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集》:美而不忠的女人
——从目的论视角看庞德汉诗英译之海外成功

2010-08-15 00:51王维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庞德神州目的论

王维

(南京审计学院 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神州集》:美而不忠的女人
——从目的论视角看庞德汉诗英译之海外成功

王维

(南京审计学院 金审学院,江苏 南京 211800)

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庞德的译作《神州集》,剖析了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的明确的翻译目的,及由其明确的翻译目的而决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追溯庞德翻译时的思维过程,进而探索《神州集》因其不忠、误译、漏译等饱受中国学者的非议,却备受西方学者的推崇和读者的赞赏,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在全新的英语世界获得第一次成功的原因,进而指出了目的论为一些违反某些现在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目的论;庞德;诗歌①

引 言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灿烂夺目,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占据了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主导地位,其艺术成就之辉煌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如此璀璨、迷人的文学瑰宝,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极其微小。真正让中国古典诗歌走出国门,饮誉西半球诗坛的是美国诗人庞德翻译的《神州集》,虽然饱受中国学者的诟病,指责其翻译的不忠实,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庞德第一次的真正的成功,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在美国的第一次真正的成功,自此以后中国诗成了大众瞩目的东西”[1](P150)。一个不识中文的美国诗人根据费诺罗萨笔记改译的中国诗却能在西方世界大受欢迎,让西方人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那“至高无上的美”,呼吸到“新鲜气息”,这是为什么?本文拟从目的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一下庞德的译作,力图探究庞德《神州集》海外成功的原因。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目的论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提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现已发展成为普通翻译理论的基础,可以涵盖论述特定语言及文化的理论。在弗米尔这一理论框架中,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而“决定翻译目的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2](P15)。翻译时,根据客户、委托人或厂商的要求,译者应结合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译文读者实际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以目的论为原则,考虑各种译语文化语境因素,选择合理翻译策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决定译文面貌的,不是源文面貌,而是翻译目的”。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3](P15)。

目的论包括三条主要准规则: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原则。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目的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概括为三种:(1)译者的基本目的(可能是“为了谋生”);(2)译文文本的交际目的(可能是“为了启发读者”);(3)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例如,“为体现源语结构上的特点而采取直译法)。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对原文的忠实模仿。

二、庞德《神州集》海外成功的探究——一个目的论的视角

庞德根据著名汉学家费诺罗萨德遗稿翻译出19首中国古典诗歌,于1915年以《神州集》为名出版,这本小册子当时在美国诗坛引起了巨大轰动。福特·马多克斯·福特评价说:“《神州集》的诗篇具有至上的美,诗是怎么样,它们都做到了。”T·S艾略特称庞德为“我们时代的中国诗的发明者”。中国著名学者钱钟书也曾在上海美国盟军俱乐部一次名为《谈中国诗》的英文演讲中说到:“贵国的庞德先生大胆地把翻译和创作融贯,根据中国诗的蓝本来写自己的篇什,例如他的《神州集》。”但由于庞德不精通汉语,而且其翻译大多是自由式的创作,所以译本充满了许多不确切、甚至错误之处。国内许多学者和翻译家都认为《神州集》不能算是一部翻译作品。尽管如此,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部中国诗歌译集能超越它的影响。那么,这被称为庞德对文学“最持久的贡献”的译诗集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译者的基本目的——“文化复兴”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译文的交际目的决定于翻译过程的发起者(译者),进而影响到译文应具有的功能等一系列环节。庞德是美国20世纪初“新诗运动”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在翻译《神州集》的时候就有着明确的翻译的目的,即“通过引入外国的诗学、语言和文化,为意象派诗歌寻找支持,挣脱维多利亚诗歌传统,并最终实现文化复兴”。[3](P205)《神州集》中19首古诗都是在这一翻译要求的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庞德的翻译活动是有目的地服务于他的诗学目的的。

