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2010-08-15 00:49董红梅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精神

董红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济源 454650)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但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面对大学语文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尴尬,结合教学情况和大学语文的现状,我们需要从学科定位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做一些分析思考。合理定位是实现大学语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先决条件。

大学语文现状:

一、大学语文的地位不高,“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不明显。根据有关调查,对大学语文课的喜欢只占所有被调查者的 13%。尽管大学语文被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高校专业化的影响,它已经被专业课挤向了边缘。导致这种边缘化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古文部分,《论语》、《孟子》、《逍遥游》、《召公谏厉王弭谤》等,都是千年来古人思想智慧的结晶,但是与现代生活相隔太远,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字词,而不从教材中发掘其时代意义和人生智慧,引导、启发学生,那么语文不受欢迎当在情理之中。例如,在教授《召公谏厉王弭谤》时,如能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政以德相互关系结合起来讲解课文,就不至于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能够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决不能忘记当下大众文化的语境,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因此,对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语文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不明确。许多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其课程性质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言层面,即工具性上。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定位不太准确。综合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文学欣赏为主,在教材内容设置上以精选的传统文学作品为主,着重审美的欣赏和熏陶;如任公伟主编的《大学语文》;(二)以传授写作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主,在内容安排上一般是按文章构成的几大要素(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和常用文体来组织;如杨文丰主编的《大学语文》(三)为相应的专业学习古文而开设的工具性课程,如中医专业的医古文等。[1]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很显然,目前大学语文还不能很好地肩负起这个职责。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上隐含着各种矛盾境。例如,第一种选择以文学欣赏为主,能从精神文化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给学生提供营养,应该说这些内容的设置是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大前提的。但是这种目标定位在我国现行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考试方式下很难实现。因为文学欣赏从本质上讲是高度自主性的,学生可以用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去感悟,甚至允许“合理的误读”。而现行的考试标准则将文学欣赏从自由的天空带入了一个狭窄的胡同。如《蒹葭》(秦风)这首诗你可以理解为爱情诗,写一个男子想追寻所爱的人,但路远水长不能如意,在痴迷中仿佛产生梦幻。但因为“伊人”不坐实,且飘忽不定、幻象丛生,引人遐想,所以你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指隐居的贤人。贤才难觅,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等等心灵的回响,也都可以从《蒹葭》中得到回应。[2]又如,第三种选择是带有明显的专业痕迹的,把“大学语文”课程当成了专业课的一种辅助和工具课。比如,医古文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在阅读中医典籍时有文字的辅助作用。但是,在今天,过分强调大学语文的辅助功能会弱化其自身的独立性,对大学阶段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选择我们同样也不赞许。因为它过分强调专业的实用性和现实操作性。但作为公共基础课来开设,多少有些错位。这种选择用专业性的、技术性的训练取代了基础性的“大学语文”,入门太窄。尤其是在目前强调学生“宽口径”淡化专业的背景下,更不合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中国社会、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了新的社会转型。在这种情况下,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己不复存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多视角、多维度、广视野、开放性的,在 21世纪的今天,各学科各领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语文也是一样需要在融合中创新发展。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那种把语文强调为纯工具性或纯审美性的教学观念,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贯通文学、历史、宗教、民俗、哲学甚至地理、天文等学科,让学生在“大语文”观下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只重一面,而忽视其它,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而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3]

经过近些年的探索与研究,多数学者的观点己接近一致:大学语文要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况,就应该以人文精神培育和审美文化的修养为目标,在定位上应着力于文化和文学,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融合。

大学语文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定位不能太高,太高了目标实现不了。定位太低了,不成其为大学语文,成了“中四语文”。如果再顺着中学语文的教学思路走下去,则会严重挫伤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其结果只能会进一步加剧大学语文课程地位的丧失,进一步被边缘化。

大学语文要突出体现以下功能:帮助读者梳理文学知识、传布中华人文精神、继承宋朝以来的“疑古”传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

1.内容侧重于培养和传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思想境界。注重人文性要择善而从。大学语文课程主要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兼顾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这些作品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体悟。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德素养,可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所读名家名作的感受中、日常生活言行中、各种社会关系中,自觉地得到启发。名家名作中蕴含着不同内容、不同表达方式的人文精神与高尚品德,对我们都是极好的营养。当然,名家名作未必没有局限,并不需要全都照搬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独立思考,善于扬长避短,择善而从。

2.在教学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培育学生“好读书,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大学语文是学生一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终结,应当一改中小学“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习方法。未来的世界信息量极大,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求甚解”,而是留有许多模糊之处,应当学会从大信息中捕捉重点、难点与关键。大学语文应当培养学习兴趣、教会自学方法入手。叶圣陶先生谈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学生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故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使命。

3.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在传承人文精神的基础上,适当突出专业特色,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如音乐专业的学生,教材则可选取一些词句优美、富有音乐节奏感的篇章。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煌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等文章。如果面对的是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选取那些画面感强、色彩明快、具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如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毛泽东的词等,还可补充一些古代文人(同时常常又是画家、书法家)的书论、画论。这样一来,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从内容上渐渐凸现出来。对经典美文,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培育学生“好读书,求甚解与不求甚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好习惯。[4]

我们认为,只有将大学语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自觉意识和浓厚的兴趣,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从而引导他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感情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1]曾加荣.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成都 2006年 09期

[2]任公伟.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

[3]梁琳.《创新性人才培养浅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1月

[4]郑孝萍.突破大学语文教学困境.[]光明日报.2009年 1月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人文精神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