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亚运转变赛事报道观念与视角

2010-07-26 09:10
中国记者 2010年11期
关键词:赛场亚洲广州

□ 江 红

(作者是新华社体育部终审发稿人)

广州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广州(以及佛山、东莞、汕尾)举行,其后将举行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12月12日—12月19日)。广州亚运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承办的规模最大的洲际综合性体育盛会。

如果说,两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的是一个强力崛起的“实力中国”的话,那么广州亚运会应该是向世界展示一个友善、和谐、和平的“魅力中国”。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外交形势和国际舆论态势下,在西强我弱的国际媒体竞争格局下,搞好本届亚运会的宣传报道工作,意义尤为重大。

充分做好“大亚运”报道

亚运会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赛事,可是在亚运这个大舞台上可展现的却远远超出体育赛事的范畴,它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民生等诸多方面更广泛、深刻的内涵和意义,报道也应在“大亚运”的概念上做足、做好文章。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好跨度20年。20年来,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跨越式变化,亚运会的办赛模式和人们的思维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亚运之变、体育之变,看广州之变,中国之变,世界格局之变——广州亚运,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梳理、思考、总结和反思这20年变迁的契机。

对此,新华社在亚运会前期报道中已有一些不错的尝试,如《20载亚运跨越——写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激情之约 和谐盛会——写在广州亚运会倒计时一百天之际》等稿件。这条主线应始终贯穿亚运会赛前、赛时和赛后报道。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亚洲邻居对中国崛起所抱心态是复杂的。他们既享受和乐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又担心强大起来的中国会对他们造成压力、威胁。

而举办好广州亚运会,不仅将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继续为亚洲和国际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良好国际形象,同时也是展示和体现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契机。

亚运会报道也应站在这样一个政治和外交高度上,充分利用亚运这个大舞台,传达和平、和谐、友好、团结、共赢的中国理念。从而进一步增进中国人民与亚洲人民、国际社会的交流,加深理解,增进友谊,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氛围。

亚运会报道要加强对亚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体育弱国选手获得金牌和奖牌的报道;加强亚洲各国运动员切磋技艺、团结友爱的兄弟般情意的报道,突出友好、友谊的主题。不仅要在运动场上展示我们的实力,更要在赛场内外展示我们的魅力,我们的好客、亲和、友善、包容。

赛事报道应突破传统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曾给困难时期的国人以极大的民族自豪感,振奋了民族精神。体育报道也逐步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夺金牌往往和升国旗奏国歌、国家荣誉、民族自豪感等紧密相连,媒体报道也多围绕运动员为国争光、奋力拼搏这条主线展开。

时光荏苒,随着中国竞技体育连续4届以压倒性优势雄踞“亚洲体坛盟主”,又在北京奥运会上以51金、21银、28铜,共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荣登榜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赢得了世界尊重,国人看待金牌的眼光、对待冠军的态度已悄然变化。体育逐渐剥离开原来附加的一些其他意义和重负,逐步还原为体育本来的真实面目。

在新形势下,体育赛事报道也应突破传统模式,少一些严肃和沉重,多一些轻松和快乐,把报道重点更多放在赛场内激烈精彩的竞争上,放在体育给运动员、观众、组织者和所有参与者带来的快乐上,放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几十年前毛主席就为我们深刻揭示的体育运动本质上。

淡化对中国选手夺得金牌意义的报道,没必要人为拔高,而应把运动员还原为这个项目的一个明星,关注明星效应给该运动普及带来的示范效应。在报道中国选手和其他国家选手在赛场上的竞争时,也要力求客观公正,不要显得咄咄逼人。对失败者要有赞扬和尊重,倡导“重在参与”这一体育运动宗旨。

□ 10月22日,亚运会火炬传递潮州站第一棒火炬手张宛琼从起点——广济门城楼出发。当日,冒着台风“鲇鱼”带来的风雨,第16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广东省潮州市举行,这是广州亚运火炬自传递以来的首次雨中传递。(梁旭/摄)

适度淡化对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的报道和夺得金牌总数的报道,而应把亚运会和全民健身、大众参与结合起来,着重于运动本身给运动员和观众带来的快乐和享受;着重于亚运会不仅仅是亚洲各国和各地区运动员的“嘉年华”,也是观众和所有参与者的“狂欢节”。

加强对外报道 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

由于中国竞技体育这块“金字招牌”在世界体坛广泛、深刻的正面影响力,随着近年来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亚洲越来越成为西方关注的焦点,四年一度的亚运盛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关注度。

而相比奥运会,美联、路透、法新等西方主流媒体对亚运会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要少很多,根据以往经验,三大通讯社转发或摘抄新华社稿件也会在亚运会时达到一个高点。这给新华社提高其体育报道在世界范围内的覆盖率、落地率、接受率创造了良好机会。

新华社精心策划了本届亚运会的对外报道,不仅要在发稿数量上超越历届亚运会,还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媒体竞争规则,在稿件质量上再上一层楼,更要在稿件时效上拔得头筹,力争在亚运会重大新闻的自采率和首发率上全面超越三大通讯社。

虽然西方媒体对亚运会赛事本身可能没太大兴趣,但对在中国举办的亚运会赛场内外可能发生的一些负面新闻却是相当敏感。可以预计,如果亚运会一旦发生一些负面突发事件,外媒一定高度关注。

因此要做好预案,涉及亚运会的突发事件,要快速、准确、全面发稿,全媒体覆盖,抢夺第一话语权,占领舆论制高点,不给造谣惑众者预留任何发挥的空间。同时,还要第一时间对外媒的不实报道予以正面澄清。

猜你喜欢
赛场亚洲广州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亚洲足球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