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红
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是新理念,也是新原则,同时包含着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要贯彻语文新课程关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理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求。社会竞争和发展都需要思想敏锐、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学生接受教育的阶段来看,高中学段注重培养探究能力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需求。积极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能有效地保持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通过探究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获取更高层次的学习效能,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需求。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使探究性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促使语文教学追求卓越和优秀,追求高品位。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还是新高考的需求。新课改区,在各自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增加了探究题型,体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2009年海南、宁夏两省向广东、山东卷学习,将探究题设在现代文本阅读部分(第14题和18题),赋分均为8分。此外,福建、四川等新课改区也将探究性试题引进高考试题中。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不约而同,都昭示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不仅是高考命题昭示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更是我们民族独立创新、走向强大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理应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要把语文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研究,真正把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真正使学生成长为人格独立、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大写的人。
所谓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认为,培养探究能力的高中语文课堂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问题中心”特征。问题与疑问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是探究的对象和中心,也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课堂上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是伪问题,老师连珠炮式地发问,将过去的满堂灌改成满堂问,这也不是探究性学习。探究式的问题应该具有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具备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特征。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美在哪里。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引导学生探究“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与象征意义。通过提供一系列问题情境,给学生品味的自主权,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理想化的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提问中的难点,随机地将教学归类、深化,或从中发现新的值得师生共同探究的新问题。例如,在学习《再别康桥》时,学生通过自读和探究发现了许多问题。当学生在讨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不够深入时,教师可结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诗句,让学生感悟“柳”是“留”的谐音,了解“柳树”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启发学生兴味盎然地探究:“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蕴?依据是什么?”当学生在探究 “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与象征意义发生困难时,启发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的三首古典诗词,了解传统意象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培养更深入的探究能力。
2.自主性特征。探究性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性特征。在课堂上,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教学目标,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甚至哪些人在一起探究,大可以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平等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或作为参与者提出个人的看法。例如,在必修1的名著导读课上,研究《论语》的学生和研究《大卫·科波菲尔》的学生可以分为两大组,在每一大组内又可以根据研究方向和爱好不同再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又深化了参与的程度、扩大了参与的范围。
3.合作与交流特征。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在语文课堂上的探究,能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进入新的层次,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反思,学会相互接纳、分享;可以使学生加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文采)。教师还应引导学会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使学生在探究性语文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方法、学会做人,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4.信息技术整合特征。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理想环境,有力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他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信息技术可以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的社区相联系的学习环境,可有效地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获取、选择、传送、加工和利用信息等素养;促进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学生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新趋势,是对发展需求的适应。
高中语文新课程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的课程结构、教材选文、课后练习设计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那么,高中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笔者试从主导(教师)、主体(学生)、客体(课本)三个方面,结合人教社现行的必修教材,总结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认为比较行之有效的几种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探究性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交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中,尽量创设最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情境,往往是在备课中最需要花大气力思索的。一般来说,抓住题目及文眼设问是最经济的办法。例如,抓住《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的题目,则学生必然会到课文中寻求烛之武、荆轲是何许人,他们在什么背景下退秦师、刺秦王,结果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抓住《小狗包弟》的文眼,问学生,巴金老人为什么要对一条小狗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学生必然由此派生出包弟是怎样一条小狗,它与巴金一家的关系如何,作者对包弟的感情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等问题,从而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对课文思路、形象、情感的把握。只要问题设置得当,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就很大,就能达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是主导,要适时参与主体的探究。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特征就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流动里真正感觉和知觉到语言和表达内容的和谐统一,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得出较为科学、全面的探究结论。
2.珍视学生见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创新。学生是探究性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体性的特质有自主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因此,只有珍视学生的个人见解和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1)给予学生课堂提问的主动权,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课堂的主体参与,激发并保持学生内在的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是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自主性、主动性的重要保证。摆脱教师对课堂的垄断权,摆脱教参及专家对作品的权威解读,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教师、同学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哪怕是幼稚乃至错误的意见,教师也要善加引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带有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更要热情鼓励。这一点,新课程的必修教材本身也做出了示范,例如《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三中的第四则材料就是以反面批评为主,指出朱自清散文欠缺开阖吞吐之势,有俚俗繁琐陈旧的弊端。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结合所学课文或单元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学习必修现代新诗单元,结合本册“表达交流”部分的朗诵指导,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小说、戏剧,可以进行小说、戏剧的改编与表演。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电视剧《水浒》的相关内容,启发和鼓励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思考。学生提出:电视剧里的一些故事情节和小说原著有所不同,比如小说原著中陆谦等人在林冲旧相识李小二店中密谋陷害林冲这一情节,电视剧中进行了较大的改变,这一改变的理由是什么呢?这种改变与原著相比较艺术效果有了怎样的不同?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进行改编?这一类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没有标准答案,不求整齐划一,关键是要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思维等。
3.把握课本的客体地位,发掘课文的“空白处”和“未定点”。教材的选文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需要学习者加以具体化,作品的意义才能得以表现。
(1)整体感知文本,调动各种经验与文本进行交流。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传神之笔、关键字句,含英咀华,浮想联翩,在与文本的交流、激荡中将其内化到自己的脑海里,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通过移情体验,以自己的生命唤醒、复活凝固于文本中的生命,在复活的意象中使文本情蕴获得新的呈现。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中说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理解?要回答这个问题,除了对课文整体把握外,还要联系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改变中国,晚年致力于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等历史,深入理解他的“热心肠”表现在他的真性情、他的炽热的爱国心上面!
(2)自主探究文本,发掘文本的“空白处”和“未定点”。阅读是一种充满创造的、动态的、开放的建构过程,对一部作品的完整把握常常需要反复进行。在对文本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放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其独特的感性经验参与对文本的把握和建构,对作品的“空白”结构加以想象性充实、补充和建构。例如,学习必修1《短新闻两篇》,在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动自己的情节进行赏析后,学生发现了这篇新闻与一般新闻报道角度的不同,于是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在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后,从美国、香港、台湾媒体的角度来写新闻导语,报道香港回归一事。对作品的“未定点”的处理也是一样。例如,《鸿门宴》中对项羽悲剧的原因,就可以比较刘邦、项羽、司马迁的话,再结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探究;还可以结合王安石、杜牧、李清照、毛泽东的诗词,探究其悲剧的意义。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独特个性的“阵地”,让语文教学自由飞翔。探究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性课堂。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深入研究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