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良
左为张金霞;中为张教授;右为杨国良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不久,食用菌产业初萌。1983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张树庭教授首次在我国内开班讲学,题目是 “食用菌遗传育种”。张教授深邃的学术,精湛的演讲,极富哲理的前瞻远瞩,启蒙意义甚大,遂引导数百名学者投身于菇类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我就是其中之一。28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张教授功成名就,其弟子遍及全世界,其学术惠及全人类。适值张教授80华诞之际,回忆几件故事,感悟其精彩人生。
1991年应张教授之邀,我赴香港中文大学进修学习,同期学者还有卯晓岚、张金霞等。在紧张工作之余,张教授经常请我们到香港有点儿名气的饭馆打打牙祭,餐前茶后,他偶尔给我们聊聊自己的人生故事。兹择述以下两例。
一是倡学立说,培养众多学者 张教授在台湾读完大学之后考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师从美国著名的遗传学家N.P.Neal和R.A.Brink教授,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在群英之中脱颖而出,荣任讲座教授、生物系主任,1994年被授予英国官佐勋爵 (OBE)荣誉。
他应聘香港中文大学之初,本打算在玉米遗传学领域扩展,谁知在多台风的香港难觅一块合适的玉米试验田,这个工商、金融业发达的城市显然缺乏玉米研究的农业基础。但是香港市郊的草菇栽培较为普遍,这种被称为 “中国菇”的生物学研究当时是空白,有许多待解之谜。例如,草菇的生活史、细胞遗传学的细节、栽培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张教授以其博士的学识和敏感,认定草菇是研究现代遗传学的好材料。由此,他将研究对象由玉米转为菇类,自此呕心沥血几十年,倡学立说,论著等身,成就卓著,不但是香港中文大学的 “台柱子”终身教授,还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 “蕈菌学家”。师从过张教授或受他资助过的众多门生、学者,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形成了影响广泛的 “蕈菌学派”,佼佼者如卯晓岚、罗信昌、潘迎捷、张金霞、王贺祥、陈明杰等。
更令人敬佩的是张教授的社会活动能力。例如,他曾多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南亚负责人,在香港组织过多届国际微生物和蕈菌学研讨会。为筹措会议经费,张教授费尽心机;为资助国内学者赴会,张教授用心良苦。上世纪90年代,国人赴港如同出国,申办手续比到美国还复杂,更为尴尬的是 “差钱”,许多学者接到邀请函却交不起会费。张教授雪中送炭,竭力资助大陆学者赴会,受惠者遍及全国各省数十名参会者,其中有著名学者如黄年来、林志彬、王泽生、韩省华等。
除在香港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创办 《热带蕈菌》杂志外,奔波于世界各地讲学也是张教授影响社会较有效的方式。他精力过人,超常工作,白天在香港中文大学授课或处理教务,晚上飞到欧洲或美洲,次日进行主旨演讲。如此高强度工作,确实令人叹服。
由于张教授学术精深,见多识广,他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起了战略引导作用。本文开头已提到,上世纪80年代张教授在国内开班讲学,具有启蒙意义。此后数十年来,张教授足迹行遍神州,被国内各大学、研究所聘为荣誉教授,著名的如清华大学、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华中农大真菌研究所等,张教授讲学传技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留下美谈无数。例如,他将几十年收藏的数千册珍贵图书捐赠给了华中农大;借鉴采用欧美先进的蘑菇堆肥二次发酵技术,也是张教授在广东高州首倡。由于对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卓著贡献,张教授曾多次获得我国原国家轻工业部的嘉奖。
二是游说全球,学术惠及世界 张教授荣誉退休后,仍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全球范围内游说 “蕈菌学”,促进菇类产业的发展,尤其帮助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发资源,培训传授技术、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张教授是华人影响世界的典范,是学者中的佼佼者,后人的楷模。
衷心祝愿张教授福寿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