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峰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尽管高技能人才与社会的结合越来越紧,需求也比较旺盛,就业率数字也较高,但是高职生就业难问题依然严重,越来越引起社会、家长的关注,同样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急需我们去研究、探讨和解决。
1.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择业期望值过高
相当高职生就业思想准备不足,不能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缺乏正确就业目标,择业观念单一、保守,心境浮躁,行动盲从。高职生对社会实际情况接触不多,认识不足,估计不准,感触不深,对就业的工作条件、经济待遇、环境条件等的期望值过高,加之自费上学,很多学生深感家庭付出的艰辛,同时家庭又寄予厚望,单位好、收入高、工作稳定仍然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的首要因素。不少毕业生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小企业工作,不甘心到缺乏人才的基层;有相当多的毕业生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而个人主动参与的竞争意识不足。
2.毕业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差距
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当前高职生就业队伍中,很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巩固不深、专业特点不突出,过度包装,华而不实,动手能力不强,个人能力欠佳,在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欠缺,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很大距离,还有部分学生误入考证的误区,证书一大堆却知之甚少,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导致无业可就,高职生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高不成低不就,不求实际地讲条件,讲待遇,强调实现自身价值,但唯独不讲信誉,对待工作朝三暮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既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1.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思路不清晰,专业构成与市场需求错位,资金投入不足,急功近利
高职教育发展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起步较晚,人才培养的模式、思路、方式都在摸索过程中。现有的高职院校多数是从中专改头换面来的,继续沿袭中专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高职生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等方面都存在与学历教育雷同现象,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的技术性、职业性、应用型特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比较灵活,通过对人才市场的分析可自主设置专业,出现了专业设置功利化、随意性和粗放性、低水平重复等现象,专业调整滞后,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降低了专业的吸引力;管理上的宽进宽出,严重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大多数高职院校尽管办学经费紧张、办学条件差,却又连续多年扩招,而必要的师资补给却较为仓促,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师生比严重偏离,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更是缺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而要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教师感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大部分高职院校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兼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在占有信息和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满足就业指导的需要。在对就业形势的预测和教育方面十分薄弱,仅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的宣传的层面上,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缺少适合高职毕业生特点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建立起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系机制等,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1.国家连续多年的盲目扩招政策。
当时为了应对就业难问题所推出的高校扩招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就业形势估计过高,对社会用人类型缺乏研究等,随着高职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高职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2.用人单位人为拔高人才标准,性别歧视。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偏见与误区还比较严重,社会生活中一些单位为了提高本单位的声誉和知名度,尽可能的招收高学历者,一味抬高门槛,导致高职生就业难;以各种借口拒收女生的性别歧视现象;学生的频繁跳槽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的实用主义色彩更加浓重,不愿再花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培训,更愿意接收有几年实践经验的学生,造成对应届高职生兴趣不大。
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高职生就业的根本出路。要解决高职生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得靠经济的拉动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缓解高职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高职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决不是几次讲座就能解决的问题。学院应积极加强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高职生就业指导应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有系统地推进就业指导工作。面对学生对就业咨询、就业信息、求职技巧、面试礼仪等方面的需求,就业心态欠佳,就业观念亟待改善,学院应进一步加大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尽快培养与建设一支专职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应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必修的就业指导课,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对学生在思想、政策、心理、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职业意识、职业选择的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确立远大的目标;进入高年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职业道德、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设立学生就业面试模拟场所,提升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以及面试技巧;对毕业年级学生,指导其完成就业推荐表和求职信,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科学定位,增强自主、自信、自强意识,积极拓宽就业视野,树立多元就业的观念,加强创业教育,使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高职毕业生的求职需要相适应。
根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市场对人才的总需求,实行“订单式教育”。高职院校要考虑与企业为伴、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结合地域特点、市场变化、企业实际,探讨接轨的结合点,搞“定单培养”、量身定做,把专业办在企业的需求点上,真正做到企业把学校作为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把企业作为其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社会服务基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教师要课堂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逐步向学生实习基地——工厂、企业或其他场地迁移,帮助学生架接“直通车”,也可以不定期聘请工厂的专家来校讲专业技术应用,增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在学校里就为将来成为合格员工打下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应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和指导思想。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和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教育教学,保持同经济、社会和行业直接、密切的沟通和联系。高职院校必须始终瞄准市场缺口,专业设置、专业调整要紧盯市场,紧跟未来的市场转,与行业、企业紧密联合,由行业、企业直接参与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质量的评估。学院的教学大纲可由企业和专家、教授及教育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建设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学院可根据各个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整课程,进一步细化专业,对口培养技术型人才,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职前培训进校园,缩短“磨合期”。同时,学院可以聘请行业权威、企业工程技术带头人担任兼职教师,走上讲堂,把本领域的最新信息带进讲堂,把行业最真实的技术技能需求融进教学一线,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让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高职院校应拥有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高职院校应以充分利用地区师资资源,加快引进高层次、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逐步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指导思想。逐步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办法,对教师的进修与培训、考核、职称聘评、课堂教学质量、科研等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鼓励教师不断提高业务和学术水平,力争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用人单位要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应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消除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靠着高学历的毕业生来装饰门面,只会导致人才配置不合理。因此各个用人单位应根据自己单位的性质、规模、发展状况、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人标准。同时强化校企合作,接纳和安排相关专业的高职生到本单位实习,缩短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降低招聘风险和经济成本。对应聘的高职生,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关爱,挖掘其潜力,承担一定的培训成本,以达到双赢。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能力是高职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能力,要求学生在保证学习的前提下应该多接触社会,尽可能地多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练好就业“武艺”。高职生应积极主动地利用第一课堂的学习,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并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地结合,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将一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富有特色的创造性活动作为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以培养创新能力,发展积极健康的个性。同时,努力争取获得各类从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的竞争力,把高职生培养为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的人才。
高职生就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高职生就业难问题。
[1]刘春亮:高职生就业问题透视与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2]牛毅:高职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3]朱宏炜、王莹:浅论大学生就业观错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2009.10
[4]张军、杨莉: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