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端政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太原 030006)
2002年5月在石家庄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汉语词汇学学术研讨会上,笔者有幸宣读了《论语词分立》一文,后来发表在当年出版的《辞书研究》第6期上,现在回过头来思考,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讨论。
“语词分立”主张提出后,曾经引起热烈讨论。这一主张最终能否成立,还需要经受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它对推动汉语语汇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作用则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推动汉语语汇的本体研究
《论语词分立》一文发表后,笔者强烈地感到需要在“语词分立”的基础上,建立汉语语汇学的理论体系。在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下,《汉语语汇学》于2005年1月顺利出版,受到同行的关注。《语言科学》《语文研究》《语文建设通讯》(香港)以及《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先后发表文章进行评介。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在太原召开。近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交流了8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语汇学的创立,语词分立,语汇的特点、范围和分类,语汇类辞书的编纂、方言语汇的调查研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1]
继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之后,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7月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温州大学和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近5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交流了56篇论文,内容涉及“语”和语汇,成语、谚语、惯用语,语汇语义,方言语汇,语典学与语典编纂等。[2]
诚然,汉语语汇学研究能在短短几年内出现这样初步的繁荣局面是有很多因素的,不能完全归功于“语词分立”的提出,但“语词分立”的构想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加强对语汇类辞书编纂的指导,促进语汇类辞书质量的提高
辞书编纂需要学术支撑,是大家的共识。运用语汇学理论来指导语汇类辞书编纂,对于提高这类辞书的质量无疑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5月,笔者在海峡两岸《康熙字典》学术研讨会上宣读的《语典的兴起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一文里,主张按“语词分立”的构想,把“语典”从“词典(辞典)”里分立出来,以字为单位,按一定次序排列,每个字注上读音、意义和用法的工具书称为“字典”;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称为“词典”或“辞典”;收集语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称为“语典”。[3]字典、词典、语典三分,使语典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有利于语典编纂的研究,有利于语典质量的提高。2004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谚语大全》《中国惯用语大全》《中国歇后语大全》;2005、2007、2008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谚语词典》《新华惯用语词典》《新华歇后语词典》,以及200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小语典》,都是在以“语词分立”为基础的语汇学理论指导下编成的,与以前编纂的语汇类辞书相比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促进汉语语汇教学
在《论语词分立》一文里,笔者曾经谈到当时高等学校文科语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现代汉语教材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随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语”的内容,语汇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在商务印书馆支持下,以“语词分立”思想为指导,以《汉语语汇学》为基础,合作编写了《汉语语汇学教程》。该书于2006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出版后,已有一些高校进行了试讲,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4]
正如李红印所指出的,“语词分立”主张的提出,“还有利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明确建立`语素(汉字)'、`词'和`语'三级语言教学单位,理清三者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大纲》扩大视野,制定合理的词语收录原则和编排体例”。[5]这方面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总结。
“语词分立”是建立汉语语汇学的理论基础。汉语语汇学草创伊始,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里着重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关于“语汇”与“熟语”
拙著《汉语语汇学》曾建议不用“熟语”这个术语,而用概念明确的“语汇”来代替它。主要理由是,“熟语”这个术语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6]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为什么“熟语”这个术语会具有模糊性。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先天不足。
