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探析

2010-08-15 00:44中共临沧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临沧市临沧非公经济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云南 临翔 677000)

临沧市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探析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临沧市委党校,云南 临翔 677000)

“十一五”期间,临沧市在调结构、转方式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要保持临沧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继续在调结构、转方式上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

临沧市;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也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要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继续在调结构、转方式上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经济结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总和。狭义的经济结构则专指产业结构,它主要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研究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产业及其关联性。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角度探讨“十一五”以来临沧市经济结构的变化特点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临沧市经济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临沧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30.8:31.9 调整为2009年的35.1:33.1:31.8,四年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虽有所下降,但总量大规模增长。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产值比由2005年的59.7:11.5:25.0:1.0调整为2009年的55.0:13.2:28.5:1.0,农业的比重下降,林业、牧业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重工业结构由2005年的57.6:42.4调整为2009年的42.8:57.2;制糖、电力、矿业、酒及饮料、制茶行业结构由2005年的41.7:36.7:4.9:14.4:2.3调整为2009年的24.3:45.5:8.6:5.6:6.0,一糖独大的产业格局逐步调整为糖、电两业主导,矿业、酒及饮料、制茶等多业支撑,非公企业群体共同发展的良性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到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2%。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6.3亿元,增速达15.8%,占GDP的比重为31.8%;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新兴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

2、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取得新进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一五”以来,临沧市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经济,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作用。2009年,全市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12.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3%,比2005下降7.0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5.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7%,拉动全市GDP增长5.7个百分点。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临沧市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支撑临沧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投资的作用日益增强,消费需求增势强劲。消费和投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净出口一起被称为拉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由于临沧市净出口比例比较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较小,所以,临沧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变化。从投资看:随着民间资本的迅速启动、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市投资规模明显加快。2009年,全市资本形成总额达114.5亿元,比2005年增长62.0亿元,拉动全市GDP增长18.8个百分点。从消费看:消费需求增势强劲。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9.4亿元,比2005年增长12.4亿元,拉动全市GDP增长7.9个百分点。

4、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临沧市以“三村”工程为载体,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村收入稳步增加,年均增长19.7%,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29.0%,比2005年的25.2%上升了3.8个百分点。各县(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中心城镇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5、就业人员结构变化明显,服务业就业比重显著上升,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员增加。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临沧市社会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到2009年,全市从业人数从131.1万人增加到138.2万人,净增7.1万人。从产业看,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为70.3:8.7:21.0,到 2009 年转变为 68.1:9.1:22.8,劳动力就业比重在第一产业中持续降低,在二、三产业中持续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四年间共新增就业人员4.0万人。从所有制看,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不断减少,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大量增加。2009年,全市城镇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0.5万人,比2005年翻了一番。

二、临沧市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层次低,演变速度慢。临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虽然近几年产业结构出现了加快升级的趋势,但离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一、二、三产增加值所占比重看,2009年,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临沧市一产增加值比重高17.8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8.7个百分点,三产低9.1个百分点,可见,临沧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阶段向中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一高二弱三低”的低层次产业结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从一、二、三产各产业内部结构看,一产中种植业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无论是传统的粮食作物还是经济林果都处于分散、低产、低质、低效的粗放生产状态,土地、劳动产出率,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的要求差距较大;畜牧业、渔业尚未形成规模,畜牧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满足不了已建成投产的澳华肉类加工企业的需求,渔业产品量少质差;林业发展缓慢。二产中,缺乏一批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先头产业。目前,临沧的主导产业多数属于传统产业,像食品、饮料酒、木材加工、采矿、有色金属冶炼等,真正属于新兴产业的并不多,高新技术产业更是缺乏。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来自新兴产业项目,如金融、保险、通讯、房地产、信息、咨询和社会服务的很少,基本上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2、非公经济发展不足,所占比重偏低。从纵向对比,临沧市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但横向对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总量不足、比重偏低的问题仍十分明显。从总量看,2009年临沧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列全省第12位;从比重看,仅为36.7%,明显低于全省39.1%的水平。

3、投资与消费发展不平衡。与投资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偏弱,投资增速明显快于消费增速。2005年到2009年,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投资快于消费5.3个百分点;投资率升幅快于消费率升幅,2009年投资率为64.7%,比2005年上升了10.0个百分点,而消费率为33.5%,仅比2005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

4、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十一五”以来,临沧市城乡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并有逐步扩大之势。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虽由2005年的5.5:1缩小到2009年的4.8∶1。但这一差距不仅远高于高收入国家(1.38∶1)以及中上等收入国家(1.49∶1)的比例,也比中下等收入国家(1.51∶1)和低收入国家(2.43∶1)的差距要大。如果加上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和补贴收入,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差距更大。从居民消费看,城市明显强于农村。2009年,临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71.0%,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仅为39.7%,而29.0%的城镇人口则占消费的60.3%。从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看,农村滞后于城市。长期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医疗保健等方面工作布局上强调城市的多,关注农村的少,造成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的不协调,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5、全市经济外向度偏低,经济结构调整缺乏外力推动。临沧市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拉动,在对外招商引资和进出口等方面发展滞缓。从招商引资的情况看,2009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9.1亿美元,而临沧市实际利用外资仅2507万美元。从进出口总额看,200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80.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61.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9.1%,而临沧市进出口总额为8.3亿元,仅相当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4.7%。可见,国外需求对临沧市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推动力极有限,经济增长的外向度偏低。

6、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比重偏大,经济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09年,临沧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0亿元,其中,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等非税收入共计2.9亿元,占29.0%,反映出临沧市财政结构不甚合理,可用财力有限,财政用于支持和反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能力仍不强。

