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

2010-09-27 09:11东文宣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枣庄言语语篇

东文宣

(枣庄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60)

话语分析的语用学基础

东文宣

(枣庄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60)

本文分析了话语分析与语用学的关系,话语分析与语用学都关注语境的作用,话语学需要语用原则如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关联原则来指导分析。

话语分析;语用学;语境;语用原则①

话语分析与语用学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二者之间又相互渗透。

语用学是研究在特定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与运用语言。因此,语用学研究的不是语言本身的形势和结构,而是语言外部的因素来分析语言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发话者的真正的表达意图,从而保证言语交际顺利进行。

话语分析的研究很大一部分涉及语篇的连贯和句子之间的衔接。可以说语篇衔接与连贯往往是多层次的,最上层是包括语篇和语用学的社会符号层;第二层是包括及物性、逻辑连接、语篇结构等的语义层;第三层是包括结构衔接和主述位结构等在内的结构层;最后一层也是最低层就是词汇层和音系层(胡壮麟,1996)。因此,话语分析必然也要超出语篇结构的范围,和语用学相结合。用语用学的诸多原则来分析话语,也是话语分析不可缺少的方法。

1.语境

语境是话语分析与语用学的结合点,这个概念时 Malinowski和 J.R.Firth提出来的,用来说明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何兆熊对构成语境的背景知识作了扼要归纳:

语用学认为,任何语言单位由静态进入动态交际,都会与语境相联系,产生具体语用意义。同时,话语分析注重语篇的衔接机制,对外照应把语篇与情景联系起来,反映语篇对情境的依赖程度,而意义连贯也必须依赖语境。话语分析的对象是言语,而任何话语分析都离不开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言语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理解语境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即所指,预设,会话含义和推理。因此,话语的运用和理解必须将语境这个因素纳入进来,全面考虑话语参与者的个人,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交际当时当地的情景情况。下面以美国情景喜剧Friends(《六人行》)中的片段为例,来分析语境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

Joey:Now,Rach,these ah,these little women.

Rachel:Yeah.

Joey:How little are they?I mean are they like scary little?

语境中的关于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在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动态话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片段中,little women所指的是Rachel读的小说《小妇人》,但是没文化的Joey缺失对《小妇人》这本小说的文化常识,将little women按字面意思理解,曲解成长的非常小的女人,因而制造了笑点。

2.语用原则分析话语

2.1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哲学家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后来,他的学生Searle进一步拓宽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确立了此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并被广泛运用。后来Searle整理了J.Austin关于言语行为的分类,根据适合条件总结出5种基本言语行为句:表述句(representatives)、指令句(directives)、承诺句(commissives)、表情句(expressives)和宣告句(declaratives)。J.Searle丰富和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他发现语言里的句子其实都是间接的言语行为句,都具有“以言行事”的功能。于是,出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Searle关于间接言语行为的论述被称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所谓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发生在具体语境中的各个鲜活话语,可以用来指称,陈述,命令,请求等等,而 Austin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则为话语分析提供了语用理论框架。

2.2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美国哲学家H.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具体说,合作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交谈的目的或方向。正是交谈者的这种合作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结 语

话语是动态的交际活动,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话语分析同语用学联系紧密。因此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讲话,并将话语看作成交际双方参与的,有目的的,互动的言语行为,语境和语用学的各种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能够用来分析,解释话语。

[1]Gillian Brown &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ix,1983.

[2]Michael McCarthy.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7,1991.

[3]Levinson,Stephen C.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4]Sperber,D.,D.Wilson.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asil Blackwell,1986.

[5]柴改英.创建语篇分析的语用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哲学基础[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7).

[6]丁言仁.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黄国文,徐莙.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

[责任编辑:吕 艳]

H030

A

1004-7077(2010)06-0121-02

2010-11-06

东文宣(1983-),女,山东曲阜人,枣庄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枣庄言语语篇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关于冬天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