一般认为,“熟语”这个名称是上世纪 50年代从俄语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译借过 来 的 。 它 本 来 就 是 一 个 多 义 词 。 据 考 证 ,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源自希腊语 phrasis 和 logos,直译为“短语学” ,18 世纪从法语移入俄语。在俄语言学界就有不同的理解,如:С.И.Ож е г о в 1957 年曾提出“广义的熟语”和“狭义的熟语”的概念,他认为,“广义的熟语”是指组合性熟语和谚语、俗语、名言等,而“狭义的熟语”是指类词词语(即溶合性熟语和接合性熟语);Н.М.Ш ан с к и й认为 ,“俄语熟语学的研究对象是熟语 ,是在语义上与词等价的词的固定组合,以及在语义和结构上是句子的词的固定组合 ,即所有再现性单 位” ;А.И.М о л о т к о в认为“熟语是词的等 价物”,“它在意义上是词,在形式上是词组”,“是有转义的词的组合” ,“具有隐喻性 、形象性和情感色彩”。[7]可见 ,ф р а з е о л о г и я的含义,在俄语里就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2)含义不清。
人所共知,汉语里的“语”并不存在生熟问题,就像词没有生熟一样。“熟”在这里没有起到作为词素所应有的表义作用。有的学者用结构上的“稳固定型”来解释熟语的“熟性”,认为“熟语的熟性,根本的原因是决定它语形的稳固定型,不论是谚语、成语、俗语、歇后语、锦语都是以语形的定型为本质”。[8]这说明“熟语”的所谓“熟性”,实际上是指结构上的固定性,而这在“语”的定义里就已经包含。“熟”在这里并不增加什么信息,只起到增加一个音节,组成双音词的作用。
(3)水土不服。
从上述 Н.М .Ш ан с к и й和 А.И.Мо л о т к о в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熟语是词的等价物”。我国学者在引进“熟语”这个术语时,同时引进了“熟语是词的等价物”的理论,而汉语的“语”在性质和作用上并不等同于词。将“熟语是词的等价物”的理论硬套用于汉语,显得格格不入。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词汇学早期的两部具有奠基性的重要著作《汉语词汇》(孙常叙,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和《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并没有出现“熟语”这个术语。《汉语词汇》是一部近40万字的巨著,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汉语词汇,涉及面很广,但未涉及语。《汉语词汇讲话》虽然认为“现代汉语词汇中还包括大量的成语”,也未用“熟语”来指称。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重要文献也未采用“熟语”这个名称。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在论文分类中,“谚语”自成一类,“成语、俗语”列在“词汇、词义”类下面,“歇后语”归入“修辞”类。该社1969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也没有出现“熟语”,而把成语、谚语、歇后语作为“特种词汇”的一部分,列在“汉语词汇”类下面。2003、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1991—1995)和《中国语文》索引(1952—2002),在论文分类中还是没有出现“熟语”,而是基本沿用《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的做法。
上述这些文献之所以把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作为“特种词汇”,乃是语词不分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实行语词分立,“特种词汇”的名称也就可以用“语汇”来替代。只要“语”的定义明确了,“语汇”作为“语”的总汇,就会像“词汇”作为“词”的总汇一样明确。因此,我们再次倡议用概念明确的“语汇”来替代内涵模糊的“熟语”。
2.关于“专名语”和“专门用语”的性质问题
汉语里有不少被称为“语”的,其实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或者并不都是“语”,很有必要辨别一番。“专名语”和“专门用语”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笔者曾经指出:“专门用语和专名语,虽然也是由词和词组成,也有固定的结构,也属于语言单位,但都表示一定的概念,属于概念性的语言单位,而不属于叙述性的语言单位。它们才真正是`词的等价物',不是语汇成员。”[9]值得注意的是,标词性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专名语和专门用语标不标词性,并不一致:
(1)所指对象相同的名称,有的标有的不标。如:(注音从略,下同)
晋剧 名山西地方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主要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山西梆子 见714页〖晋剧〗。
中路梆子 晋剧。
分子量 名相对分子质量的通称。
相对分子质量 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通称分子量。
(2)同一名物,有的标有的不标。如:
拿手戏 名拿手好戏。
拿手好戏 ①指某演员特别擅长的戏。②比喻某人特别擅长的本领。‖也说拿手戏。
智能卡 名集成电路卡。
集成电路卡 一种将集成电路芯片嵌装于塑料基片上制成的卡片……也叫智能卡。
(3)较复杂的名称,简称标名,本称不标。这种情况较多,如:
国际法 名国际公法的简称。
国际公法 调整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关系的准则的总称……通常简称国际法。
地学 名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研究地球系统……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也叫地学。
奥运会 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奥林匹克运动会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简称奥运会。
同是概念性的语言单位,在标注词性上不同对待,似乎值得商榷。所谓“专名语”和“专门用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最好改称为“专名词”和“专门用词”。
3.关于如何划清语和复合词的界限问题
语词分立的前提,是划清语词之间的界限。如何划清语与词的界限,特别是成语、惯用语与词的界限,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现在看来,成语和词的区别已经比较明确,把成语看成是词的已经不多见了。然而,惯用语和词的区别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如何区分词特别是复合词与惯用语,是一个复杂而又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编纂惯用语类辞书的时候,更无法回避。在这方面,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把惯用语看成词。如《汉语惯用语词典》(周宏溟编著,商务印书馆,1990)给所收的3423条“惯用语”都标“词性”,从数量上看,标动词的最多。例如:挨板子〔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动〕,挨闷棍〔动〕。其次是标名词的,例如:案板上的肉〔名〕,程咬金三板斧〔名〕。标形容词的较少,例如:笔头子硬〔形〕,脖梗子硬〔形〕。还有动、名或名、形兼类的,例如:单打一〔动、名〕,二百五〔名、形〕。
