学知识制作。

三、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对策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一方面,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相当重要,它反映应用写作的普遍规律,它是学生后面即将要学习的应用文具体文种的理论支撑点,是实践能力训练的“先导”,;另一方面,应用写作课学时的有限性与应用文内容的先天丰富性和后天扩展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尤为明显——有限的学时不可能囊括太多的教学内容,所以应用写作教师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逐一讲解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而应对其内容进行提炼、取舍、补充。当然,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取舍、补充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与教师眼光、教师的学养以及教师对应用写作这门课的理解和把握密切相关,它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应用写作教师不仅要了解应用写作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了解应用写作课的基本目标,更要领会应用写作课教学的核心、重点,并在教学实际中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与即将讲授的应用文具体文种相关知识的关联程度,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提炼、取舍、补充。只有如此立足教材,合理取舍,适当拓展,才能更切合实际,更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是应用写作课的重要特点,应用写作课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掌握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才能内化为写作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才能达到应用写作课的教学目标。这一点,在具体应用文文种的教学中尤为明显。但这并不表明教师在讲授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时可以游离于实践之外。一方面,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一个又一个具体文种的写作实践一旦上升为理论,不仅是概括的、抽象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所以应用写作教师在讲授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时,如果能用学生生活中碰到过、并感兴趣的日常应用文的具体事例对抽象的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则不仅可变抽象、枯燥为生动、有趣,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应用写作课的积极性,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潜在动力,为后面应用写作课程的顺利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注重学生已知知识、未知知识的对比分析

由一个又一个具体文种的写作实践上升为的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是概括的、抽象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在讲授这些概括的、抽象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应用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时,不仅要善于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同时也要善于假借学生已学习掌握的文学知识。

文章分为两大类:文学作品和应用文。应用文写作教师的讲授对象从小学到高中接触的多是文学作品,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相对系统,而对应用文,虽有所接触,但却是零星、感性而非系统、理性的。应用文写作教师在讲解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时,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知识出发,引出学生相对陌生的应用文相关知识。这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已知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的的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都有各自的特征,他们之间的许多特征是相对的,一种特征,如是文学作品的,那它一般不可能是应用文的。应用写作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温习文学作品的某一特征,从而引出应用文的相关特征,并援引文学作品、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不仅让学生对应用文的特征、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切、更透彻的理解、掌握,而且也能将本来很抽象、很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更能调动学生自觉探讨知识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怎样让这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实用、生动而又具有吸引力,这正是我们处于一线的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一直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G642

A

1009-2277(2010)05-0069-02

2010-08-06

宋秀红,女,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课部教师。

责任编校:徐晓

猜你喜欢
文种应用文学时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一日轻装范蠡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