20世纪初,欧洲诗坛正陷入危险的状态。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的作品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式的东西。诗人大都是为安全起见而作笔墨游戏,“伤感”也理所当然地被人认为是诗的正义。休姆(T.E.Hulme),意象派理论的最早奠基人之一,在批评这种泛滥的感伤主义诗歌时说道:“我对这种诗歌的邋遢感伤主义十分反感。好像一首诗要是不呻吟,不哭泣,就不算诗似的。”[4](P31)庞德也对这种现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从1890年起,美国的大路诗是可怕的大杂烩,未经铸造,大多数甚至连烘也没烘过,快速连奏,一堆面团似的,第三流的济慈、华兹华斯的笔墨,老天爷也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第四流的伊丽莎白的、钝化的、半融化了的、软绵绵的空洞音调。”[4](P33)。庞德把整个 19 世纪诗总结成两个词“感伤”和“做作”,而他所面临的读者早已厌倦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感伤诗风,时代呼唤新的诗学风格。为了革新诗风,庞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中国在他心目中是一个具有灿烂文明的古国,中国诗歌短小精致,凝练达意,意象鲜明,往往是“立象以尽意”,这与他的意象概念正好不谋而合——“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炼和客观性;文字要简洁,感情要含蓄,意象要鲜明具体”[5](P156)。因此他认为,中国之于新诗运动,就如希腊之于文艺复兴。他在英美发动意象派诗歌运动,他把辞约义丰的中国小诗视为意象派诗歌的催化剂,意在借用中国古典诗歌美学支持他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以创立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适应时代的需要。

意象派诗歌,强调直接表现事物本身,摆脱烦琐、造作的修辞。庞德从费诺罗萨笔记里的一百五十多首诗中挑选十九首诗歌,可以看出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意象。例如李白《长干行》中“青梅竹马”和蝴蝶秋草的意象,李白《送友人》中“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意象。庞德最为称羡李白的《玉阶怨》,认为它是诗歌的意象最好的表现,《玉阶怨》中通篇不见一个“怨”字,但却把一位宫女淡淡的哀怨表露无遗。从庞德所选诗中依靠客观表现不加评论的诗风,可以看出庞德明确的用心。另外从庞德在译诗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他的意象派诗歌语言的主张,即译诗也要凝缩含蓄,突出意象美,抓住写诗时内在冲动的节奏感。以庞德翻译的李白的《古风》的一句为例,原诗为“惊沙乱海日”,庞德译为“Surprised,Desert turmoil.Sea sun”(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他把“空城荒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de desert”(古堡,苍天,大漠)。译文没有遵循译语的语法规则,甚至没有正常句子所需的动词、连词和冠词,只是名词词组并列。虽不免误译,但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2.译文交际目的——心灵的写照

译文文本的交际目的一般情况下比另外两个目的更为重要,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和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并且强调译文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使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该有一定意义[2](P41),这就肯定了译文读者的作用并强调了译文读者的重要性。

《神州集》不仅在选材上有着紧密扣合当时时代精神的的情感主题,在具体的翻译策略的使用上以及被人屡屡非议的误译和漏译无不体现出庞德明确的目的。儿玉实英(Sanehide Kodama)曾指出庞德对《诗经·采薇》的翻译与费诺罗萨的译文不一致:如“戎车既驾”一句,费氏动词用“tied”,意为“系上”,而庞德则改为“tired”,意为“倦了”,这样,“马匹已被系上了战车”就变成了“他的马匹倦了”;再有,“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一句,费氏译为“为何我们要休息?我们必须征服敌人,哪怕在一个月中有三次战役。”而庞德则译为“我们没有休息,一月三次战役。”诗中疲惫的弓箭手倘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人联系起来,这种无用无奈的情绪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结 语

尽管庞德的译诗常常诟病为美而不忠的女人,目的论为《神州集》获得海外成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根据目的论三原则,评判翻译的标准不再是“对等”,而是译本实现预期目标的充分性。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可以说目的论为一些违反某些现在翻译标准但却经实际检验十分成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庞德在翻译时有明确的读者对象,因而也就有着明确的翻译目的。中国诗歌翻译的目的读者是厌倦了维多利亚式多愁善感、无病呻吟颓废诗风,历经世界大战,对西方文明开始产生怀疑的英美人士。由于读者的特殊性,庞德用客观呈现意象的抒情方式,用英美读者不熟悉的近似汉诗的句法结构来翻译汉诗中的意象并置,并在选题上精心安排,选择战争、离愁等题材,采取意译甚至仿译的方法翻译中国古诗,创造了独具特色、卓越非凡的译文。他的译作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新的生命,使中国古典诗歌在全新的英语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再生。

[1]赵毅衡.远游的诗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ChristianeNord.张美芳,王克菲主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IraB.Nadel.埃兹拉·庞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彼得·琼斯编,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5]梁亚平.美国文学简介[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吕 艳]

H059

A

1004-7077(2010)06-0126-03

2010-10-26

王维(1983-),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庞德神州目的论
神州春天更灿烂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看中药药名英译
神州共渡好年华
神州寻禹迹
庞德子
新疆外宣英译特色探究——以目的论为视角
从学术史探索中走近学术庞德——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庞德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