二是把词看成惯用语。这种情况,在惯用语类辞书里比较多见。试看表1:
表1
(续表)
这些被当作惯用语的词,有两个共同点:其一,都是三个音节的复合词;其二,都具有“双层意义”,即既具有“表层的字面意义”,又具有“深层的实际意义”。有的惯用语类辞书,如《新惯用语词典》还把“西施、宋玉 、卓文君、阿斗、关公 、司马昭、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武松、武大郎 、祝英台、夏娃 、孙悟空、王熙凤、陈世美、娄阿鼠、孔乙己、阿 Q”等古今小说、戏剧中的人物,以及“及时雨、智多星”等《水浒传》中人物的绰号,列为语目。
区分词与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笔者曾经提出用意义内涵的“概念性”和“叙述性”为标准来进行区分,认为“概念性是词义的基本特征,而语义的基本特征则是它的叙述性”。[10]区别词和语尽管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但只要坚持这个标准,似乎能以简驭繁,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试比较:
A组 B组 A组 B组 A组 B组
马后炮 放马后炮 对台戏 唱对台戏 大锅饭 吃大锅饭
擦边球 打擦边球 乌纱帽 丢/保乌纱帽 闭门羹 吃闭门羹
回马枪 杀回马枪 冷板凳 坐冷板凳 烟幕弹 放烟幕弹
A组都具有概念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都注明是名词;B组前面加动词,具有叙述性,成为惯用语。这种划分,似乎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成语与谚语、成语与惯用语、惯用语与谚语的划限问题,语的转类和兼类问题,格言名言是否归入语汇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单纯涉及“语词分立”,而是涉及汉语语汇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语词分立”着眼点侧重于语、词之间的异,它不赞成“语是词的等价物”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抹杀了语、词之间在性质和作用上的区别。
然而,“语词分立”并不意味着语、词对立。把语和词绝对地对立起来,人为地割断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是不可取的。
语和词至少有三点是一致的:
1.都是语言单位。
2.都是语言的现成的“建筑材料”。
3.都负载着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传统文化。
张志公在《语汇重要,语汇难》一文里曾经指出:在语音、文字、语汇、语法四者之中,语汇比较重要,也比较难;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主要是靠语汇来实现的。语气、语调、语序,多少也有表情达意的作用,然而必须附丽在语汇上,才能显示出来,否则,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语气、语调、语序。[11]张先生所说的“语汇”是指“词和词的组合体”。其中“词的组合体”和我们所说的“语”有相通之处。笔者曾经沿着张先生的思路,撰写了《也谈“语汇重要,语汇难”》一文,认为:语和词在表情达意上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语汇研究和词汇研究一样有助于认识汉语的特点;语汇和词汇一样,从形成到发展,从静态的语言系统载义到动态的言语表意,都会受到来自语言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各自的属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语义的民族性和人文性;语汇和词汇一样,是在历史上形成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规则系统,是可以按照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类,形成分类系统的;语义和词义一样可以类聚,形成同义、反义词语;词类、语类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可以相互转化。[12]
由此可见,语和词、语汇和词汇,是汉语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密不可分的“孪生”单位。从异的方面考虑,可以建立彼此平行的词汇学和语汇学,而从同的方面考虑,则有必要建立汉语词语学(或称汉语语词学)。
汉语词语学,不是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汇学的简单相加,而应当是把词和语、词汇和语汇融合在一起,从汉语实际出发,建立起一个具有汉语特色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个新的理论体系,或可暂拟如下:
第一章:词语 词语学
第一节:词语的性质和范围
第二节:词汇和语汇
第三节:词语学的对象和分科
第二章:词语的分类
第一节: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原则
词的分类系统
第二节:语的分类
语的分类原则
语的分类系统:谚语、惯用语、成语、歇后语
第三章:词语的构造
第一节:词的构造
第二节:语的构造
第四章:词语的意义
第一节:词义
第二节:语义
第三节:词语意义的类聚
第五章:词语的发展和演变
第六章:方言词语
第七章:词典和语典
第八章:语词研究的回顾和前瞻
附 注
[1]李淑珍.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语文研究,2007(4).
[2]马启红.第二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纪要.辞书研究,2009(6).
[3]温端政.语典的兴起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辞书研究,2007(6).
[4]张光明.一门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选修课——“汉语语汇学”教学的点滴体会.∥温端政,吴建生主编.汉语语汇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52-259.
[5]李红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5(4).
[6]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23.
[7]吴芳.俄汉熟语概念的对比分析.中国俄语教学,2006年25卷1期.
[8]武占坤.汉语熟语通论(修订本).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4.
[9]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6.
[10]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
[11]张志公.语汇重要,语汇难.中国语文,1988(1).
[12] 温端政.也谈“语汇重要,语汇难”.语文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