三、进一步优化临沧市经济结构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状况如何,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十一五”以来,虽然临沧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1)调优一产。要以现代农业为取向,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路子。一要在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积极推进科学化养殖、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增强畜牧业渔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二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牧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三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开展专项科技攻关及其成果推广工作。积极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动植物防疫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等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四要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2)调强二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工业企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以农林产业化为基础,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巩固提升糖、茶、胶等传统主导产业。实施扶优扶强战略,发展、培育、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行业整合和技术改造,以规模化、集约化、高技术化、产业链延伸为重点,推动产业扩量、升级。二要立足提升传统农特产业加工为主的市情,把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产业摆在积极支持、优先发展的地位。依托泡核桃、木薯、木瓜、香蕉等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饮料、林纸及林化工、生物质能源等农产品加工业,结合县域经济、非公经济的发展,打造专、精、特、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板块和产业集群。三要在保护环境、集约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创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整合发展水电、矿产、建材等资源型产业,并结合节能减排,加大资源型产业的治理整顿和调整力度,严格行业准入,优化区域布局,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改造升级。(3)调快三产。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在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上下功夫。一要以现代物流为新途径,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进一步扩大总量,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要继续大力发展贸易零售超市、餐饮住宿和娱乐业。在功能上不断引导其向集约化、规模化、档次化和文明化方向推进;在布局上相应调整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相对集中的专业服务区域;在发展总量和规模上要宏观控制,防止盲目过剩发展而导致无序竞争,使其在合理范围内优胜劣汰。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科技咨询、中介服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其对临沧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度;大力发展商贸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强化与休闲相关的产业发展等。

2、改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已成为临沧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临沧市城乡居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当前各地各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统一认识、大力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使非公经济在临沧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要把发展非公经济与调整经济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支持、方向上引导、法律上保护,为其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氛围,努力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要放宽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一切行业和领域。三要继续强化政府各部门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各类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信用担保机构等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搞好产业政策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四要在全市范围内优化非公经济的发展环境,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打造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形成支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社会合力。五要理顺机制,加强管理,全面提升非公企业的内在素质和开发创新能力。

3、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高投资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从长远看,消费率提高和投资率降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上讲,如果不考虑进出口因素,提高消费率和降低投资率是一回事,但在政策操作上,侧重点不同所造成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是压缩投资,另一种是增加消费。前者很可能是以牺牲经济增长速度为代价求得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协调,这种调控策略显然不适合人均GDP只有1089美元的临沧市。因此,临沧市要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保持适度投资规模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扩大消费来实现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协调。为此,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一是增加就业,夯实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基础。居民消费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收入水平,而居民收入水平又与就业息息相关,因而,要扩大消费,就要努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二是用好现有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目前,临沧市城镇居民的消费重心正加速向住房、汽车、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方面转移,农村居民消费正在向大型农机具、家电家具、新建住房等方面转移。要根据居民消费趋势的新变化,搞好政策引导,当前重点是要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关于汽车、家电、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尽快把旅游、健身、娱乐、家政服务等培植成城市居民的消费增长点,鼓励农民住房、农用车购置等财产性消费和家电、室内装饰等生活性消费。三是搭建本地消费平台,吸引外来消费。临沧市要扩大消费,还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吸引周边地区的群众前来消费。为此,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商贸流通、美食餐饮和现代物流发展,同时,要在全市乃至周边区域整合资源,积极发展城市生态景观旅游、乡村旅游等,积极吸引外地群众前来旅游、观光、购物,努力打造“美食临沧”和“休闲临沧”。

4、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结构。当前,临沧市城乡发展尚不协调,核心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其深层原因是城市化水平低。因此,改善城乡结构,要以推进城市化和建设新农村为重点,促进城乡一体化。一是壮大县域中心城市。中心城市是带动县域发展的龙头,也是推进临沧市城市化的动力之源。中心城区建设,一方面要做大,要加快膨胀城区规模;另一方面要努力做精。要巩固各城区规划调整的成果,做好后续完善工作。要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把凤庆、永德发展成资源加工型城市,云县、耿马发展成工业主导型城市,沧源发展成旅游城市,临翔区发展成商贸型城市。二是提升中心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中心镇建设是临沧市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安排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使之成为临沧市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三是搞好新农村建设。要切实抓好农村社区和新民居的规划建设,与中心镇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民居集中化、土地集约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推动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临沧市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5、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外部发展空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给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临沧市经济的外向度很低,因此,一是必须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组织生产形式,多方面进行合资合作,吸引外商投资,扩大外贸出口。二是要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临沧的区位和地缘优势,不断加强孟定清水河、沧源永和及镇康南伞三个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努力扩大对外进出口贸易,提高临沧的企业和产品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三是要树立“市外就是外”的开放观,加快招商引资创新步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认真研究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动向,抓住滇沪合作的机遇,扩大与其它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抓好意向投资项目的资金落实,提高合作的成功率,通过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品牌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使外来经济成为促进临沧市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刘建文

F127

A

1671-2994(2010)04-0132-04

2010-06-18

李若芳(1975- ),女,云南凤庆人,中共临沧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课题组长、执笔)课题组成员:汤明军、魏仁杰。

*本文系中共临沧市委党校2010年校级调研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临沧市临沧非公经济
临沧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稳产高产的对策措施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6月25日全国铁路调图 云南临沧与丽江间首次开行动车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百年铁路,今朝梦圆 大理至临沧铁路建成通车
高起点谋划和推动临沧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登高方觉天地厚 继往开来谱新篇——云南省临沧公路局发展回顾与展望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